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種情況下朝鮮的朝貢誰還要啊,周萬年幫忙活動了一下,皇上倒是沒有覺得有什麼,有人願意每年包稅一萬兩拿下和朝鮮的朝貢貿易,然後還捎帶琉球,那就準了吧。

崇禎是真的沒錢,當初陝西旱災的時候他湊了幾天賣了皇宮裡的東西才湊了幾千兩銀子賑災,一萬兩銀子對他來說不是小錢了。

建奴如果這個時候完成了對朝鮮的佔領,那麼不出意外明年一定會在進關內搞事情。

京城也有人預見到了這一點,然後有催促楊嗣昌快點剿匪的,有彈劾誰剿匪不力的,然後招撫達人熊文燦就成為了中原剿匪的副指揮官。

熊文燦最大的功績就是招撫了鄭芝龍了,招撫鄭芝龍之後,鄭芝龍幾乎以一人之力平定了大明沿海的匪患,讓大明海疆恢復平靜。

當然這個平靜就是不惹事,大明也管不了海外的事情,也沒有打算管。

因為朝廷要剿滅劉香,所以調任了廣東,然後熊文燦就想一直在東南這種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快活,每年就花很多錢賄賂京城的官員。

從去年開始廣州那邊陸續出現不少海盜以劉香的名義搶劫,坊間傳言劉香沒有死等等。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別人信不信不知道,反正崇禎是信了,他覺得自己可能被鄭芝龍和熊文燦給聯合忽悠了,為了驗證是不是被騙,這次他連錦衣衛和東廠都不信了。

崇禎秘密派遣了心腹太監以上廣西採買貢品的名義悄悄探查此事。

太監出門,那嘴還有把門的?欺上瞞下,吃拿卡要,本來劉香就是真死了,他正好藉機敲詐熊文燦一筆錢,這不是兩全其美麼!

熊文燦也樂意花這個錢,這人啊,越是高位他越明白一個道理,你想辦成事很難,但是要是有人想壞你的事,那是很容易就做到了!

多個朋友多條路嘛!熊文燦不僅給錢了,還好好的招待了這位太監,這太監一看熊文燦這麼上道,那必須好好給說說好話啊。

然後兩人吃飯的時候,就聊起了中原剿匪局勢,熊文燦也是喝高了,張嘴就來:“諸臣誤國耳。若文燦往,詎令鼠輩至是哉!”

然後就大談剿匪,這事情做好做不好不說,事後諸葛亮誰不會,什麼當初不應該這樣,應該那樣,然後在這樣。

他倆是一個敢說,一個還真的敢信,太監就覺得熊文燦有當世才,非熊文燦不足辦此賊!要跟皇上彙報這事。

熊文燦一聽覺得也沒有啥,不就是吹牛麼,當即就說了‘五難四不可’,反正對於流寇評價的人多了,崇禎也不可能挨個給他們都來個試試的機會。

誰知道事情就是這麼巧,這個太監回京的時候,崇禎正在聽太子朱慈烺彙報課業進展,詹事府詹事姚明恭正好也在。

然後太監把熊文燦一頓猛誇,然後講了熊文燦的言論還有熊文燦的五難四不可,崇禎不禁擊節感嘆:要是早用文燦流寇之禍何至於此!

姚明恭也是一個文人,也不懂,只覺得熊文燦說話切中要害,而且推崇的剿撫並重的策略正符合朝廷的追求。

姚明恭又和楊嗣昌是好友,楊嗣昌這個時候正缺一個副手幫他處置中原剿匪之事,因為流寇雖然重要,但是這內閣變動,入閣的機會更重要。

有一個人在前線忙活,那楊嗣昌就能在京城遙控指揮了,不耽誤他當閣老。

而且這陛下急著平賊,這個時候在追剿不如招撫,正需要一個擅長招撫的。

然後姚明恭得知情況,立馬跟楊嗣昌推薦了這個人,楊嗣昌出於對老友的信任,向崇禎也舉薦了這個人。

崇禎一看,好傢伙,真正是英雄所見略同啊!我就說這個熊文燦是個人才,果然楊愛卿也跟我一樣的看法!非常好!

這個時候楊嗣昌還正是崇禎的寵臣,那毫不猶豫,熊文燦立刻被提拔了。

今年四月份的時候,熊文燦的升遷文書就到了,任命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代王家禎總理南畿、河南、山西、陝西、湖廣、四川軍務。

熊文燦傻眼了,自己好好的在廣州當巡撫不舒服麼?真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不過聖旨都下了,不去不行啊!熊文燦在廣州也是見過市面的人,知道歐羅巴人火器厲害,所以就在廣州澳門等地招募了兩千人的火槍兵當自己的護衛。

然後聽說左良玉兵多,而且桀驁不馴,熊文燦就上書,讓陛下把左良玉調給他,熊文燦琢磨著,要是左良玉聽話,那還好,要是不聽話,他也有個說法,不是他不努力,都怪左良玉!

路過廬山的時候,熊文燦聽說自己熟悉的高僧謁空隱在這邊修行,特意跑去找和尚問對策。

你說找和尚問,和尚能讓他剿麼?還別說,這個和尚跟熊文燦的關係還真的不一般。

空隱直接跟他說:“你這次麻煩大了?公誤矣!”

熊文燦把其他人屏退問空隱為啥,空隱就說:“你覺得你這點兵能夠剿滅賊寇麼?”

熊文燦老實的回答:“不能。”

空隱又問他:“你手裡的將領有能夠獨擋一面,自己幹成大事,不用你出手指揮就能平定流寇的?”

熊文燦只能搖搖頭:“要是能剿滅早就剿滅了,還用我來?”

空隱就告訴他:“你自己又剿不滅,手下又沒有精兵強健,皇上對你有著深厚的期望,這要是剿匪不利,以陛下的性格你還能落得好下場?”

熊文燦站在那思考了好大一會才說出心裡話問道:“撫之何如?”

空隱搖搖頭:“吾料公必撫。然流寇非海寇比,公其慎之。”

空隱一個和尚以慈悲為懷都覺得招撫不靠譜,熊文燦心涼了半截,空隱告訴他這流寇跟鄭芝龍又不一樣,這鄭芝龍利益在海外,就算做大也禍禍不了大明,而且鄭芝龍是真心就撫。

但是流寇招撫之後,一旦反覆,那禍禍的就是大明內陸了,攻破一個縣城就是大事。

熊文燦心中苦笑,他也沒有辦法啊!

本來這段話到這裡就結束了,不過空隱在廬山,也就是九江附近,聽說過周萬年和李亨的名聲,見老友愁悶就順嘴提醒了一句:“我知道江南有兩員大將,一個為太平府參將周萬年,一個是南直隸副總兵李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