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吃殺豬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江曉白跟張屠夫和陳遠昌等人說了一會兒話,就先進屋去了。

屋裡,江海天、江海波和趙德蓉三位長輩都在,他們也沒閒著,在烤火桌旁“揪卯子”。

所謂的“揪卯子”,就是用棕樹的葉子在火上烤軟後,螺旋擰轉揪成一條繩索似的,然後再打結做成一個圓環狀的,輕輕一拉,就成了條索狀。

“卯子”的作用就是掛肉。

用的時候,殺豬匠用尖刀在劃好的一塊塊豬肉的一端戳一個洞,條索的“卯子”穿過肉洞,然後“卯子”一頭穿過另一頭的中間,就形成了一個“結”,這樣就可以掛肉了。

江曉白家今年殺六頭年豬,需要用的“卯子”不少,江海天幾人就都幫著製作。

“大伯!”

“大伯嬢!”

“三叔!”

江曉白跟三位長輩都打了一聲招呼,拿出華子給江海天和江海波各發了一支。

江海天道:“前幾天我家裡殺年豬,本來準備喊你去的,聽音音說才知道你去了江城。”

江曉白道:“是的,在江城搞了兩個活動。”

江海天道:“聽你爸說活動搞得很成功,挺好的。”

江曉白點頭,一邊也動手“揪卯子”,一邊與大伯、三叔閒聊起來。

個把小時候後,外面又響起豬的嚎叫聲。

最後一頭豬,也被拖出去殺了。

江海天看看揪的卯子,道:“差不多夠用了,不用再揪了!”

幾人便都停了下來。

江海波收拾好沒用完的棕葉子,江海波把揪好的卯子拿去送給張屠夫。

江曉白起身,伸了一個懶腰。

“大伯嬢,您坐一會兒,我出去看看。”

“你去搞你的,我也站起來走走!”趙德蓉也站了起來,雙手後擺,捶了捶腰眼的位置,嘆道:“年紀大了,坐久了就不行,要活動活動筋骨。”

江曉白道:“大伯嬢,您現在要多休息,以後別太操勞了。”

趙德蓉挺了挺身子,擺擺手:“老毛病了,還好!”

江曉白不由的苦笑,老一輩的人吧就是這麼固執,你說讓他注意身體什麼的,他都不會太放在心上。

江曉白也沒再勸說。

想著這事只能對江曉吉和江曉舟說了,讓他們多注意一點。

此時,從灶屋的方向已經飄來陣陣肉香,那是炒新鮮肉的香氣。

農村裡的人喜歡吃泡湯,就是因為剛殺出來的豬肉做菜跟放了幾個小時候後的肉味完全不同,那股新鮮肉的味兒特別的濃郁。

江曉白去到灶屋,香味更濃。

“媽,要不還是我來做飯吧!”

王秀菊一邊翻炒鍋裡的肉,一邊頭也不回的道:“不用,你去搞你的就是。”

江曉清在灶門口燒火,也說道:“大哥,灶屋裡有我和媽就行了,你去歇一會兒吧!”

這兩天,她一直呆在家裡,親眼看見了江灣的變化,也從爸媽和鄉親們的口裡得知了江曉白的許多事,這才知道大哥竟然在短短半年的時間裡做出了那麼多的事,也才知道大哥為了這個家付出了那麼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那行,我出去了。”

江曉白沒有犟,說了一句,離開灶屋。

去到大門外的場壩裡,最後一頭豬也在刨毛了。

江曉雨正帶著江珊、江婷和王剛在一旁玩耍。

江曉白看了一會,隨意的跟張屠夫、陳遠昌等人聊天。

沒多久,陳援朝開著麵包車來了。

“大舅!”

“大舅!”

到了場壩,陳兵和陳紅見到江曉白,歡喜的打招呼。

江曉白也好久沒見到兩個小家夥了,跟兩人親熱了一陣。

不過,兩個小家夥很快就被江珊叫了過去。

幾個小家夥很快打成一片。

江曉白與陳援朝和江曉月聊了幾句,就帶著兩人進屋。

時間不知不覺的過去。

等最後一頭豬殺完,王秀菊把飯菜也做好了。

今天人多,飯菜開了三桌,一桌在餐廳的烤火桌上,江海天、江海洋、江海波、江曉白、王平、陳援朝等喝酒的人坐了一桌。

另外兩桌一桌在偏廳的烤火桌,一桌在客廳的烤火桌上,坐的是王秀菊、江曉月、江珊等婦人和小孩子。

每一桌都是燒的一個火鍋,配的幾盤豬肝、脊肉、腰花、豬血等,再炒的大刀肉等菜。

小孩子這一桌吃得美滋滋的自不必說。

“剛殺的豬,肉就是好吃。”

“嗯,腰花好嫩。”

“音音,多吃點豬肝,補鐵的。”

“豬血也多吃一點,清肺的。”

“……”

江曉白等人那桌喝酒聊天,也是熱鬧非凡。

江海洋舉杯對張屠夫道:“張師傅,今天辛苦了!來,我敬你一杯!”

張屠夫連忙站起來:“海洋哥,千萬別客氣,殺豬是我的活,都是應該的,不辛苦。”

一連殺六頭豬,說不辛苦那是假的。

不過,他還是挺高興的。

現在灣裡的人,無不以能夠幫到江曉白家做事而感到榮幸。

兩人喝了酒。

張屠夫道:“海洋哥,我殺了這麼多年的年豬,還是第一次一家殺六頭。”

說著伸出一個大拇指,由衷的道:“在整個江灣,你家獨一份兒!”

江海洋心裡樂開了花,口中謙遜的道:“今年只是沒賣豬而已,就多殺了幾頭。”

江海天接話道:“自從開始抓小龍蝦以後,灣裡人家家戶戶都有了進賬,養的豬也不像往年一樣都一股腦的賣了,今年每家殺的年豬都多了。”

張屠夫道:“這倒是,往年誰家都只殺一頭,有的人家還沒有年豬殺,但今年不同了,幾乎家家都有年豬殺,像曉吉、遠昌他們好多家不止一頭。”

這件事,他最有發言權。

畢竟江灣裡家家戶戶的年豬都是他殺的,誰家殺了幾頭,他再清楚不過。

陳遠昌道:“往年啊是沒得法,不買豬,手裡沒得錢。”

胡長兵點頭:“是啊,往年在農村裡,能換成整的錢的,也就賣豬的時候了。”

陳遠盛道:“本來,我家也可以再多殺兩頭年豬的,不過要搞大棚蔬菜,沒時間喂那麼多豬,只好賣了兩頭。”

江曉吉、江曉舟、胡長軍兄弟都紛紛點頭,他們幾家也都是這個情況。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