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古瓷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呵呵,我好像沒說過全部都是假的吧?”陳逸凡笑了笑。

“呃?”

溫仕銘愣了愣,才想起剛才陳逸凡確實是沒有說過那樣的話,心中多了種隱隱的期待:“難道這珊瑚手串還有部分是真的不成?”

“不錯,應該有一半左右是真的。”

“啊!你不是在開玩笑?”溫仕銘再次確認。

見陳逸凡點頭確認,溫仕銘頓時雨過天晴,露出笑臉來。

對於陳逸凡本事,他也算是比較瞭解的,知道這傢伙不僅運氣好,心細得很,而且經他看過的物件,幾乎從沒有看走眼的。不然,剛才也不會一聽陳逸凡說是假時,就直接一副哭喪臉的模樣,甚至一氣之下就想直接扔了了事。

其實,這真假十八顆珊瑚圓珠,是按照一真一假串聯在一起的。這樣真真假假混在一起,讓人難以分辨,而溫仕銘看時又不夠細心,所以他看走眼也不足為奇。

目光再次落到紅珊瑚手串上,溫仕銘在心裡默算了一下,雖然只有一半是真的,但總的來說,也沒有吃虧,反而小賺一點。

隨後,看了眼旁邊陳逸凡,溫仕銘眼中閃過一絲壞笑,突然開口道:“嘿嘿,陳兄你果然是我的福星。來,咱抱一個。”

說完,就裝著要給陳逸凡一個熊抱。

見狀,陳逸凡一腳踹過去,笑罵道:“死開,兩個大男人在大庭廣眾下摟摟抱抱,你惡不噁心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躲過陳逸凡一腳,溫仕銘繼續調侃道:“聽你的意思,在人少的地方就可以咯!要不,我們現在就去換一個地方?”

說完,沒等陳逸凡有所反應,就哈哈大笑,轉身跑了。

看著跑遠的溫仕銘,陳逸凡露出一絲無語的苦笑,他當然看出這傢伙是在開玩笑,應該是不滿自己剛才沒一次性把話說完,害他虛驚一場。

陳逸凡晃了晃頭,收拾一下心情,繼續往前走。

走了十多個攤位,陳逸凡雖然也發現一些古董,但他現在的眼界有些高,一般的古玩不放在心上,所以並沒有出手。

再往下一個攤子走去,陳逸凡眼中閃過一絲意外。只見約莫八仙桌面大小的攤位上,別說完整的器件,就是一件殘缺成樣的也沒有,全都是大小不一的古瓷殘片。

看到這些擺放凌亂的古瓷殘片,陳逸凡腦海中忽然閃現溫仕銘曾經提過的一位瓷片收藏家,人稱“片兒白”。

在圈內,“片兒白”的外號被人叫得響噹噹。早在六七年前,關於“片兒白”的故事已經被媒體挖到了祖上三代,戲劇性的收藏經歷、爽朗執拗的性格、講起話來口若懸河,加上略帶“痞氣”的外號,算是家喻戶曉了。

值得一提的是,“片兒白”他不僅收藏的數萬片瓷片,還開設了鼎鼎有名的睦明堂古瓷標本博物館,專門展覽古瓷片。另外,他還把其中一些有經歷的瓷片,逐個寫出來,整理成書,給人們講述瓷片後面的故事。

實話說,瓷片收藏在以前並不怎麼流行,而是近幾年來才受到青眯,成為古瓷收藏的又一個熱點。

這就使古瓷片價格“水漲船高”,如宋代五大名窯、明清的官窯和一些特別的品種(如宋代建窯黑釉、元青花),好的瓷片能值上萬元,甚至十幾萬,也讓人趨之若鶩。

當然,古瓷片受到青睞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首先,古瓷是歷史珍品,不可再造。由於年代久遠,保留到今天的名窯瓷器少而又少,市場上也很難收集到完整而又品相好的古瓷名品,因此有眼光的收藏者開始收藏名窯瓷片,以慰嗜愛之心。

其次,殘破的瓷片把胎釉斷面一覽無餘地顯現出來,內涵豐富,信息量大,使收藏者不但能知其表,還能察其裡,透過“上手”古瓷片,收藏者對古瓷特徵的認識就會更加深刻和全面。

第三,古瓷片較易獲得,價格便宜、真品率高、風險性小等優點,是普通人從書本到實際學習古瓷鑑定的捷徑。

這是陳逸凡第一次見到只賣古瓷片的攤子,所以比較好奇。其次就是陳逸凡把它當作自己學習的資料和鑑定的輔助工具,藉以識別陶瓷偽品。

攤主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少婦,長相不錯,身材前凸後翹。見陳逸凡停留在攤前,就熱情地招呼道:“隨便看,咱這貨真價實,無論是唐越窯、宋汝、官、鈞、定瓷片,以及龍泉、耀州窯瓷片,還是元明清的青花瓷、五彩瓷、鬥彩瓷、粉彩瓷、琺琅彩……應有盡有。”

陳逸凡被逗樂了,恰好瞧見攤中有片瓷片上面寫著非常熟悉的五個字,不由笑道:“大姐你說漏了,還有個現代的呢?”

順著陳逸凡的目光望去,少婦才發現那瓷片上面赫然寫著“微波爐適用”五個大字。

少婦臉色不變,順勢將那片“微波爐適用”的碎瓷片收了起來,豎起大拇指。

“果然沒錯,一看你就是行家。雖然不一定出自這些名窯,但咱的瓷片絕對是從舊窯址挖出來,買到就賺到。”

這話可信度挺高的,一般說來,古瓷片大都是從工地、遺址以及古代各個時期人們生活過的地方出土或散佈於地表淺層的。因其售價低,利潤少,幾乎無人專門仿製。

話是這樣說,但一些假冒名窯名品的貨色在市場上也時有所見,畢竟對於珍稀瓷片的價值,“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就是最好的證明。

陳逸凡笑了笑,沒有糾正少婦明顯有毛病的話語。他蹲下,開始撥弄著攤位中的碎瓷片看。

不一會,他就不禁搖頭暗歎:地攤無好貨,這話還真是不假。

他看了十多片,從胎、釉斷面就能看出來其燒製工藝粗糙,估計是民間日常用的一些瓷器,沒有什麼收藏價值。

少婦見陳逸凡露出失望的眼神,不由問道:“怎麼?沒有喜歡的?我這裡還有一些新鮮出爐的古瓷片,你要不要看一看。”

說完,少婦拿出一個舊布包裹,利索開啟,將裡面的古瓷片展現在陳逸凡眼前。

陳逸凡將目光轉過去,初一入眼,就感覺到這包裹裡的瓷片,其實和地攤上成堆擺放著的,差別並不大。

就在此時,一片拇指大小的古瓷片引起陳逸凡的注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