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戈式散文【第三更,求月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第三更,求月票】

登有《莫高窟》的這一期《文匯報》很快就在市場上脫銷,全國各地的經銷商紛紛給《文匯報》編輯部打來電話,詢問還有沒有這期的報紙,這個訊息讓《文匯報》編輯部一片沸騰,他們在這期報紙印刷的過程中已經額外增加了三十萬份的報紙,就是看中戈文的這篇文章絕對會引起讀者們的熱捧,一定會讓這一期的報紙銷量提高一大截。

現在這多出來的三十萬份報紙竟然仍然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這真的是讓所有人都興奮的事情。可惜的是,他們不可能重新印刷這一期報紙,畢竟他們是一家新聞日報。所以現在他們也只能充滿遺憾的對著話筒,抱歉,這一期的報紙全部賣完了。

昨天晚上,那些反對增發三十萬份報紙的編輯們心中充滿了悔恨,那些支援增發的編輯又何嘗不是呢,**,早知道就直接增發五十萬分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戈文的散文透過把祖國河山、民族情感與華夏文化融為一體的形式,讓我們看到文章裡隱含著的更深層次的文化意義,那就是華夏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

《道士塔》一文,讓我們彷彿看到作者那顆拳拳赤子之心,充滿了對民族文化的珍視和對祖國的深厚情感,他那悽切的乞求和呼喚,不僅僅要儲存莫高窟的文化遺產,而且更深刻地蘊藏著愛國的內涵。

戈文的散文不僅有著強烈的人生感、民族感,而且更富有歷史感。《道士塔》一文如此,《莫高窟》一文更證明了這一:“大凡至今轟傳的歷史勝蹟,總有生生不息、吐納百代的獨特秉賦”,“莫高窟可以傲視異邦古蹟的地方,就在於它是一千多年的層層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終活著,血脈暢通,呼吸勻停,這是一種何等壯闊的生命!”撲面而來的歷史韻味讓人幾乎窒息。

精邃的思辯、豐富宏魄的內涵,都來源於作者淵博精湛的史家修養。戈文的散文所富有的歷史感,並不是對過去僵死的白描,而是把歷史作為一條奔騰不息的長河,用文化把過去和現在緊密相連。在戈文那裡,文化如同充滿著旺盛生命力的滾滾làng濤,推動著中華民族勇往直前。

《莫高窟》一文哪裡是對文物古跡的欣賞,實在是對中華幾千年滄桑歷史的活生生的再現。作者戈文從畫像的sè流中,竟將幾千年文明看了個玲瓏剔透。歷史在他的筆下與文化相結合,便沒有了冷漠和嚴峻,歷史的生氣驅除了文化的單調和乾枯,呈現給我們的則是活潑與灑脫,或許這也正是戈式散文能讓我們讀的津津有味的原因之一吧

……”

一則刊登在《羊城晚報》副刊最顯著位置上的署名文章將戈文的散文評價為戈式散文。這篇文章不僅概括了戈文發表的兩篇散文的共同之處,將戈文的兩篇散文具體的做了分析對比,並高度的讚揚了戈文散文是中國當代散文史上的明珠,是極具開拓精神的實驗體,拓展了散文的題材,開創出一條富有哲理和歷史文化氣息的新散文寫作方式。

在這篇由《羊城晚報》副主編、副版主編、資深新聞記者林薩同志署名的評論文章中寫到:“戈式散文是由有著高度思想能力、豐富的史學知識的作家來寫作的,歷史、哲理和文學才華缺一不可。在取材和行文上要表現出鮮明的文化意識和理性的思考sè彩,風格上大多較為節制,有著深厚的人文情懷和終極追問的散文。這種散文要將科學研究的‘理’與文學創作的‘情’結合起來,既要充滿思考的智性,又要充滿文化關懷和個人感受,對創作者有著極為苛刻的要求,一般只有那些專業的學者才可能完成……”

戈式散文?

如果單純的看《道士塔》和《莫高窟》的話,那林薩這篇文章中的法可以很精練很有概括性,但是林薩在文中除了將戈文的這兩篇散文大大的讚揚一番後,還將此類散文歸納為“戈式散文”,這就有些誇張了。以一個人的名字來概括一個類別的散文,這是多麼大的成就啊

戈文一開始並沒有注意到《羊城晚報》上林薩撰寫的這篇文章。這些天來,關於自己那兩篇散文的評論實在是太多了,他根本就看不過來,總會有些報紙上登載的文章他看不到或者是遺漏了沒有看。

第二天晚上,當戈文回到家裡的時候,一進家門就被林一銘大呼叫的堵住,然後他手中的《羊城晚報》huā枝招展。

“哈哈,戈文,你現在在文壇也算是知名作家了你看,我叔叔誇你寫的散文獨成一派,是開派宗師呢”

戈文有些納悶的從林一銘的手中接過報紙,然後順著林一銘的指注意到了這篇由林薩撰寫的評論。

只是當他看完這篇林薩寫的這篇評論後,頓時有些哭笑不得起來,自己的散文竟然被稱為戈式散文?或許林薩只是單純的想要為自己開言恭維,只是這個名頭……

林一銘圍著戈文轉了幾圈,然後才充滿嫉妒的道:“我也沒發現你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啊,可是為何你這傢伙的文學天賦這麼厲害呢?詩歌一出手就上了《收穫》雜誌,還掀起了全國性的轟動;也有雜誌社專門找上門來約稿,雖是通俗文學,可是也發表了十多篇;兩篇評論一篇作為社論發表在《羊城晚報》上,另一篇更是直接登在了《人民日報》,一發表就惹得思想界、理論界整個知識分子層人仰馬翻;這幾天剛寫了兩篇散文就被冰心女士高度贊揚,現在更是被稱為‘戈式散文’我x,老大,還有你不會的嗎你這樣還讓其他人怎麼活呀”

戈文被林一銘yù哭無淚的樣子nòng得有些想笑,只是他實在是沒有什麼力氣,一下午在巴金那裡創作《達芬奇密碼》的充實和自在被手中報紙上林薩的這篇文章搞的有些漿糊起來。不過,口頭上的huāhuā誰都會不是?

“一銘啊,你這可是羨慕嫉妒恨啊……年輕人這樣可不好……”

“去,我就是羨慕嫉妒恨了,怎地?”林一銘見不得戈文這副教育新人的嘴臉,直接和戈文翻臉了。

“唉,我這次可是被你叔給害慘了”戈文嘆了一口氣道。

林一銘好奇的回過頭來,“怎麼會?我叔叔在這篇文章裡可是把你誇得快要上天了,這還不好嗎?”

戈文苦笑一聲,然後也不理林一銘,徑直走到沙發前坐下。耳邊林一銘大呼叫的樣子落到他的耳中就好像是在嘲笑自己一般。依戈文自己看來,他自己根本沒有林薩的這麼崇高,還戈式散文,自己明明寫的是文化散文、學者散文嘛,將自己的散文歸納為戈式散文,這麼一高高的帽子扣下來,真的讓他無可奈何。天知道,因為這麼一個稱號會給自己帶來多大的麻煩,現在他是對這些無聊的爭吵相當的厭煩呢。

其實在戈文創作這兩篇散文之前,歷史上也存在類似的透過歷史場景來抒發作者感情的文章,只是這些文章的藝術性和思想性都很平庸,沒有戈文這兩篇文章這樣能夠感動大多數讀者,並jī起他們的共鳴。這個世上被蘋果砸中腦袋的人很多,但只有牛頓才被世人所熟知,這只是因為牛頓是名人,只是因為他創造了萬有引力定律。

只是這文章已經發表出去了,時間也早已經過去了一天,現在是什麼都晚了,如果戈文事先知道的話,一定不會讓林薩發表這篇文章,這是將自己放在其他作家其他寫散文的作者的注意力上燒烤啊

戈文的心情真的是有百味交集。

林一銘看到戈文一副深思的樣子,撓了撓頭,然後終於壓抑不住自己心中的好奇,再次問道:“喂,你到底是怎麼了?有什麼事好擔心的啊?”

“一銘,你覺得你叔叔這篇文章很好?”戈文問道。

“是啊,我叔叔的這篇評論把你的那兩篇散文概括的很具體很形象的,一般人那會寫的這般嚴謹呢。你不知道,今天我看了這篇文章後,就很受啟發呢。前幾天看了你的散文,覺得很感動很有共鳴,就試圖模仿你的散文,呵呵,我的夢想可是當一個作家呢。可是寫完之後,卻一感覺都沒有。今天看著我叔叔的評論後才知道自己究竟差到了哪裡……”道這裡,林一銘突然住了嘴,他無意間把自己試圖也寫文化散文的舉動給了出來,在原作者面前講如此掉臉面的事太糗了。

戈文沒有注意到林一銘的心思,他嘆了一口氣道:“兩個多月前的社論風bō你也是從頭到尾經歷了,這個世界上總有些思想頑固保守的專家學者,還有些人是很善妒的,他們自己做不到或者是想不到的事情,一旦別人做到了,就會分外的憤怒,會不分青紅皂白的打擊你、壓迫你、bī你認錯……你覺得我要是被套上這個‘戈式散文’的頭銜,會不會再次引來其他人的爭議呢?”

“呃……”林一銘被戈文的想法給問住了,思維開始順著戈文的話引申,然後他就發現事實果真如同戈文擔心的那樣,一定會有人跳出來議論戈文這個名頭的,戈文的能力側面反映了他們的無能……

“放寬心了,古人得好,不遭人妒是庸才,那些人只是嫉妒你的能力罷了。不要管他們。”林一銘只得這樣安慰戈文。

戈文了頭,可是心中依然有些無奈,看來也只得像林一銘的那樣,就當是一群瘋狗在luàn吠吧。

繼續求月票,目前暫排新書月票榜第13位,好歹今天要前進一名啊請大家幫我

不了,我接著再碼下一章,今天還有一章,不過時間會很晚,大家就不要等了,明天上午起來再看吧。

昨天回到家中,一直到中秋後才會再去單位上班。這一兩天最少還會再來一次爆發的,不過具體的時間不確定。因為中秋到了,又是一個多月沒有回過家,走走親戚、見見朋友什麼的,雜事還是很多的。

最後在嘶聲力竭的吼一聲,有月票的兄弟們支援一下

到了月底最後的幾天,如果還在新書月票榜上的話,到時候一定會連續大爆,哪怕請假也在所不惜這關係到叛兒下個月的打算,必須要爭取一下

求支援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