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看誰著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天津這幾天,李亨簡單的計算了一下,自己現在兵力有五千,去掉戰損的六百多,還剩下四千四左右。

而趙虎那邊還有屬於李亨的軍隊兩千六,估計作戰之後能剩下兩千就不錯了。

兩面加起來然後在補充一下消耗總兵力就是七千了,而這五千新兵補充之後還剩下三千八左右。

李亨覺得自己在補充兩千,步兵兵力到九千人編制九個團。

然後在搞一千騎兵編制兩個團,因為騎兵比較寶貴,所以五百人就是一個團。李亨手裡也只有兩千多匹戰馬,想要再多編練騎兵,也沒有馬了。

剩下的馬匹還要再搞一個哨騎團,一人雙馬那種,將來戰場形式還是要把握的,這次作戰這麼多次畏首畏尾的,就是因為對戰場態勢不清楚。

回去之後還要成立專門的炮兵團,至少也要兩個到三個炮團。

這樣李亨的總兵力就會達到一萬三千五百人,有一個小師的規模了。

一萬三千五百人,不打仗的時候,每月餉銀開支大越是五萬四五千兩銀子,然後訓練費伙食費衣服消耗等等拉平均也要四五萬兩銀子左右。

每個月十萬兩銀子多一點,一年就是一百三四十萬兩銀子。

不是李亨不想大規模的暴兵,實在是搞不起,這個花費就佔到了李亨所有收入的一半多了,至少新的收入渠道沒有開通之前,不宜增兵了。

新兵有三千八,李亨要了兩千,剩下的一千八就給周萬年了,趙虎那還有周萬年的兩千人,估計集中在一起周萬年能組建四個團,再加上督戰隊哨騎啥的,總人數可能到五千。

也不知道周萬年養得起養不起,要是養不起,到時候李亨在從這五千人裡面吸收一部分補充自己的炮兵,要是周萬年養得起,那李亨的炮兵就重新招募。

李亨估計周家有點夠嗆,五千人,養兵每月開銷兩萬五,這還是不訓練的情況下,要是稍微訓練那就是三四萬兩銀子,要是到達到李亨這邊的訓練強度那至少要四萬五千兩銀子到五萬兩一個月。

周萬年那邊幾個工廠的利潤加在一起也就三四萬兩銀子一個月而已,要想養兵李亨還要給他找掙錢的渠道。

周萬年聽李亨說這五千士卒分給他一千八的時候有點發愣:“給我?為啥呀?”

李亨瞄了他一眼:“怎麼?你一個遊擊將軍就一千兵?”

周萬年奇怪:“趙虎那不還有我兩千人麼?再來一千八不就四千八快五千人了麼?參將也就這麼多兵馬吧?”

李亨看著他:“你就說你要不要吧?”

周萬年連忙點頭:“要,怎麼不要,你一個遊擊都一萬兵了,我有五千怎麼了,不過說好,武器你要給我配齊。”

李亨呵呵一笑:“行,回去給你算賬。”

周萬年嘿嘿笑著:“那這次送來的一千火銃先給我怎麼樣?”

李亨冷笑著看他:“你是在想屁吃!”

周萬年沒有糾結,反正他也就是提一下,看著李亨心情不錯就順嘴問道:“那你打算什麼時候去救寶坻。

這仗打的,怎麼感覺跟套環一樣,建奴圍住文定你打武清,建奴圍住武清你又讓趙虎帶人打寶坻。

你說建奴也是傻,同樣的當連上兩次,真蠢!”

李亨翻翻白眼:“你當人家傻,你自己就好了?建奴之所以屢次犯錯,是因為他們的兵力不夠,照顧不過來。

咱們呢?先是文定被圍,又是武清被圍,現在又是寶坻縣被圍,你怎麼不說自己菜,走到哪被人圍到哪!”

不過說到救援,李亨也很鬧心,寶坻縣除了西面靠近香河之外三個方向百里之內都沒有縣城,所以救援寶坻只能走香河。

如果沒有城鎮作為依託,李亨也不敢確定自己就能順利救援成功。再說了,成功到達寶坻又如何,麻煩的是寶坻縣裡面的近十萬被建奴抓的百姓。

解圍寶坻只能是徹底解圍,把建奴趕走那種,否則趙虎部走不了。

估計趙虎一走,三千營肯定也要跟著跑,人家是騎兵,又是保衛京城的騎兵,不會留在寶坻死磕。

而剩下的六千勇衛營,李亨也不能留下救了自己的勇衛營獨自對抗建奴。

現在孫應元已經帶人去救援香河了,李亨還想再等一波增援,而且這些新兵才訓練不到兩個月,如果在等半個月,這些新兵訓練了兩個多月,就能和老兵進行混編,以老帶新軍隊戰鬥力不至於下降的太厲害。

寶坻那邊,只要趙虎不出城,安全應該有保障,畢竟一萬多人守城,而且這一萬多人中勇衛營和趙虎都是敢打敢拼的,總不能守不住!

怕就怕這群憨憨太自信了,出城浪戰,到時候被建奴算計了。

李亨不著急,朝廷一幫大佬都不著急李亨急個屁,你們之乎者也的仁義講的這麼厲害,自己去跟建奴講理去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要知道香河距離通州就一天的路程,香河距離寶坻也就半天的路程,而通州距離京城也就一天而已,這等於已經打到京城眼皮底下了,這幫人還在琢磨李亨的過錯?

京城那邊現在可謂是一日三驚,而且自從建奴入關過了順義開始運河就受到波及而中斷,這前前後後已經有三個多月了。

京城的糧食全靠京杭大運河的漕糧支撐,現在運河斷了,京城的糧食平時也就夠半年左右使用而已。

但是這個糧食並不是平均分配的,簡單來說就是有人囤積居奇大發國難財,京城糧價已經漲到每石五兩銀子了。

這導致不少底層百姓紛紛破產,賣房討飯依舊不能維持口糧。

建奴都不知道,他們要是在圍困京城三四個月,估計京城都要人吃人了。

京城缺糧從萬曆三大徵之後就開始,當年張居正改革一條鞭法之後,到他死的時候京城有十年存糧。

但是到了萬曆四十六年時,天子腳下的京倉,竟然就“僅有兩年之積”,通倉“僅半年之儲”。

在之後朝廷就再也沒有富裕過,崇禎初年的時候國庫還有一些盈餘,不過隨著三響加收,導致徵稅困難,連正稅都收不上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