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導師【求月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128章導師【求月票】

應該是我聽錯了吧

看著身旁那個中年人手中攤開的那本薄薄的雜誌,舒婷搖了搖頭,崛起的詩群竟然被自己聽成了大國崛起……呵呵,難道是自己詩人的聯想情緒發作了?

竟然冒出這樣的想法,真奇怪……或許是自己想見戈文想瘋了吧。

舒婷長長的出了一口氣,低頭看了一眼自己手中的《收穫》雜誌,然後轉身離開了書刊區,到櫃檯結賬去了。

在她剛離開不久,那個引發了舒婷聯想的中年人突然猛然間將雙手捧著的雜誌往下一放,然後就有些興奮的低聲自言自語道:“這篇文章寫得太bāng了,沒想到萄牙和西班牙是依靠新航線和殖民掠奪才建立起勢力遍佈全球的殖民帝國,才成為第一代世界大國的啊戈文的歷史知識竟然這麼豐富,真是讓人驚訝呢,他才多大啊”

中年人的心情很jī動,他是一個學校的老師,雖然只是教數學的,可是接觸過的書籍相對來要遠遠勝過新一代的年輕人,自然知道葡萄牙和西班牙這兩個國家。他知道這兩個國家曾經是世界上的巨無霸國家,殖民地曾經囊括全球,是英國之前世界的霸主,可是對於這兩個國家是透過何種手段才成為世界的大國並不瞭解,並沒有一個完善的概念。

此刻看過戈文的這篇《海洋時代》,他一下子就對葡萄牙和西班牙崛起成為世界大國的原因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這樣的感悟讓中年人十分的高興。

中年人的目光再次的聚集到了這篇《海洋時代》之前,《大國崛起》標題之後的序篇上。

其實在戈文寄給《讀者文摘》副主編鄭元續的回信裡並沒有這樣的一個序篇,這是鄭元續看過戈文的回信後,將戈文回給他的信件裡的內容重新的編輯,然後當做大國崛起系列文章的總序。

這篇總序就是戈文詳詳細細的介紹自己為何突然要以大國崛起為題,寫自己為何要寫一系列的介紹15世紀以來世界上其他大國崛起的歷史的文章。

不久前中年人就是因為看到這個序言裡戈文的口氣如此之大,才不禁驚訝的失聲叫了起來的。

在這個序言裡,戈文很坦然的寫道——

我想透過我個人的體悟和感受,將那些發達國家的歷史介紹給中國人民,讓大家可以充分瞭解這個比我們國家本身要強大的多的世界,讓更多的人可以瞭解西方國家在過去300年裡邊,是怎麼發展成長起來的。

這對目前的中國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可以在好多認識上能夠達成一致的看法,這樣的話,對於目前正mō著石頭過河的中國在執行下一步的改革與發展也可以少一阻力和不理解,可以比較順利的進行。

如果這個大國崛起的系列文章可以給大家留下很大的思考的空間,讓大家可以用思考去和歷史對話,讓大家可以對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產生更大的信心,那我就達到了創作的目的……

看著戈文那侃侃而談的文字,中年人的心中突然無法抑制的產生了一種迫切的與人交流的衝動。對於他這樣的知識分子來,儘管經歷過十年動luàn,可是自身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依然無法磨滅。

他知道中國的傳統就是以史為鑑,而這也是中華文明能夠生生不息傳承的重要原因。但是,他同樣知道,中國自古以來的“天下觀”與“世界觀”是不一致的,歷代重視的史訓也很難突破本民族的疆界。

當今,國家的政策一天比一天好,中華民族正在經歷一個重新振興的過程,與外面世界的聯絡更是會越來越多,這樣的過程必然是國人不斷瞭解世界、走向世界的過程,換句話,就是華夏民族的心態不斷向世界開放的過程。而戈文的《大國崛起》就像是一場及時雨,恰恰可以讓中國人瞭解世界的需要。

真是一篇好文章

中年人心中的談性越來越濃,他迫不及待的想立刻和人交流一下自己的內心的感受。於是他長長的出了一口氣,然後抬起頭環視了一下周圍都在默默閱讀的人群,再然後他就注意到自己身邊不遠處一個蹲在地上正在認真的看著雜誌的年輕人。

從這個年輕人手裡翻開的雜誌頁面上,中年人確定這個年輕人看的正是《讀者文摘》,於是他就湊了過去,然後蹲在年輕人的身邊。

看到身邊的聲響,年輕人抬頭看了一眼,然後中年人微笑的臉龐就印入他的眼簾,於是年輕人禮貌的回了一個微笑,就打算低下頭去繼續看自己手中的雜誌,然後他就聽到了中年人刻意壓低的聲音——“這位同志,你也喜歡《讀者文摘》?”

年輕人一愣,顯然是沒有料到中年人竟然向自己問話,不過他還是頭回答道:“是啊。”

一聽到年輕人這樣,中年人頓時來勁了,這真是瞌睡時就有人送來了枕頭。於是他就開始向年輕人低聲的絮叨了起來:“這期《讀者文摘》上有一篇叫做《大國崛起》的文章你看了沒有?這篇文章很優秀啊……”

……

……

戈文是在陪巴金到外面散步時,在巴金家的外面的巷子的盡頭的書攤上看到了最新一期的《讀者文摘》的。

當他的眼神從書攤上放置雜誌的區域飄過時,就注意到了《萌芽》,然後就是一邊的《讀者文摘》。

回頭看到去,巴老正在和書攤的主人老王頭兩個人聊得火熱,於是戈文徑自來到了書攤前,拿起一本《萌芽》看了起來。

“中國朦朧詩詩歌大展”九個黑體字安靜的獨自豎立在封面的一角,顯得孤單寂寞卻又霸氣十足。

雖然這一期的《收穫》和以往的《收穫》並無多大差異,欄目的佈置、文體的題材都和過去的幾期雜誌一樣,可是單憑那足足有二十多頁的詩歌欄目以及雜誌封面上的那“中國朦朧詩詩歌大展”九個字,就讓所有看過這期《收穫》的讀者感受到了不同。

戈文還記得自己在10月的30號的傍晚,將這一期的《收穫》樣刊帶回到家中時所引起的喧囂——

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jī動、興奮,每一個人都在大聲的笑、甚至流淚……

那兩本樣刊像是稀世珍寶一樣受到了所有人的追捧。

所有的人都在屋子裡奔跑著、打鬧著、追逐著,只為從其他人的手中奪過雜誌,然後親眼目睹一下雜誌裡面那一行行的感情真摯的朦朧詩、一行行的或厚重或靈巧的文字

最後所有的人都癱倒在客廳裡沉默了下來,大家相互對視著對方臉上幸福的餘韻,然後開始微笑起來。

然後就有一個從福建趕過來的女詩人坐在地上蜷縮起雙tuǐ,雙臂環膝的埋下頭去低低的哭泣,這期的《收穫》雜誌上有她自己的作品,寫過了無數首朦朧詩詩歌,只有這一首是她真正發表在公開刊物上的,彌足而珍貴

很多人的臉上開始閃現出晶瑩的淚huā,可是他們自己卻不自知,只是一個勁的鼓勵和安慰這個女詩人。

當所有人都抱在一團,當所有人都在釋放自己內心的複雜感情時,只有戈文安靜的坐在沙發上,看著眼前的場景,心中充滿了慰藉,那種心靈上的滿足,實在難以用語言描述。

再然後讓戈文驚詫的一幕出現了——

在所有的人都再次安靜了下來的時候,顧城從人群中站了起來,他的目光直直的落在了戈文的身上,然後他從一個同學的手中要過了兩本《收穫》雜誌中的一本,然後從人群中走了出來,向著戈文走來。

在客廳裡的燈光下,顧城的臉上的溫和已經褪去,一種嚴肅甚至可以稱得上是肅穆的表情出現在那裡。

所有人的目光隨著顧城的身影而移動。這是因為在所有人間,顧城無疑是眾人中最有名氣最有影響力的朦朧詩詩人,這些天的相處,讓所有人都對這個溫和的詩人感到親切。

顧城來到了戈文的身邊,然後回頭看著眾人,揚起手中的《收穫》雜誌,道:“在《收穫》舉辦這次朦朧詩詩展之前,有一個朦朧詩詩人用自己的作品征服了《收穫》,封面大標題,巴金老先生親自作卷首語……”

“黑夜給了我黑sè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顧城充滿感情的高聲朗誦著《一代人》,他面前的其他人跟著默唸,就像是唱詩班。

“是誰發起了這場朦朧詩的詩展?是誰讓所有朦朧詩詩人的野望變成了現實?”看著其他人,顧城突然大聲的問了起來。

“戈文是戈文”

聽到顧城的鼓動,所有的人一下子都從地上站了起來,大聲的回答道,他們投向戈文的目光炙熱而飽含著謝意。

顧城了頭,然後從口袋裡mō出了一支筆,在手中的雜誌封面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後又將雜誌高高的舉起來。

這本厚實的雜誌在燈光下,遮住了一片燈光,在地上投下一個巨大的yīn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有的人都安靜了下來,沒有人知道顧城想要做什麼,可是所有人的內心湧起了一種神聖的感覺。

高舉著《收穫》雜誌,顧城掉過了頭,俯視著坐在沙發上臉上還有些驚訝的戈文,然後他笑了一下,像是西方世界裡的騎士一般,單膝跪地捧著手中雜誌,看著戈文認真的道:“戈文,你拯救了朦朧詩,你不僅僅給我們帶了新的希望,更重要的是你給朦朧詩帶來了理論的思想,這本雜誌僅代表我自己,獻給朦朧詩最最偉大的功勳——獻給你,我的導師”

顧城的話音熱切而帶著一絲微微的顫音,顯得相當的jī動。而他這種虔誠和認真的態度讓戈文頓時產生了那麼一眩暈感,一切都變得不真實起來。

戈文還記得自己是在復旦大學聽了華羅庚老先生的講座之後,才真正意義上的樹立起自己的理想。他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前進的方向,儘管這是一條充滿荊棘,註定不會平坦的前路。可是他從來不在乎,不管是羊城晚報的社論還是翻譯瓦爾登湖都是他一步一步的沿著自己的理想努力的過程,只不過現在輪到了詩歌輪到了朦朧詩而已。

在中國這樣的詩歌王國裡,朦朧詩這樣簡單而又làng漫的東西怎麼能被埋沒呢?它本來就應該一直在中國大地之上傳誦啊

就像自己曾經過的那樣——人本來就應該詩意的棲居在大地之上

只因為他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確的。

所以戈文才會義無反顧的去做,編輯部同事的不滿,詩壇前輩、頑固分子的攻擊……相對他的理想和願望而言,是不重要的。

他只是做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罷了,可是在面對眼前只有在莎士比亞的戲劇中才能出現的一幕,面對著朦朧詩最傑出的詩人單膝跪在自己的面前的一幕,戈文還是有些措手不及甚至於有種不出的jī動如蛟在喉。

如夢似幻

這不正是明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有人承認嗎?

原來自己並不是孤單的

顧城的身後其他所有的人,林一銘、李洪bō、李長征、復旦大學詩歌協會的其他同學、上海本地、北京、福建、甘肅等全國各地趕過來的朦朧詩詩人們……每一個人都像顧城一樣,把自己的名字簽到了另外一本《收穫》雜誌封面上。

然後他們走了過來,像顧城一樣,面向坐在沙發上表情驚訝的戈文單膝跪地。

那本籤滿了人名的《收穫》雜誌也被另外的一個同學高高的舉在了戈文的面前。

這些朦朧詩詩歌的瘋狂愛好者中有復旦大學的學生,雖然學習的專業不同,可是可以確定的是,他們將來會成為是建設中國的中流砥柱,是社會的精英;還有一些人時朦朧詩詩人,或許他們此時仍然默默無名,可是他們中已經有兩人的作品登上了11月的《收穫》雜誌,未來他們將是復興詩壇的精銳,會成為詩歌界的卞之琳臧克家艾青甚至冰心。

可是這一刻,他們都在等待著他們心目中的導師誕生的一刻。

這一刻是神聖的

這一刻是虔誠的

這章是昨天的。今天的更新正在碼,今天一直到凌晨一鍾,碼多少發多少。

再就是厚著臉皮的求月票了。

更新不給力,本來是沒臉求的,可是這時候了,再不求就沒機會了。

所以童鞋們手中有月票的話,就投給大時代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