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不想當作家的編輯不是好編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戈文還記得在讀學的時侯,一次老師在課堂上問大家長大後要從事什麼職業時,他毫不猶豫的自己長大了要當一個響噹噹的作家,因為在他的眼中,作家不用上學也不用上班,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每天在家裡睡覺都沒人管,真讓他羨慕。當時他的話惹得老師哈哈大笑。等後來他真正明白事理了,才瞭解為什麼老師聽到自己的解釋會覺得可樂。

現在既然自己穿越到這個時代,憑藉著記憶中的知識和並不差勁的文筆,想必成為一個作家並不是件困難的事情。這樣會對自己今天在《收穫》雜誌社得到的工作有所幫助吧。

那麼該怎樣開始呢?

戈文有頭痛,腦子裡關於後世的之類的很多,但是80年代出版過的卻一個都沒有,其他記憶中的大都不符合當前的現狀,如果冒然寫出來的話,不被人關注倒是事,就怕引起什麼政治上的分歧可就麻煩了。

偶然間看到桌上放著的從編輯部帶回來的《收穫》雜誌,戈文眼睛一亮,對啊,當作家也沒有必須的寫啊,散文、詩歌、短篇都是成名之道啊。

那就讓我就從這裡開始吧。是不是歷史的車輪就在這一晚上緩慢而堅定的旋轉呢?戈文灑然一笑。

雖然已經決定要從詩歌散文短篇入手,但是真正要寫的時候,戈文還是陷入了艱難的選擇裡,對他來散文和短篇比起詩歌來無疑好寫一,但是他的腦袋空空卻什麼也沒有,反倒是記憶裡的幾篇詩歌冒了出來。

算了,想到什麼寫什麼吧。戈文自嘲著,下了決定。然後就有些哭笑不得的發現自己居然還沒有紙和筆。

到客廳裡找了找,還是沒有發現。

林一銘的屋裡應該有吧,戈文的目光看向林一銘的房間,房門半敞著,想是林一銘走的匆忙忘記上鎖了。

戈文遲疑了一下,還是決定等林一銘回來。林一銘給了自己最大的信任,自己又怎能辜負他的這番心意呢。

等林一銘回來,戈文就迫切的便向他要紙和筆,這讓林一銘一時mō不著頭腦,“我房間裡就有啊,你直接進去拿不就好了?”

林一銘大大咧咧的真誠表情讓戈文大是感動,微笑著道:“沒你的同意,我又怎麼會冒然進去了。”

“嗨,不用。以後有什麼需要的,我不在你就直接進去拿就好了,不放心就等我回來告訴一聲就行。”林一銘一臉的不以為然。

拿著筆和紙進了房間的戈文,安靜的坐在桌子旁,剛寫了幾個字,就懊惱起來。他在想,要是有太電腦就好了,前世已經習慣了在鍵盤上敲字,用筆的時候往往只是簽名而已,這一下子讓他寫字,感覺生疏了許多,好多字居然不會寫。

於是他不得不又和林一銘借了一本字典,遇到不會寫的字就查字典,就這樣寫寫停停,到了晚上十一多,戈文終於寫了三千來字。

róu著有些發酸的手腕,戈文暗嘆,這作家也不是那麼容易當的啊。

在戈文借筆和紙的時候,林一銘就很好奇的問戈文,要做什麼。當聽戈文是要寫時,不由的讓他對戈文充滿了期待。

和戈文火車上的談論就知道戈文的文學素養不錯,想來寫的應該也如此。所以等戈文停下來,林一銘便急忙拿起來一睹戈文的大作。

然後林一銘就有mō不著頭腦,指著手裡的稿子疑huò的問道:“這就是你寫的短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戈文在林一銘拿起稿子時就緊張的看著林一銘的反應,用期盼的眼神看著他,等林一銘的話一出口,忙不迭的頭道:“是啊。寫的怎麼樣?”

“嗯,文筆不錯,有些細節描寫很動人。故事嘛……寫的還算比較精彩。”林一銘打著哈哈。

“能不能發表?”

“……發表還是有一困難。”林一銘心翼翼的道,“不過沒關係,慢慢來,羅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果然!沒有聽到想要的結果,戈文頓時無力的倒在椅子上。

在他開始寫的這篇短篇的時候,並沒有憑藉前世的任何東西,完全是自己的想法和文筆,他當然知道只要自己隨便抄襲上一段前世看過的文章,發表肯定沒問題。但是他固執的認為憑自己的實力沒有必要靠抄襲來作弊。

結果,林一銘的話如當頭bāng喝讓戈文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的實力,就算是在這個時代,遭到十多年資訊大爆炸的自己也還不如那些作家。

不過任誰也不可能一開始就寫出名作來,就如林一銘的那樣,羅馬都還不是一天建成的呢。何況林一銘自己的文筆不錯,也就是故事毫無新意,明自己還是有當作家的潛力的吧。

當下戈文也不打算接著寫下去了,收拾好心情和林一銘談論了一番今天晚上在復旦大學禮堂播放的電影《少林寺》,然後兩人就各自回屋睡覺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因為林一銘要去上課,戈文便獨自一人前去《收穫》編輯部。

到了編輯部,戈文立刻勤快的先打掃了衛生,然後給各位編輯沏上一杯熱乎乎的濃茶,然後才坐在分配給自己的座位上,開始了工作。

他的工作其實很簡單,就是把編輯部大門外的郵筒裡的信件都按照讀者來信、投稿、商業信件等等類別分門別類的整理好,然後交給各自負責的編輯。等整理完信件後,然後替一些編輯稽核稿件,認為好的就分出來交給編輯,不好的就開始眷寫退稿信,然後等統一寄出去。

因為是新人,一開始稽核的稿件,不論透過不透過,都會有另一個老編輯重新稽核,錯誤的地方這個編輯自然指出來,等到了戈文不會再犯錯誤了,這工作才會交給他獨自完成了。

替戈文稽核的編輯叫做李煜,和歷史上那個南唐後主同一個名,不過戈文親切的稱呼他李叔。

五十多歲稍有發福的李叔可和歷史上那個惜huā憐月的後主不同,相當隨和風趣,昨天戈文初次來時,就被他打趣過。讓李叔幫忙審稿,可能也是主任高林認為李叔人和藹可親,能讓戈文儘快的進入到狀態吧。

在接下來的幾周時間裡,戈文除了到《收穫》編輯部工作外,什麼地方都沒有去,呆在家裡潛心埋頭創作。

起初每寫一篇就被林一銘否決一篇,這倒是jī起了他性子裡的固執,我還不相信自己寫不出一篇能夠發表的文章哩!

漸漸的戈文就找到了將故事寫出新意的思路來,前世那些新聞報道以及閒文軼事都是創作的好題材。如果文章是硬體的話,那稿子的種種規範就是軟體了,在編輯部的審稿工作讓戈文對如何才能透過編輯的稽核有了一個很清晰的認識,這樣子寫出一篇能夠發表的合格文章已經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新人新書,需要大家的鼓勵和支援,喜歡本書的筒子們就推薦收藏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