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戈文的邀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123章戈文的邀請

戈文將自己的想法和高林一一了清楚,就連先前他服李煜的話也都向高林了一遍,可是不管他什麼,高林都一直靜靜的聽著,一反應都沒有,這讓戈文心中的大石一直都揣在xiōng間,惴惴不安,無法落地。

等戈文完之後,高林都依然保持著一種思考的狀態,許久之後他才抬起頭來,目光從戈文的面前掠過,看著李煜問道:“李煜你也認同戈文的這個想法嗎?”

李煜了頭,道:“恩,就如戈文的那樣,我們《收穫》之所以贏得了廣大讀者的青睞,正是因為我們所倡導的百huā齊放政策。現在朦朧詩這麼火熱,《收穫》有必要與與年輕人交流交流,其實寫朦朧詩的這些知識結構不同於其他詩人的群體對話,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高林了頭,然後拿起手中的稿子看了起來,他看的很仔細,先是把哪幾篇詩歌看完,然後就開始看戈文的那篇《崛起的詩群》,等將這篇詩歌評論看完之後,高林又想了一下子之後,才看著戈文搖頭道:“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收穫》不能發行朦朧詩專刊”

雖然早已經知道事情並不那麼容易解決,可是戈文也沒有料到高林竟然如此乾脆,他不由的急切的問道:“為什麼?”

高林並沒有回答戈文的問題,反而是轉過頭看著李煜晃了晃手中的稿件,問道:“以你一個編輯的眼光來看,這些詩歌的水平如何?可以在《收穫》雜誌上發表嗎?”

李煜搖了搖頭,“除了戈文的那兩篇詩歌外,其他的詩歌雖然優秀,但是想要在《收穫》上發表的話,還差一火候。”

聽到李煜的話,高林一愣,然後又低下頭去看手中的詩稿,果然他發現裡面有戈文的兩篇詩歌,而這兩篇詩歌確實比其他的詩歌要高一個層次。

沒想到戈文這子的詩歌水平還可以嘛,怪不得可以寫出《一代人》這樣的作品呢

高林暗中讚歎了一聲,然後就聽到戈文chā了進來的話語,“高叔,這些作品實力未逮,可以換其他作品的呀,朦朧詩有那麼多作品,我相信有實力在《收穫》雜誌上發表的一定很多”

高林不可置否的笑了笑,然後把他手裡的稿件放在了面前的茶几上,把那篇《崛起的詩群》單獨的拿了起來朝著李煜遞了過去,道:“你覺得這篇評論怎麼樣?”

“這個……”李煜聽到高林的問話,猶豫了一下,就坦然的道:“這篇評論文筆優秀,思想性和藝術性很強,不過觀卻與目前詩歌界的主流觀不同……”

高林了頭,轉過頭看著鬱悶的戈文道:“編輯並不是萬能的,他也有不懂的地方。就我看來,這篇《崛起的詩群》雖然寫的很好,可是文中的觀正確與否,我卻無法判斷。如此情況下,怎麼可能發表這篇文章呢?你這篇文章可以是給朦朧詩打下了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可是如果基礎都不正確,其他的不就是空中的樓閣嗎?”

“這才是我不同意的根本原因。”高林完,就把所有的稿子又遞迴給了戈文。

戈文無言的接了過來,他的臉sè很難看,高林不同意的話,那自己的這個朦朧詩詩展的計劃就破產了。

可是他不甘心啊,《崛起的詩群》一文容納了他從後世瞭解到的觀和見解,怎麼可能有錯呢?

可是自己又無法向高林和李煜證明這篇文章的正確……

戈文開始有些頭痛不已了。

看來現在最關鍵的事情就是要證明自己的這篇《崛起的詩群》的觀是正確的了。只有證明了這篇文章的正確,才能為朦朧詩提供理論平臺,只有朦朧詩有了理論上的認可,才能讓高林敢做自己希望他做的那個決定。

那麼該如何證明這篇《崛起的詩群》的正確呢?

戈文陷入了疑huò。

一上午,戈文就是琢磨著這個問題,以至於就連巴金都看出他的心不在焉,還關心的問起。

不過戈文並不打算讓巴金知道,既然巴金起過不會在這件事情上幫他,那他就不想讓巴金的思緒添堵。

不過在中午吃飯的時候,戈文還是想出了解決的辦法。

還在吃飯的戈文突然不可抑制的嘿嘿笑了幾聲,倒是讓巴金嚇了一跳,不由的關心的問道:“怎麼了,戈文?”

既然高林他們不相信自己這篇《崛起的詩群》一文的看法,那就找幾個讓他們相信的人來比如巴金、比如冰心、比如詩壇的一些老前輩……只要他們承認了《崛起的詩群》是正確的,那一切就都不是問題了

戈文端著碗看著對面的巴金,一邊隨便編造了一個藉口,一邊在心裡把巴金從他的備選名單中刨除。

詩壇的老前輩啊……

戈文的腦海中浮起了幾個熟悉的名字:冰心、艾青、卞之琳、臧克家……

把《崛起的詩群》寄給這幾位詩歌界的老前輩,如果他們認同這篇評論的觀的話,那想來高林就可以下那個決定了

想清楚了事情的解決辦法,戈文的心中不由的松了一口氣,早上被高林拒絕的失望此時終於一掃而空。

於是下午戈文的工作就有了重心,他把《崛起的詩群》又抄寫了幾份之後,就向巴金嬉皮笑臉的打聽冰心艾青等人的聯繫方式。等知道了幾個前輩的地址之後,戈文就分別給這幾位詩壇前輩寫了一份誠懇的請求指教的簡訊。在信中,戈文表達了自己希望得到前輩們對於《崛起的詩群》一文的看法,他還在信封裡塞上了自己住址的回郵信封。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證能夠得到這幾位老前輩的回覆。

等傍晚戈文將這幾封信以掛號信的方式發出去之後,終於長長的舒了一口氣,接下來便是要看這幾位前輩的反應了,如果他們贊同的話,那一切都好,但是如果反對的話,那自己恐怕就得啟動第二號方案,把朦朧詩詩展放在其他雜誌上了。

等戈文回到家裡的時候,顧城已經和林一銘回來了。

看到戈文進來,顧城的臉上泛起了一絲苦笑,而林一銘的臉sè也是很不好看。

戈文注意到了兩人的表情,不由的奇怪的問道:“你們怎麼了?”

林一銘側過頭來看了看顧城,見他好像不想話,就替他道:“今天顧城一天就在郵局忙著給他的詩人朋友打電話、發電報,北京那邊都通知到了,甘肅、黑龍江、山西……那邊的朦朧詩詩人也有人知道了咱們的計劃……”

“那很好啊”戈文聽著林一銘的話,不由的有些興奮起來了,“今天通知到的詩人一定會把這個訊息告訴其他人,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估計很快我們舉辦朦朧詩詩展的這個訊息就會被所有詩人都知道的”

“可是也遇到了一個問題。”林一銘有些吞吞吐吐起來。

“還是我來吧。”顧城拍了拍林一銘的肩膀,然後從沙發上站了起來,看著戈文道:“戈文,我今天在電話裡將我們的計劃告訴我的朋友時,遇到了一個問題——很多人都對我的話將信將疑,他們不相信我們能組織起一次朦朧詩的詩展來,還是在《收穫》雜誌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呃……顧城的話讓戈文為之一驚,然後他就有些理解的了頭。

雖然朦朧詩在讀者群裡相當的流行,可是幾乎所有的朦朧詩詩人們都遇到過自己的作品屢次投遞卻無法發表的困境,中國詩壇的保守和各種刊物的不作為早已讓很多朦朧詩詩人們絕望了,他們不再相信雜誌,他們不再相信報紙,他們將目光放在了民間,放在了油印報、手辦雜誌之上。

於是當這麼一個好消息出現的時候,大多數人不是喜悅,而是懷疑這件事情的真偽

戈文出了一口氣,然後微笑的看著顧城道,“這件事情好辦,我一會兒就以《收穫》雜誌社編輯的身份,寫一封簡訊,你明天一早就電報給他們,有了這封短信,我相信他們會相信的”

“什麼?”顧城和林一銘聽到戈文的話,同時驚訝的失聲大叫了起來。

林一銘張口就問道:“《收穫》雜誌社同意你的想法了?”

“沒有。”

“那你這樣做,豈不是在冒險?你不顧及自己的名譽了嗎?”這是顧城的疑慮。

戈文微微一笑,抬頭看著兩人關切的目光,自信的道:“我相信只要我努力,我就一定會把這件事情做成功”

顧城和林一銘兩人面面相覷,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些什麼好。

而戈文則在兩人的沉默中,走到屋子裡的書桌前坐下,然後鋪開稿紙寫了起來——

中國朦朧詩詩歌大展的邀請

中國詩歌繼續流làng……要求公眾和社會莊嚴認識的人,早已漫山遍野而起。權威們無法透過自省懂得並接受上述事實……

我是戈文,一個《收穫》雜誌社的編輯。我yù在《收穫》雜誌上舉辦一次“中國朦朧詩詩歌大展”,或稱“中國詩壇1983‘朦朧詩詩歌流派雛展’”的專題活動,目前我正在努力服《收穫》編輯部的同仁同意我的想法。

所以我需要你們的幫助,請把你們最優秀最成熟的作品交給我,我一定努力讓你們中最優秀的作品出現在公開的刊物之上,如果《收穫》不行,那就是去其他刊物……總之,請你們相信我

不需要擔心你們最優秀的作品會被埋沒,如果一期《收穫》刊登不足的話,那就二期,三期,甚至四期……現在的我們,應該在中國的詩壇上正式打起旗號稱派了

……最富魅力的,不是領取贊同的目光,而是自身對自身的體察與確認。朦朧詩沒有宣言我們可以寫宣言,朦朧詩沒有主張我們可以寫主張。朦朧詩沒有體系的,我們可以親自替它建築起來因為藝術常常告訴我們,我們也應常常告訴藝術

戈文

1983年10月13日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