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壓縮餅乾引發的搶購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食品加工廠成立的速度很快,市裡也一路綠燈,這邊登出的品牌剛下來,那邊的機器已經到了。

生產工廠,李牧仍然放到了經濟開發區的爛尾樓這邊。

捐贈了三十萬噸糧食和物資,恰好有一棟樓被清空了。改裝之後,從第五層開始,除了一部分屬於員工福利,比如宿舍、食堂、健身場所、圖書館等…剩下的有十二層被拿出來當做食品加工廠的廠房。

工人的招募進行的也很順利,福利待遇給的都很好,在市裡的協助下,一切進行的很快,在下一波大雨來臨前,全部搞定。

然後,李牧留了幾百個工人進行培訓和除錯機器,其他的全部放假。

沒辦法,大雨來了,除了極少轉移到高處的火力發電站,能正常發電外。其他的都要關閉,做防水處理,省得被水淹後還要長時間修理。

沒有外部電力供應,僅靠發電機也不行。只能留下幾百個人培訓一下,除錯一下機器。等雨停了,洪水退下,火電廠重新運轉,再重新開工。

李牧估計,只要電力系統沒有徹底改造完成,不能正常供應,以後都要這麼玩。工作一段時間,大雨來了停工放假一段時間。

……

這場雨很快結束,洪水洩下去的速度,比以前明顯快多了。主要有幾條新河,在每兩三個月就一次大洪水下,河床深度和寬度不斷變大,流量越來越多。

同樣的洪水,能用更短的時間洩下去。

五月份,工廠正式開工,生產各種口味的壓縮餅乾,這也是目前最受歡迎的物資之一。不但攜帶方便、分量足,保質期也非常長。

在這個末世,擁有更長的保質期的食物,是大家都渴望擁有的。無論是儲存還是應急…

統計了一下目前的物資,第三次採購,他手裡掌握了近百億的資金,也是採購規模最大的一次。

第三次採購,糧食方面,大概採購了五十萬噸小麥、三十萬噸大米、三十萬噸玉米、十萬噸大豆、花生採購了五萬噸…

還有一些穀物雜糧。

比如綠豆,一次性採購了三萬噸;大麥採購了兩萬噸;燕麥同樣採購了兩萬噸;蓮子採購了五千噸;百合採購了三千噸;幹棗採購了一萬噸;芝麻採購了一萬噸;板栗一萬噸…

這些加一塊,也有十幾萬噸。

肉類方面,燻肉,臘肉,火腿…加一塊他採購了一萬多噸。

……

這些,都可以作為製作壓縮餅乾的原材料。

比如製作芝麻口味壓縮餅乾、幹棗口味、板栗口味、蓮子口味的、燻肉口味的、臘肉口味的…

甜的鹹的,各種口味,各種原材料的壓縮餅乾。

……

第一批壓縮餅乾出廠後,根本不需要宣傳,李牧只是搞了個官網,又在最大的購物平臺上設立了一家官方旗艦店,客流譁譁譁的就湧來了。

沒辦法,這年頭各地的食物都極為珍惜,只能勉強維持溫飽,誰捨得把珍惜的食物賣掉。

網上賣的,多是一些電子產品,衣服,手工品,各種防熱防暑裝置…至於食物,除了口味怪異,不能多吃的工業合成食品。其他食物少的可憐,而且價格都很貴。

每天都有無數的人在網上求購食物,即便價錢開得很高,也沒多少人願意賣。

李牧的網店一開,還是賣壓縮餅乾這種高熱量,能長時間儲存的食品,立馬遭到瘋搶。

儘管價格設定的很高,再高怕查水錶,還是止不住大家的熱情。首批上架的八百多噸各種口味壓縮餅乾,僅僅上架八個小時就全部銷售一空。

無數得到訊息,晚了一步的人,扼腕嘆息,在店鋪裡瘋狂留言,問下一次什麼時候開賣。

作為一個沒有任何宣傳的小店,八百多噸,相當於八十多萬公斤的壓縮餅乾,這麼快賣完,李牧也有點吃驚。看這個勢頭,別說八百多的,就是八千多噸,也不夠一天賣的。

國內的幾家頭部快遞企業,剛剛恢復雲市的快遞業務不久,正發愁業務量太少,沒想到大批業務就湧來了。

李牧挺佩服這批快遞公司和快遞小哥的,和那些白天休息,夜裡工作的工人一樣。因為白天天氣太熱,根本無法配送,快遞小哥也是夜裡工作,開著特意改裝過的,能抗高溫的物資配送車。

據說,現在國內很多大型車輛,都已經陸陸續續在做抗高溫改裝。

畢竟,作為全球第一工業大國,以前大部分工業產能都服務於國外,用於外貿。如今外貿沒了,這些工業裝置的產能即便發揮幾分之一,效果也極其可怕。

如此強大的工業產能,應用到任何領域,都能產生翻天覆地的效果。

各種抗高溫車輛、抗高溫服裝、抗高溫裝備…只要研發出來,技術成熟,強大的工業能力,就能瞬間讓這些東西進行全民普及。

比如雲市,改裝過後的公交車已經上線,由於白天太熱,沒有居民出行,都是晚上運營,據說很受歡迎。很多商場也是白天歇業,晚上開業。

還有光伏太陽能,隨著工業產能恢復,在官方的大力支持一下,光伏太陽能產業一路飆升。如今,大部分居民樓頂,都已經鋪設上了專門的太陽能和儲電設備,即便停電了,也有電用。

移動訊號塔,大部分也轉換成太陽能供電,最近兩輪大雨和洪水,已經不影響居民的正常通話和上網了。

……

一邊安排工人對接快遞公司發貨,李牧又和王茜討論接下來的銷售問題,剛才市裡來人,說接到上面傳達的訊息。食品可以賣,也能緩解大家的焦慮,救救一部分人的急。

但,必須做一定的限制,防止少部分人大批量購買,進行囤積,增加大家的焦慮情緒。

李牧和王茜商議了一會兒,這確實是個問題,剛才那八百多噸剛上架,有人直接就以噸單位進行購買。

好在,李牧聽到訊息,馬上把單個賬號的購買額限制在一百公斤,這才止住了被少數人一掃而空的架勢。

可是,現在看來,一百公斤,仍然有點多了。

王茜道:“老闆,你看限額多少合適?”

李牧想了想道:“要不,就十公斤吧!每個賬號,每次最多只能下單十公斤。”

王茜道:“一次十公斤,是不是還有點多!”

李牧道:“是不少!但是,現在的快遞費可不便宜,是以前的七八倍,咱們也不搞包郵,一次買的太少了,有點浪費。”

“十公斤的壓縮餅乾,剛好一大包,也省得浪費大家的快遞費。”

王茜道:“這還是防不住有人囤積,如果有人天天下單呢,一天十公斤,一月就能下單三百公斤,不少了!”

李牧想了想道:“既然這樣,那就來點狠的,一個賬號,每月只能下單一次。”

王茜道:“如果多註冊幾個馬甲或者找人借賬號呢。”

李牧眉頭皺了皺:“註冊馬甲不是大問題,現在都搞實名制,同一人的不同賬號限制購買就行了。倒是找人借賬號,這就沒辦法了。”

“不過,咱們的本意還是賣壓縮餅乾,如果有人費那麼大的精力,找人借賬號也要買,那就賣吧!”

王茜點點頭:“好,我明白了。”

聊到這裡,忽然一位主管拿著一張單子跑過來道:“李總,這幾位,我們要不要給他發貨。”

李牧看了看單子,是那幾位以噸為單位進行下單的,不得不說下手真狠,總共四單,買了二十多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想了想道:“正常發貨吧!都是在限購措施出來前下單的,屬於正常購買行為。”

……

事情定下,又對後臺進行了一定的技術升級,三天後,李牧一次性上架了三千噸壓縮餅乾,相當於三百萬公斤。

這次上架,仍然沒有任何宣傳,悄無聲息。仍被許多隨時注意網店動靜的人察覺了,客流蜂擁而至。

十公斤的限額,雖然讓不少人不痛快。但,也讓更多的人買到了,六小時之後,分佈在天南海北的三十萬人,買下了這三百萬公斤的壓縮餅乾。

這次造成的動靜更大,許多剛剛聽到訊息的人,找到店鋪,看到已經售空的提示,只能面有菜色的長長嘆息一聲,來晚了。

為了探查一下,現在到底有多少人知道這家店鋪,三天後,看著倉庫裡生產出來的成品,加起來有一萬多噸。

李牧猶猶豫了一下,直接上架了一萬噸,許多人都在關注這個店鋪,看見產品出來了,立刻開始瘋搶。

許多第一次來這個店鋪的人,看見上架了一千萬公斤壓縮餅乾,原本還想玩把大的,清空銀行賬戶掃貨。

可惜,一下單才知道,最多只能購買十公斤。只能鬱悶的繼續下單,十公斤壓縮餅乾,放在這個年頭,也是珍惜資源。

另外一些,前幾天已經下過單了,看見壓縮餅乾上架了,又開始下單。然後發現,竟然買不了。不僅一次最多只能購買十公斤,一個月也只能購買一次。

只能一臉鬱悶,罵罵咧咧,羨慕嫉妒恨的看著別人下單。

這次用的時間更短,短短三個小時,一千萬公斤壓縮餅乾,就被一百萬買家搶購完了。

隨後,這件事很快登上了當天的熱門新聞,許多人這才知道,網上竟然有人賣壓縮餅乾的。儘管價格不便宜,可這年頭,糧食才是最珍貴的資源,不比工業產品和電子類產品,工廠一開,要多少有多少。新技術沒出現前,糧食就那麼多,用一點少一點,屬於有價無市的型別。

無數客流,蜂擁到李牧自建的官網和購物平臺上的官方旗艦店,流量實在太大了,官網幾分鐘就崩了。多虧了購物平臺的伺服器足夠多,開在上面的旗艦店倒是沒什麼事。

無數人看到售完的提示,扼腕嘆息,知道的太晚了,也來的太晚了。

看到網上的頭條新聞,李牧便明白,以後別玩什麼探查客流量了,別說一萬噸,就是十萬噸一會兒也被秒完。

前幾次,作為剛上架的小店,知道的人不多,訊息只在一個圈子裡慢慢擴散,這條新聞一出,直接出圈了。潛在客戶不知增加了多少,上架多少不被秒完。

李牧不得不做一個長遠的規劃。

以工廠現在的產量,每天能生產一千五百噸,未來等工人熟悉了,再擴充一些產能,產量能提高到每天兩千多噸。

李牧計算了一下現有的糧食和各種配料及物資,除了牧武大廈存放的那些能長時間儲存的糧食和物資不能動,為以後多打算。

其他的,糧食和各種雜糧配料,加一塊有九十五萬噸。按一天兩千多噸的生產速度,也就能生產四百多天,除去下大雨洪澇災害的放假時間,一年半就能把這些糧食用完。

這也符合李牧的預期,不說那時候他在這個世界已經待夠三年,算是完成了任務,可以隨時回去。他囤的糧食很多都儲存的不太好,存的時間太長可能就壞了,加工成壓縮餅乾,反而能存放更長時間。

另一邊,考慮到未來的局勢,三年期滿,這個世界仍然沒有走出災難,找到生存方法,他也不可能就這麼一走了之。反正任務完成了,沒有壓力,或許會多留兩年,試著找到一條新路。

如此,生產出來的壓縮餅乾也不能全部賣掉,細水長流才是王道。

比如,每天上架八百噸壓縮餅乾,一年三百多天,除去下大雨洩洪的時間不能賣,有二百多天能正常售賣,一年能出貨二十餘萬噸。

總共九十五萬噸,大概能賣四年多。當然,未來也會根據情況具體調整。

如果未來幾年內,在技術方面不能有所突破,比如研發中能抗乾旱、高溫和洪澇災害的農作物;比如研發出,能用工業生產手段,大批量生產的人工合成食物…

人類現在最大的缺點,就是食物獲取方面,如果解決了這一點,即便高溫天氣繼續持續,以人類的工業實力和科技發展的速度,對抗和防護高溫並不是問題。

關鍵,要在人類的食物方面有新突破。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