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三毛的信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2o4章三mao的信

與《收穫》編輯部辦理完辭職手續已經過去很多天了。

戈文至今還記得自己帶著自己的物品離開編輯部的場面。李煜的不捨,高林的為難以及其他編輯們或幸災樂禍或目瞪口呆的表情……一想起這幅眾生相,戈文就覺得分外的精彩。

而於此同時,就在戈文離開編輯部的那一天,還有一個人加入到了《收穫》編輯部,這個人就是巴金的女兒李林。

許多年以後,很多《收穫》的老讀者們都對這一天生的事情頓足嘆惋,對於《收穫》,對於《收穫》編輯部,這一天是一個黑暗的日子。當《收穫》的第三代掌門人李林所帶領的《收穫》越來越陷入平庸之時,同一天離開的戈文早已成長為了一顆參天巨樹,其旗下的雜誌和報紙不僅僅在中國暢銷,其輻shè的範圍早已遍布整個地球。

如果戈文還留在《收穫》編輯部,那該多好啊

很多《收穫》的老讀者們不無嫉妒的yy著。

這段日子,戈文倒是過的安逸而充實。

儘管已經離開了《收穫》編輯部,這並不代表著戈文就與這些故人再無瓜葛,巴金的家中依舊是他常去的地方,他還是時不時的找李煜吃飯聊天,甚至當戈文新寫出了一篇稿子的時候,他想到的第一家雜誌社依然還是《收穫》。

只不過,現在的戈文無職一身輕,他可以隨意的安排自己的時間,想要晚起就直接睡到日上三竿,想要早睡可以直接從午後睡到夜幕降臨。

而有了時間,《士兵突擊》的進展也越來越快起來,等4月底的時候,底稿已經完成。

4月底,整個中國都在談論的一個話題,整個中國最轟動的一件事情,與文化無關,與經濟無關,只與政治有關。

4月26日,電視新聞中播出了一則訊息——是應中國政fǔ的邀請,美國總統里根攜伴夫人來華進行國事訪問。

這是中美兩國自1979年建jiao以來訪問中國的第一位在職總統。當里根一行抵京後,還沒下飛機就受到了熱烈的歡迎,**主席等中央領導人親切接待。等里根一行人坐著紅旗轎車來到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時更是有無數的少年兒童舉著hua束和兩國的國旗熱烈歡迎。

27日,中美兩國領導人就重大國際問題和雙邊關系舉行了坦誠友好和建設性的會談。中國領導人重申維護世界和平是中國政fǔ對外政策的主要目標,指出中美關系的主要障礙仍是臺灣問題,美國應減少並停止售臺武器。里根表示,美國政fǔ將信守中美表的三項公報,不干涉中國的內政。**主席、胡耀邦總書記、鄧*平分別同里根進行了會晤。鄧*平希望美國不要做妨礙大6同臺灣統一的事情,海峽兩岸可以透過談判實現和平統一。

接下來的幾日里根爬了長城、下了兵馬俑博物館,而所有的這一切都在每天的新聞聯播中反覆播送,很多中國人都親切的稱其為里根總統,甚至不識字的農村fù女也知道有一個美國總統叫李根。

而就在所有國人都興高采烈的談論著這些美國來的大鼻子洋人的時候,戈文則停下了他整理《士兵突擊》底稿的日程,全部心神都凝聚到了一封信的身上。

這封信來自美國,這封信的主人戈文並不認識,這是非常讓戈文意外的一封信。

現在漂洋過海才來到戈文身邊的信正擺在戈文的面前,上面的寄信人名字龍飛鳳舞的寫著“三mao”兩個繁體字。

三mao?

三mao

三mao是誰?

如果向這個時代的中國讀者問起,他們會不假思索的在第一時間裡回答道:“不就是那個《三mao流1ang記》裡的主人公嗎?我知道,時候看過……”

又或許極少數看過1983年第7期《文苑》的讀者會帶著不敢肯定的語氣道:“三mao?好像有個作者叫做三mao,去年的《文苑》雜誌上好像刊登過他寫的《西風不識相》……”

又或者一些穿著喇叭kù,肩頭扛著錄音機,口裡哼著鄧麗君的流行年輕會在在喃喃重複幾遍之後,恍然大悟似得告訴你:“三mao不就是《橄欖樹》的作詞者嘛這歌很好聽哇我會唱的……不要問我從那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

那三mao究竟是誰呢?

三mao,原名陳懋平,現已改名為陳平,漢族,浙江舟山人,1943年三月二十六日出生於重慶黃桷椏。曾就讀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肄業曾留學歐洲,定居西屬撒哈拉沙漠迦納利島後結婚,並以當地的生活為背景,寫出一連串膾炙人口的作品。1981年回臺後,曾在文化大學任教,1984年初辭去教職,而以寫作、演講為重心,目前正在美國度假治病中。

不是三mao流1ang記裡的三mao,是《西風不識相》的三mao,是《橄欖樹》的三mao。

由於中國大6和臺灣的封閉,兩岸的資訊傳播極其不通暢,儘管已經有一些三mao的作品開始66續續的在報刊上刊登,可是此時的中國內地並沒有任何一部三mao的圖書作品出版過,所以中國內地的讀者不知道三mao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只不過,儘管她的文學作品此時還尚未在內地出版過,但是由她作詞的《橄欖樹》早已透過電bo,傳遍了大6的街頭巷。

這樣一個已經在臺灣、在全球的華人世界中鼎鼎有名的作家卻在現在的中國悄無聲息,無人相識之時,戈文卻非常的清楚。

前世年少時,他曾瘋狂的喜歡過這位作家,《傾城》、《溫柔的夜》、《哭泣的駱駝》、《夢裡hua落知多少》、《雨季不再來》、《撒哈拉的故事》、《送你一匹馬》、《背影》、《我的寶貝》、《鬧學記》、《萬水千山走遍》、《稻草人手記》、《隨想》、《談心》、《我的快樂天堂》、《高原的百合hua》、《親愛的三mao》、《我的靈魂騎在紙背上》……

這是一位非常獨特非常深刻的臺灣女作家,她的散文取材廣泛,不少散文充滿異國情調,文筆樸素1ang漫而又獨具神韻,表達了作者熱愛人類、熱愛生命、熱愛自由和大自然的情懷。

她的遊記散文如《撒哈拉的故事》、《萬水千山走遍》融知識性,趣味性,藝術性為一體,具有較高的文化審美價值。

在後世她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華人社會廣為流傳,在大6也有廣大的讀者,生平著作和譯作十分豐富,共有二十三種。

現在她竟然給自己寫了一封信

三mao給自己寫了一封信

這應該是怎樣的一種意外和驚喜呀

戈文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然後將信封拆開來——

戈文先生:

現在時刻是西元一九八四年三月二十五日清晨兩。

初次知道您的名字是在美國的一家報紙上看到關於您的一些新聞資料,這些新聞對您在中國大6表的關於大國崛起的系列文章引起中國人民的轟動給予了非常積極的評價。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正是這幾條新聞讓我提起了興趣去託朋友找到了一份內地的雜誌,然後我看到了關於西班牙崛起歷史的文章。因為某人的緣故(作者注:三mao的老公荷西就是西班牙人),我對西班牙的歷史有過深入的學習,可是您這篇文章的深度和總結卻讓我非常的震撼,就我所知很多研究西班牙歷史的學者都沒有沒有您這樣犀利的考究能力。

之後,又收羅了一些您的文章,《一代人》、《道士塔》、《莫高窟》、《鄉村教師》……

感謝您的這枝筆,帶給讀者如我,許多個不睡的夜。特別是《道士塔》和《莫高窟》這兩篇散文,真的非常的獨特

我曾在我的一部作品中這樣過——以我的手,寫我的口,以我的口,表達我的心聲。一個作家的作品總會是自己心靈的表達,我也寫遊記散文,可是相對於您的悲憫和偉大,我散文的自我和悲歡真的差了很多的境界。

您的散文是那麼直接,更明顯的真誠,令人不捨一下子進入作者的家園,那不是“黑氏”的生活告白,那是您的。

還有《鄉村教師》,我現您筆下的生活是一個從來沒有人寫出來過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是活蹦1uan跳的精彩,亦是無邊的寂寞蒼涼。

……

戈文先生,您是大師級的作家,看了您的文章之後,我的xiong口悶住已有很久,這種情形,在看“紅樓夢”,看張愛玲時也出現過,但他們仍不那麼“對位”,直到我現您的作品,方才松了口氣,想長嘯起來。對了,是一位大師。一顆巨星的誕生,就是如此。我沒有看走眼。

……

之所以冒昧的給您寫信,是希望向我心極喜愛的大師致謝,恭恭敬敬的。

真想有機會和您見見面,我心目中所知所感的當代文學大師——戈文。

用了最寶愛的mao邊紙給您寫信,此地信紙太白。這種紙美國沒有賣,臺北也不好買了,是我儲存了很久的。我地址在信封上。

您的故鄉,已經成了我的“夢魅”。

三mao敬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