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砸錢的時代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你記得問一下家主,我的想法可行不可行。”

“放心吧,你這麼聰明,肯定可行的。”

“可是你能回來教嗎?”

“應該不行,但是家主會想其他辦法解決的。”

蘇五臨出門前,拍著胸脯表示沒問題,有萬能的家主存在。

新年過後,冬天馬上就過去了,百姓最喜歡的季節春天和夏天正在逐步趕來。

蘇陽在蘇五的保護下巡視了一下自家的鹽場,看著那還在盛產著的精鹽的石鹽場,嘆息一聲。

從大地內進行挖掘,終究有不夠的一天。

果然,還是得靠海。

“走吧,去找孫禹,我之前讓他給我準備了種棉花的地方,不知道他弄的怎麼樣了。”

蘇陽招呼著蘇五,可是這一次蘇五反應有點慢,好像在想著什麼。

鹽場巡邏的老兵一腳踹在他身上。

“傻小子,想什麼呢,沒聽見家主招呼你。”

老兵的憤怒直接露在表面,大家都看的清楚。

蘇五尷尬的笑笑,正在上馬車的蘇陽停下,用眼神問他,怎麼了。

蘇五猶猶豫豫的,彷彿不好說出口。

“講。”

蘇陽略微生氣,你這是在和我談不好意思嗎?

“是這樣的家主。”

“我家娘子發現咱們這裡好多家庭在翻完家裡的地後就去上工,家裡的孩子沒人照顧,她想去詢問一下,看看那些家庭願意不願意出一些錢,她來負責照顧,管飯。”

蘇陽眼神變了,上下打量著蘇五。

“你家娘子腦袋轉動的很快嘛。”

聽完蘇陽就想到了一個詞,小餐桌。

這是一些城市學校周邊開的最多的,變相的寄宿制,只不過小餐桌的管理者是個人家。

老賺錢了,和撿錢一樣的玩意。

他見過最兇殘的是一個孩子一千一個月,管兩頓飯,一個小餐桌有六十個孩子。

一個月就是六萬的入賬,吃飯成本也就在一萬到兩萬之間。

這是一個對於普通人來說,很賺錢的行業。

蘇陽沉默了,

蘇五真是娶了一個好媳婦。

蘇五撓撓頭,眼神中充滿了一絲迷茫。

“可是我家娘子勸我說讓我教導那些寄住孩子識字讀書,這樣可以增加我們的競爭力。”

蘇陽眼睛被嚇大了。

周圍的老兵也都驚呆了。

蘇五是會讀書識字的,他從小在蘇家長得,蘇陽他家總單傳,資源花不過來,給這些侍衛用都是很正常的。

蘇陽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他們家內部,好像有好多會讀書識字的侍女侍衛,這些人教別的不行,但是教個讀書識字還是沒問題的吧。

“你不行,你還要保護我。”

蘇陽直接拒絕,蘇五松一口氣,有了蘇陽的話,他回去就有話說了。

“家裡的孫嬤嬤歲數大了,你去請她吧。”

“一個月給孫嬤嬤開點工錢,她會很樂意的,而且我記得你們這群侍衛,不都是她教的嗎?”

蘇陽淡淡的聲音從馬車內傳出,蘇五激動了。

這確實是一個好主意。

蘇陽坐在馬車內,嘴角帶起笑容。

“因小見大,這是時代的發展。”

“也不知道天寶年間的宣紙,現在研究的怎麼樣了。”

蘇陽腦海裡想著這個問題。

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中有記載:江東地潤無塵,人多精藝。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蠟之,以備摹寫。

舊唐書中也記載了此時的宣紙技術已經達到一定程度,從宣州開始氾濫,進貢為皇室專用。

“打擊世家最好的就是紙和印刷術。”

“唐朝佛經道經氾濫的原因就有紙張技術的成熟。”

蘇陽嘴角升起笑容。

巡視天下的魏徵拿著李世民給的公款,此時來到了宣州,見到了一個奇怪的男子。

“御史大夫,這是我製造出來的紙,您看看。”

魏徵剛來宣州,本地的一個小地主家庭就找上門來。

聽到是紙,魏徵來了精神,歷朝歷代就沒有放棄過進行研究紙的問題,每個朝代的皇帝都會或多或少投資一些,世家也會投資一些。

魏徵用手摩擦著紙張,不易碎,書寫之下,吸水性也很好,卷起來也不脆,不會輕易碎開。

“御史大夫,我家是祖傳的紙匠,這是我們新發現,但是現在我們家沒錢了,缺經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蔡駿聲音中充滿無奈。

造紙術啊,這是一個籠統的詞。

魏徵大手一揮,先從自己的經費中出了百分之八十給蔡駿,研究,必須大力研究。

“我會親自給陛下寫信,你一定要大力研究,最好普及話。生產也普及化,把價格降低到一定程度。”

“到時候你就是天下第一大功臣,封候不是問題。”

魏徵不惜畫大餅。

砸錢,搞研究,只要有一定的成果,那就可以砸錢。

出不了絕世天才來一舉推進數百年,但是我們可以砸錢,可以出工出力。

一些時代搞印刷術的家族在看到大型世家在各種投資後,也都紛紛尋找金主。

沒說的,只要研制成功,他們就是最大的功臣,他們就能賺翻天。

比嗑藥還要嗨。

蘇陽並不知道魏徵已經在宣州遇見了唐代宣紙的發明者,如果知道,肯定屁顛屁顛的拿錢衝上去。

投資,必須投資。

這玩意要是建廠售賣,未來三十年內都是拿麻袋撿錢好吧。

見到孫禹給自己準備的大片荒土地時,蘇陽心情愉悅,還不錯,這裡的土地質量很棒,很適合種棉花。

“蘇棉,這就看你的價值了。”

指著荒土地,蘇陽神色端正的道。

“棉花出,棉衣大規模製成時,我蘇家的財力必定上升一個階段。”

這個時代就是比拼誰家技術更牛逼,更快,更好搞出成果的時代。

蘇陽想到工業大革命前的歐洲,那是什麼時代?

那是一條化學公式只要出現就能賣到成千上萬金幣的時代。

那些貴族把學者們捧的高高在上。

諾貝爾跺跺腳,歐洲抖三抖。

這就是那個時代,因為學者們創造出的利益價值太恐怖了。

真是誰掌握了知識,誰就掌握了技術,誰就擁有了未來。

蘇陽看著這個時代開始的大唐,同樣感慨萬千。

他手中帶著從未來來的基礎技術,也不敢說真正的壓世家們一頭。

畢竟,世家本身就超級有錢,他們可以砸錢,可以砸人,可以砸出成果來。

一些危險的研究,他們可以砸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