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南下封地就藩【求訂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哈哈,斌兒幹得漂亮!”

看到曹丕的封地所在,曹操開心的笑了起來。

果然不出他所料,自己的孫兒早有預料,將自己的叔叔曹丕封到六千餘裡之外。

得到過孫兒曹斌獻上來的九州堪輿圖,曹操知道九州之外的情況。

撣國、真臘等國,位於九州之南,屬蠻夷之邦。

距離雒陽最少有六千餘裡,騎馬最少要走三五月才能到達。

“到了那種窮鄉僻壤之地,任你再怎麼蹦躂,也是無濟於事了。”

“而且,有五萬戶的食邑,也足夠丕兒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不僅如此,還可以讓他鎮守邊疆,為國朝戍邊、禦敵於外,可謂是一舉兩得。”

窺一斑而知全豹,從曹斌對曹丕封賞的封地來看,曹操很快就知道了他這個孫兒的打算。

如果所料不錯的話,曹丕不是一個人,其他叔伯兄弟們的封地也大差不差,都是在邊疆苦寒之地。

這樣一來,既體現了皇帝的仁慈之心,又能讓諸多皇室宗親發揮出應有的作用,而不是淪落為米蟲。

將他們趕到邊疆苦寒之地去戍邊,就算是要禍害民眾,也不要禍害九州百姓,去禍害異族人吧。

同時,還可以成為抵禦族入侵的第一條防線,又可以為皇室延續香火。

一旦九州天下局勢有變,各地藩王大可起兵勤王,悍衛大魏皇室之威嚴。

而且,諸王的長子留於京師為質,就足以輕易拿捏他們,使其不敢輕舉妄動。

比起曹丕、曹叡父子二人拼命打壓自家叔伯兄弟的舉動來說,高明了不知道多少倍。

“很好!”

曹操點了點頭,對曹斌的分封之舉大感滿意。

他接著看了下去。

【不止是你,其餘兄弟子侄的封地也是一樣,比如曹彰被封在幽州靠扶余的東北一帶;曹植被封在西域長史府靠烏孫的西部一帶。】

【從九州堪輿圖上看,你們都是被封在邊疆苦寒之地,圍著九州邊境圈成一個半圓,鎮守邊疆,拱衛九州。】

【你的兄弟們都囔囔著表示不理解,甚至你的弟弟‘黃須兒’曹彰在你的慫恿下,大聲向皇帝質問,為何要這樣對待自家叔伯。】

【皇帝沒有生氣,而是心平氣和的向你們解釋,他為何要這樣做的原因。】

【最後,皇帝擲地有聲的說道:“朕今日當著諸位叔伯兄弟的面,為子孫後代立下祖訓:我大魏一朝,自朕開始,誓死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王侯守國門,皇帝死社稷。若有昏君亂政禍國殃民、亂臣賊子敗壞朝綱者,諸位宗室親王皆可起兵靖難,群起而攻之。”】

畫面之中,曹斌意氣風發,站在一眾皇室宗親的中間,有如鶴立雞群,卓然獨立。

他大聲向一眾叔伯兄弟述說著自己的誓言,為子孫後代立下祖訓,寫進皇室族譜,供在祖廟,警示後人。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王侯守國門,皇帝死社稷!”

“若有昏君亂政禍國殃民、亂臣賊子敗壞朝綱者,宗室親王皆可起兵靖難,群起而攻之。”

“好好好!”

“這才是我曹家子孫應有的風骨和擔當!”

畫面之外,聽著這段擲地有聲的話,曹操只感覺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他感覺胸膛之中熱血沸騰,不由得大聲叫好,恨不得大浮一白。

對外而言,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

對內來說,王侯守國門,皇帝死社稷!

退一步來講,若有昏君亂政禍國殃民、亂臣賊子敗壞朝綱者,宗室親王皆可起兵靖難,群起而攻之。

如此一來,哪怕是皇帝昏庸,卻也無妨,鎮守邊疆的宗室可起兵靖難,悍衛皇室威嚴。

哪怕是推翻當朝皇帝,由旁支宗親坐上皇位,依舊可以保證王朝的傳承有序,不使滅國絕祀。

肉,依然爛在鍋裡,不會便宜外人。

如此一來,足以保證國朝的傳承繼續延續下去。

“斌兒究竟是如何想出這個法子來的,當真是匪夷所思,令人震撼!”

激動了一陣之後,曹操冷靜了下來。

對曹斌定下的這個祖訓,曹操發現果真是妙絕,他竟然沒有找到漏洞。

【得到皇帝的誓言和祖訓,你的兄弟們紛紛偃旗息鼓,默默接受了各自封地位於邊疆苦寒之地的事實。】

【你雖有萬分不甘,卻也無力回天,只好認命般接受。】

【永安元年四月,桃花盛開之際,三十歲的你在皇帝派遣的三萬大軍護送之下,帶領姬妾子女離開了京師洛陽,踏上了南下的道路,獨留長子曹叡於京師為質。】

【一路南下,你見識到了與繁華的洛陽截然不同的景象,千里無人煙,白骨鋪路,天下僅一千五百餘萬人口。】

【天下民不聊生,家室怨曠,百姓流離,白骨不知誰,縱橫莫覆蓋,出門無人聲,豺狼號且吠。】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你見識到世間疾苦,萬民之悲歡,但你並沒有在乎,你依然擺著南桂郡王高高在上的架子,對底下賤民的死活不屑一顧。】

【自洛陽而下,經過三個月時間的長途旅行,一行人終於抵達交州,九州的最南端。】

曹丕終於動身南下了,一路上的長途旅行,有如一張畫卷,完美呈現在曹操的面前。

只不過,這張畫卷上所呈面的東西,令人觸目心驚,甚至是膽顫心寒。

漢末戰亂,令九州大地陷入混亂的局面,竟然長達數十年之久。

永壽三年(公元157年)時,全天下的總人口數量高達六千萬之巨。

到了赤壁之戰結束的時候,也就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總人口數量竟然縮減至一千三百萬。

直到曹斌開朝立國的永安元年(公元217年),又慢慢增加至一千五百萬出頭。

意味著,這天下戰亂的四十餘年時間裡,起碼有四千萬人在戰亂之中喪失生命。

“怎會如此?萬民何辜,竟遭此大罪?”

看到這一幕,曹操悲痛萬分。

幾千萬人喪生,這絕不是一個小數目。

“定要儘早結束這亂世之局,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

這一刻,曹操心裡有了決定。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