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剿匪和投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過了新甸港,順著白河航行三十多裡,除了新野縣,附近剛好有個小碼頭,碼頭緊挨著一處比較繁華的鎮子。

根據李牧瞭解,那幾艘運煙土的船,會經常在這裡停靠一夜,找女人耍點樂子。

這就是機會。

李牧自不會直接搶奪,作為保安團,也曾來這裡剿過匪,知道這一片有一股悍匪,經常搶劫商戶,殺人越貨。

他曾經帶領保安團和他們幹了一仗,犧牲了幾個兄弟,對方也被幹趴下七八個,雙方僵持了半天。

於是找人傳話,只要對方不踏上新野縣境內,就不管他們了。

對方也意識到保安團不好惹,以後來新野縣搶劫的次數果然少了。

事後,李牧還專門調查了一下這夥匪徒,有七八十人,都是青壯,非常的貪婪,有時候為了一車十幾塊大洋的普通貨物,也要殺人越貨。

最後,經過李牧分析,這夥兒匪徒最大的弱點應該是缺乏情報,找不到好的搶劫目標。

現在,給他們拋一個大餡餅,以他的估算,那幾船煙土,差不多價值十萬銀元。

十幾塊銀元的貨物都眼紅不想放過,如果價值十萬銀元的貨物來到他們眼皮的底下,還不瘋狂。

怎麼也不可能放過。

於是乎,前幾天,李牧找人偷偷把訊息告訴了這夥匪徒,船停在哪、有多少人、有多少武器裝備、押送的東西價值多少…

果然,昨天夜裡,趁著船上不少人下去找樂子,防備鬆懈,沒有領頭的,這夥匪徒直接攻了上去。

押送菸草的雖然人數不佔優勢,又被打個措手不及,火力卻夠勐,兩夥人打的不可開交。

隨後,去鎮上找樂子的人聽到動靜,也拎著槍跑回來了,於是場面更亂了,附近的鎮子,瞬間家家閉門,戶戶熄燈,只剩下兩夥人在附近大打出手。

當然,還有某個想坐收漁翁之利的人。

打到最後,匪徒又去快馬喊人,精銳青壯盡出,最終慘勝,只剩下十幾個囫圇人,總算拿下了這幾船煙土。

等匪徒拿著槍,去鎮子裡徵集了一些青壯,幫他們把煙土運往匪寨,李牧已經光明正大的帶著保安團過來剿匪了。

根據情報,匪徒守寨子的也就五六個人,再加上剩下的十幾個,也個個帶傷,總數不超過二十個人。

李牧把一營二營派去,圍著寨子,輪番攻打,也不急,就當練兵。

至於他,打仗這種事這麼危險,怎麼可能親自上呢!於是就帶著警衛連,在山腳下等著。

賣茶的孫老頭,是附近鎮上賣茶的,被他專門喊了過來,在這裡搭了個茶棚,專門供應茶水。

腦子裡想著事,嘴裡隨口問道:“匪寨怎麼樣了,什麼時候拿下?”

劉培明回道:“剛才團長你睡著時,我問了一下,現在強攻,代價有點大。對方就那一二十個人,根本防守不過來,再耗一耗對方的精力,天黑以前肯定能拿下。”

李牧點點頭:“告訴他們不用急,酒肉已經準備好了,等他們慶功。”

劉培明道:“是,團長。”轉身匆匆往匪寨那邊趕了過去。

李牧起身走了走,適應了一下,八月的天氣,太陽火辣辣的,正熱的時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簡單的活動了一下腿腳,又打量了一下自己,腰裡一個槍套,裡面是一把駁殼槍,俗稱盒子炮。

旁邊的地上,還放著一把嶄新的中正式步槍,這是鞏縣兵工廠生產的,一九三五年剛剛推出的新型號步槍。

又想了想了時間,今天是一九三七年八月五號,七七事變已經是一個月前的事了。

上月二十九號,北平、天津相繼淪陷,還有八天,歷時三個月的“淞滬會戰”就將開啟。

目前,日本軍艦已經封鎖海面,枕戈待旦,全國一片惶惶不可終日。

而位於內陸的南陽,此時仍顯得有些平靜,遠方的硝煙未曾刮過來,但也不會太久了,接下來就是全民抗戰。

李牧感慨了一會兒,拿起中正式步槍,喊了聲警衛連,大步匪寨走去。

警衛連那邊反應很迅速,立刻列隊,快步跟了上來。

來到匪寨附近,用望遠鏡觀察了一會兒,李牧手腳利索的爬上旁邊的一處坡地,仔細看了看,抬起步槍砰的一聲,三百米外,一個剛露出腦袋的匪徒應聲而倒。

槍法,除了一部分天賦外,大部分都是子彈喂出來的。

李牧喂的子彈就不少,特別是在上個世界,由於多次參加警察系統的大比武,手槍,步槍都專門練過,喂了不少子彈。

這是這個時代許多人所不具備的條件。

再加上李牧體格強大,對身體各方面的掌控力極其精細,槍法自然更上一層樓,放在民國時期,說是神槍手,也不算是謙虛。

接下來半個小時,李牧連開六槍,又有五個匪徒倒了下去,周圍警衛連的人眼睛都瞪圓了,沒想到平日裡不怎麼摸槍,不怎麼上前線的團長,玩起槍來竟然這麼厲害,不愧是從國外軍事院校留學回來的。

這下,匪徒那邊被徹底壓下去了,沒一個人再敢露頭,一營那邊瞅著機會,直接推進到匪寨下面,眼看就要破寨,有個匪徒大著膽子露出頭,剛想開槍。

砰的一聲,李牧這邊槍又響了,匪徒應聲而倒。

這下,再也沒有人敢露頭了。

半個小時後,匪寨被拿下了,匪徒全部授首。

匪寨挺窮的,除了剛搶的煙土,金銀首飾,銀元,法幣,加一塊也才不到兩千大洋。

這麼大一個寨子,這麼一群悍匪,就這麼點家當,也夠可憐的。

也正因為此,駐軍才不積極剿匪。這樣的匪寨,不死個幾十人,消耗一大批彈藥,打不下。而打下匪寨那點收穫,連損失的多都沒有。

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誰願意幹!

除了李牧,接下來可以藉著剿匪來練兵。

保安團的駐地,是一個面積挺大的農莊,除了李牧住的兩進小院子,看起來比較澹雅有格調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營房。

李牧的住處,除了他自個兒,還有兩個老媽子,負責他的飲食起居。什麼和士兵同食同寢,不存在的。

晚上喝了不少酒,帶著澹澹的醉意,喝了一碗醒酒湯,又衝了個澡,這才休息。

次日,李牧仍是早早起床,剛跑了五公里,保安團的士兵陸陸續續出早操。

眼看人到齊了,李牧直接喊道:“稍息,立正,向右轉,跟著我跑。”

眾人下意識的完成動作,跟著李牧開始跑了起來,幾個營長連長面面相覷,二話不說也跟著跑了起來。

李牧放慢腳步,繞著圈兒一直跑了五公里,回到校場。大家表現的還不錯,雖然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只有二十多個掉隊的。

其中,還有三個中暑了。

這一點李牧沒想到,大夏天,跑五公里,儘管是早上,溫度也不低,一些人確實容易中暑。

初步明白了大家的體能,李牧對幾個營長團長示意了一下。

“你們繼續訓練吧。”

幾名營長連長各自領著人,開始訓練。

李牧在旁邊看了一會兒,訓練的東西,還是他曾經教過的,沒辦法,以前這裡面就他一個人懂點,為此還查閱了不少軍事資料和教材。

不說草臺班子,也差不多,一個連才幾十個人,一個營才一百多號人。

說是保安團,論規模,也就一個營的規模。

吃完早飯,在附近隨便轉轉轉,又把劉培明叫過來吩咐幾句,李牧開始翻看以前買的軍事書籍資料,他同樣是軍事小白,而且,還要重新熟悉繁體字。

最後,又拿出鋼筆和墨水,開始熟悉繁體字的結構和寫作,以後少不了用到。

第二天上午,劉培明過來彙報說:“邀請的人來了。”

李牧走到門外,七八個商人看見他,立刻抱拳道:“李團長!”

李牧笑了笑:“諸位,閒話不多說,請…”

說著,李牧領著這些生日來到附近的庫房,示意站崗的兩名士兵把門開啟。

“諸位,貨都在裡面,進來看看…”

幾名商人魚貫而入,仔細檢查了一遍,點點頭:“貨不錯,上海來的上好的洋貨。”

一名商人遲疑道:“這些貨的來路…”

李牧笑了笑道:“你們賣這個的,還怕什麼來路?”

說著繼續道:“不過也不瞞你們,這是剿匪的戰利品,來路很清白!”

幾名商人面面相覷,這兩天,附近已經傳開了,上海來的一個商行,被附近一夥有名的悍匪盯上搶劫了,沒留下幾個活口。

悍匪隨後還強令附近鎮上的青壯,幫他們押運貨物到匪寨,這件事有很多人可以證明。

隨後又聽說,近一年來名氣很大,在附近到處剿匪的保安團,聽到訊息,趕了過去,把這一夥悍匪給剿滅了。

看著眼前所謂的戰利品,某種意義上來說,來路確實挺清白的。

這些商人商量了一下,直接把這些煙土包圓了,給了個還算不錯的價格,十萬法幣。

昨天李牧找人瞭解了一下,自從七七事變之後,法幣就跌了一波,目前十萬法幣大概相當於八萬五千塊銀元。

這些煙圖李牧也找人估過價,大概價值十萬銀元,十萬法幣的價格也挺合理的,人家過來一趟,總要給他們留點湯喝。

接下來兩天,李牧找人辦了一份新的身份證明,和他現在的保安談團長沒有任何關係,名字叫李沐。

以後坐飛機太頻繁,容易引人注目,多換幾個身份和名字就行了。對他來說,在這一畝三分地上,辦幾個不同的身份證明,也挺簡單的。

安排好這邊的一切,李牧帶著警衛連一排,二十多個人,坐船沿漢水,經襄陽,向武漢駛去。

兩天後,下了船到達武漢,整個城市喧囂的厲害,到處都是人流,還有很多學生在街上遊行。李牧買了一份報紙,這才知道,上海那邊已經打起來了,淞滬會戰已經正式開啟。

李牧沒心情感慨這些,因為他知道這只是開始,接下來戰爭將會更殘酷,短短一年內半個中國都將會淪陷。

作為這個世界唯一的變數,他只能使勁的扇動自己的小翅膀,看看能不能改變未來。

武漢作為長江航道的重要港口城市,通江達海,碼頭上商號倉庫林立,往來客商絡繹不絕。

李牧這次來武漢,一來是從這裡坐飛機,二來是買點貨物,帶到新加坡去賣。

一路上轉機多次,只從新加坡帶東西,就太浪費時間了。

具體貨物,李牧早已經選好了。

民國時期,國內在世界範圍內,佔據壟斷地位的貨物並不多,有一項卻是中國特色,“豬鬃”,也就是豬毛。

豬鬃具有天然優點,耐磨、耐腐蝕、耐熱、耐酸鹼、不易變形、硬度適中,韌性好是化工和軍事工業刷子的主要原料。

如對軍艦、飛機和各種坦克、軍用車輛噴漆、各種槍管炮管的清洗,都離不開豬鬃刷。

無論是日常生活,工業生產,還是武器維修,豬身上的邊角料,在戰爭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在塑膠尼龍發明之前,豬鬃是刷子的唯一材料。豬鬃是中國的傳統出口產品,居世界首位。二戰期間,美國將豬鬃列為A級戰略物資,和軍火一樣珍貴,是能決定戰爭結果的關鍵物資。

目前全球65萬箱豬鬃的需求中,95%來自中國。即使是美、英、德這樣的資本主義大國,它們的制刷業也依賴中國。

抗戰期間因交通受阻,中國的豬鬃出口減少,還曾導致世界各地豬鬃的嚴重短缺,全球豬鬃價格飆升。隨著二戰的擴大,需要更多的武器,中國的豬鬃成了緊俏的軍用物資。

二戰期間,美國作為盟國的“兵工廠”,對豬鬃刷的需求量最大,當時全美國所有的制刷廠,原料豬鬃幾乎全來自中國。豬鬃還曾用於償還蘇聯、英國和美國對中國的貸款。

1939年,美國政府訓令駐華使館向中國政府正式提出要求,把重慶出口的豬鬃全部運美,政府表示同意。但當時,蘇、美、英三國都急需豬鬃,為了分配豬鬃,三國還在華盛頓成立了一個分配機構,由三國代表團共同參加,負責交涉如何從中國取得豬鬃,並協商如何分配,事情才算了結。

1937年至1945年,僅僅豬鬃這一項物資,就為國內賺取了3000萬美元的外匯,相當於七千五百萬袁大頭。

計劃好想要購買的物資,找了個懂行的中介,當即開始看貨。

這時李牧才瞭解到,由於抗戰爆發,日本封鎖了海面,道路不通,東西賣不出去,許多需要出口的物資都積壓在商人手裡。

比如豬鬃,年年出貨量都很大,很多商人也愛做這生意,到處收購。

然而,現在卻砸在手裡了,特別是淞滬會戰爆發後,進入全面抗戰階段,到處都是戰火,許多商家惶惶不可終日,就想趕緊把貨物處理掉,落袋為安。

各大商行的倉庫裡,豬鬃都積壓不少,李牧在中介的帶領下,見了許多這方面的商家,最終一位河北的商家,擔心家裡的情況,以平時五折的價格處理豬鬃。

李牧花了九萬五千法幣,就把幾倉庫的豬鬃拿了下來。

悄悄把豬鬃收進空間,李牧又用法幣兌換了一些美元和英鎊,這才在洋行買了機票,坐上了漢口飛往昆明的飛機。

到了昆明,李牧沒有停留,當天竟然就買到了機票,一打聽才知道,作為中國唯一的國際航線,淞滬會戰爆發後,很多人都選擇從這裡乘飛機出境。

因此,航空公司也加大了航班數量,有的時候一天有三四次航班。

到了河內,已經臨近傍晚,李牧買好明天飛往曼谷的機票,在附近找了個旅館住了下來。

現在的越南還是法國的殖民地,相比國內戰火連天,這裡還保持著一份寧靜。

沒在這裡停留,第二天上午,李牧就坐上了飛往曼谷的航班。到了曼谷,剛好下午有飛往新加坡的客機,沒有停留,立刻買票飛了過去。

當天下午七點多就已經到達新加坡,從武漢出發,一路用時僅僅只有兩天,在這個時代也算是個奇蹟。

當晚,找了一個檔次不多的酒店住下,次日一大早,鍛鍊完成後,李牧開始逛這裡的市場,主要瞭解豬鬃現在的行情。

不瞭解不知道,由於戰爭爆發,商路被堵,現在市面上豬鬃稀缺,再加上一班子投機分子,眼見幾乎壟斷全球豬鬃出口的中國陷入戰爭,並且短時間內沒有結束的跡象。

都參與進來,開始炒作。

豬鬃的價格,短短一個月內,翻了三倍,還有價無市。

李牧聽的咂舌,他在國內以市場價的半價收購豬鬃,在這裡能以平時的三倍的價格賣出,僅僅從武漢跑到新加坡,就有六倍的利潤。

確實讓人瘋狂。

在新加坡轉轉兩天,選了一個靠譜的洋行,把手裡的豬鬃全部出手,到手差不多二十萬美元。

李牧瞭解在國內的銀行和洋行,銀元和美元的匯率大概在二點四,一美元等於二點四銀元。

二十萬美元,相當於四十八萬銀元。

僅僅是出國一趟,手裡的錢就翻了那麼多倍,讓李牧不得不感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