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平靜之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原來是王千戶!幸會了。”

吳銘再次拱拱手,和王鑫仁正式打了個招呼。

這就算是雙方正式達成了表面上的融洽……

但吳銘知道,未來的一段時間裡,恐怕自己都得應對來自巴黎千戶所的權力覬覦了。

這種軟性的施壓和奪權,並不是自己憤怒的要求他們離開、說倫敦千戶所不再需要支援,就能夠避免得了的。

但好處就是,自己可以名正言順地要求他們幫忙做一些事情了。

畢竟這種軟性的博弈,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弄得太激烈……

既然王鑫仁這個副千戶都和吳銘完成初次見面的“試探”了,他的屬下也就沒必要再裝囂張了,也一個個正常的跟吳銘抱拳打招呼。

“在下李源,巴黎錦衣衛所百戶。”——這人就是剛才對吳銘口出狂言的傢伙,自報家門時也排在第一,果然是那王鑫仁的心腹無疑了!

“在下趙武,巴黎錦衣衛所百戶。”

“在下馮子山,巴黎錦衣衛所百戶。”

“在下左風,巴黎錦衣衛所總旗,蒸汽機動甲胃一隊副隊長。”

“在下姚之毅,巴黎錦衣衛所總旗,蒸汽機動甲胃二隊副隊長。”

果然啊!

吳銘心頭一動。

和他猜測的一樣,那兩個明顯和其餘三個百戶保持距離、私下有說有笑的總旗,其實是巴黎錦衣衛的【天卷者】。

也正因為如此,他們的情緒更放鬆,在事實上擁有一些“小特權”也不奇怪。

雖然在理論上,根據大明朝廷的規矩,【天卷者】依然是要遵守上下級官職的尊卑區分。

但懂的都懂,政策是一回事,執行是另一回事了……

“看樣子,巴黎千戶所這邊,天卷者和普通錦衣衛的關係不是特別融洽啊。就這樣,那巴黎錦衣衛的千戶還敢派他們一起過來?或許本來也是為了互相制衡吧?對我來說,或許是件好事。”

有時候,權力鬥爭就是這麼奇怪。

哪怕稍微有點腦子的普通人一眼就看出來的問題,上位者還是會這麼做……

無他,無奈也!

在完成了初步的試探之後,又有劉穆居中打圓場,在場的氣氛就變得和諧了許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雖然那王鑫仁依然不苟言笑,但至少沒有再咄咄逼人了。

吳銘說起了【光明隱修會】的事兒,表示自己已經對倫敦錦衣衛所被炸燬的桉件有了基本的調查結果……

只不過其中具體的作桉細節,以及倫敦城內部是否還有“內奸”潛伏的話,還得繼續慢慢查。

會面大概持續了一個小時左右。

吳銘也大概知道了這次巴黎錦衣衛所前來“支援”的人員具體配備了……

除了一名副千戶,三名百戶,兩名總旗之外。還有校尉、力士、將軍等基層執行人員,一共十八名!

因為兩名總旗左風和姚之毅本身還是【天卷者】,所以他們還攜帶了四具【玄】級蒸汽機動甲胃——兩具是主甲胃,兩具是備用甲胃。

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在蒂爾伯裡港上岸之後,需要動用蒸汽卡車的原因。

蒸汽甲胃在沒有穿戴的情況下,一具的重量就有上千公斤!

在沿線沒有火車鐵路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只能是動用蒸汽卡車來進行運輸。

此外,王鑫仁說還有一名【內氣武者】隨行。

但由於他本身不隸屬於錦衣衛,而是大明內閣下屬的【天機閣】派遣的超凡者——這也是慣例了。

所以在除了執行具體任務之外時,王鑫仁對這位【內氣武者】只有建議權,一些額外事務他可以選擇不來參與。

所以這次跟劉穆、吳銘的會面,那家夥就沒有前來。

天機閣……是大明官方的超凡者管理機構,由內閣議會直接管理。出於對大明官吏的安全著想,天機閣一般都會派遣出超凡者暗中保護。

這裡面有沒有幫忙監視的作用呢?

吳銘不置可否。

本來錦衣衛是不接受天機閣派駐超凡者的。

開玩笑!

皇權也需要監督嗎?

這是找死啊!

但這個慣例,在三十年前被打破了!

天機閣也可以向大明國境之外的駐外錦衣衛派遣超凡者,但每個千戶所只能有一人。

且此超凡者還必須接受錦衣衛的監督,如果犯錯之後,駐外千戶和超過一半的百戶、總旗投票,就可以將其遣返回國。

吳銘覺得,或許……這就是皇權和內閣的妥協吧?

只有天機閣夾在中間,兩頭受氣。

也是實慘。

……

會面結束之後,劉穆表示自己還有很多公務要忙,晚飯就在辦公室便看公文便隨便吃點兒,就不進行宴請了。請王鑫仁和吳銘見諒。

實則,是為了避嫌。

私下和錦衣衛保持密切關係,或者請客吃飯都行。

但這種“公對公”的業務,一般還是要低調一些的。

更何況劉穆也看出來了,王鑫仁這夥人是來者不善,未來肯定要和吳銘起衝突的!

他也就不攪合這一趟渾水了。

“不知吳百戶能否帶我們,去現在倫敦千戶所的辦公大樓看看?”

王鑫仁開口發問。

這是必然的,吳銘也沒什麼好推辭的。

便點頭道。

“當然可以!不過因為目前倫敦錦衣衛的資金有限,所以新的臨時辦公處還比較寒酸,王千戶不要見笑。”

“吳百戶多慮了。我等都是為陛下辦事,節約公帑是好事。”

於是,吳銘便帶著王鑫仁等人,前往貝克街222B號的花園別墅參觀。同時也算是跟沃頓、李雷等人見個面……

整個過程,雖然不能說其樂融融,倒也沒有劍拔弩張。

算是氣氛正常。

對於沃頓·坎貝爾是個英夷,卻能擔任錦衣衛小旗這件事,王鑫仁倒也沒有多說什麼。

畢竟早在四十年之前,當時的睿宗皇帝就頒佈旨意,但凡是大明治下的子民——無論是朝廷直管、還是當地自治,或者殖民羈縻——只要身份清白,擁護大明的統治。那麼在工作方面,就能夠享受和大明國民一樣的待遇。

雖然在實際執行方面,真正的明人還是有著更高一等的地位,對非明人有著各種隱性的歧視和輕蔑。

但在法規上,是沒有問題的。

尤其是,這裡本來也不是大明國內,而是在海外的羈縻殖民地……

適當的給與當地人一些好處,對大明的統治有利。

等王鑫仁離去之後,吳銘的小班子立刻就圍攏在他身邊,開始議論紛紛。

“頭兒,他娘的這巴黎錦衣衛的人,明顯是過來搞事情的啊!情況最緊急最嚴峻的時候他們不來,現在事情基本趨於緩和了,一個個跑來了。”

雷鳴是個暴脾氣,立刻就開始吐槽。

他原本是北郊大營的低階武官,在倫敦錦衣衛所剛剛被炸燬的前半個月時間,還曾經帶兵將倫敦城給封閉起來過……

當時有半個月時間,整個倫敦城的英夷貴族人心惶惶,生怕就被扣一個“謀反”的大帽子!

畢竟倫敦錦衣衛所被炸燬,總不可能是明國人自己炸的吧?

那也太離譜了。

所以首先被懷疑的就是這些英夷貴族!

還好,由於英吉利是大明最早征服的西夷,早在高宗時期就已經佔領了局部地區。因此英夷一向都是大明海外殖民地中,王室最為恭敬和擁護大明的。

再加上這次涼的本來就是手段最為酷烈的錦衣衛,劉穆和於戍澤都算是性情相對溫和,並沒有在無證據的情況下大肆殺戮。

除了有一個曾經和錦衣衛某百戶發生過爭吵,並且鬧上法庭打過官司的本地小貴族被嚇得自殺了之外,倒沒有死太多人。

五城兵馬司也專門帶人去徹查過,沒啥問題,估計就是被嚇的!

所以倫敦城在封鎖戒嚴了半個月之後,也就順利解封……

封太久也影響經濟,大明還需要倫敦這個“國際大都市”上繳的稅款和財政呢!

強悍的“日不落大明”也是非常燒錢的啊。

所以雷鳴很清楚,雖然錦衣衛倫敦千戶所被炸燬是對大明的挑釁,但封城戒嚴的情況也是不可能持續的。

現在已經寬鬆了,慢慢查了,而且連【光明隱修會】這個直接執行的罪犯組織都扒出來了……這些傢伙就來“竊取”他們的勝利果實了!

李雷也有些不忿。

“是啊!明明都是我們頭兒的功勞,這些該死的巴黎老!我聽說巴黎那地方,都是一群虛偽的渾蛋。那個姓王的,小時候就從國內去巴黎了,肯定沾染了不少壞習氣。”

“是的!我就不喜歡巴黎,還是倫敦好。哦,當然國內更好……”

雷動也補了一句。

沃頓看幾個明人同僚都發言了,也跟著附和了幾句。

看他們義憤填膺的模樣,吳銘倒是比較澹定。

笑著擺擺手。

“好了,別抱怨了。事已至此,咱們自己內部知道就行。都是錦衣衛,都是為陛下辦事,不用巴黎啊,倫敦啊,分的這麼清楚。”

“明白了,頭兒。”

……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一切倒算是風平浪靜。

直到某個陰雨綿綿的早上,貝克街222B號迎來了一個客人。

都都,都都!

一輛白色的蒸汽車在鏤空大鐵門前停下。

一個穿著明國士大夫常服的西人貴族,開啟車門走了下來。

他約莫五十歲左右,微微發福,看上去還算和善。

下車之後,快走幾步,來到站崗的守衛門前。

來自天竺的守衛立刻舒淇了手掌,用帶著咖哩味兒的漢語和英語都說了一遍。

“這裡是大明錦衣衛倫敦千戶所臨時辦公處,閒人勿進!”

這門崗守衛是吳銘讓沃頓去找來的,主要就是在最外面的大鐵門處站崗。

至於為什麼是天竺人?

據說也是高宗皇帝的習慣……

這位被稱為“大帝”的一代雄主,在晚年征服了天竺北部地區之後,有許許多多的怪異行為。

比如,他喜歡稱呼天竺人為“阿三”——這讓朝臣和後世史學家都莫名其妙。

比如,他喜歡讓“阿三”們包裹著頭巾當各個機構的門衛。

總之,就是充滿了戲謔和調侃的感覺。

最開始天竺人當然非常憤怒,但隨著大明國力越來越強盛,天竺人反而覺得很榮耀了!

甚至有些北天竺人,還自稱是“阿三”呢。

吳銘在瞭解到這些事之後,想要吐槽,但又不知道從和吐起……

只能說把高宗皇帝很可能是“穿越者前輩”的機率再次調高!

同時也有樣學樣,讓沃頓去搞了幾個天竺阿三來守門和打雜——他其實也想找明人,但稍微聰明點的明人似乎都不願意幹這些累活。

去辦公室裡坐班,當個企業白領不香嗎?

畢竟根據不列顛律法……只要當地企業僱傭一個明人,就可以有稅務減免!

以至於很多企業主,哪怕來倫敦冒險混生活的明人什麼都不如本地人,一樣會給他高薪職位——畢竟那點兒工資,和減免的稅務相比,不值一提啊。

西人貴族陪笑著說。

“勞煩通報給錦衣衛的大人們一聲,就說恭敬的霍華德,需要他們的幫助調查。有怪異和死亡的陰影,在徘迴和顯現!”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