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後續大致劇情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把坑續上,我只好先把後面的大綱續出來減輕一下自己的負罪感了。

……

李沛軍解決了艾菲亞勢力後基本掌握了英格蘭南部和中部,英王政令不出倫敦基本淪為傀儡,按照約定李沛軍奉奧瓦德為新任不列顛大主教,這個老骨頭在頭把交椅上蹦躂了沒幾個月便駕鶴西去,出於宗教改革的需要李沛軍在哈弗勒爾的神父馬塞爾調到溫徹斯特任大主教。

丹麥的海軍姍姍來遲,李沛軍借丹麥之手放逐了英王,正式成為了英格蘭之王,與丹麥約定以約克郡為界南北分治。由於威爾士只是臣服,尾大不掉是個不穩定的因素,李沛軍在解決了內部矛盾開始了對威爾士的征服。

引用亞瑟王石中劍的傳說,李沛軍將一把特質的磁石劍插到指定的道具石頭中丟到威爾士首府卡夫迪去,上面說“誰能拔出此劍,誰將一統英格蘭。”最後只有用特殊的消磁方法才能拔出磁石劍,李沛軍不出意料地展示了一下自己的“神意”,此舉在威爾士統治階級引起動盪。

威爾士內部發生分裂,一部分貴族歸降了李沛軍,李沛軍趁勢大舉進兵兼併了威爾士,仿照愛德華一世的做法頒佈《威爾士法》,同意讓一名威爾士出聲的不列顛人掌管威爾士大權,然後將即將分娩的凱瑟琳送到威爾士誕下子嗣成功繼任威爾士親王。

北部的蘇格蘭由於跟自己隔著一個丹麥,李沛軍沒有急於出手,他開啟了國內的宗教改革之旅卻觸及到了教會的利益,教皇開除了自己的教籍,迫於形勢李沛軍只好帶著親衛兵夾帶著鉅額財富去羅馬企圖得到冕下的寬恕。

路上李沛軍偶遇了還未發家的哈布斯堡家族,自己甚至還幫他們設計了黑雙頭鷹家徽,去到羅馬後教皇故意躲著自己,無奈酷暑下李沛軍在卡諾莎城堡曝曬了三天終於得到了教皇的面。

一番花言巧語加上重金的賄賂,教皇原諒了李沛軍並支援他革除教會的弊病,李沛軍趁機說服教皇發動聖戰,自己主動請纓自願去伊比利亞半島掃除異端,解救當地的基督教,為教會的傳播鋪路。

在教皇的授權下,李沛軍很快得到了大西洋沿岸貴族的響應,自己主要統領海軍遠赴西班牙作戰,剷除當地的摩爾人勢力(綠教),利用當地王國林立的特徵,李沛軍採用拉攏收買的策略,讓對方自相殘殺,自己則慢慢佔領沿岸港口坐收漁翁之利。

依靠著比利牛斯的天險,李沛軍僱傭了當地人駐軍,異教徒則是被遣送到了羅馬去禍害別人。

拜占庭帝國此時的執政者保加利亞屠夫巴西爾二世對教皇的做法也持支援態度,兩支軍隊一路向西打到了耶路撒冷光復主的聖墓,另一方面李沛軍加強訓練海軍,掀開了對丹麥的戰爭。

面對丹麥的海軍,李沛軍採取陸地迅速推進,然後海軍直接在海洋上跟對方進行大決戰,裝備了諸葛巨弩的大船所向披靡,丹麥被全部驅逐出不列顛。

倚仗著強大的海軍,李沛軍橫渡入侵愛爾蘭,陸軍則是繼續朝北進攻蘇格蘭,狡猾的蘇格蘭人開始了漫長的叢林游擊戰,李沛軍堅持堅壁清野,靠著強大的後勤補給在消耗戰中打敗了蘇格蘭人,等到愛爾蘭的捷報傳來後,不列顛全境都落入李沛軍之手。

諾曼底公國的土地改革觸及到一部分大貴族的利益,李沛軍趁勢聯合了幾個大貴族帶頭反抗理查一世,公爵被迫從卡佩王朝引援,雙方在阿朗松大戰,此時公爵才知道當初這個小小的男爵實力已經可以頂過整個公國,李沛軍取得了會戰勝利,割讓了大半片公國。

利誘大貴族挑事跟理查一世搞事,自己則是專心向南繼續開拓疆土,現在哈弗勒爾常備軍的規模已經可以達到近萬人,巴黎沒撐住多久便再一次被維京人第二次攻破,卡佩王朝覆滅。李沛軍在巴黎召開貴族會議稱法蘭克國王,順手攻打了幾個反對自己的大貴族,兼併了對方的土地。

加上附庸和扶持的傀儡,李沛軍的地盤已經包括了不列顛、法蘭西和伊比利亞半島,一支強大的海軍封鎖了北海,殲滅了剛恢復元氣的丹麥海軍,李沛軍組建了卡爾瑪聯盟,聯合北歐已經定居穩定的貴族勢力征討那些流寇海賊,並仿照哈弗勒爾商會組建了漢薩同盟。

異教徒在羅馬搞事並且發動了叛亂,醉心於恢復羅馬帝國的東法蘭克國王奧托三世出兵羅馬,李沛軍趁其後方空虛舉兵挺近了亞琛,蠶食德意志的領土。

聞訊趕回的奧托三世在阿爾卑斯山腳和李沛軍的大軍激戰被活捉,李沛軍舉兵攻入義大利清剿了異教徒,獲得了保境安民的形象,教皇也徹底被自己控制了。

李沛軍廢除了天主教倡導了一夫一妻制,終於給了索西婭一個名分,自己的帝國也和蒸蒸日上的拜占庭東西對峙。

沒有著急解決這個最強大的對手,李沛軍先是揮師沿著北德意志一路向東往斯拉夫境內推進,當時東歐平原除了活動的少數民族,已經維京人建立的地點,雖然李沛軍也遭遇到了“莫斯科的冬天”,但還是強忍著惡劣天氣降服了草原民族。

統一歐洲就差最後一個勁敵——拜占庭帝國。

雖然對方一直在分兵清剿周圍的蠻族,李沛軍還是沒有十足的把握獲勝,他又故技重施,採用經濟侵略摧毀君士坦丁堡的壁壘。

一方面是不斷收購對方的糧食,另一方面是大量投放奢侈品去消耗掉對方手頭的實物貨幣,巴齊爾二世迫於無奈只得改革幣制,降低金銀含量,李沛軍步步緊逼,憑藉著經濟優勢哄抬物價造成帝國內部的混亂。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為了轉移國內外矛盾巴齊爾只得被迫與李沛軍開戰,早有準備的李沛軍陳兵巴爾幹半島堅守不出,打算慢慢跟對方打消耗戰,一方面繼續對君士坦丁進行軍事破壞,最後帝國內部貴族叛變,巴齊爾只得死戰到底,最後被落石擊斃在城下。

群龍無首的拜占庭帝國很快便被李沛軍的鐵騎踏平,面對著東境第一大城市,李沛軍暫時拿君士坦丁堡沒有任何辦法,只得死死圍困水浸,等到城內彈盡糧絕自己才正式入主君士坦丁堡。

一統歐洲後,李沛軍在帝國的首都哈弗勒爾舉行了加冕儀式,由新教皇馬塞爾親自為自己戴上皇冠,史稱布魯諾大帝。(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