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規矩多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農村,過事整酒開席,也是有講究的。

有一句俗語叫“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

“壽席食九”是說辦壽宴的時候一般要擺九個菜,有一種說法是九個菜源於以前的“壽酌九大簋”(簋,音同“鬼”,指古代青銅或陶製盛食物的容器),其中“九”與“久”同音,圖一個長長久久的好彩頭。

除了菜品,“九”與壽還有很多聯絡。

農村有一種說法,“男做上,女過滿”,意思是男人一般提前在69歲、79歲的時候過壽,而女人可以過七十歲、八十歲這樣的滿壽。

“婚宴吃八”是指婚宴上菜品數量通常和“八”有關,所謂好事成雙,在婚宴中雙數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有著“成雙成對”的好寓意。而且“八”和“發”諧音,因此在婚宴中有八八席的講究,有的地方是說八大碗八小碗,有的地方是說八冷盤八熱菜,客人也以一桌八人為準。有的地方還有八碗十二碟的說法,其中“十二”是指一年的十二個月份,也是比較吉利的數字。

“喪飯品七”是說,喪事上的菜品圍繞著“七”準備,一般是七個菜。

所謂“品”是因為喪事一般都是突發的,主人哀傷可能準備不足,客人們也以悼念為主,吃飯在“品”,不在於吃好。

同時,“七”與“去”音近,喪事還有“燒七”的習俗,每七天一次,共七個七天,其中“頭七”和“五七”等都比較重要。

關於宴席菜品其實還有很多的講究,像是葷素的搭配、雞魚豬牛肉等菜品都需要經過考慮之後敲定,不會使宴席看起來很寒酸。

但也不會太豐盛,畢竟大多數人整酒也還是為了賺幾個。

這些都是約定俗成的,農村人幾乎都知道。

整學酒的酒席,倒不像婚喪嫁娶和過壽那般有那麼多規矩,江海洋之所以喊江曉白和江曉風商量,是為了把席面搞的好看,到時候來吃酒的人都稱讚他有排面。

江曉風道:“我們就按八大碗八小碗的標準,一起十六個菜吧。”

江海洋微微頷首,他參加過灣裡的無數次酒席,一般席面超過10道菜的不多,如果這次他開八大碗八小碗的席面,絕對能轟動整個江灣。

“老二,你的意見呢?”

江海洋轉頭看向江曉白,問道。

“爸,您定就行,我出錢!”江曉白說道。

江海洋吹胡子瞪眼,怒道:“哪個要你出錢,我又不是沒得錢!”

他只是想聽聽江曉白的意見,並沒有要他出錢的意思。

農村裡父輩都有很固執的觀念,認為人一生有三大任務,一是送孩子上學完成學業;二是給兒女辦婚事讓其成家;三是給父母養老送終。

很多人認為,完成了三大任務,他的人生就沒有疑惑了。

所以,給江曉清整學酒,江海洋認定是他這個當爸的事,必須是他出面主事,整酒的錢自然也由他出。

這裡面涉及到收人情和還人情的事。

一般來說,過事是誰主事誰出費用,收人情還人情也都是主事人的事。

比如,父母去世,按照八九十年代的習俗,一般父母去世前跟誰生活,喪事就由誰主持,其他兄弟也是要上人情的。

這個和後世不同。

後世人們過事整酒規矩沒那麼多,父母去世的喪事往往都是幾個兄弟一起辦,過事的費用大家平攤,共同親戚送的人情平分,兄弟幾個各自朋友送的人情各人收,還人情的時候也各自還。

之所以有這樣的演變,還是跟“亂整酒”收人情斂財有關。

如果父母去世的喪事只一個兒子辦,那其他兒子就失去一次整酒收人情的機會。

划不來!

江曉白倒沒想這麼多,他說他出錢純粹是覺得沒必要花爸媽的錢,並沒想著主事。

沒想到老爸這麼固執。

“行行行,您兒出錢!”

江曉白立即投降,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和老爸爭執不休。

“錢雖然不要你出,買菜嘞些事交給你。”江海洋吧嗒著嘴巴,說道。

“行!”

江曉白點頭答應,誰叫自己有車呢。

“對了,還有鞭炮,你也一併買了。”江海洋補充說道。

“行!”江曉白仍是答應,問道:“還有麼茲要買的,您兒一併說了。”

江海洋想了想,道:“瓜子,花生,我和你媽就在灣裡買些了自己炒,你買點糖果吧。”

王秀菊補充道:“還有菸酒、毛巾,幫忙的人每天要給一包,結束後再給條毛巾。”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江海洋拍拍腦袋,“瞧我嘞記性,差點兒忘了。”

自顧的說完,又囑咐道:“菸酒都不用買貴的,大前門和遍山大麴就可以噠。”

江曉白點頭答應。

既然整酒的錢是爸媽出,他就不能由著自己的想法來,一切聽爸媽的,自己出力就行。

江曉風道:“買東西的事都交給二哥了,那我搞麼茲?”

江海洋道:“你去請張屠夫,後天殺豬。”

農村過事,一般在整酒的前一天幫忙的人就到了,買東西、借東西、殺豬、佈置場地等事,都要先準備起。

江曉風答應下來,說道:“那要借些麼茲東西,找哪幾家借,也要提前跟人家打個招呼。”

江曉白對借東西的事記憶猶新。

八九十年代的時候,每家的桌子、椅子、碗、盤、筷子等用具都不多,過事的時候客多,主家自己的用具不夠,一般都是在左鄰右舍家借。

因此,那個時候農村的碗盤底部、椅子、桌子底部通常都有毛筆字寫的姓氏,江家就寫一個江,李家就寫一個李,王家就寫一個王……

如果村子裡同姓太多,光寫姓氏還不足以區分,又會寫上別的記號。

總之,一般借出去的東西都有各種標記,避免還回去的時候弄錯。

江曉白道:“東西就不要借了。”

他從陳家溝收了幾十張八仙桌,板凳、椅子都不缺,碗、盤子、筷子,他打算買一批回來。

花不了幾個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