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民為先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至此,朝廷大軍再次取得了勝利,兩次消滅敵軍十餘萬,同時,攻下了太古城,而朝廷大軍這邊的傷亡不到一萬,這次可以說是大獲全勝。

當然,美中不足的是先鋒將軍候明鈞和秦章都受了傷,秦章的傷勢比較輕,醫官說休養一段時間就可以恢復,但是候明鈞短期內很難恢復,看樣子他是要回京城了,這裡的條件太差,不利於康復。

這樣的話,先鋒的位置就空了下來,對此,李序然心裡已經有了打算,過段時間他要給皇上上道摺子,只是,現在還不到時間。

朝廷大軍佔領太古城後,李序然迅速的部署,很快佔領了太古城的其他縣城,烏金吃了敗仗,現在也無暇顧及,而留在太古的敵軍總共不到五萬兵力,所以,李序然他們很快就佔領了要地。

至此,現在等於是朝廷大軍佔領了兩個府,而且是兩個比較大的府,其他的府所管轄的範圍大部分為七八個縣,有的府甚至只有三四個縣,小沙國不比大清,二十個府加起來,也就是大清的一個省,當然,是一個大省。

只是這裡的地形特殊,同時,他們這些人尚武,所以,朝廷大軍剿滅起來困難重重,這也是李序然決定要做持久戰的原因。

佔領了太古府之後,李序然重新部署了兵力:南沙城留下五萬兵馬,由於欽差大臣的五萬兵力是奉旨鎮守南沙,所以實際上等於南沙的兵力現在是十萬,當然其中還不包括三萬自護隊隊員。

而三十萬大軍拋去南沙的五萬兵力,剩下的二十五萬兵力全部部署在太古府。其中十五萬大軍駐守在太古城,李序然已經下令對這裡進行了修補,府城自然是最大的。而剩下的十萬大軍,有五萬分散在太古府的各縣,另外五萬流動巡邏。那裡需要就去那裡。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關於五十門火炮,李序然也進行了分配,自己的恩師楊峰那裡繼續還是五門,李序然給南沙的五萬駐軍也留了五門,剩下的四十門火炮全部到了太古,除了留下五門專門鎮守太古城外,剩下的全部跟隨李序然的大軍作戰。

李序然知道,在這個地形陌生和複雜的地方,這些火炮是他們最得力的武器,關鍵時刻。能起到大作用。因為,小沙國目前還沒有這些武器。

這天,杜唐和安剛回來了,他們按照李序然的命令,對南沙的各個縣,乃至村莊都做了詳細的調查和瞭解,結果令杜唐非常驚喜,同時,他也更加佩服李序然的眼光和謀略。

“大哥。我現在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小沙國當地的百姓,很多都是受到了他們赫利大王和烏金元帥的欺騙,說是大清的朝廷攻打小沙國就是為了消滅他們。要把他們全部殺死或者讓他們終生為奴,所以,這些百姓才對朝廷大軍這麼排斥”,進屋後。杜唐著急的說道,李序然急忙給他遞過去一杯茶,一向粗魯的塵遠也在一旁聽的津津有味。

喝了幾口茶。杜唐接著說道:“好在,我們的朝廷大軍對當地的百姓秋毫無犯,同時,赫利大王和烏金元帥他們只對武士重視,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又是收租又是收馬,百姓們怨聲四起。

至於當地的收成呢,百姓們主要靠種地和養殖為生,其中養馬養牛和牧羊的居多,而種地的主要是種一些耐寒的作物,這裡的人主要以吃肉為主,所以,他們的體格很好,同時,牛羊馬匹這些對他們很重要”。

這時,李序然也顯得很激動,按照杜唐說的,他們只要對當地的百姓好一點,他們就不會反對,相反甚至還會幫助朝廷大軍,到時,其他府縣的百姓知道後,就會消除對朝廷大軍的誤會,就這一點,勝過消滅百萬敵軍。

於是,李序然讓杜唐擬一份告示,大意如下:

小沙國本為朝廷的屬地,即小沙國的百姓就是大清的百姓,朝廷是不會對自己的子民舉起刀的,小沙國的當權者貪婪殘暴,想要獨立為王,自封為國,一直推崇武功,卻忽略了百姓的生活。

朝廷此次北征只是為了解決小沙國之患,也是為了解救小沙國的百姓,朝廷到時會在小沙國設立北沙省,百姓照樣可以在當地生活,想種莊稼的繼續種莊稼,想牧馬放羊的繼續老本行,朝廷還會教他們開塘養魚、養蠶織布,甚至燒製陶瓷、開設書院。冬天的時候可以給他們發放棉衣棉被,夏天的時候可以幫他們開建水渠。

朝廷可以給他們減免稅賦,同時也會派駐軍保護他們的安全,只要他們願意好好的過日子,朝廷都會給予支援。

由於是給百姓們的告示,所以,李序然還是儘可能用了不少口頭語,杜唐寫過不少這種告示,自然知道該怎麼寫。

但這個告示現在還不能寫,這裡牽扯到的事情比較大,而有些必須也要皇上批准才行,所以,這只是他們的思路,最後還要等皇上朝廷批准。

與此同時,塵遠也瞭解到朝廷大軍的將士們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這仗要打到什麼時候,他們現在心裡沒底,同時,加上上次的毒蛇和尖刀機關暗算,他們對這個小沙國還是有些疑慮。

對此,李序然還是等皇上的旨意,要是皇上同意他的政治加軍事結合的策略的話,到時就可以向將士們說了,這仗慢慢的打,小沙國是大清的地方,不是別的國家,邊打邊建設,慢慢的就習慣了。

現在這些都準備好了,李序然打算上摺子,這是他政治策略的第一步,這一步非常關鍵,直接關係到整件事情的成敗。

這天晚飯後,李序然打算寫摺子,但塵遠進來告訴他,欽差大臣來了。

當了元帥後,李序然只見過楊峰一面,後來,聽說欽差大臣身邊的幾個奸細讓他給收拾了,李序然這段時間忙的還沒去看他,現在正好,可以和自己的恩師聊聊。

“學生見過恩師,不知恩師要來,有失遠迎”,李序然急忙行禮。

那知楊峰這次和以往不一樣了,他也急忙走上前來說道:“序然啊,你,你看你現在是大元帥了,以後就不用行禮了,現在你比為師的權力大,你這樣,為師有愧啊”。

李序然急忙說道:“學生無論到了什麼位置,永遠都不會忘記恩師,永遠是恩師的學生”。

李序然那裡知道,楊峰這次來,是掐準了他打了勝仗,要給皇上上摺子,他想讓李序然給皇上說說,讓他把這個欽差大臣撤回去,他就可以回京城了,這裡的條件實在是不比京城,他一大把年紀了,享受慣了四平八穩的生活,原先的話好歹是大將軍,受累也值得,現在成了這個閒職的欽差大臣,他實在是不想呆了。

果然,楊峰先是恭賀大軍打了勝仗,然後說了謝謝李序然協助他處理了奸細的事情,最後果然說道了上摺子的事。

這可為難了李序然,按理說,他的實權現在確實比楊峰的大,但論品階都是正一品,楊峰自己也可以單獨給自己上摺子,為什麼要透過自己呢?

說句實話,說起這一點,李序然也對自己的恩師有點意見,自從他當了欽差大臣後,整天幾乎連門都不邁出,皇上設立欽差大臣的意思一方面是為了牽制大將軍, 而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安撫當地百姓,顯然,這一點來說,楊峰很不合格。

李序然只好答應了自己的恩師,畢竟是師生關系,他也沒辦法拒絕,同時,李序然向楊峰提了很多意見,希望能夠提醒或者激勵他。

但楊峰表面答應著 ,顯然心不在焉的,李序然隱隱的感覺到:自己的恩師怎麼變壞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有時,自己甚至都不認識了。

恩師啊,你可千萬不能出什麼意外,為官一輩子了,不容易啊。(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