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鄉村教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136章鄉村教師

突然之間,戈文的心中湧起了一股子怒氣。

不管是很早以前關於個人生命價值觀的討論,還是這些天詩壇關於《崛起的詩群》的爭吵,甚至他剛剛才才從蘭茂那裡瞭解到的科幻的科文之爭,所有的這些大多都是因為過去保守、僵硬的思想所引起的。

從某種意義上,儘管文化大**已經過去了好幾年,可是在很多人的心裡依然有著桎梏、有著藩籬,他們依然無法擺脫過去那種教條主義的毒害和薰陶,這其中或許有政治的因素在裡面,不過更重要的是一個已經成熟的錯誤思維總會沿著其慣性而繼續下去,無法一下子真正的轉變。

改革開放、解放思想起來簡單,而真正要落實到實處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啊

現在這樣的情況就像是晚清之於民國,人們想法和觀念的轉變絕非一朝一夕,只能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的潛移默化了。

而那些評論家……

一想到所有的爭論中,都有著一幫子目的善良實際卻迂腐之極的評論者幫倒忙的身影,戈文不由的牙齒都磨得吱吱作響。

早晚有一天,會讓你們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評論

早晚有一天,會讓你們明白什麼才是一個合格的評論者

戈文突然間握緊了拳頭朝著天空揮舞的樣子,讓在他身邊絮絮叨叨的林一銘嚇了一大跳。

其實在戈文看來,如果現在真的能解決中國科幻的歸屬和地位的問題的話,那中國的科幻真的會發展壯大起來,以後甚至可能成為文學界的一股主流的力量。

這並不是戈文自己的一廂情願,也不是無稽之談,後世戈文曾訂閱過的那本《科幻世界》作為中國最大的科幻類雜志,就是這樣一本地方刊物,獨自支撐起了整個中國的科幻創作事業。這本雜誌作為一份實際上質量並不算太高的讀物,以平均三十萬份、最高四十萬份的月銷售量穩穩佔據世界科幻歷史上科幻類雜志銷量第一的位置,這幾乎是六七十年代科幻作品在美國炙手可熱的時候,所有的科幻類刊物的月銷售量的總和。

而現在呢?

戈文從來沒有意識到,80年代中國科幻的發展竟然如此的繁榮。

他從蘭茂那裡看到的各種有關資料,現在中國竟然有三四十種專業的科幻刊物和報紙,1983年之前,每年在公開刊物上發表的科普科幻原創作品竟然有數百篇之多,還有長篇的科幻出版……

這樣的規模,如果能保持下去的話,那中國的科幻界一定會興興向榮,就算是無法與後世美國那種過百份專發科幻的期刊市場、每年出版科幻圖書幾千冊的規模相提並論,那也相差不了多少,要知道後世美國的那些科幻期刊的發行量可是沒有一家能比得上《科幻世界》啊。

在1983年之前,科幻作品幾乎已經獲得了與其同時進入中國主流文壇的現代主義作品同等的地位了。在這個以改革開放為背景,中西方在文化以及各種文化思cháo的交流之下,科幻若是可以走入主流文學市場的話,一個中國式的“科幻黃金時代”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然後,隨著科學普及工作的越來越好,隨著國民整體科學素養的慢慢提高,科幻期刊、科幻一旦流行起來,就有了廣泛的讀者群,那自然而然的,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作者會加入到科幻創作的隊伍中來。

科幻作品之所以難寫,是因為作者不僅要有很好的文學功底,還要懂得科學,最好能夠站在前沿,瞭解科技的最新發展動態。而隨著科技的進步,隨著人們知識和文化的逐漸提高,科幻創作的門檻會自然而然的會被人們認為越來越低,越來越多的作者會覺得科幻創作也並不是想象中的困難和難以觸mō。

這樣就會形成滾雪球的效應,最終會形成有利於中國科幻健康成長的環境。

然後科幻就可以為公眾提供娛樂的文化,然後科幻就可以為國家培養熱愛科學的潛在人才。

良性循環至此而成

歸根到底,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只有科技的發展才可以讓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真正的強大起來啊

戈文的嘴角閃過了一絲微笑。

現在中國的科普、科技類報刊和出版社已經視科幻為異端,出版管理機關更是多次發文,要將科幻掃地出門。而中國的純文學刊物也因為科幻的理性和文學素養的落後而不重視科幻,這一下子讓中國科幻像是封箱裡的老鼠裡外受氣、裡外不是人。

想要改變中國科幻的現狀,想要改變中國科幻的困境,那就必須要讓他們承認中國科幻並不是他們想象中的那樣不堪。

對於科學界的不理解要宣傳科幻的正面作用,科幻不僅可以提高讀者的綜合素質、進行科學知識普及、jī發創新與開拓意識,更可以推動社會科學技術的普及與發展。

而對於文學界的柄垢,那就要有優秀的作品出現了,要證明優秀的科幻作品同樣是有著強烈的藝術性和文學性的

想要得到科學界的認同和理解,這是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一一滴的來證明他們是錯的、是偏頗的;而文學界的批評則很簡單——

用最優秀的作品來讓他們無話可用最優秀的作品來讓他們知道科幻同樣可以做到純文學所能做到的一切成就

那麼,就像是蘭茂所的那樣,寫一篇有著卓越藝術性、文學性和可讀性的科幻吧。

回到了家中的戈文,依然繼續著自己綿延的思緒,他開始認真的琢磨起自己應該創作一篇什麼樣的科幻了。

戈文在蘭茂的家中看過一些這時候的科幻作品,老實,在閱讀過後世中外著名的科幻作品之後,在讓他翻回頭來看這個年代的科幻作品,確實是有一些慘不忍睹的感覺。

就如文學界的主流觀所評價的那樣,這個時候的大多數科幻作品在藝術上是十分粗糙的,可讀性上也吸引不了低層次的讀者,在文學性上對高層次的讀者更是不值一提,所以大多數的科幻作品面向的讀者僅僅是兒童。

還有一讓戈文感到不爽的是,這時候的科幻作品的題材大多還太過狹,沒有震撼力。就算是這個時代最被讀者所稱道的《創舉》和《XT方案》這樣的大題材科幻,也沒寫出應有的氣勢來,戈文看了之後只有一種科幻品的感覺。

也難怪文學界對於科幻文學的漠視了。

不過,就讓我來改變這一狀況吧就讓我來讓你們瞧瞧什麼才是真正的科幻吧

戈文的腦海裡,後世他曾經看過的各種科幻名作像是電影畫面一般一一的出現,然後又一一的沉默下去。

《安德的遊戲》、《沙丘》、《冰與火之歌》、《時間機器》、《火星編年史》、《百年守望》、《三體》、《大宇宙時代》……

不行,不行,不行

文學性、藝術性和可讀性固然很重要,不過也要符合中國現在的國情

這篇科幻一定要符合目前中國的國情,不能步子跨的太大了,要知道現在中國還有些地方在使用什麼糧票、油票、布票,在這些讀者的面前什麼宇宙末日、中微子、星際航行、轉基因、生物工程和星球大戰……這樣也太超前了

要顧及到現在中國的現狀和國情呢……

戈文有些急躁起來,再然後一篇科幻就像是幽靈一般突然佔據了他的整個腦海之中——《鄉村教師》。

不錯,就是《鄉村教師》

“鄉村教師”這個名詞最早出現於五、六十年代。當時中國廣大農村經濟落後,生活貧困,普遍缺少有文化的農村教師,而農村隨著人口急劇增長,學齡兒童大量增加。為解決農村教育問題,各級政fǔ採取補救措施,大量招收鄉村教師。

在這些鄉村教師中,只有部分是師範類畢業的青年,其餘大量的是社會青年,他們文化程度不齊,有高中畢業、有初中畢業、大部分只是學畢業。可就是這些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師,在經過簡單的招考手續後,在全國各地開huā結果,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多少無知的兒童、多少懵懂的少年在這些默默無聞的老師的教導下,成為了國家的棟樑,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以鄉村教師為題材的科幻是多麼的應景啊

而且就如同這篇的作者劉欣慈,在前言所寫道的那樣,《鄉村教師》是一部不怎麼“硬”的科幻作品。

這個故事非常的符合八十時代,故事背景幾乎可以完美的契合到了這個年代。作為這個時代的烙印,相信《鄉村教師》一定很容易就引起讀者的共鳴和感動的。

最重要的一是,《鄉村教師》與主流文學一樣,有著非常深刻的主題,反對愚昧,追求奉獻,並指出了知識才能拯救人類,這一至關重要

文學性、藝術性和可讀性全部都具備

戈文的嘴角lù出了一絲滿意的微笑。

想起那個楚楚動人的蘭茂,想起那個眼角晶瑩一心狂熱的熱愛著科幻的女孩子,戈文的心中終於決定下自己究竟要寫什麼樣的科幻了

不錯,就是它了

《鄉村教師》

戈文鋪開了稿紙,然後莊重的在稿紙的第一行空出四格後寫下“鄉村教師”四個字。

……

他知道,這是最後一課要提前講了。

又一陣巨痛從肝部襲來,幾乎使他暈厥過去。他已經沒有力氣下chuáng了,便艱難地移向chuáng邊的視窗。月光映在窗紙上,銀亮亮的,使的窗戶看上去像是通向另一個世界的門,那個世界的一切一定都是銀亮亮的,像用銀子和不凍人的雪做成的盆景。他顫顫地抬起頭,從窗紙的破洞中望出去,幻覺立刻消失了,他看到了遠處自己度過了一生的村莊。

村莊靜靜地臥在月光下,像是百年前就沒人似的。那些黃土高原上特有的平屋,形狀同村子周圍的黃土包沒啥區別,在月sè中顏sè也一樣,整個村子彷彿已融入這黃土坡之中。只有村前那棵老槐樹很清楚,樹上乾枯枝杈間的幾個老鴉窩更是黑黑的,像是滴在這暗銀sè畫面上的幾滴醒目的墨……

……

隨著戈文創作能力的提高,隨著他本人一直以來的努力學習,戈文現在的寫作水平已經可以是登堂入室了,單就文筆和創作手法來已經可以是國內的一線水平了。

所以雖然依就借用了後世科幻作家劉欣慈所寫的《鄉村教師》的創意,不過戈文在寫的時候,早已脫離了劉欣慈那個版本的描繪,更加的深入和優美了。

他不是在完全的抄襲,而是在主題不變的情況下進行自我演繹。

還有一就是——

劉欣慈版本的《鄉村教師》的背景是90年代的中國,而此時才是1983年,所以戈文必須要將故事寫的更加切合現實。

而且劉欣慈在他的《鄉村教師》中其實是有一些漏洞的。

比如,劉欣慈版本的《鄉村教師》裡反覆突出的觀——知識是決定生命命運的要素。但是劉欣慈在寫的時候,對此的描述顯得有些膚淺和不夠深刻。

首先教師和農民圍繞孩子們的前途在貧窮地區的背景下產生的衝突。

劉欣慈在文章中的細節很多都是正確的,象分掉拖拉機、賣掉水泵、孩子去掙錢……買老婆、娶瘋子、女人跟別人跑了……

但正確的細節在作品中的運用並不代表著全部,缺乏深刻思考的人永遠只能看到表象,就像無數人看到蘋果落地,但能從中發現引力定律的只是極少數人一樣。劉欣慈在文中的貧窮地區的描寫,並沒有考慮過貧窮背後真正的原因和真正的解決辦法。

如果只是蒼白的固守於‘知識是進步的源動力’這樣的一個口號,那無疑是蒼白的、無力的

如果把貧窮地區的人看作是一個整體,對於他們首先是生存的權利。的確,為了眼前的一利益的改善,鄉親們可以完全不顧未來的災難,因為這就是他們的世界裡的生存法則。

種種歷史的慣性使得對於貧困地區知識的啟門g尤為重要,但這種啟門g不應是居高臨下和蜻蜓水的,也不應當是憐憫和拯救的姿態,只有切合實際的讓他們體會到知識的重要性,這種啟門g才有可能成功。

如果知識對於生存沒有幫助,掙扎於基本生存狀態的人是不會有心情學習的,如同洪水就在家門口,還固執的要求學生們端坐在課堂內,這樣的夢可以做,但也只是做夢而已。

所以在戈文的《鄉村教師》裡專門描寫了一段教師利用自己的知識改變了鄉親們的偏見的段落,增加了一段鄉村教師得到了鄉親們的敬仰的情節。

鄉村教師為什麼就無法和鄉親們融洽的相處呢?在讓他們和他們的後代生活的更好這個根本利益上,雙方本來就是一致的。

雖然在窮鄉僻壤的農民們對於上學、對於知識依然無法理解和接受,可是一個大有本事的人得到他們的敬仰和尊敬,這無關是否愚昧,無關是否可以正確理解知識的重要性,這只是鄉親們最最樸素的感情。

只有這樣寫,的人文關懷sè彩才更加的濃郁,只有這樣寫、的主題才會襯托的更加的完美。

……

在距地球五萬光年的遠方,在銀河系的中心,一場延續了兩萬年的星際戰爭已接近尾聲。

那裡的太空中漸漸隱現出一個方形區域,彷彿燦爛的群星的背景被剪出一個方口,這個區域的邊長約十萬公里,區域的內部是一種比太空更黑的黑暗,讓人感到一種虛空中的虛空。

從這黑sè的正方形中,開媽浮現出一些實體,它們形狀各異,都有月球大,呈耀眼的銀sè。這些物體越來越多,並組成一個整齊的立方體方陣。這銀sè的方陣莊嚴地駛出黑sè正方形,兩者構成了一幅掛在宇宙永恆牆壁上的鑲嵌畫,這幅畫以絕對黑體的正方形天鵝絨為襯底,由純淨的銀光耀眼的白銀構件整齊地鑲嵌而成。

這又彷彿是一首宇宙交響樂的固化。

漸漸地,黑sè的正方形消融在星空中,群星填補了它的位置,銀sè的方陣莊嚴地懸浮在群星之間。

……

基本上再怎麼偉大的科幻作品,都會存在一些硬傷,這是由於科幻作品涉及到了大量的專業知識和最先進的科研成果,受限於作者本人的知識水平,所以沒有一個科幻作家敢大言不慚的自己的作品是完美無缺的。

不過除了知識上的硬傷之外,還有一種硬傷會經常出現在一些科幻作品中,這類硬傷就是作者的粗心和馬虎。就比如《鄉村教師》中的行星文明測試數量。

這樣的錯誤,既然有了劉欣慈的版本的珠yù在前,戈文自己就要儘量的避免產生這樣的問題了。

晚上在作者後臺看到9月份的稿費情況了。託大家的福,9月的稿費正好兩千元整,這已經和我一個月的工資差不了多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雖然不知道稿費什麼時候才發,可是看著作者後臺的數字,心中還是jī動的很

在這裡,認真的向所有訂閱、打賞、投月票的童鞋們道一聲謝謝

多謝你們一直以來的支援和鼓勵,為了你們,叛兒一定將這本大時代寫得越來越好

鞠躬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