第475章:倭國人的戰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讓本來想要投誠的信織丸,卻是生起了趁機奪取華夏之心。

雖然,他手下只有六萬多人,但是,跟他同樣飄洋過海來的倭國人,這些人也是各方勢力失敗後,逃到海外的。

在人數上,怕也有數萬人。加起來怕是有十三四萬了,信織丸打起了這些倭國人的主意,想要將他們招攬過來。

另外,他們這些倭國人來到華夏沿海後,收服了不少的海盜,華夏的海盜眾多,有數十股。

其中最多的有二三千人,少的也有數百人。這些海盜加起來的數量,也有差不多十三四萬人。

信織丸相信只有將這些收服海盜的倭國人聯合起來,二十六七萬的規模,只要讓他奪得一處城池,甚至是一府之地。他就可以慢慢發展。

再一點點的蠶食整個華夏,到那時,那華夏也將是他的了。

“主公,藤田將軍那已經答應結盟了,還有井上將軍也同意結盟……”

“松本將軍也答應結盟……”

“福原將軍也答應結盟……”

幾名手下彙報著自己的情報,主座上的信織丸臉上露出一股滿意之色,他滿面春光。

經過數次的交涉之後,沿海的那些同來的倭國勢力,已經完全跟他聯合起來了。

現在,就等著找機會在沿海找到了幾個可以奪取的城市了。

他準備多路一起出動,在沿海地帶形成一個守望之勢。他本意是奪下一座沿海城市,再徐徐圖之的。

但是,既然多方都已經聯合了,他也改變了主意。反正,他們這邊的兵力也足夠了。

多奪幾座城市,對他們來說,就多了幾分保障。

“嗯,回去告訴他們,七日後,按原定的計劃行事,只要這次能夠成功,那我們的目標,也就更過一步了……”

將手下的信使再次派了出去,信織丸看向身旁的一名華夏中年道:“劉松君,你說我們這次奪下甬城,會有多少把握?!”

信織丸本想奪取山舟府的,只是,山舟府太過偏僻,發展潛力不大。

目前離他最近的,要數隔壁的明洲府的甬城了,雖然,甬城不及錢溏府繁華,但甬城的地理位置卻要比錢溏府更適合於他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甬城的繁華程度上,已經快要趕上錢溏府了。而且,還是魚米之鄉。

據說,在兵力上,甬城的兵力薄弱,比起錢溏府的重兵來,奪取起來,就更容易了。

中年聞言,連忙轉頭對信織丸恭敬的道:

“目前甬城的守軍據說只有二千人,以我們的兵力,哪怕只派一萬人,也足以奪下甬城了。只不過,據說,明洲府知洲已經投靠了寧洲府的那位新近崛起的靖國公江潮。”

“聽說,這江潮用兵如神,先後打敗了契丹人和女真人,更是一統了整個華夏,主公此次出兵,在下以為,還是謹慎一些為好。”

說到這,劉松的臉上明顯的露出一股凝重之色。

他做為華夏人,也是曾經海盜第一勢力,普陀盜的軍師,在智計上,一直都倍受眾海盜推崇。

再加上,他曾經飄洋過海去倭國做過貿易,倭國語也很精通,因此,他成了信織丸手下最得力的干將。

信織刃對他也十分的信任,那些被收服的海盜,則由劉松這位曾經的軍師統領了。

信織丸聽到劉松的話,皺了皺眉,臉上露出一股不屑道:

“劉松君太長他人志氣了,雖然,那靖國公江潮用兵厲害,但是,他怕還是不熟悉我大和民族的作戰方式,以及我大和民族的戰鬥力,我們的武士道精神,可以讓我族的戰士悍不畏死。”

“他江潮就算是再厲害,但也是剛剛成氣候,本身就是根基不穩,現在的他,估計也兼顧不了這沿海之地。”

說到這,信織丸臉上的傲然很濃。

劉松聞言,心裡雖然還有些話要說,但他也知道眼前這位不是什麼好相處之輩,說多了,只會引起對方的猜忌。

不過,對方的話,倒也讓他稍稍心安了幾分。信織丸說得倒是不錯,這些倭國人,做戰模式很是不同。

不管是正面對抗,還是背地暗殺,以及他們軍團的戰力,是真的很厲害。他甚至可以說是親身經歷過的。

從這些倭國人來到這裡開始,就用武力收服了許多的海盜,他們之前曾經是不想臣服的。可一戰下來,他們就被徹底打服了。

那些倭國人的忍者,以神出鬼沒之姿,幾乎是在無聲無息中,就拔除了他們的崗哨。

做戰時,他們海盜中的幾位首領,幾乎是在短時間內,就讓他們斬首,正面衝鋒下,那些高喊著武士道精神的倭國武士,悍不畏死。

還未開打,他們這些海盜直接就膽寒了。再加上崗哨被拔,以及寨門被開啟,倭國人沒有任何傷亡的情況下,就將他們擊敗了。

“主公所言極是,屬下一切聽從主公安排……”劉松對信織丸恭敬的道。

信織丸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

隨即,他們此地的大軍被派出了三萬。

雖然,甬城只有二千守軍,但是,他們卻並沒有輕敵。或者說,他們是想要以最快的速度將整個甬城奪下來。

另一邊,江潮的堅壁清野命令剛釋出下去,有些地方還沒有送達,就算是有送達之地,但是,執行起來,卻是十分困難。

沿海居住的這些百姓,全都是靠海而生,就算是也會種植農作物,可這些農田也在沿海不遠之地。

讓他們暫時遷往內陸,這些百姓十分牴觸。在執行上,幾乎是難有寸進。這樣的情況傳到江潮那,讓江潮一陣頭疼。

他也不可能用武力強行讓這些百姓暫時遷往內陸。看來,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至於沿海的那些城池,江潮還是讓原有的守軍守衛,而這些守軍大部分還是原明洲府的府軍。

大點的城市,守軍約在三千左右,小一些的城市守軍則是一千左右。兵力上,明顯就有些不足。

而江潮帶來的一萬子弟軍,則以錢溏府為輔射,威懾周邊的那些城池。準備隨時做好支援的準備。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