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開始煽動翅膀的蝴蝶【求月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104章開始煽動翅膀的蝴蝶【求月票】

事情的發生就是這麼湊巧,就在這天晚上戈文從報紙上看到了這則要去敦煌工作的評論的時候,巴金同樣接到了敦煌研究院打來的道謝電話。這一夜不僅戈文難以入眠,便是巴金老人也在夜裡輾轉反側,作為一個人民作家不就是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夠被讀者喜歡,能夠讓讀者接受自己的想法和觀,在潛移默化中追求真善美嗎。

第二天一大早,戈文就拿著昨天晚上林一銘帶回來的這張登有那個北京大學畢業生評論的《文匯報》興勢沖沖的來到了巴金的家中,他很想讓巴金也一起分享這篇文章,這種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成就感,實在是讓人著mí。

於是一進屋,戈文就立刻竄到正在書桌前看著今天的報紙的巴金面前,笑嘻嘻的將自己手中的《文匯報》遞了過去,然後指著那篇評論,道:“巴老,這裡有篇關於《道士塔》和《莫高窟》的讀者評論呢,您老看看哇。”

巴金扶了扶臉頰上的老式眼鏡,抬頭看了一眼滿臉笑容的戈文,就低下頭去看起這篇文章來了。

很快的巴金就將這篇充滿了感情的評論文章看完,然後他摘下眼鏡,身子往椅背上一靠,微笑的看著戈文道:“戈文,這篇文章似乎和你的散文關系不大呢,如果不是裡面寫了一段關於你散文的感想,恐怕這文章根本就不是一篇評論,應該是遊記才對。”

戈文撓了撓頭,不理會巴金的打趣,反而有些興奮的道:“巴老,這篇文章是不是評論對我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篇文章的作者,這個北京大學的畢業生正是看了我的這兩篇散文才湧起了去莫高窟遊覽的想法,而正是親自去了敦煌、親自看到瞭解到敦煌文化的燦爛,才生出了要從事保護敦煌文化的工作念頭,哈哈……這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讀者被我的文章所影響呢這種感覺實在是太bāng了”

“呵呵,”巴金看著戈文自豪的表情,不由的微笑了起來,他心裡也為戈文感到高興,這樣的文章對於一個作家來比什麼獎項更加的動人,是一個作家能夠收到的最高的褒獎。

“起這事,倒也是巧了。昨天晚上敦煌研究院的院長段文傑還給我打來電話呢。”巴金想到了昨天晚上的電話,笑著和戈文道。

段文傑打來過電話?戈文不由的有些好奇起來。當初自己在創作《道士塔》和《莫高窟》時,曾對很多史料上的記載感到頭疼不已,因為很多史料上的記載都是相互矛盾的,孰真孰假讓人難以確認。當初他就是透過巴金給段文傑打過去電話,請教了很多這方面的知識。戈文的心中對於段文傑的熱情是很感謝的,現在聽到巴金段文傑打來了電話,不由的問道:“段老師,他怎麼了?”

“他呢,就是想要謝謝你。”巴金賣了一個關子。

“謝我?”戈文有些納悶。

巴金微微一笑,然後把手中的《文匯報》一晃,然後道:“並不是只有這個作者產生了去敦煌研究院工作的念頭。昨天晚上段文傑在電話裡,他們研究院今年收到的工作申請比往年多了很多,人員一下子就擴充了很大的規模,以往很多限於人員的工作現在都可以開展了……”

“真的?”戈文一下子跳了起來,原本看到《文匯報》上有讀者受到自己文章的影響決定去敦煌工作,就讓他非常的高興,一晚上都興奮的睡不著覺,現在巴金竟然像這樣的讀者還有很多,這種預料之外的收穫真的是讓他振奮不已。他情不自禁的在屋子裡走來走去,努力消化著巴金告訴給他的這個訊息。

巴金看著在自己面前走來走去興奮難耐的戈文,心中同樣很替他高興,等了一會兒看到戈文依然在屋子裡兜圈圈,才翻了一個白眼,道:“子,想兜圈子就到院子裡去,那裡地方大,我老頭子可受不了你這樣晃來晃去的,眼暈。”

戈文這才停了下來,他一屁股坐到巴金書桌上,然後高興的道:“巴老,我現在的心情實在是太jī動了,這種感覺真的很奇妙,就像是在雲裡飄著一般……哈哈……”

“怎麼,這就滿意了?”巴金開玩笑。

“怎麼會呢,”戈文搖了搖頭道,“我的志向可比這大多了,出來還真怕嚇著您老人家呢。哈哈。”

“吆,你胖你就喘上了,年輕人,謙虛,要謙虛一。”巴老聽到戈文的大話,不由的調笑起來。

“嘿嘿……”戈文微笑不語,如果他真的把自己的理想出來的話,恐怕就是巴金也會驚愕的,只是這種妄想還是暫時保密的好呢。

“對了,段文傑還他想要轉載你的那兩篇散文,敦煌研究院要發行一本雜誌。”巴金像是想起什麼,接著道。

“發行雜誌?他們有自己的雜誌了?”戈文十分的驚訝,然後就是一陣高興。

“不錯,第一期。”

“這真是太好了如果有專門的雜誌的話,那敦煌文化就會被更多的人們知道,也給國內外的敦煌文化愛好者建立了一個平臺……這絕對是功在千秋的好事啊”戈文興奮的道。

因為要寫《道士塔》和《莫高窟》,戈文埋首在歷史書籍裡,很是研究了一番敦煌文化,就是在那段時間裡,讓他認識到敦煌文化的重要性——在這個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地區,再沒有第二個正是如此,戈文才對晚清民國對於敦煌文物的不重視、任由外國人掠奪的事實感到悲憤,正是如此,戈文才對那些敦煌文物的失散感到痛惋

好在中國從來不缺乏有志之士,從來都不缺乏那些默默的奉獻著自己青chūn和生命的學者專家們,正是如此,戈文才對這些學者專家感到無比的敬仰。

“不錯。段文傑他打算要在第一期的雜誌上轉載你的那兩篇文章,估計過幾天雜誌樣稿和稿費就會給你寄過來。”

“不需要,不需要,能為敦煌做貢獻這是我應該做的,高興還來不及呢,哪裡還會要什麼稿費。”戈文連連擺手道。

“哈,我就知道你子會這樣。”巴金笑了,“不過想要拒絕的話,就自己給段文傑打電話吧,老頭子可不想因為這事來來回回的折騰。”

“恩,那我一會兒就給段老師打電話。”戈文了頭,然後他突然想起了一個主意來,隨著這個主意越來越完善,戈文的眼睛開始亮了。

“巴老,你我要是針對《文匯報》的這一篇評論寫一篇文章怎麼樣?就是為敦煌研究院敲敲邊鼓,也為那些因為我的散文而決定到敦煌莫高窟工作的讀者們鼓鼓勁?”

“很好的主意啊,我支援”巴金聽了戈文的話,稍微想了一下,就頭贊同起來。寫文章jī起更多的人對於祖國文化遺產的熱愛和保護,這個主意不錯,遠比這幾天報紙上登載的什麼戈式散文的爭論有趣和有益的多了。

原來,這幾天關於文藝界爭論的戈式散文,巴金也知道呢。老頭子雖然和外界的接觸已經越來越少,可是對於文壇的動向可一直都非常的關注呢。

“那我現在就去寫”戈文完,就從巴金的桌上拿起那份《文匯報》,快步走到自己的書桌前坐下,開始盤算著怎樣寫這篇文章。

……

自從莫高窟的王道士發現了藏經洞,敦煌文化就開始在整個世界流傳,國內、國外都有無數人類的精英分子研究敦煌文化。一開始敦煌學的研究成果是國外佔據著主導地位,一方面原因是敦煌文物的大量流失,讓國內的研究者苦無研究的範本和物件;另一方面卻是因為國內的戰爭動luàn,無法給研究者提供一個穩定的平臺。可是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隨著國內環境的穩定,中國的敦煌文化研究者們不甘心自己國家的文化竟然落後於國外,家huā不如野huā香。他們埋下頭去,沒有實物,就去國外臨摹、去拍攝,終於在他們嘔心瀝血、殫精竭慮,奉獻了畢生心血和精力的努力下,敦煌文化迴歸到了中國

敦煌在中國,敦煌文化也在中國,這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這是無數研究學者透過自己的努力和奉獻才贏回來的讚譽。

現在戈文就是打算要為中國的敦煌學貢獻一自己的力量,雖然他不是研究學者,儘管他沒有專業的知識,可是他是一個中國人,一個深深的熱愛著這片土地的普通中國人,一個想讓祖國變得更加繁榮和和諧的普普通通的中國人。

我不能為敦煌文物保護、研究工作出力,可是我可以弘揚敦煌文化、可以號召更多的人來關心愛護敦煌文化

這不就是我作為一個穿越者想要做的事情嗎

既然註定要成為一隻掀起狂瀾的蝴蝶,那就讓我煽動起那雙柔弱的翅膀吧

繼續求月票

目前暫列新書月票榜第11位,只差一個位置就上榜了,請童鞋們助我讓我們一口氣衝到首頁去

再就是通知一下,兩三天之內還會有一次爆發,是給童鞋們中秋的禮物,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感謝所有訂閱、打賞和投月票的童鞋們,你們的拳拳盛情讓叛兒很jī動叛兒一定把這本書寫的越來越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