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喪鼓一夜到天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農村過白事,幫忙的不比過紅事。

紅事幫忙可以說很純粹,做好主管分配的活即可,但白事幫忙的不少人都頭頂著孝帕,不僅要做幫忙的活,還要隨時參加各種祭拜儀式。

其中免不掉的就是“孝子奠酒”,主祭的道士一聲高呼“孝子奠酒”,所有披麻戴孝的孝男孝女、孝子孝孫,都要到靈堂裡磕頭。

還要“繞棺”、“飲血酒”、“跑場”等儀式,也都是需要孝男孝女、孝子孝孫參與的。

而且,這些祭拜儀式大多都是在晚上做的,因此在大夜這天,幾乎所有孝男孝女、孝子孝孫都不能睡覺。

包括林嘉音,哪怕她身懷六甲,也得跟著參加這些儀式。

還有江珊、江婷這些小孩子,也不例外。

當然,這也得看主家“開孝”寬不寬?

所謂的“寬”,指的是哪些人需要披麻戴孝,通常來講,披麻戴孝的人以後名字都會出現在碑文上。

有的只對至親“開孝”,有的對遠親、旁親也“開孝。”

有的只開到孫子輩,有的重孫以後盡都“開孝”。

這都取決於主家辦這次喪事的規格,規格越高,“開孝”越寬。

江海州家這次“開孝”就比較“寬”,手裡有錢了,不在乎多發出去幾塊孝布。

江曉白在幫忙執事名單上,職責是司機,這也算江灣過紅白喜事的頭一遭,幫忙的有了新名目。

他的活,主要是集中在前期準備階段,真正來客了反而沒他什麼事。

大多時候,他都是頭頂著孝帕,在陪林嘉音和江珊。

夜深鑼鼓喧天,鞭炮不時炸響。

剛剛參加完一個“跑場”的祭拜儀式,江珊打著哈欠,道:“粑粑,太奶奶去世了,不應該是一件悲傷的事嗎?為什麼所有人又唱又跳,還有說有笑。”

江曉白道:“這是在跳喪,又叫跳喪鼓,是我們這裡的一種古老喪葬儀式。”

江珊聽不懂這些,江曉白就給她耐心解釋。

青州先民就有“其父母初喪,擊鼓以道哀,其歌必號,其眾必跳”的習俗,體現的“歡歡喜喜辦喪事,熱熱鬧鬧陪亡人”的喪葬傳統。

以前青州人哪家死了老人,村民們聞訊而至,通宵達旦跳喪鼓,這叫“人死眾人哀,不請自然來。”也說“人死眾家喪,一打喪鼓二幫忙。”。

青州人情濃厚,不管家裡再窮,遇到相鄰家過白事,都會停下手裡的事,有道是“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跳一夜喪鼓陪亡人。”

從這些傳統習俗中可以看出,青州人即使面對死亡也要笑,也要歌之舞之,在歌舞中悼念,讓亡靈在熱鬧中飛昇。

這種離別的超脫,是笑對生死的灑脫。

江曉白在給江珊講這些的時候,坐在一旁的江海天不住頷首,道:“曉白,是要將這些老規矩多說給娃娃們聽,不然等我們這一輩人都走了,後輩們好多規矩都不曉得了。”

江灣裡,三奶奶是江家輩分最高、年紀最大的了。

如今三奶奶走了,江家“海”字輩就成了最高的輩分,江海天在“海”字輩中年齡雖然不是最大的,但比他大的也沒幾個人。

有上一輩在,他還不計覺的,如今成了最高的一輩,他也感到遲暮。

江曉白安慰道:“大伯,您才六十出頭,身體好著呢!”

江海天笑了笑,“人生七十古來稀,我都六十二了,也不遠了。”

江曉白怔了一下,重生以來他都忙著賺錢、寵老婆、寵女兒,孝敬父母,幫扶親戚,但他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父母都日漸老去。

有著重生的記憶,他知道父母都還有十幾年可活,總覺得來日方長,卻忘記了時間流逝。

定了定神,江曉白說道:“大伯,您別想太多了,人生七十古來稀是以前的說法,那時候生活和醫療條件都差,現在的條件可都好多了,您活到一百歲都沒有問題。”

江海天擺了擺手:“三嬢嬢九十三就算是我們灣裡高壽的人了!”

江珊在一旁道:“大爺爺,您肯定長命百歲!”

江海天一聽樂了,笑道:“珊珊都這麼說,大爺爺我努力多活幾年,大爺爺還想看你長大出嫁呢!”

江曉白表情訕訕,自己的寶貝閨女才六歲不到呢,怎麼就說到出嫁的事了,趕緊轉移話題,道:“大伯,幾點發喪?抬棺的人都安排好了嗎?”

說起正事,江海天神色一正,道:“袁淳風說四點多就發喪。”

袁淳風是江灣的道士,這次白事就是他做的法事,墓址也是他看風水後選的。

江曉白看看時間,現在快三點了,過不了多久就會奠酒了。

江海天也站起來了,道:“你們坐哈,我再去安排一下。”

江曉白道:“大伯您忙就是。”

時間匆匆,又兩項法事過後,急促的鑼鼓聲響起,“孝子奠酒”的聲音響起。

所有孝男孝女、孝子孝孫都去跪拜。

這次卻不進靈堂了,江海州領著所有人跪拜在大門之外,整個場壩裡跪了上百人。

江曉白也帶著林嘉音和江珊跪在地上,只見靈堂裡道士的畫符已經撤除,八個幫忙的都站在棺材兩旁,大靈也取出由長子江海州揹著,次子江海闊捧著遺像,袁淳風在棺材前唸唸有詞,不時在方桌上猛拍驚堂木令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鑼鼓聲越來越急促,鎖喇聲嗚咽,聽的人心慌慌的,屋裡屋外的人都籠罩在一種深沉的悲傷中。

“起棺!”

隨著袁淳風的一聲斷喝,棺材兩旁幫忙的各自搭手,將棺木從靈堂抬到場壩裡。

那裡,早就放好了兩條高板凳。

棺材放在上面後,眾人就取來早已準備好的繩索和抬槓,七手八腳的將棺材捆綁,繩索套進抬槓之中。

江海天此時也在招呼眾人,不管是披麻戴孝的孝子,還是來幫忙的,或者來弔唁的客人,都一起幫忙,送老人上山。

於是所有人都自覺的行動起來,拿花圈的拿花圈,拿祭賬的拿祭賬,拿鞭炮的拿鞭炮,各種需要搬到墓地的東西,都由眾人拿起,然後排起長隊。

準備送葬。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