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尸解仙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王浮所住禪房對面,妙華僧人盤坐榻上,面色和善慈悲,眉眼微垂,看著手中躺著的那一株金步搖,嘴中微微低喃。

“快了...快了...”

想著腦海中那個倩影,妙華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宛如萬花開放,菩薩低眉。

禪房之中,王浮閉目等待,馬玄是個坐不住的性子,在房中走來走去,時而用龍槍所化的玉簪掏耳朵,時而蹲在椅子上將茶盞翻來覆去的把玩。

王浮被其弄出的聲響煩的不行,無奈睜眼道:

“你就不能安靜一會?”

馬玄摸了摸後腦勺,訕笑道:

“老爺這也太無聊了。”

王浮無奈搖頭笑道:

“你這性子看來是難改了,也還好你家老爺學的不是全真道法,沒有那般多戒律,不然你可怎麼辦。”

馬玄也稍稍瞭解過全真法門,乃是以戒律磨鍊自己成就大道,入門便有十戒,修為高深後還有三百大戒,想要成就天仙大道,那更是還有天仙大戒等著。

馬玄嘿嘿一笑,從椅子上躍下,來到王浮對面同樣盤膝坐下道:

“老爺要是拿那戒律來管束俺,俺早就跑了,對了老爺,您和那和尚說了幾個時辰,有什麼發現沒有?”

王浮笑了笑後,搖頭道:

“沒有,這位妙華和尚佛法精深,論佛學境界不差白雲大師半分,比起五臺山方丈智姝老和尚可要厲害多了。”

馬玄點點頭道:

“俺也沒發現有什麼異常,那和尚怎麼看也不像邪魔之輩,真是奇哉怪也。”

王浮微微嘆息一聲道:

“接觸了這位妙華聖僧,貧道才知道有些想的簡單了,有一個地方有個說法,叫佛魔一體,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貧道一直以為那魔乃是妖魔的意思。

可如今見了這妙華,貧道才知道錯了,如果妙華真的成魔,那這魔恐怕才是這個世界的魔的祖宗。”

馬玄聽得一臉懵。

“妖魔不是魔嗎?”

王浮微微搖頭,微微沉思後才說道:

“妖魔之物雖然殘暴弒殺,但殺了也就徹底死了,而真的魔卻不局於形體,即便形神俱滅,只要執念還存,便殺之不死,斬之不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修道之人心魔,伴隨一生,當你以為他死了的時候,其實當你有此念之時,他便已經活了。

真魔者,執念越重魔性越深。”

馬玄駭然道:

“那這真魔豈不是不死不滅?”

王浮點了點頭道:

“的確不死不滅,能滅魔者只有魔自身。”

馬玄更加懵了,搖頭道:

“俺聽不懂,哪有自己殺自己的。”

王浮點了點頭道:

“其實貧道也不懂,貧道只是在一些道經中看到了一些隻言片語罷了,不過想來這真魔自執念而來,只要破了這執念,真魔沒有依託,自然也就不復存在,這大概便是能滅魔者只有魔自身的道理吧。”

馬玄點了點頭,剛要再說話,突然外間傳來了陣陣琴音,悠揚動聽,好似美人耳邊輕聲低語。

王浮二人相視一眼,開啟禪房,只見對面一位白衣僧人坐在湖邊盤膝抱琴,悠揚的琴聲便是從此傳出。

王浮和馬玄站在對岸靜靜聽著,連馬玄這個莽夫都被妙華和尚的琴音所吸引。

一曲完畢,彎彎的皎月也掛在了天穹,倒影撒在湖面,微風一吹,好似皎月在湖中嬉戲,景色極美。

妙華和尚抱琴起身,對著王浮微笑點頭,王浮也自抱拳。

王浮目送妙華和尚返回禪房,眼神微沉,沉思片刻道:

“不等了,這妙華和尚實在有些看不透,先尋到兩位道友再說。”

馬玄點了點頭。

“好。”

兩人回到禪房,王浮彈出一道符籙落在禪房地面,青石鋪就的地面,立刻便如湖水一般盪漾起來,王浮用劍光將自己和馬玄一裹朝著地下衝去。

蕩魔劍破開土石,來到那小湖地下,只見這山腹之中,竟然有一個巨大的地宮。

地宮之中燈火通明,一盞盞青銅人蛹從肚臍中伸出一根燈柄,屍油從青銅人用肚臍之中流出,讓這地宮之中的燈盞長年不滅。

王浮收了劍光,馬玄皺了皺眉道:

“這和尚果然不是什麼好路數,看著慈悲,卻修了這麼一個大幕,且以屍油當做燈油。”

王浮沒有回話,掃視一週,只見石壁之上有一道刻有飛仙之相的石門,石門頂部,還有兩個古篆《天門》。

馬玄順著王浮的方向看去,也看到了石門。

“好大的口氣,竟然叫天門。”

王浮微微皺眉道:

“這是道家古法,尸解仙的格局,妙華怎麼會知道這門古法?”

不怪王浮奇怪,羅浮世界自古以來便是由神靈掌控天地,雖然道佛兩家自古便有,但上古之時,道佛兩家都只是單純的學說門派,並不修行。

直到天變,諸神離開之後,羅浮才開啟了修煉盛世。

這尸解仙的法門,王浮也是在藍星才聽過,羅浮世界卻是沒有的。

“啊!尸解仙是什麼東西?”

王浮微微搖頭,壓下心中疑惑,退開石門,只見石門之後,又有天地。

只見石門之後,是兩尊青銅神像。青銅神像半跪在地,手操蛇、耳蛇、腳下踐蛇、口中銜蛇,頭頂還有龍蛇銜燈。

“操蛇之神!”

看到這兩尊神像,王浮更加確定了。

“老爺什麼是操蛇之神?”

“上古有操蛇之神,蛇乃陰,屬幽冥。龍乃陽,為地脈,操弄龍蛇便是山神地祇,多見於上古三代之時,乃巫祝崇拜之神。

自道佛兩家為正統之後,便已經廢黜,打為邪神之屬。”

馬玄雖然不是文盲,但也就是基本識字而已,聽得王浮解釋,只能懵懂點頭。

跨過神像之後,便是一條甬道,甬道呈現橋樑之形。

“三生三世橋。”

“啊?”

王浮微微搖頭,沒有理會馬玄的疑問。

當走過甬道之後,又有一座地宮,裡面放著三座棺槨,一座青銅所制,一座樟木所制。

“老爺這又是什麼玩意?”

王浮環視一週,隨口回道:

“三世棺,傳說想要屍解成仙,需要埋葬自己三生來替自己償還孽債,只有償還了孽債,才有成仙的指望。”

“那這三座棺材裡的是不是就是那妙華和尚的三世身?”

王浮搖頭道:

“以妙華的道行,哪裡用的著什麼屍解成仙,而且想找自己的前世屍骨何其之難,且還是三世,基本是不太可能的。

這應該是妙華為了他那故人所建,且這棺槨之中說不好便是那兩位真人。”

馬玄嘿嘿一笑道:

“開啟看看不就知道了。”

說著便要提起龍槍便要上手,王浮擺手阻止道:

“先等等,此地格局純陰,乃是絕佳的養屍之地,貿然起棺,萬一屍氣和陰氣相合,反而害了兩位真人,先去上面看看這墓主人是誰,從源頭解決。”

馬玄點了點頭,收起龍槍,二人跨過三具棺材,後面有一石階通往上一層。

來到二層,依然還是一個石室地宮,地宮中央有一石臺,石臺之上有一池池水,裡面躺著一具屍體,是一個身穿紅衣,容貌秀麗的女子。

角落之中,還有三個僧人閉目而坐。

王浮面露疑色,一揮袖袍,王文卿便出現在了地宮之中。

“真人,這三位是不是珞珈山的三位羅漢?”

王文卿微微眯了眯眼之後,適應了時空轉換,這才看向王浮伸手方向。

王浮道行雖高,但畢竟年輕,加上常年閉關修煉,對於本界高人,大多都是不認識的,特別是佛家之人更是如此。

“不錯,是可一禪師,他們這是怎麼了。”

王文卿自然看出了三人身上生機強盛,沒有遇害。

王浮微微點了點頭,解釋道:

“三位禪師,應是被執念所困,只有勘破執念,才能醒來。”

說完之後,王浮踏上石臺,只見這池水,並不是真的水,而是陰氣混合月化之精所化,女子受其滋養,本有些殘破的身體也在緩緩生長。

女子體內只有一絲殘魂飄蕩,如螢火一般隨時都可能熄滅,要不是此地格局護著,便是一縷清風也能將這一絲生機給吹滅。

看到此,王浮哪裡還不知道,那位妙華和尚是情關難過啊。

“阿彌陀佛,小僧誠心招待道長,可道長為何要做這惡客。”

一聲佛號從身後響起,王浮轉頭,只見白衣僧人雙手合十,緩步而來。

僧人面色平靜,口中雖然如此說,但看其樣子,卻是早就知道王浮等人能找到此處,一絲生氣之色也無。

“聖僧要渡故人成仙,貧道本不該管,不過聖僧卻用邪法,以陽神真人來代替你這故友的三生,卻是不妥吧!”

王浮走下石臺,朝著白衣僧人迎了上去。

兩人相距丈餘這才停下,白衣僧人嘆息一聲。

“阿彌陀佛,王浮王真人,的確不凡,難怪能與玉虛宮劉真人,並稱當世道家雙傑。”

王浮微微一笑,直視白衣僧人道:

“劉師兄天縱之資,貧道後學末進,不敢和劉師兄並稱。”

說完的功夫,馬玄和王文卿已經圍了上來,對妙華形成了包夾之勢。

白衣僧人好似未見,微微低眉道:

“真人謙虛了,不知道真人可想聽一聽小僧的故事?”

王浮也很好奇,這池水中的女子到底有何魅力,竟然能讓一個本來註定成佛的聖僧,甘願棄佛從魔。

“請。”

王浮一揮手,四個石質蒲團突然升起,白衣僧人微微一笑,一撩僧袍,盤膝而坐。

“王真人請,兩位也請。”

王文卿自然不想聽什麼故事,只想救出好友,不過單憑自己實在打不過這妖僧。

如今王浮不動手,其也只能悶哼一聲,同樣盤膝坐下。

等到幾人坐下之後,白衣僧人看向石臺,臉上露出溫柔之色。

“那是昭平七年,哪一年天降大雪,比往年格外的冷,凍死了不少百姓牲畜......”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