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皇帝的屈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如果,他現在殺了江潮,估計鎮壓不住那些匪患了。

宋喆怎麼也想不到,江潮竟然還有如此能耐。

宋喆照江潮的意思,給子弟軍名份,江潮所統領的子弟軍,被封為大趙子弟軍。

這個名號還是江潮向宋喆要的,宋喆倒是沒有將這個名號改了。

不過,在封了子弟軍之後,宋喆也給江潮下了一道即刻馳援邊關的軍令。

此時本該惱怒的宋喆,心頭卻是湧起一股希望,或者,有江潮的子弟軍在,解決大趙的內憂外患,將不成問題。

“各位卿家,你們覺得靖邊候江潮所請之事,朕該如何批覆。”

可就算是要答應江潮的條件,宋喆也覺得自己做為皇帝,不該由自己輕意答應。

這件事,總得有個人出來給他一個臺階下,不然,他一國皇帝,竟然被座下的臣子給要挾了。

估計將來,他絕對會成為他人的笑柄,可他也知道自己如果不答應江潮的條件,想要讓江潮盡心盡力。是不可能的!

雖然,他很想派兵去將江潮給滅了。可……他有這個能力嗎!?不說有沒有哪一軍能夠跟江潮的軍隊對抗。

就說現在內憂外患下,兵力都不夠用。哪還有多餘的兵力拿出來對付江潮。這個啞巴虧,他是不吃也得吃!

一旁的鄭安看到此景,眼神微閃,做為皇帝的心腹,他能夠混到讓皇帝信任有加。當然有他的手段。

他哪會不知道皇帝想要幹什麼,他踏前一步,連忙道:

“啟奏陛下,靖邊候退敵有功,只要他繼續為我大趙效力,所請之事,陛下可以答應於他。不過,此時邊關正在告急,臣以為,可讓靖邊候帶領他的子弟軍,前往馳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隨著他的聲音,周圍的那些臣工們,神色各異,有嘲諷,有鄙夷的,還有滿臉複雜的。

不過,所有朝臣卻是對江潮有了一個大概的理解,這位前靖邊候的孫子,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

不僅如此,他竟然還敢囂張的跟皇帝談條件,而且,皇帝還不得不屈服。

自大趙建國以來,估計也只江潮能夠這般囂張吧。

只是,這幫朝臣佩服江潮的同時,卻也對江潮充滿了憐憫。現在皇帝是用得上江潮,這才屈服。

等到江潮沒有用時,他的命運只怕會比他爺爺還要悽慘。

大家知道這個道理,卻沒有誰會出來說什麼。

“既然鄭國公都這般說了,那朕就准奏了。”

皇帝看了眼鄭安,眼裡露出一股滿意。

令太監擬了聖旨後,朝會散去。

鄭安等大臣告退下朝。跟鄭安交好的兵部尚書李沿跟在鄭安身旁。他眼帶疑惑的看著鄭安道:

“國公,江潮那廝敢威脅陛下,我們何不趁此機會,參他一本,然後,讓陛下出兵將他擒拿。你卻還同意讓陛下滿足他建軍的條件。現在給了他一軍的名份,那他豈不是可名目張膽的擴軍了。到時,養虎為患下,想要再除去他,就難了!”

鄭安聞言,回頭看了眼李沿,嘴角掛了絲詭異道:“李大人,你以為陛下現在捨得除去江潮嗎!?而且,以我們目前的狀況,有能力除去他嗎!”

“陛下其實比我們還想要除去那廝,可現在陛下得依仗那廝,我們若是參他一本,豈不是跟陛下對著幹。此事,我等不急,只要成軍了,陛下排程之下,他若敢不從,陛下可有太多的理由治他的罪。到時,我們或者能夠將江潮的子弟軍掌握在手上。”

“有了子弟軍,就算是沒有江潮,平定天下又算得了什麼……哈哈……”

說到最後,鄭安眼裡露出一股得意,他狂笑著向前走去。

身後的李沿聞言,站在原地良久,他皺眉間,眼裡露出一股思索。

很快,他似是想明白了鄭安和皇帝的打算。他連忙快步跟了上去。對著鄭安伸出拇指道:

“高!國公跟陛下就是高明,哈哈……這江潮自以為有些實力,就囂張跋扈,他這等於是自尋死路。”

“他想要成軍,陛下準了後,那他的子弟軍也將成為朝庭之兵,到時陛下有太多的理由奪了他的兵權,以他子弟軍的戰力,只要陛下利用得當,別說了平定天下,就算是攻城掠地,收復燕雲十六洲,都不成問題了。”

說到得意處,李沿也忍不住跟著發出一陣狂笑。

鄭安聞言,點頭看向李沿,但他自己卻又有另一番計較。

皇帝的打算他是知道了,可他自己的打算,皇帝怕是不知道。

皇帝想要得到江潮的子弟軍,因此,才答應了江潮成軍的要求。

只要江潮的子弟軍隸屬於朝庭之後,想要從江潮手上奪得兵權,實在是太簡單了。

子弟軍闖出來的威名,讓皇帝都對子弟軍生起了興趣。只不過,皇帝只怕並不知道,子弟軍可沒有那麼好奪兵權。

皇帝想的是將子弟軍奪到手,但鄭安想要則是如何將子弟軍給消滅了,不然,有子弟軍在,他的大業永遠都可能達成不了。

而他讓皇帝下旨催促江潮前往邊關,就是想要藉助邊軍跟契丹族的手,將江潮的子弟軍給消滅了。

當然,最好是能夠將子弟軍給擒獲,要是能夠收服子弟軍,或者,他的大業也就成了。

鄭安跟皇帝都只看到了子弟軍的戰力,可他們好似忽略了,子弟軍是由誰訓練出來的!

不過,此時鄭安更擔心的卻是二兒子鄭世經,他如今還被關在寧洲府大牢中。

要不是慕容宮顧忌皇帝昏庸,不會聽信他的話,哪怕是再多的證據擺在那,也不會相信他鄭安造反。

估計,參他的奏本和證據,已經擺在皇帝宋喆的御書房了。

鄭安也不敢去找宋喆,他怕自己弄巧成拙,只能是當著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想到兒子現在還在寧洲府受苦,他就恨得江潮和慕容宮咬牙切齒。

他發誓,自己只要找到機會,一定會將江潮跟慕容宮碎屍萬段。 不然,難消他心頭之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