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代號:座頭鯨隕落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就在海面之下,如同幽靈一般如影隨形的神秘潛艇四處遊蕩之時,海面之上的盛況也是同樣精彩。

坐落於東西伯利海灣中的摩斯克港,如同進入旅遊季節一般,熱鬧非凡。各種類型的船舶進進出出,作為進入北極海後為數不多的深水港區,這裡是大多數北極冒險家所熱衷的前沿補給陣地。

曾經的北境軍港,如今商品經濟的繁茂之地,旅遊業給這座名叫Nayc的偏遠小鎮也帶來了不一樣的生機與活力。

抵達港口的茄捕號在引水員的帶領下,停泊在深水港區外圍。在距離很遠的相鄰泊位上,是Ae國的鋼鐵巨人號極地破冰船,兩條船乍一看,略微有一些相像之處。

或許是同一個船舶設計師的傑作,大鬍子船長看到那條船,也愣了一下,隨後告訴何清遠,鋼鐵巨人號比茄捕號早下水大概六年的時間,而茄捕號的設計圖紙,其中的很大部分都有著鋼鐵巨人號的影子。

所以外表看,都差不太多,又因為曾經作為北美極地專線的遊覽客船,茄捕號的外表塗裝也還是之前北美船舶深灰搭配紅褐色的樣子。

所以這就導致兩條船停泊在一起,不論是從外表,還是船舶塗裝,真的很相像,不仔細看甚至一時間還分辨不出來。

就好像是復制粘貼出來的一樣。

等何清遠站在北極凍土的岸邊的時候,看到海上兩條船也跟著恍忽了一下,日光偏斜,他眯著眼睛看著遠處的海面,鼻腔裡傳來幹冷卻有帶著某種藻類植物的潮溼味道,聞起來有點像是變質的海苔。

這裡應該是全世界緯度最高的港口區了,站在潮溼的木製碼頭上,深邃混濁的海水拍打在如同沼澤一般的沙灘,迎來散去,最後在泥沙中留下一道道冰霜固結的輪廓線。

之前聯絡的裝置經銷商把過載的卡車開了過來,這是一整套無人深潛打撈裝置,有點類似於是水下無人機,透過鎖鉤固定,抄網散開等方式進行水下打撈作業。

整套裝置被安置在空地邊緣,一同等待著裝載的,還是四臺特別訂製版本的AT44北極卡車,這一批次車輛原本計劃是透過航空運輸發往國內,不過由於時間的關係,最終還是搭乘東西伯利鐵路橋,抵達這片坐落於北極圈內的極地小鎮。

車子都是皮卡車輛,兩臺F150,一臺海拉克斯6X6,還有一臺基於長城風駿7平臺打造的特別定製版AT44。

AT44的超大輪胎,讓整臺車子看起來又高又胖,再結合加寬加高的車身姿態,在視覺上看起來,北極卡車帶著一種別樣的美感。

如同怪獸卡車一般,撲面而來的力量感似乎與這片冰原最樸素,最原始的狩獵精神交相呼應,汽車的改裝風格帶著一種最簡單的邏輯形式:

“最可靠,最簡單,最穩定。”

因此車輛看起來都格外的精簡,造價也都是格外的昂貴。

畢竟在北極海的深處,還是有著船舶不能抵達的深層冰川地帶,這就需要藉助這些工具車輛來進行探索活動。

不過何清遠希望,能不用下船就不下船。

畢竟,太TM冷啦!

白天呼嘯而過的海風迎面而來,帶來潮溼又寒冷的氣息,這種溼冷溼冷的感覺不亞於是在冰水裡遊了一圈的狀態。

涼颼颼的。

要不是做任務,誰會來這喝最正宗的西北風。

不過還得在等幾個小時,裝備雖然都已經接收到了,不過要想最終運到茄捕號上去,還需要藉助港口的小型拖船把這些貨物都運到深水港的裝載區。

就,挺麻煩的。

何清遠本來就想圖個新鮮感,也就跟著下船上岸,打算拍幾張唯美風景照片啥的,但是等他真正地踩在鬆軟的凍土地上,他整個人就如同是一隻被凍傻的teddy bear。

實在是,太tm冷啦!

零下57攝氏度!

就連以抗寒屬性聞名於世的斯拉夫超人,我們著名的奧斯託洛夫船長此刻也縮著脖子蹲在碼頭邊上,眾多國際水手,還有何清遠身後那兩個跟過來的保鏢哥們,大家現在都蹲在碼頭邊的殘破小木屋裡,圍著臨時搭建篝火堆取暖。

如果有柴油的話,但也不至於如此落魄,只可惜車子的油箱裡都空空如也,大家也只好躋身於這間四處漏風的小木屋,靠燃燒著潮溼的木頭。

此時已經沒有任何形象可言,大家都學著何清遠的樣子,把兩隻手手互相伸到兩隻衣袖裡,揣著手手,等待著遲到的拖船。

“謝特!這群懶狗他們一定又沒有按照計劃行事!”

通訊頻道裡再次傳來裝載推遲的訊息,被凍得牙齒打顫著的水手長低聲咒罵道。

不知道是不是最近港口區承載壓力過大的緣故,來來往往的船舶給了這個坐落於世界邊緣的極地小鎮帶來了不小的壓力,鬼知道最近為什麼國際社會如同抽了風一般,一股腦湧到北極海,何清遠甚至在形態各異的破冰船中,發現了某些熱帶國家的旗幟。

就,挺迷惑的。

又艱難堅持了一個小時後,港區內那一條遲到的拖船終於姍姍來遲。

竟然還是一艘氣墊船,撲哧撲哧的巨大聲響,頗讓人有些頭疼,然而就這麼一批貨,竟然還跑了四趟,最終才完完全全地吊裝到茄捕號上來。

再次進入溫暖的船艙,何清遠頓時感覺到生命的重生之喜悅,跟著奧托船長走進駕駛室,船長勐地抱住他所飼養的緬因貓達達,直接就是一個體表溫度交換的大動作。

西伯利大貓被他涼地伊呀直叫,就差開口說話了。何清遠看到後也是咧嘴一笑,頓時感覺牙齦酸酸的,剛才冷卻的身體,如今又遇到船艙內暖和的空氣,不知道起了什麼奇妙的化學反應。

下午四點多,天色已然接近深邃的夜晚,茄捕號在夜幕下,又緩緩啟程了。

嚴格說,也並不算是啟程,因為啟程是有目的地的說法,這裡的話,換一種文雅的說法,應該叫作隨機跟蹤。

嗯,沒錯,在小地圖的彙總指引下,何清遠選擇了跟蹤了剛剛駛出港口的那幾艘破冰船的航跡,因為在小地圖的線束分析下,何清遠意外地發現,他們的航向似乎都是相同的,甚至就連冰層之下的那艘神秘潛艇,也同樣默默地指向那個方向——古拉冰蓋,赫浦沃斯角。

那是位於北極西北航道線上的一片面積廣闊的冰川地帶,冰層厚度大概在五到七米,伴隨著周圍惡劣的海洋環境,顯然並不是觀光遊覽的最好去處。

就在茄捕號行進的過程中,負責整理潛水打撈裝置的技術人員卻在剛剛吊裝的貨物中,發現了不屬於裝置清單上的神秘包裹。

那竟然是一部行動式的海事電臺,沒有人能說明這玩意是怎麼被混雜到裝置中間,並且隨著貨物吊裝到茄捕號船上的。

就連何清遠自己也不知道,剛剛合作的裝置經銷商竟然還白給了一套價值不菲的電臺?

而在船舶的後直升機倉庫,在場眾人又仔細地對這個電臺進行研究後,發現這竟然是一個經過特別處理,只能接收某個特定頻段的加密海事電臺。

電臺在接上電源後,成功啟用,有些詭異的是,從中間的通訊頻道內,一直傳來一陣低沉的機械男聲,用著字正腔圓的英文,一直重複道:

“座頭鯨隕落!

!”

“注意!座頭鯨隕落!

!”

……

沒有人知道這句如同代號一般的奇怪話語代表著什麼意思,即使是見多識廣的奧托船長聽了電臺頻段後,也是皺起他的眉頭。

緊接著,他告訴何清遠,這個海事電臺應該屬於是軍用級別的特別裝置,之所以出現在這條船上,推測可能是在剛剛裝載的時候,同鋼鐵巨人號的物資發生了混淆,被意外地裝載到他們的貨品組裡。

這是港口吊裝常有的事,只是這個電臺處處都透露著不合理之處,這無疑是很讓人費解,而同樣感到很費解的,也是目前的局面。

眾多國別不同的破冰船不約而同地組成了一個浩浩蕩蕩的船隊,大家義無反顧地深入邊緣冰層,向著裡面整齊進發的大場面,恐怕人類歷史上這麼精誠團結的一幕,應該是想象中,當年99年那一場藍星保衛戰的時候。

而現在,現場也是出奇的詭異。

在茄捕號追蹤的隊伍裡,就在剛才短短幾個小時之內,從中不斷地匯入了其他船舶。

在左舷38度半的角度上,是兩艘JP國的國家科考船,長度大概只有茄捕號的一半左右,很令人擔心會不會原地擱淺在冰面上。

而在茄捕號右舷最邊緣位置上,大概兩海里的距離以外,是一艘同茄捕號幾乎平行航行的中型破冰船,上面懸掛著Ae國的旗幟。

這是在小地圖探測的視野之內,而在船上雷達的探測範圍,六十公裡的半徑之內,密密麻麻的光點,每一個都代表著可以穿行於北極的極地船舶。

差不多全世界的破冰船都匯聚於此了吧?

而現在,大家在公共訊號頻道上,卻都相當默契地保持著應有的沉默,卻在行動上都各自拉開距離,默默地奔著共同的方向。

駕駛室裡,在場眾人也都有著沉默,何清遠一時間,也摸不著頭腦。

這種感覺怎麼說呢?就好比是大家湊在一起去吃席,卻不知道吃的是誰的席一樣奇怪。

而任務反饋的進度,卻在一點一點地漲著,每次都是0.01這個樣子,直到這一日的午夜時分,值守的船舶大副一臉驚詫推開躺在駕駛室一角悶頭睡大覺的何清遠,一旁站著同樣瞪大眼睛看向窗外的奧托船長。

“老闆,你應該看看這個。”

何清遠睡眼惺忪地睜開眼睛,現在船首樓的觀察視窗後面,只是簡單地一看,瞬間就倒吸一口冷氣。

赫浦沃斯角的冰川,竟然在發生斷裂!

最終抵達現場的,只有寥寥數個巨型破冰船,海域通訊的公共頻道裡,卻是傳來一陣又一陣嘈雜的聲音,現場的幾條大船不約而同地把探照燈打在斷裂的冰川截面上,震耳欲聾的聲響如同山崩一般,響徹寰宇。

“我艹……”

何清遠不由地爆了一句粗口,這種事件發生的影響力,不亞於是阿卑斯山脈被人用刀噼開一樣。

赫浦沃斯角,作為北極地區冰川地帶的地標地點,可以說是相當著名的存在,只是誰也沒有想到,曾經被譽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精妙之作,竟然會以這種方式毀滅。

這是冰川自然消融之後的斷裂,還是?

還是人為破壞的結果?

轉眼間,在他的三維小地圖上,何清遠清清楚楚地看到,那艘一路尾隨,神神秘秘的潛艇,竟然就在剛剛的一個瞬間,似乎對著冰川海面以下的部分,發射了某種東西,那東西呈現橢圓長梭形的外形構造,總共分成幾個批次。

等何清遠注意到的時候,那東西顯然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幾道水中加速的航跡也在慢慢消退,船前的斷裂冰川帶上,隨之而來的,又是一陣如同排山倒海一般的巨大聲響。

緊接著,冰層之下的海面都隨之一晃。

漆黑的海水翻騰著,如同沸騰一般,肉眼可見地,那一整片,保守估計重達億萬噸級的冰川在重力效應下,發生著嚴重形變,轟隆轟的聲響帶著恐怖的視覺張力。

就在所有人都詫異的同一時間裡,小地圖上,何清遠注意到那艘疑似某國的戰略潛艇,趁機調轉方向,向著視野之外的海域全速撤離。

何清遠視線一凝,他察覺到一絲危機的氣息。

很快,幾乎就在浦沃斯角冰川斷裂後半個小時內,當地時間深夜的國際互聯INT網上,各種各樣的新聞影片伴隨著這則訊息,一同出現在全世界網民面前。

帶著#赫浦沃斯角冰川斷裂標籤的內容開始鋪滿整互聯INT網的每個角落,隨之而來的是一份秘密的信件,也在同一時間公之於眾。

在多數西方媒體的渲染下,赫浦沃斯角冰川斷裂變成了一場被預言的真相,何清遠也終於弄明白為什麼今天在現場會有這麼多的破冰船一同前往赫浦沃斯角,原因很簡單,正式這位這封發表在國際環境保護研究領域的公開信。

寫信的人是Ae國一位著名的氣象學家,他在信中坦言赫浦沃斯角冰川會在未來一到兩個月內,最遲11月底發生斷裂事件,在信中甚至還附雜了一些現場冰層的勘探研究資料,何清遠不懂科學,但是從這封被傳的有鼻子有眼,玄乎其玄的信件中,何清遠很難不會嗅到一絲陰謀論的氣息。

這tm哪是預言啊?這不是我說你做的真摯套路麼?

畢竟,何清遠可是切切實實地確定,從那艘潛艇的魚雷發射管裡,一定是發射了某種東西,那才是導致冰層斷裂的罪魁禍首。

而這表面一切,都只不過是一場國際舞臺上的障眼法而已。

只是,茄捕號誤打誤撞地跟隨著現在眾多船舶一起,見證了這歷史性的一幕。

那麼潛艇背後勢力的真實目的是什麼呢?

好奇心驅使下,何清遠跑上橋樓,搖晃著喚醒了熟睡的小鷹,小鷹略帶不滿地叫了一聲,隨後撲愣起翅膀,衝向寒風刺骨的夜幕。

隨著小鷹高度的爬升,何清遠的三維小地圖中,探測距離也在不斷地擴大,最終擴充套件到斷裂冰層的邊緣,只是一個照面,何清遠看著小地圖上,那如同琥珀一般,鑲嵌在冰層深處裡的巨型物體,突然就愣住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那竟然是,某種大型金屬物體的殘骸???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