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人情味,生活的氣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哪個的人情最大?”

江海洋已經知道向前進送了1200的大人情,其餘人的他就不知道了,忍不住問道。

譚木匠將人情簿翻開,指著一個名字。

“嘞個最大!”

江海洋、王秀菊和江海天都向人情簿上看去。

王平禮幣壹萬貳仟圓整!

嘶!

“一……萬二!”

三人都是倒吸一口冷氣,嘴巴張得能塞進一個鴨蛋。

譚木匠和江曉琴看見三人的表情,都是一陣好笑,想當時王平拿著12捆大團結寫人情,他們兩個還不是差點兒嚇了一跳。

江海天最先回過神來。

心想:難怪能收三萬多的人情,光王平一個人就送了一萬二。

“平平送嘞麼大的人情搞麼茲!”

王秀菊又驚又喜,口裡嘀咕道。

江海洋砸吧砸吧嘴巴,道:“學朝,還有哪幾個人情送的大的?”

譚木匠道:“一個叫莊陛誠的,送了三千!

曉白的岳父送的兩千!

曾靜、李光蓮和郝晶晶都是送的一千。

另外,送五百的還有幾個。”

送五百的,他就沒點名了,因為譚木匠自己也送的是五百塊。

這些送大人情的,除了王平是親戚之外,莊陛誠和譚木匠算是合作伙伴,江曉白給他們生意,其餘的曾靜、李光蓮等人都是清河油燜大蝦的加盟商。

基本上,青州市裡的加盟商送人情沒有低於500塊的,下面七個縣裡的加盟商,人雖然沒親自到場,都託人帶了人情,最少也是送200,多的也有送500的。

都是跟著江曉白髮了財的人,俗話說喝水不忘挖井人,得知江曉白家裡過事整酒,肯定都要送上一份人情。

都還想繼續跟著江老闆發財呢!

江海洋翻開人情簿,發現寫人情的號排到718號。

以往,家裡過事整酒,人情簿上的號也就400號左右。

這多出來的三百多號,無疑都是衝江曉白來的。

沒錯。

清河油燜大蝦的加盟商和滷菜店的加盟商就佔了八十多號,塑料薄膜廠班組長以上職位的幾乎都上了人情,也是幾十號人。

人最多的,卻是莊陛誠的施工隊。

那些工友幾乎都託莊陛誠帶了人情,雖然是5塊10塊的,但足足有百把人。

主要是江曉白平時對那些工友都非常關照,不時發煙,送米送肉,工友們都感念他的情義。

江曉白得知這一情況,也唏噓不已。

這個人情可不好還。

那麼多工友,他好多連名字都不知道,只能囑咐莊陛誠了,若他手下工人有個大屋小事,幫忙說一聲。

今晚註定熱鬧。

十點電視劇停播以後,大多做客的江灣人都回去了,幫忙的基本都沒走。

沒辦法,留宿的客人有點多。

江海天清點了一下,光王家的大人小孩就有上百號人。

大人們談白的談白,打牌的打牌。

二十幾個小孩子,在院子裡,外面小壩子裡,玩得飛起來。

江珊等幾個小孩在小壩子裡做遊戲。

遊戲比較簡單,就是不準動。

誰動了,誰就要受處罰。

隨著年齡較大的王吉起頭:“乒乓球比賽……”

江珊等幾個小孩都做著各種動作,跟著一起唱:“乒乓球比賽,阿姨叫我買菜,買了一堆爛菜,阿姨告我媽,我媽告我爸,我爸告老師,老師告校長,校長的命令:誰也不許動!”

“動”字唱完。

王珂、江珊、江婷等小孩都立即呆立不動。

她們動作、神情各異,看起來很搞笑。

過了片刻,江婷先忍不住笑了,王吉立即要對她進行懲罰。

小孩子間的處罰也簡單,讓她學貓叫。

江婷不願意,王吉道:“那我們改唱歌。”

這個年代的小孩子,不會唱流行歌曲,唱的都是本地的童謠。

江婷會一些,就唱了一個。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誰人打屁就是他。”

邊唱手指在幾個小孩子間來回晃動,最後指著王吉。

王吉不甘示弱,也唱起來。

“我們兩個好,我們兩個好,我們兩個上街買手錶,你也戴,我也戴,把你戴成個豬八戒。”

江婷前幾天都在聽伯伯講《西遊記》的故事,也看了《西遊記》的小人書,知道豬八戒長嘴巴,大耳朵,長得醜。

聽王吉說她是豬八戒,立即不高興了,也唱道:

“那個娃的媽,真邋遢,洗腳水,蒸粑粑,腦殼上的蝨子當芝麻,身上的格子搓麻花!”

王吉立即回應。

“那個人滴爹,開火車,開到火車站,想吃飯,飯還沒有熟,想吃肉,肉還沒有趴(熟透),想吃瓜,瓜還沒得,想吃蛇,蛇還沒挎,想吃馬,馬還沒殺,想喝荼,荼還沒開,想下街,下街沒得錢,該你切(去)不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些童謠,有點帶罵人的意思。

江曉白正好出來看女兒,聽見了就制止她們。

“小吉,婷婷,不能唱這些歌。”

王吉吐了吐舌頭,江婷也立即不敢了。

這個年代的小孩,還都是比較怕大人的,大人一說,基本上都聽。

王吉又換了一首,唱道:

“骨碌骨碌錘,骨碌骨碌叉,骨碌骨碌三娘娘管金叉,新剪子,剪頭髮,舊剪子,剪尾巴,丈母孃娘鏟耳巴。”

江珊也跟著唱一個:

“一個毽兒,嘀嗒嘀,馬六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唱完之後,江珊說道:“嘞個不好玩,我們來玩個有意思的。”

王吉道:“麼茲有意思的?”

江珊道:“我唱,你們答。”

說完唱道:“大腦闊,扁擔戳,戳個眼,哎喲。什麼喲?”

王吉和江婷立即笑哈哈的接道:“膏喲!”

江珊:“什麼膏?”

王吉和江婷:“牙膏!”

江珊:“什麼牙?”

王吉和江婷:“豆芽!”

江珊:“什麼豆?”

王吉和江婷:“豌豆!”

江珊:“什麼豌?”

王吉和江婷:“抬灣!”

江珊:“什麼臺?”

王吉和江婷:“戲臺!”

江珊:“什麼戲?”

王吉和江婷:“把戲!”

江珊:“什麼把?”

王吉和江婷:“稀粑粑。”

……

稚嫩的童聲,在夜空裡格外清脆,猶如天籟之音,小小的身影在月色下跳動,那麼的歡快,不時夾雜著“格格”的笑聲……

旁邊打牌的聲音:

“調主!”

“二三四五六七八!”

“三個三!”

“紹一張!”

……

打升級的、打跑得快的、打紹胡的,都打得起勁,不時發出興奮的喊聲。

江曉白看著這一切,一切都這麼美好。

充滿著生活的氣息。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