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平洲公盤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哈哈,兄弟昨天鬼市收穫怎麼樣,還不錯吧?”杜必書笑問道。

這話明顯是對陳逸凡說的。至於一旁的溫仕銘,出了名的垃圾佬,問了沒準會觸這傢伙的黴頭,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還是免了。

陳逸凡點頭答道:“呵呵!還行,算是小有收穫吧!”

溫仕銘翻了一下眼,有些幽怨地看了眼陳逸凡,暗道:奶奶的!一柄清代著名畫家錢維城為賀皇太后壽誕而作的青陽摺扇,還有那只正月梅花花神杯,兩件都是難得一見的寶貝,無論是誰能淘到任何一件,早就找個地方偷著樂了。

只是陳逸凡並非一般人,說實在的,他對這兩件寶物還真不怎麼放在心上。

“恭喜!恭喜!”杜必書對陳逸凡拱拱手道,“對了,陳兄弟你對這次平洲公盤應該有所瞭解吧?”

“瞭解不多。”

見陳逸凡的神色不像說假,杜必書就問道:“那需不需要我再簡單介紹一下?”

“最好不過了。”陳逸凡連連點頭。

於是,杜必書開口介紹道:“其實,平洲的公盤模式與緬甸公盤類似,但揉進了更適應中國國情、更加市場化的特色。比如進場資格,參加緬甸公盤每人要繳納10萬歐元入場費,這是押金,能退回來的,而在平洲,只有平洲玉器協會的會員才能參加。”

另外,據杜必書所知,想成為會員也不是件易事,不但要三名會員保薦,還要協會副會長以上領導簽字,手續繁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過,正是因為有會員制度,從制度上規範了投標交易的方方面面,使交易各方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保障了各方合法利益。這讓平洲玉石投標交易會從試辦以後,便獲得了巨大成功,業界好評如潮,吸引了全國各地以及緬甸的珠寶商家蜂擁而至。

從此,全球翡翠原料市場的版圖改變了。平洲,這個既不產玉石,又遠離緬甸翡翠原產地的玉器加工和批發中心,變成了除原產地緬甸外全球最大的翡翠原料市場。

“要會員才能進場?那我……”

杜必書自然知道陳逸凡想說什麼,沒等陳逸凡說完就打斷道:“進場的事你不用擔心,我昨天就託人幫忙辦理了個會員證。一個會員是可以帶兩個人進場的。”

其實,這也是陳逸凡一時轉不過彎,既然杜必書開口邀請他來參加,肯定會考慮到這方面的。

隨後,杜必書繼續介紹道:“這次公盤一共舉辦五天,分為明標和暗標兩種交易方式。所謂的明標,說白了就是現場拍賣,誰出示的競買價最高,誰就中標。”

“至於暗標,就是那些標上了數字的毛料,你可以根據毛料的表現,記下自己看中了的毛料編號,在三天之後統一投標,同樣是價高者得。”

溫仕銘又不是第一次參加翡翠公盤,對這些自然不陌生,上車後,乾脆閉上眼睛養神。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透過杜必書的一番介紹,陳逸凡對平洲翡翠公盤有了大概的瞭解。同時,他們也安全抵達此行的目的地——平洲。

在會場入口處的地上,鋪滿了厚厚的一層鞭炮紙屑,門口還掛著一幅巨大的紅色條幅,上面寫著“平洲玉石投標交易會”的字樣。

然而,陳逸凡他們似乎來得有些晚了,入口處排起了一條長龍,那些都是準備入場的人。

不過,入口處的工作人員效率還蠻高的,很快就輪到陳逸凡他們了。

走進到會場後,陳逸凡被眼前壯觀的震撼住,才發現以前看到的都是小打小鬧。就是旁邊的溫仕銘也同樣驚訝,似乎沒想到國內還有那麼大場面的翡翠毛料交易市場。

“以前聽說過平洲公盤,沒想到做得那麼大。”溫仕銘感嘆道。

杜必書樂了,笑道:“這不是廢話嗎!這個公盤交易額將會達到幾十億,怎可能隨便擺幾件出來糊弄人?”

上一年,成交額就達到了六七十億那麼恐怖,要知道這僅僅是五天的時間。即使是靠近翡翠原產地緬甸的雲.南,也做不到這個規模,令人不得不感慨廣.東人有魄力。

當然,比起緬甸兩百多億的成交額,就有點比不起了。

順利進入會場,裡面人頭湧湧,非常熱鬧。這個佔地非常廣闊的場地,室外就擺著非常多石頭,有些切開的,很多都是全賭料。

室外這些都是可以自由交易的,只有室內的分明標跟暗標。其實,室外的低等一些,是私家商人的物品。

在會場擺個攤,也要出不少費用,陳逸凡可以猜到。

“我們先在外面逛,裡面的是重頭戲,但大家都習慣在外面遊蕩。”自從進了會場,杜必書就表現得非常振奮,要不是顧及陳逸凡,他早就跑去看石頭了。

為了這次公盤有所收穫,他這兩天到處借錢湊了不少。不得不說,這傢伙玩賭石有點入魔了。

“現在自由活動時間,各玩各的吧!”溫仕銘也被現場的氣氛感染。

這正是杜必書要的結果,聽到這話,連忙點頭贊同。

陳逸凡自然沒有意見,反正他也就來看看,如果碰到好的翡翠,撈幾件回去也很不錯。

三人分開後,陳逸凡有些漫無目的地到處看,是不是用天眼掃一掃旁邊的翡翠原石。有些開了窗的,都能看到翡翠,只是翡翠質量不是很好,價格也貴,弄一塊就要十幾萬、幾十萬,大家都是三思而後行。

“小兄弟,隨便看看,我這些料都是託關系從緬甸運回來的,絕對好貨。”一個攤主對經過的陳逸凡推薦道。

這些年輕人,他們最喜歡,沒什麼本事,卻死愛面子,很多時候都是打腫充胖子。

陳逸凡抱著一種隨性而為的態度,也就停了下來,沒有被攤主的話蠱惑,平常接觸的那些古董販子,口才比這些人有過之而不及。

“我隨便看看,不是很懂這些,你不用招呼我。”陳逸凡開口道。

那人一聽,更加歡喜,不懂的人他更喜歡。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