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突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146章突圍

戈文的思緒在腦海裡急劇的翻騰,不管錢學森為什麼寫這篇文章,單單他評論的態度以及他現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的地位,已經註定了他的個人觀已經不再單純,一定會被擴大無數倍,被有心人利用,產生強烈的殺傷力。

科幻危矣

這是恢復過來的戈文腦海中蹦出的第一個念頭。

原本戈文是想透過自己創作一些極具文學性和藝術性的科幻,來讓文學界知道科幻也是純粹的文學作品的。

戈文就是想讓文學界知道,科幻同樣可以做到純文學作品所能做到的一切。而等這個目標達到之後,戈文就會專門針對那些科學工作者們的頑固觀念而寫一些文章來為科幻作品辯護。

首先,只要得到了文學界的承認,科幻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然後若是能夠再得到科學界的支援甚至是不反對,那中國的科幻一定可以藉著這個全民閱讀的理想時代真正的繁榮起來。

可是戈文萬萬沒有想到,自己一篇《鄉村教師》雖然已經讓一些文學界的作者們開始反省和接納科幻,可是也引出了一尊大佛。他原本以為只是一些普通的、有著呆板思想觀念的科學工作者的。

沒想到錢學森竟然會公開在報紙上發文反對科幻,而且還是自己的《鄉村教師》引起的呢。

戈文有些哭笑不得起來,他原本想要做科幻的救世主,沒想到自己的行動很可能只是在這艘原本就要沉默的科幻船上又捅了一個大窟窿。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該怎麼辦?

戈文的心中很彷徨。

錢學森同樣是他所崇拜的一個老人,除了敬佩錢學森能夠那強烈的民族主義精神和愛國熱情之外,他還對錢學森對於中國教育的質問感到極其窩心。

前世的戈文並不算是一個好學生,而且上大學時還因為時常出去參加社會活動(酒吧駐唱)還捱過處分,所以他對於中國的教育制度一直以來都是有些柄垢的。

然後某一天他在網上看到了關於錢學森向***質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的文章,那一刻戈文的心中產生了無比的共鳴。

可是沒想到錢學森也有這樣的思維?怪不得中國的科幻會遇到這樣大的困難,就連錢學森這樣傑出的科學家都認為科幻的存在是不合理的,那其他人就可想而知了。

“怎麼?被打擊到了?”一邊的巴金看到戈文像是被霜打過的皮球,不由的在臉上lù出了一絲微笑。

因為戈文一直都把巴金當做自己的老師,所以但凡戈文自己寫出來的文章都會向巴金指和請教的,這一方面是想從巴金那裡多學習文學創作的知識,另一方面戈文卻是想讓巴金知道自己的成長和努力,只是想換來巴金的微笑和寬慰。

所以在《鄉村教師》眷寫稿被甘馨帶回編輯部的第二天,巴金已經看過了這篇科幻。

巴金對於科幻並沒有什麼偏見,因為就算是他的老師老舍也曾寫過科幻。

不過當看到這篇《鄉村教師》之後,巴金同樣和一般讀者的反應一樣,他感到非常的驚奇,他沒有想到科幻也能像文學作品一樣寫的如此的富有文學性和藝術感染力,巴金猛然間發現,原來科幻的這種奇異的魅力或許是其他文學形式所無法媲美的。

當初巴金曾動過讓《收穫》刊發《鄉村教師》的念頭,因為身為文聯主席的他同樣知道因為精神清汙運動,科幻不幸的成為了行政上的犧牲品,遭受到了打擊。

不過比起一般人來,這其中更深的內幕,巴金更是知道的一清二楚,歸根到底這場運動其實涉及到的並不簡簡單單的是一場針對思想陣線上的運動,更深層次的,是中央間的權利鬥爭。

在這次精神清汙運動中本來是沒有科幻的,可是因為很多來自評論界、科普界以及科學界的舉報信,有關領導部門本著有錯過沒放過的精神直接下了一個通知將科幻定性為“精神汙染”。於是科幻雜誌停刊整頓,文學刊物撤下了原本打算刊登的科幻……在1983年的最後兩個月,甚至沒有任何一篇科幻作品在報刊雜誌上公開發表過,整個中國白茫茫的一片,就好像科幻從來就沒有過一般。

如果不是以耀邦同志、紫陽同志為首的中央領導層發現了這場突如其來的運動已經造成了各方面的恐慌而制止的話,恐怕又一場類似十年浩劫的動luàn就會產生。

這些都是一般民眾不可能知道的事情,這些就算是戈文也不可能清楚。

高層間的鬥爭或許依然在繼續,可是既然中央已經對精神清汙做下了定義,那就不會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不休。發生在海底裡的cháo汐是普通人永遠都無法瞭解的。

所以錢學森同志的批評只是他個人的看法和觀,從這個意義上來,戈文的擔心似乎有些大驚怪。

聽到巴金的關心,戈文急忙抬起頭給了他一個微笑,然後道:“沒有,就是沒有想到《鄉村教師》能引的錢學森老先生寫文章評論,這個真的有吃驚。”

“哦……”巴金笑著問道,“那你覺得錢學森同志的批判怎麼樣?”

“雖然我很崇拜錢老,不過對於他的看法還是不以為然的”戈文回答道。

然後他解釋了起來:“錢老是把科幻當作了科普的一個分類了,這其實是錯誤的。雖然現在咱們國內的科幻作者大多是科普作家,而刊登科幻的媒體也大多是科普刊物,可是科幻並不是科普作品,它是文學作品,是借科學技術來寫人物寫情節寫故事的,這一其實從‘科幻’這個提法上就可以知道。科幻歸根到底還是,它屬於文學界而不是科學界……”

“所以,科幻文學可以和科普創作當做朋友甚至是戰友,但是它們依然不是一家人”

聽著戈文對於科幻文學的理解,巴金時不時的了頭。

等戈文斬釘截鐵的出科幻屬於文學這個結論之後,巴金才接著問道:“可是現在大多數人都認為科幻就是科普作品,就算他們將科幻歸入文學,他們也認為科幻只是兒童文學而已……”

“那我就改變他們的想法我會讓他們清清楚楚的明白到這一的”

“怎麼改?”

“當然是用更優秀的作品”

……

與巴金的一席談話之後,戈文終於忘掉了錢學森老先生在他心目中偶像地位,忘掉了因為錢學森的批評給他帶來的壓力。

為了可以讓中國的科幻發展下去、繁榮起來,哪怕是天壓下來,我也要努力去捅開

在鋪開的稿紙上,戈文認認真真的寫下了標題——科幻的自辯及自我突圍。

……

關於什麼是科普,什麼是科學傳播?

在我眼裡很簡單,科普作品就是以科學霸權為主要內容的大眾話語體系,文字中一旦出現矛盾,科學是最終的宰制者,作品和作家都只是科學的奴僕。

而科幻卻是文學,作品和作家不是科學的奴僕,科幻作品中有文學規律的宰制,科學活動只是相關內容的一個部分。

文學與科學是相互統一又相互獨立的,但若是兩者發生衝突,是要以文學規律來決定

……

錢學森老先生認為科幻就是反科學、偽科學,是壞東西,這是我無法認同的。科幻雖然並不擔負著傳播科學知識的任務,但是因為正是科幻的生動和想象jī發了無數讀者對科學對技術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從這種角度而言,科幻同樣為科技提供了潛在的儲備人才。

另外科幻最大的特徵就在於它賦予了“幻想”依靠科技在未來得以實現的極大可能。在科幻的歷史當中,很多科學幻想在多年以後,的確在科學上成為了現實。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

世界公認的“科幻之父”儒勒.凡爾納在他科幻作品中向19世紀的讀者們展示了一個個科學幻想的奇蹟,當時沒有人認為這一切都是真實的,可是現在呢?

八十天環遊地球實現了,人類登月也實現了,大型潛水艇同樣實現了。

我不是科幻有著預測的功能,我只是想明一,科幻在以當時代已有的技術為基礎,從已有的技術基礎上來幻想時,所描述的技術設想是有實現的可能的。

比如1981年發表在《科學文藝》上的科幻《吐菸圈的女人》所描寫的”使城市中大型煙囪象吐菸圈一樣排氣,這樣煙氣環可以上升到高空並飄得很遠,不會汙染城市空氣。”的設想,我相信隨著時代的發展,隨著人類對環保的重視,這一設想必然會成為現實。

其實科幻描寫科技發展的後果……探索人類和人類的價值。它需要更多的工作,更敏銳的洞察,更優秀的作品……它是探索感情和心理的工具。

……

窩在科普範疇之內的科幻作品必須要經歷一場突圍,哪怕這場突圍會引來種種壓力,哪怕這場突圍會引來種種批判都在所不惜

至此這篇主標題為《科幻的自辯及自我突圍》,副標題為“與錢學森老前輩探討科幻文學與科普作品的認知及號召科幻作者們突圍”的評論文章,這篇容納了戈文對於科幻的所有認識和看法的文章完成了。

只是希望這一篇文章可以像當初《人民日報》上的那篇理論文章一樣,得到大多數人的肯定

輕輕的將這幾頁稿紙撕下來時,戈文在心中這樣想到。

注:上一張所杜撰的錢老的評論是為了情節服務的,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請童鞋們明鑑

在叛兒收集的關於80年代的科幻界的資料中是這樣描述錢老對於科幻的認識的——

“1980年,錢學森在全國出版工作者會議上發表講話,表達了自己對科幻的反感。這本來是個人觀,但錢學森擁有“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的地位,使得這一言論的殺傷力得到充分放大。”

上一章是叛兒在網上搜尋整整兩個時,依然無法查閱到錢老在1980年的全國出版工作者會議上的講話記錄,所以,以上觀無法證實是否正確。中只是借用了這種法,只是為了推進情節發展,並不針對任何人任何事情。

特此明。

最後繼續求月票和打賞

希望這個月的月票和打賞可以有一個進步能超過上個月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