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趕下海去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西線

提比裡烏斯·布魯圖斯從本土調集來了更多的部隊。同時,他還向羅馬盟友西庇阿家族請求派兵增援,他向盟友開出了優厚條件,與之同分富庶的希臘半島的領地。提比裡烏斯派人摸清了馬其頓海軍的行動規律,從而根據規律遣海軍趁空當間歇運來了大量物資和本土增援部隊。甚至他們不惜冒著危險在有海浪或者風雨天氣時進行運輸。

馬其頓偵查兵發現了敵人大量部隊的在登陸,立即回報了安提戈諾斯。於是安提戈諾斯立即帶著第四軍團啟程,開往了阿波羅尼亞城外,截住提比裡烏斯通往援軍登陸點的道路。同時,他派傳令兵火速趕往達馬索斯處,命令要達馬索斯立即率領第一軍團前去迎戰羅馬增援來的灘頭部隊,一定要把這支部隊趕下海去。

前來增援提比裡烏斯的是由阿姆留斯·布魯圖斯將軍帶領的羅馬第十四軍團。這是一個滿編軍團,主力為十二個羅馬青年團,兩隊羅馬標槍兵以及六個騎兵中隊組成。戰鬥力十分可觀。阿姆留斯帶著士兵們走下運輸船,整理佇列。正當他們編好隊形要開往阿波羅尼亞城時,迎面壓來了黑壓壓一片軍隊。這就是達馬索斯的第一軍團。

阿姆留斯毫不猶豫,下令呈戰鬥隊形列陣。他給士兵們做戰前動員:

“看來我們挺幸運,一來到這就有仗打。該死的異邦人!他們膽敢與我們敵對或更卑鄙的讓別人代替他們做然後還希望別人把他們看作男人。哼,我只想說:我們會像屠宰牛羊一樣對待他們!

你們都知道!我是個真正的傳統羅馬人。我信奉紀律,尊嚴及義務。我堅信羅馬的命運就是統治世界。我也相信我們自己的命運,那就是這裡,一個全新的起點!

知道嗎,這裡是戰場,我們並不畏懼在此捐軀。但我更堅信勝利將屬與我們!”羅馬人高呼致意。

達馬索斯也看到了這樣一支軍容嚴整的大型軍團,現在雙方勢均力敵。馬其頓第一軍團的大體配置是十三個長槍兵方陣,其中混編有馬其頓方陣兵、應徵長槍兵、馬其頓民兵方陣。一個輕步兵大隊,四個輕騎兵大隊。

他雖然親臨過幾場戰鬥,但往往都是小規模戰鬥。這樣的大型軍團會戰,他還是第一次坐鎮指揮。他一向是個好的總督及城市建設工程師,遇到這樣的情況他還是得多多自我勉勵,不能讓將士們失望啊。當然安提戈諾斯也沒有預料到這邊會形成大會戰,可是情況緊急,如果現在不阻止敵人匯合,那麼以後再想把布魯圖斯家族趕走就更加困難了。所以他也只能無條件地信任自己的孩子了。

達馬索斯的動員,簡直更像是在共同勉勵:

“我親愛的將士們。此刻我與你們的心情是一樣的,我們共同面對著一個強大的敵人。可能你們有點緊張,我也是。但是我們現在是戰士,是捍衛馬其頓王國的一道鋒線,因此我們絕不可能退縮。

我一向被公認為哲學家。有人問我:“我們為什麼在這裡?”這往往很難回答...但是今天的答案再簡單不過,我們來這裡是要宰了那些雜種!你們看到那些人渣了嗎?看到了嗎?我們,家族中最高貴,最勇敢的人-為什麼要拿起劍來?因為這樣,我們就可以狠狠地教訓那些懦夫。讓百年之後的人們仍然可以對此津津樂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我告訴你們不要怯陣。我們為什麼不虛敵人?因為你們是我從希臘地區挑選並精心訓練出來的戰士,有來自大名鼎鼎的斯巴達的勇士們參加我們的步兵方陣中,你們可以稱得上馬其頓最好的步兵部隊,所以我給你們定名為希臘第一軍團。今天,檢驗你們名號的時刻到了!勇士們,讓羅馬人好好看看我們馬其頓方陣是為何威震天下的。

抓牢盾牌!握緊長槍!戴好頭盔!拋卻恐懼!記住:你們是高貴戰士的子孫!抓牢盾牌!握緊長槍!磨快刀劍!這是決定命運的日子,無數人的命運將在此裁決。”當他自己說完時,都懵的不知道要不要再加點什麼,可將士們夠捧場的,畢竟是自己帶出來的兵。他們已經大聲高喊著要幹掉敵人。

羅馬軍容確實擺的十分嚴謹,各個方陣呈整齊的長方塊,看起來也特別美觀。阿姆留斯見對方的將領遲遲不動,一定是比較保守的作戰方法。於是,他下令羅馬人全軍前進。這是海岸邊上,遠處還能聽到海浪的聲音,馬其頓一方處於較高的位置,但兩軍高低落差並不明顯。當羅馬標槍可以標到對手時,他們開始掏出標槍向馬其頓人投擲。達馬索斯知道羅馬步兵的作戰順序,他讓輕步兵分散開戰在方陣前,以沖銷敵人的重型標槍傷害。而且他們可以用標槍還擊。

但羅馬戰士們標的挺遠,還是有不少標槍射中了方陣步兵,中槍的士兵倒了下去,後邊的隊友頂上來補位。兩輪打擊後,羅馬青年軍開始一齊從正面衝上前來進行近戰。緊跟著羅馬的輕騎兵也分為兩翼向方陣包抄了過來。馬其頓方陣步兵守衛防線,並不斷地用槍猛戳敵人。有從中路衝過來的羅馬輕騎兵撞到長槍陣上,立刻被連人帶馬挑翻,一個中隊基本上瞬間就所剩無幾。

達馬索斯特意把精銳的馬其頓方陣兵部署在兩側邊上,為了應對騎兵部隊的抄側,他下令讓右側的兩個馬其頓方陣拉長並向內側往後回收,這樣右側部隊正面向外,可以避免被衝擊側後。當羅馬的輕騎兵衝過來時,右翼有了保障,輕騎兵衝上來槍陣,佔不到便宜反而損失不少。而達馬索斯並沒有讓騎兵分成兩隊應戰羅馬輕騎兵,而是集中四個大隊一起衝向了左邊過來的敵騎兵。他的安排比較合理,因為羅馬輕騎兵中隊的作戰素質要高於馬其頓輕騎兵的,如果分開騎兵會戰就不一定能取勝。這樣一來,以集中單位面積的兵力彌補了質量的不足,馬其頓輕騎兵在達馬索斯的帶領下,很快就壓住了敵人的這部分騎兵,並給予其重創。阿姆留斯看到了他的右翼騎兵的情況,立刻帶著衛隊衝上來支援,並且下令左翼騎兵撤出來趕往這邊支援。

阿姆留斯的反衝鋒起到了效果,就近的一個羅馬青年團也跑步過來幫忙,馬其頓的對騎兵的包抄被頂住了。這時,後面來的馬其頓方陣步兵也加入了戰鬥。雙方在這裡陷入了混戰。但是馬其頓方面還是處於數量優勢,達馬索斯急了眼,拼命地往前擠,左手持槍右手持劍,一邊槍刺劍砍,一邊大聲招呼隊友跟上。因為他擔心羅馬的左翼騎兵趕到後,也許從他們背後衝就危險了。在將軍的鼓舞下,騎兵們奮力砍殺,再加上數量優勢,終於趕在敵人支援到來之前,把這一側的敵騎兵拼光耗盡,而羅馬的將軍阿姆留斯也在騎兵混戰中被殺掉了。當剩下的騎兵趕來時,達馬索斯的騎兵又衝上去解決掉他們。

步兵方面雙方更是陷入了鏖戰,先開始馬其頓正面對陣還佔有優勢。可戰鬥了一氣,羅馬人覺得這樣可不行。於是,他們開始配合分工,有前進的有後撤的,吸引馬其頓各方陣之間拉開距離。再加上馬其頓兩翼方陣兵的移動錯開隊形,漏出了側翼。這時,羅馬青年軍扛著盾牌繞道了側面,砍殺漏出側面的步兵。

馬其頓方陣是個很好的硬直步兵隊形。但是弱點就是側面和背後,尤其是當整體開啟槍陣時,方陣側面的士兵特別尷尬,他必須保持向前姿勢以保證隊形,而外側又沒有隊友可以依賴。一旦側面受到進攻只能分出幾個人來,持短劍獨自應戰。這還是作戰的能力強,經驗豐富的馬其頓方陣兵才有的素質。

所以當羅馬人拿著短劍,衝上來時,長槍又發揮不上作用。馬其頓的步兵們漸漸地陷入苦戰,而靈活的羅馬方陣會前後圍住一個槍兵方陣,前面的一隊用長盾抵擋吸引注意力,繞道側面或後面的隊友則進行砍殺。有的馬其頓方陣兩兩配合,正對著隊友推進,從而把吸引火力的羅馬兵擠在中間捅死為止。也有的乾脆放棄槍陣,拔出短刀肉搏。

馬其頓人的第一軍團經受住了第一戰的名譽考驗,他們為馬其頓王國掙得了榮譽。即使第一戰就陷入到了惡戰當中,他們仍然作戰勇敢,不畏強敵。他們是真正的斯巴達勇士。儘管戰鬥中很多戰友犧牲了,但剩下的兄弟會撿起戰友的短劍,高高地舉起軍團戰旗,死拼到最後,為維持戰線而決不放棄陣地!

當馬其頓輕騎兵奪得戰役優勢後,回過頭來,開始幫助隊友們收拾殘局。他們殺回來,對敵人步兵進行衝擊。一時間,衝散的隊伍,撞飛的羅馬士兵,這樣的場景預示著羅馬人的敗局已定。輕騎兵繼續緊追不捨,把敵人消滅在了岸邊,只有極少數的敵人騎兵退回了船上。羅馬人的第十四軍團被馬其頓人撤了編。

這邊開戰不久,第四軍團那邊也打起來了。提比裡烏斯對於馬其頓人阻斷其增援的事情十分惱火,他立刻糾集城中的主力出戰,去迎擊安提戈諾斯的部隊。

兩軍相遇,分外眼紅。話不答語的,就互相衝撞上了。第四軍團是乘勝之師,士氣旺盛;羅馬軍團則是滿帶怨氣,要衝破阻礙與友軍會師。大家沒有陣前交流,沒有多餘的佈陣對峙。直接是步兵對步兵,騎兵對騎兵,大混戰。戰場上刀光劍影,血肉橫飛。騎兵攪在一起,鞍上人戰人,鞍下馬拌馬。槍來劍往,都是你死我活的戰鬥。有點騎兵從馬上扭打下來,站著打起來,又聽到隊長的命令重新爬上馬飛馳衝鋒。

雙方將領看著這陣勢,都覺得佔不著便宜,況且另一邊的戰鬥還不知勝負,萬一是敵人的友軍獲勝增援過來可就麻煩了。打了大半天,一個個都灰頭土腦的。於是,提比裡烏斯想著先讓將士們喘口氣。他下令鳴金收兵,可不想對方將軍也想到一塊去了。安提戈諾斯幾乎也是同時鳴金收兵的。分開後,兩軍各回陣營,頭都不回。

阿洛尤斯從前線撤下裡,不解地問國王為何收兵,安提戈諾斯說道:

“這樣拼下去,雙方都拼沒了。誰也佔不著便宜,如果第四軍團打沒了,羅馬同盟軍的後續部隊來了,我們用什麼抵擋?

羅馬人還會來的,肯定還有更多的敵人登陸上岸。我們的職責就是把他們統統趕下海去!”

(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