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純陽丹訣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此次論劍,持續了七日,期間眾人或坐而論道,或較技切磋。

而本來對《九陰真經》不想摻和的一些武林人士,聽聞如此盛事,也自聞訊而來。

當最後一日結束之時,整個恆山已經是人滿為患了。

先來的自然收穫最多,王浮等人論道,是從淺薄到精深,天資聰慧者,至少已經對王浮等人任意一人的武功有了不少的感悟,只要靜心參悟數月,足夠他們受益數十年。

至於王浮所授的修真之法,如今看來時機還不成熟,想要真正開始煉假為真,起步就是武入先天的境界,可此界明面上,卻連一個先天也無。

先天之下,能聽懂王浮講解的,也就寥寥十餘人罷了,這還是算上了郭泰和朱標二人。

至於其他人,便彷彿在聽神話一般,心中首先就不信,如何還能聽懂?

王浮雖然覺得可惜,卻也沒放在心上,想要傳播道統,侵染天道,沒有這般容易,反正時間有的是,慢慢來吧。

隨著王浮將修真之法的種種設想講述完畢,此次恆山論劍也就到了尾聲。

經過七日的較量,眾人對王浮已經是心服口服,對王浮執掌《九陰真經》奪得這天下第一再無半點疑慮。

“王真人不管是武功修為,還是人品心胸,都是天下手有,其他人如何在下不知,不過我洪七是服了。

既然論劍已經結束,叫花還要回臨安,便不久留了,諸位,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說罷又自抱拳一禮。

王浮等人也自起身回禮。

“七兄稍等。”洪七公剛要轉身離開,卻被黃藥師叫住。

“王真人武功人品在下也自服氣,可如今不如,卻不代表以後也不如,自古以來也不少有後來居上者,故而在下提議,十年後再次論劍向王真人討教,諸位以為如何?”

黃藥師天資最好,為人又有些孤岸,如今雖然知道自己不如王浮,心中也佩服,可要讓其永遠拱手認輸,卻不可能,故而如今乘著人都在,提出了十年後再次比過的約定。

眾人一聽,也自覺得有理,更何況這人武學交流對於眾人來說也是有極大的裨益,當下具都拍手叫好。

“藥兄說的不錯,今不如,不代表日後也不如,定下這十年之約實在妙極。”

而山下的那些武林人士則更加興奮,此次盛會自己收穫多少,他們自己清楚的很,簡直比得了那什麼《九陰真經》還要高興的多,如今聽得十年之後,還有一次,這如何不令得眾人興奮?

王浮自無不可,難得眾人有此心氣,王浮樂見其成。

“可以,那我等十年之後,再行切磋,不過下次就不要選在恆山了,不如就在華山如何?”

眾人不知道為何王浮要換地點,不過聽得王浮答應十年之後再次較量,心中具都高興。

“好,那便如此說定了,各位叫花已經耽擱了不少日子,這次是真要走了,諸位有空可來臨安尋叫花喝酒,叫花雖窮,可酒水管夠,諸位後會有期。”

洪七一邊說一邊已經飛下石山,大步離開,山下眾人自是極為自覺的為洪七讓開道路。

洪七道別之後,便是黃藥師了,同樣是拱手一圈,道了聲“青山不改流水長流,諸位後會有期。”

歐陽鋒,段智興都是如此。

王浮一一回禮,看著眾人消失的背影道了聲:“果然都是人中俊傑,世界雖小,可潛龍著實不少。”

石山下的眾人也開始陸續離開,每個離開的人總是要朝著王浮抱拳行上一禮,這才離開,而王浮看見了便回個微笑,或者也自抱拳。

當然了如今的王浮暫時不是神仙,更多的卻是看不到的。

就在王浮和郭泰二人躍下石山,準備先回恆山派兌現承諾,便回終南山之時,突然遠處走來兩個道人一個五十來歲,一個十歲出頭。

“道兄留步。”

這一大一小兩個道人,具都渾身道氣,特別是那小的更是鍾靈俊秀。

如此兩個道人,王浮早就注意到了,如今得到那中年道人呼喊,便也自停下,轉身笑道:

“道友氣質不凡,不知從何而來?”

中年道人打了個稽首,回道:

“貧道張紫陽,這是貧道徒孫兒白玉蟾,見過王真人。”

“張紫陽?紫陽真人張伯瑞?悟真祖師?”聽得來人自稱張紫陽,加上其南方口音,王浮瞬間便明白了來人是誰。

別看這位紫陽真人才四五十歲,其實其真實年齡已經一百三十多了,連其徒兒,大名鼎鼎的南方道家扛鼎人物石泰都快百歲了。

而起身旁的小童則更加不凡,王浮雖然道行法力被壓,可眼光還在,這位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看著只有十歲出頭,可卻是位不折不扣的天仙之人。

看到王浮將目光主要聚焦在自己身上,這位來點化自己師父祖師的道家有名人物,微微一笑,傳音道:

“道兄安心,都是道祖嫡傳,貧道此來不是與道友爭道,只是為了點化師父和祖師,請道兄原諒則個。”

張伯瑞乃是呂祖嫡傳,白玉蟾自然也是道祖門下,論關係甚至比王浮還要親近一些,如今修成了大法,卻是要渡他師父石泰和祖師張伯瑞了。

這也是道統大興的好處,祖師創法,弟子修成無上法力之後,又來渡祖師,這也是為何人人都想要道統大興的緣故。

就像王重陽遭了劫數,因為三豐祖師學過全真道法,如今便想方設法的解救這位全真北五祖之一。

要是王重陽沒有立下全真道統,如今那還有重新來過的機會?

既然白玉蟾不想暴露,王浮自然不會不識趣,微微點頭之後,這才對著張伯瑞也打了個稽首笑道:

“原來是紫陽道兄,不知道兄喊住貧道,所為為何?”

張伯瑞不知道剛剛那一瞬間自己的徒孫兒和王浮已經達成了默契,當下笑道:

“貧道此來,是有一事請教,望道兄解惑。”

張伯瑞能在這般世界,修出一些道行,實在是極為不易了,如果換一個世界,不說穩穩成就天仙,可想要修得天地同壽,卻是不難的。

王浮不知道這位南五組之一的紫陽真人來找自己何事,畢竟其身旁跟著一個道行不差自己的人物,又有什麼需要請教自己的?

不過心中雖有疑惑,可對這些道門前輩,王浮還是極為尊敬的,即便對方道行不如自己。

“道兄請說,在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張伯瑞行了一禮後道:

“說來慚愧,貧道當初受人之恩,如今不得不報,今日受人所託,想來問一問道兄,如一人身體已經老邁,氣血已經接近枯竭,可還有法子修行道友的修真之法。”

王浮不知道張伯瑞是受到錢家的委託,還以為其實有什麼凡人親友,當下思慮片刻之後,便想出一法道:

“也不是不行,不過卻頗為麻煩,且成就不大,畢竟這是算走了捷徑。”

聽得王浮有法,張伯瑞臉色有些複雜,不過還是躬身一禮道:

“還請道兄指點。”

王浮側身避過,笑道:

“不過小術罷了,道兄不必如此,說來也簡單,以數位內家高手,每日不間斷的為其梳理經脈元氣,再配合丹藥,強壯體魄,如此數年,當可滿足修行的條件,只是如此一來,他自身沒有武入先天,感應不到天地元炁,只能以丹藥維繫修行,一旦丹藥斷絕,修為將難以維持。

故而此法不但麻煩,且極為耗費財力,道兄慎重而行。”

張伯瑞早年也是官員出身,因為遭人陷害,差點喪命官場,是錢家上代家主出手,保住了他,讓其沒有發配海南,這才遇到了劉海蟾,得傳丹訣,這是成道之恩,救命之恩,不能不報。

如今得了王浮的取巧法子,能還了錢家因果,張伯瑞,心中著實松了一口氣,至於麻煩不麻煩,耗費財力有多大,那就不是他的事了。

錢氏自當代家主執掌之後的所為,張伯瑞也是有所耳聞的,他也是極為憎恨這等賣國,霍國之人,只是身上有大因果,這才捏著鼻子認下,不然即便是孤本的指玄篇,又如何能驅使得了這位道門宗師?

“多謝道兄指點,貧道不能幹受道兄之恩,這是當初呂祖傳給恩師的丹訣,恩師又將其傳授給貧道,今日便贈於道兄。”

王浮本不想受,他所會的實在是夠多了,如今正在去繁就簡,重新洗煉根基,學的多了不一定是好事,可一想,自己不受,定又要張伯瑞欠下自己人情,而張伯瑞如今應該是一個關鍵時刻,不然三豐祖師也不會放白玉蟾入界。

微微沉思片刻之後,王浮還是接下了這份丹訣。

只見一本古樸的冊子之上有四個大字《純陽丹訣》。

字型飄逸瀟灑,隱隱有一股子劍法從書法之中透出,王浮看了片刻,那純陽二字化為金龍,丹訣二字化為青蛇,在王浮眼前嬉鬧。

“這...這是天遁劍訣?”

王浮心中驚訝,本來已經決定不去看的,可不想受到呂祖書法影響,自己便自顧沉浸了進去,竟然學了這位劍仙之祖的拿手劍術,這實在讓王浮不知說甚才好。

王浮學會天遁劍訣,只是一瞬間的事,在場之人也只有白玉蟾稍有感應,但也不知道具體是何,張伯瑞自然更加不知,看到王浮接下丹訣之後,心中長松了一口氣。

對這位紫陽真人來說,如今最怕的就是欠下人情,因為你不知道要做多少事,違背自己多少心意,才能將其還完。

“事情已了,便不打擾道兄了,貧道告辭。”

張伯瑞行了一禮,王浮也自回禮。

“道兄有事,貧道就不留道兄,道兄有空可來終南山做客,貧道一定掃榻相迎。”

因果還清,張伯瑞心情也是甚好,微笑答應下來,約定日後去往終南山拜訪。

白玉蟾沒有多言,只是給了王浮一個感謝的眼神,配合其粉凋玉琢的模樣,實在有些可愛。

王浮忍住摸一摸他頭的衝動,親自送了二人下山。

回到恆山派,恆山眾弟子態度更加恭敬,以前雖然覺得王浮厲害如神仙,但終究沒有對比,如今經過七日論劍之後,王浮已經坐實了這天下第一的名號。

劉勇恭敬的請了王浮上座,王浮也沒有客氣,知道自己不坐首位,劉勇恐怕連坐都坐不安穩。

“劉掌門,如今可想清楚要學九陰真經裡面的何種武功了?”

聽得王浮微笑詢問,劉勇連忙起身,恭敬道:

“啟稟真人,在下愚鈍,實在不知該學什麼,真人您看著辦就行。”

聽得劉勇如此言語,王浮搖頭失笑道:

“劉掌門這哪裡是愚鈍,分明是聰明的緊,竟將難題踢給了貧道。”

雖然如此說,不過王浮對劉勇印象還不錯,微微思考片刻後繼續道:

“你恆山派軍伍出身,武功也是大開大合居多,學些精巧功夫反而不太合適。

《九陰真經》裡面有一套拳法,名為大伏魔拳,外剛內柔,頗為精妙,便學這拳法如何?”

劉勇本就是耍了一個小聰明,他自身武學見識有限,並不能看出《九陰真經》裡面功夫的高低,在他看來,真經裡的功夫,每一門都極為精妙。

況且如今觀看完整場論劍的劉勇,如今對九陰真經也沒有以前那般看重了。

“真人眼光定然不會錯,我就學這大伏魔拳。”

劉勇抱拳一禮,答應下來。

王浮微微點頭,也不願意再浪費時間,當下起身道:

“如此,那就現在開始吧。”

雖然黃裳創出九陰真經之時境界差了王浮天遠,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修行到了王浮如今的境界,最為寶貴的便是那靈光一閃。

武功的高低對於王浮來說已經不再重要,觀看九陰真經,為的是看黃裳傾注在裡面的巧思和那靈光一閃。

便如歐陽鋒的西域武學,論精巧不如黃藥師的落英神劍掌和玉簫劍法,論高深不如段智興的一陽指,論威力更是不如降龍十八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可就是那點與眾不同,給了王浮不少啟發。

如今的九陰真經也是如此,其中的武功都遠不如王浮所創的青羊武學,但勝在其中武學繁多,也自給了王浮不少靈光,甚至黃裳從道經裡領悟的無上道家心法,也給了王浮不小的啟發。

修行遇到後面,法力神通的作用便越來越小,大家拼的是心胸,是見識,是信息量。

我比你知道的多,那我就穩勝你,這也是為何大羅越古老越厲害,便是因為咋信息量上是碾壓後者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