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餘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1983年2月4日,一位美國歌手死了。她叫卡倫·卡彭特,是全球知名的美國流行歌手。這位沒有愛過專業訓練的通俗歌手,以她獨特的醇正音sè影響了世界。她演唱的歌曲《昔日重來》、《世界之巔》已成曠世經典。與全球各國報紙大肆惋惜的時候,中國的報紙僅在角落裡登了一條短短的文化新聞,此時他們關注的是馬克思逝世的100週年紀念日。

1983年3月8日,好萊塢演員出身的美國總統里根,公開稱呼蘇聯為“邪惡帝國”。同月,里根總統又推出了著名的“星球大戰計劃”。幾個月後,蘇聯人用Su-15戰鬥機的導彈擊落了大韓航空007號民用航班作為反擊,機上乘客及機組人員269人全數罹難。在全球新聞媒體好似飢餓的鯊魚一般重新炒起冷戰的新聞時,中國的報紙開始集中報道一個人,稱這個人視“八十年代新雷鋒”是中國的“當代保爾”,這個人的名字叫做張海迪,她是個殘疾人。

1983年的中國已經實施了改革開放的政策,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已經成為經濟特區。深圳“沙頭角”這樣的地名,也能一夜間名聞全國。可是中國的傳媒依然和外面的世界沒有接軌,在美國人開始大肆的宣傳TCP/IP協議即將要取代了舊的網絡協議,成為網際網路基石的時候,中國人正在討論著個人生命價值觀討論著人道主義與**的差異。

十年動luàn,給一代人造成了深重的心靈創傷。當年的真誠和信仰,幾乎在一夜之間,像雪崩一般被沖毀了。人生的困huò,擺在每一個人的面前,甚至到了無法擺脫的程度。這種痛苦,是一代人的痛苦。可是還沒有等將著痛苦撫平,中國就開始改革開放了,太陽傘、尼龍襪、牛仔kù、蛤蟆鏡、電子錶、錄音帶,打火機,以及健牌、萬寶路、駱駝香菸都突然闖入每一個人的生活之中。社會上的種種變化、各種文化思cháo的蜂擁而來,讓所有人都陷入了mí茫。

如何把握政策的發展方向,如何防止各種外界的干擾、讓中國平穩地前進,已經成為了政fǔ的頭等大事。而這或許就是國內媒體集中報道張海迪事蹟的深層次原因吧。張海迪的最大價值,似乎就是她的一句話“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這一堅定信念,正是回答此時中國青年非常關心的人生觀、價值觀等問題的積極答案。

只是這種方法真的管用嗎?未必。不然又怎麼有了大學生值不值得用自己的生命去救一個掏糞的老人的討論呢?中國的政治家們,希望張海迪成為一種社會道德力量,像當年的雷鋒、當年的賴寧一樣影響此時大批大批因西風漸入而思想mí茫的中國青年人,可是他們的努力從某種意義上並沒有成功。

而就在此時,戈文的兩篇評論橫空出世,不是灌輸式的教,不是強迫式的教育,而是從根本上讓每一個人認清什麼才是真理、什麼才是真正的獨立、什麼才是真正的善良及社會道德……他提出的是每一個人中國青年人心底的反抗和掙扎,個人生命價值、個體的情緒、個人的命運……

於是他掀起了一場被後世評價為80年代最重要的社會思cháo。

一場社會上的思想cháo流絕對對政治文化經濟領域有著巨大的影響。往往一場思cháo,會影響到國家、影響到社會。而社會思cháo一般是經過思想家倡導而在大眾中持續流行,與時代和社會重大問題相關的較系統較集中的那些思想觀的運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場由戈文所引發的關於人道主義關於個人生命價值的社會思cháo涉及思想界、理論界、教育界、文學界、新聞界……幾乎將所有的知識分子都捲入了進來,這無疑將戈文推到了一個光彩奪目的位置上,將其視為偶像、視為啟門g教父的大學生何其多也,便是在那些知識分子界也不乏崇拜者。只是這真的就是好事嗎?中國自古就有一句老話“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句話對於戈文適用嗎?

這些天發生的這一切都好像是做夢一般,奇峰迭起、高cháo不斷,這讓戈文在高興之餘也有些不知所措起來。為了夢想,他是想要成名、是想要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可是這場突如其來的驚喜真的讓他有些回不過神來。

僅僅兩篇文章就讓他成為了思想界的青年學者?!

僅僅兩篇文章就讓某些媒體評價自己的這兩篇評論與“五四運動”、“延安整風運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並列為現代中國“四次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

而最讓戈文喜出望外的是巴金老先生對於他的鼓勵,一天巴金老先生正好在編輯部,看到戈文後,拍著他的肩膀親切的道:“戈文你很好!文人安身立命,靠的無非是才,學,識三個字。才是天生的,怎麼教也教不出來的。學是後天努力的,只消勤奮一就行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唯有識,是最為要緊的。做文學研究也罷,做任何其他思想學問也罷,沒有見識,那就等於白做了。而你能有高於其他人的見識和自己的獨特觀,很是難得!希望你不要驕傲,一定要扎下身子繼續努力!你前面的路還很長呢!……”

不可思議,猶在夢中,這或許是戈文目前的狀態吧。

所幸,戈文還沒有完全得意忘形,他仍然牢牢記得自己的夢想,知道要完成自己的夢想就不得不夯實自己的基礎。所以復旦大學的圖書館、自習室就能經常看到戈文的身影,而《收穫》編輯部的報刊閱覽室也是他充實學識的好地方。

儘管外界關於他那兩篇評論的報道仍然無休無止,涉及面也在逐步的擴散之中,甚至連經濟界、法律界也參合了進來。可是戈文的生活似乎已然轉入了正軌。

只是事情真的就這樣以美好的結局結束了嗎?

*******************

ps1:今天上午丈母孃做了手術,很成功,剩下的就是靜養了。

我已經回了老家,等明天回單位,就能正常碼字了。這幾天的更新不盡人意,還請大家見諒,大家看我接下來的表現吧。

ps2:感謝龍紹LL1等幾位筒子每天的打賞,多謝!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