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威震中南半島(求月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存開出來得這六條議和條件,哪條都不是佔城能答應的。

在佔城人看來,李存簡直就是欺人太甚,根本就沒把他們占城放在眼裡。

占城的那些主戰派因此扣押了李存派去的使臣。

這無疑給李存大舉興兵提供了充足的藉口。

李存沒有猶豫,直接水路並進,同時攻打占城。

陸路,李存以吳玠為都統制,指揮部分羽林軍和部分安南軍南下攻打阿摩羅波胝。

水路,李存親自指揮,直接攻打佔城港,目標是佔城都城僧加補羅所在的毗闍耶。

占城在扣下虎賁軍的使者之前,就已經做好了跟虎賁軍開戰的準備。

為了戰勝李存,楊卜麻疊積極演習戰陣,訓練士卒,又設計出一套象陣戰鬥方法:作戰時勝利,則驅象衝前,失敗則以象殿後,阻滯敵軍。

可佔城的這套自以為先進的戰法,正中吳玠下懷,幾乎可以說是,吳玠在幕奴山完完全全複製了諒山那一戰。

在虎賁軍的沒良心炮、轟天雷、虎尊炮的攻擊下,占城的戰象嚇得掉頭就跑,衝破了佔城軍隊的防禦。

接下來,就是一場非常順利的單方面屠殺。

不同的是,上次是羽林軍動的手,這次卻是以安南軍為主。

一戰,吳玠就收復了阿摩羅波胝。

不過,吳玠的速度雖快,但還是沒有李存快。

李存攻打佔城港時,楊卜麻疊已經親自率領占城大軍沿海岸線做好了防禦。

占城方面為抵禦海盜或北方李朝的威脅,早已經修建了周長約十公里的大型木質堡壘。

這些木質堡壘不僅能在裡面部署大批的士兵,還不乏有掌握先進機械技術的僑民為佔城製造的大量的輕型投石機,足以為佔城軍提供非常可觀的支援火力。

另外,占城方面又以普通步兵、戰象和小型投石機組成前後三線縱深。

在佔城人看來,他們的防線牢不可破。

七月十九日,凌晨。

李存令吳璘率領五千親衛後軍悄悄乘小艇摸上海灘。

吳璘所部登陸了以後,吳璘先以田成率領一指揮人馬從東面實施羊攻,吸引木城中的佔城守軍的注意力。

接著是北面的第二支分隊,數量同樣只有較少的三指揮人馬。

而真正的強攻發起者,還是迂迴到南側的三千親衛後軍將士。

佔城港位於後世越南中部的歸仁,是一處有半島拱衛的半封閉水域,所以這裡是商船在南北兩頭來往途中的理想避風港。

這裡其實並不算特別龐大,而佔城人又設定的不少瞭望塔,因此吳璘的行動很快就被主場作戰的佔城人給徹底識破。

佔城人準備用弓箭和投石機對虎賁軍發起攻擊,將這場交戰轉變為中遠距離內的對射消耗。

可佔城人的想法雖然很美好,但現實卻是很骨感。

虎蹲炮,射程五百米,遠遠超過弓箭和小型投石機,同時,還能發射散彈,一炮轟出,大彈一枚,小彈一百枚。

而且,虎尊炮還是迫擊炮,可以拋射!

“轟轟轟……”

在佔城人的射程以外,吳璘指揮著虎蹲炮,全面壓制著佔城人的弓箭和小型投石機。

至於佔城人的戰象,面對早有對抗戰象經驗的虎賁軍,更是半點作用都沒有,不僅如此,它們還被炮聲嚇得四處亂跑,使得佔城人自亂陣腳。

見吳璘壓制住了佔城人的攻擊,李存指揮船隊慢慢靠岸,然後指揮神機後營的將士和民夫從容不迫的將床弩和沒良心跑搬上岸。

接下來的戰鬥就簡單了。

佔城人依為防禦的木堡壘,沒良心炮一炮下去就能轟碎一大片,大量的佔城人都沒搞清楚怎麼回事,就連人帶他們的木堡壘一塊被炸飛了。

偶爾碰到沒良心炮炸不開的堡壘,虎賁軍就用威力巨大的床弩定點清除。

面對威力巨大射程又特別遠還能散射的床弩,佔城人不管佔據多麼堅固的堡壘,都只能是被壓著打。

然後,一個炸藥包不是炸不碎你的堡壘嗎?那一百個怎麼樣?

這是一場極為不對等的戰爭,雙方的軍事水平根本就不在一個水平上。

不過戰場上總會有意外發生。

最先攻進佔城港的還真不是吳璘或李存所指揮的大軍,而是之前用來羊攻的那指揮人馬。

由於虎賁軍的正面攻勢太勐,佔城人的大部分注意力都被集中在正面,反而對其他兩翼的襲擊有些疏忽大意。

田成見自己這只小分隊被忽略了,突然發難攻入了佔城港。

楊卜麻疊見此,深知自己已經敗了,再抵抗下去也沒有任何意義了,便率領殘部逃往內陸,把大批軍糧和整座城市都拱手讓給了虎賁軍。

李存以吳璘為總指揮,率領兩千五百親衛後軍和兩萬安南軍,追擊楊卜麻疊,而自己責率領剩餘人馬殺向僧加補羅。

讓李存有些意外的是,楊卜麻疊不僅沒往僧加補羅跑,甚至都沒有派人通知僧加補羅的人他戰敗了(可能是派人通知了,但接到命令的人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沒有完成這個任務)。

僧加補羅的人根本就沒想過楊卜麻疊連一天都沒能抵擋得住就敗了,進而一點準備都沒有。

結果,李存打了僧加補羅守軍一個措手不及,加上虎賁軍的武器太過犀利,一戰就攻下了僧加補羅。

不久,南下的吳玠在佔城與吳哥王朝的交接處截住了楊卜麻疊,隨後吳玠和吳璘兩兄弟前後夾擊,擊殺了三四萬佔城人,最後生擒活捉了楊卜麻疊。

作為典型的古代東南亞國家,占城雖與北方的李朝直接相連,卻在語言、文化、習俗和社會制度方面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由於占城正好位於中南半島的東南端,所以長期從海路受印讀文化區浸染,並順理成章的以婆教為核心信仰,對中國的儒家治國理念缺乏興趣。

既然李存打下了佔城,那李存肯定得改變這個地區的統治和信仰,否則怎麼可能長治久安?

李存在自己帶來的人裡一一掃視一遍,最後將李仁傑任命為佔城置制使,讓李仁傑幫自己處理攻佔了佔城之後的事宜。

李仁傑很清楚,李存為什麼不用自己帶來的人來處理占城這裡的人和事,而是啟用他這個新降之臣來處理占城這裡的人和事。

——原因很好猜,無非就是李存想讓他李仁傑來幫自己幹髒活。

對待自己的國家,李仁傑都能下得去手,更何況是一直跟他有仇的佔城?

所以,李仁傑走馬上任了之後,毫不猶豫的就派人攻佔了神廟,不僅將神廟裡面的財富全都取走,還將所有神職人員都給捉了。

在瓦解占城的統治的過程當中,婆教嚴格的等級制度幫了李仁傑大忙。

李仁傑非常狠辣的直接命人將佔城這裡佔有極少數的兩個上層等級的男人全部處死,女人則留給大都督賞賜給有功之人用。

當然,李仁傑依舊非常貼心的將佔城的皇室和宗氏之女包括高階神職之女全部挑選出來,給大都督送了過去。

而李存親自做的就是,解放了佔城佔最大人數的低等級的農奴和奴隸,對他們說,你們自由了,以後你們全部都是我李存治下的子民。

同時,李存也公平公正的對待占城人數佔第二多的農夫和客商,也給了他們平民的身份。

等陳遘來到占城,看到得是一片血海,和統治階層全部消失了的佔城。

李存並沒有跟陳遘說自己為他掃平了虎賁軍徹底佔領占城的道路,只是跟陳遘說自己會想辦法給他移一百萬漢民來,讓陳遘把佔城這裡治理成永遠不會從中國分割出去的一片領土。

陳遘這才知道了李存的另一個優點——擔當。

李存並沒有將這個最大的麻煩留給他,而是自己一肩抗了下來,讓他真的能夠在佔城這裡大展拳腳。

面對李存這樣既英明又有擔當的君主,陳遘除了敬服,真的還是敬服。

陳遘依舊高冷,但這次他卻罕見的應了聲“諾”,然後才去跟李仁傑做交接。

李存給佔城改名為定南路,給僧加補羅改名為定南城。

在楊卜麻疊的皇宮中跟佔城的皇室和宗氏之女包括高階神職之女開心的這段時間,李存順手將定南路的所有地方都改成了漢名。

不久,李存正式下令,安南路和定南路成為自己的繼江南六路和流求路的第八和第九個路。

七月底。

吳哥王朝的國王蘇利耶跋摩二世遣其子來向李存稱蕃納表,並進獻上了三十名美人(其中十個是歐洲美人、十個是大食美人、另外十個則是高棉美人)、十八尊金佛(每尊都重達一萬兩以上)以及大量的象牙、沉香、黃蠟、烏樠木、白藤、吉貝、花布、絲絞布、白簟、犀角等物。

看得出來,蘇利耶跋摩二世很怕橫掃了李朝和佔城的李存,再去攻打他的吳哥王朝,所以他這次稱蕃納表,不僅禮數十足,禮物也十足。

李存對蘇利耶跋摩二世之子說:“我還未正式立國,本不欲南平,皆因李朝、佔婆攻我地土,壞我航道,殺我子民,又擄我民役之,我方親舉大軍來平,你家若不如此,我不會出兵打你家的。”

得了李存這話,蘇利耶跋摩二世之子才心下稍松。

吳哥王朝是比李朝和佔城稍微強那麼一點點,可吳哥王朝跟李朝和佔城,尤其是後者,打了這麼多年,都沒能徹底征服占城,可見其軍事實力也未必就能比占城高到哪去。

這麼一看,在很短時間內就連滅李朝和佔城兩個國家的李存,真要是動了滅掉吳哥王朝的心思,那吳哥王朝肯定得步李朝和佔城的後塵。

好在,蘇利耶跋摩二世之子聽李存的意思,李存是不準備再繼續向西擴張了。

可不等蘇利耶跋摩二世之子高興太早,李存就又說:“然我有些許小事,欲求你家幫助一二,還望你家莫要推辭。”

蘇利耶跋摩二世之子頓時就猜到了,李存“求”他們吳哥王朝的,肯定不是什麼好事,也肯定不是輕易就能辦到的“小事”,否則如今已經威震中南半島的李存怎麼可能會用“求”這個字眼?

蘇利耶跋摩二世之子恭敬的說:“陛下有事但請吩咐,小國必定竭力去完成。”

李存說:“任地時,回頭我叫人去與你說。”

說完,李存就讓蘇利耶跋摩二世之子下去了。

不久,陳箍桶和劉宣就找上蘇利耶跋摩二世之子,對他說:“我家大都督欲在你家買戰象兩萬頭、牛三萬頭、糧食一千萬石,你家莫要推辭。”

蘇利耶跋摩二世之子一聽就傻眼了,忙說:“大官莫要說笑,我家哪來得兩萬頭戰象,兩千頭皆無,三萬頭牛亦拿不出,糧食亦無千萬石。”

劉宣翻譯陳箍桶的話說:“皆言你朝國力強大,有戰象二十萬頭,今日卻來哭窮,莫非欺騙我等無知?”

這二十萬頭戰象的牛是蘇利耶跋摩二世自己吹出去的,目的就是威懾四鄰,誰想卻弄巧成拙。

蘇利耶跋摩二世之子趕緊跟陳箍桶解釋他們吳哥王朝真沒有這麼多戰象,這都是別人亂說的,他們吳哥王朝要是真有二十萬頭戰象早就打敗占城了,哪能這麼多年一直都打不下占城?

後來,雙方談了很久,蘇利耶跋摩二世之子才答應賣給虎賁軍兩千頭戰象,兩萬頭牛,五百萬石糧食(分三年交付)。

等到了談價格的時候,蘇利耶跋摩二世之子差點沒氣吐血,陳箍桶和劉宣竟然把價格壓得極低,而他們還得為戰象配能操作戰象的人員及翻譯(包括這些人的家屬都得帶上)。

而這,還不是最讓蘇利耶跋摩二世之子最吐血的,最讓蘇利耶跋摩二世之子吐血的是,虎賁軍竟然用自己發行的紙幣交易。

這不就是明搶嗎?

蘇利耶跋摩二世之子猜對了,李存差不多就是在搶這些東西。

——當然,在李存看來,自己這是在推廣虎賁軍發行的紙幣。

目前來看,安南路和定南路最大的威脅就是強大的吳哥王朝。

而目前階段,無疑是安南路和定南路最虛弱的時候。

所以,李存知道必須得廢掉吳哥王朝的一些武力,絕了吳哥王朝這個侵略性十足的王朝打安南和定南兩路主意的念頭。

說老實話,也就是安南、定南這兩個路才收復,問題多多,李存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在中南這裡浪費,否則,李存真有連吳哥王朝一塊滅了的心思。

要知道,吳哥王朝目前可是巔峰時期,其所擁有的財富,絕不是李朝和佔城可以比的。

或許,李存要是把吳哥王朝給打下來,就能有夠大力發行紙幣的本位黃金了。

但在最後關頭李存還是忍住了自己盲目擴張的念頭。

——李存不是打不下來吳哥王朝,他現在是真沒有治理吳哥王朝的人才。

至於牛和糧食,那是民生所需。

而且,未來幾年,中原地區將會特別缺糧,李存手上如果有大量的糧食,那將比任何武器都管用。

唯一的難題就是怎麼將這些戰象、牛和糧食運回去?

嗯……戰象和牛實在不行就走陸路慢慢回去好了。

糧食嘛……慢慢運吧,能運回去多少運多少,實在運不回去的,就留給安南、定南兩路的人吃好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又過了兩日,大理國國主段正嚴派遣重臣高泰運帶著一大匹禮品來到定南城拜見李存,向李存稱蕃納表。

李存故技重施又用自己發行的紙幣跟大理國買了三萬匹滇馬。

這滇馬雖然不適合當戰馬,但滇馬體質結實、短小精悍、運動靈活、善登山越嶺、長途持久勞役、耐粗飼、有良好的適應性等特點,特別適合當馱馬。

李存不到兩個月時間就連續滅掉李朝和佔城,既表現出來了自己強大的軍事實力,同時也讓人看出來了李存的侵略性。

所以,儘管大理國想湊出來三萬匹滇馬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為了不給李存侵略大理國的藉口,高泰運還是代表段正嚴一口答應下來。

之後女王國、蒲甘、墮羅缽底、爪哇國、三佛齊國、暹羅國都來定南城朝見李存,獻上重禮,並紛紛表示,從此以後,海上絲綢之路東半段航線的海上貿易怎麼做,您說得算。

順便說一句,由於李存並沒有建國,所以對外宣傳的都是虎賁軍大都督李存,而可能是翻譯的問題,中南半島這裡的人漸漸的都管李存的國家叫作“存國”,哪怕是後來李存建元改制了,他們依舊喜歡用“存國”來稱呼李存建立的國家……

……

……

求月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任鳥飛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