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6章泡沫裡的商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就在盧昌華和王瑤從林場檢視育苗基地回來,遠在京城的胡大貴就打來了電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副急吼吼的樣子。

“昌華,移動公司找我們洽談合作了。”

“怎麼合作?”

“他們準備推出移動夢網計劃,找我們合作了。”

“哦?真是好事啊。”

早在去年,移動與電信之間拆分就已經開始了,今年正式在京城成立了移動公司。

而胡大貴根據盧昌華的指示,早早的就跟他們有了聯絡,一直有溝通。

這不,今年就有好事了。

“不僅找了我們,還有其他公司呢。”

“這不挺好麼,有錢大家賺嘛,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每人都吃的多,如果只是一小塊蛋糕,再爭搶也沒多少。”

“呃,也對。”

“對了,王露現在怎麼樣?”

“根據你的意思,由她負責電子商務部門。現在已經全面接手了,我看幹的挺好。”

胡大貴說道。

“嗯,讓她抓緊進入角色,爭取商務平臺早點上線。”

“好的。”

“還有,移動夢網啥時候開始?”

“聽他們的意思,要十月底吧。”

“那來得及,你們要及時跟進,看看咱們需要做什麼準備。”

“放心,我們隨時跟他們溝通。”

放下電話,盧昌華也是高興。

網際網路發展了好多年,現在終於向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方向發展了。

從九四年開始,很多風投都擠進了網際網路這個新興產業。

可到現在為止,能真正賺錢的網際網路企業沒有幾個。

也就是搜信網每年有些利潤。

可如果要是跟移動合作,那前景就不一樣了。

首先就是用戶數的差異。

使用電腦上網的使用者,截止到2000年,有2250萬。

而移動用戶的數量則高達一億。

第二個差異,網際網路提倡的是免費共享。

這些年網際網路使用者習慣了什麼都免費。

雖然盧昌華的搜信網有一部份東西是收費的,可這也就限制了用戶數量。

而行動電話呢?

從一開始就是收費的。

而且費用還不低,是身份的象徵。

到現在,一億移動用戶早就習慣了手機電話收費的模式。

在這種情況下,跟移動合作,收費就成了必然。

而使用者的心理預期還不低。

這也為那些與移動合作的網際網路企業提供了生存的機會和土壤。

為啥要這麼說呢?

因為,2000年,對全世界的網際網路企業都不是一個好年份。

就在盧昌華一家在東北農場歡度春節的時候,美國的股市一路飆升。

網際網路企業的市盈率突破了200。

在三月份,卻突然下跌。

市值直接蒸發了三分之二。

有70%的公司利潤為負,很多公司的現金只能維持十個月。

在此後的兩年間,股市蒸發近五萬億美元,對世界經濟是一個重創。

而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也趕上了這波行情。

很多網際網路企業在創業之初沒有什麼錢,剛搞出點名堂就想著上市圈錢。

這個年代,成功企業的標誌就是上市,尤其是去海外上市。

很多中國網際網路龍頭企業都走了這條路子。

而唯獨搜信網不信邪。

誰勸都不上市。

這就是盧昌華的戰略了。

自己又不缺錢,上市幹嘛?

很多企業上市就是股東為了圈錢,企業一上市,他就成功了,可以功成身退了。

至於企業還能不能走下去,能不能發展,他根本就不關心。

套現走人才是他的目的。

就在全世界的網際網路企業哀鴻遍野的時候,搜信網依然穩坐釣魚臺。

按照自己的規劃穩步前進。

而盧昌華知道,年底的移動夢網計劃才是這些網際網路企業的救命稻草。

要是沒有移動公司給他們續命,恐怕這些企業就要消失了。

雖然移動公司也找了某浪,某易談合作,可是它們哪裡知道年底這個移動夢網會給自己帶來什麼?

是畫在遠處的一張餅,還是續命仙丹?!

經過春節期間的打擊,一個多月過去了。

他們對未來充滿了惶恐。

業內人士都說,今年是網際網路泡沫破裂的一年。

各家網際網路公司的老闆都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尋找著救命稻草和接盤俠。

裁員成了必然。

而搜信網卻在此時大張旗鼓的吸納人才。

搜信網的員工從1200人,迅速增加到了四千人。

王露領導的電商平臺得到了人才的充實,迅速的展開了上線前的準備工作。

盧昌華兩口子回到家,悠閒的吃了晚飯,又返回了北崗的家中。

這段時間,兩人都在忙碌,在各個公司間穿行。

也沒有什麼二人世界。

今晚正好沒人打擾。

兩人洗漱之後,正準備休息。

電話又響了。

盧昌華心裡就不痛快了。

看是胡大貴打來的電話,就問道:“都幾點了,啥事不能明天說啊?!”

“嘿嘿,昌華,重要的事。”

“說。”

“有人要把公司賣給你,我做不了主,只能給你電話了。”

“哦?哪家公司啊。”

“還能是誰啊?就是京城的這幾家網際網路公司唄。”

“他們找了個中間人,給我打電話,說要談談。你看咱們談嗎?”

“談啊,為啥不談?這樣,明天你先跟他們接觸,我爭取後天過來。”

“行。”

王瑤正從浴室裡出來,見盧昌華掛了電話,在客廳裡發呆。

就走過來問道:“有啥事?”

“大貴說有幾家網際網路公司撐不住了,想要跟咱們談談。”

因為自己也有胡兩萬公司,所以,王瑤對這方面的訊息比較關注。

也知道現在這些企業的日子不好過。

問道:“你是怎麼打算的?”

“如果可能可以參股,各自經營。”

“為啥不直接合併呢?”

王瑤問道。

“每家網際網路企業的使用者群體都是有差異的。”

“如果我們各自經營,相當於雞蛋沒有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使用者也能保住。”

“如果合併了,就會流失很多使用者,那我們參股就沒啥意思了。”

“網際網路企業的最大財富就是使用者。一個沒有使用者的網際網路企業是沒有價值的。”

聽到丈夫這麼說,王瑤出陣神,緩緩的說道:“昌華,現在你說話越來越有哲理了。”

“是嗎?呵呵,這都是講給別人聽的。”

見他這麼說,王瑤點點頭,拿起毛巾擦起頭髮上的水珠來。

第二天,盧昌華就飛去了京城。

和胡大貴在公司見面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

胡大貴在辦公室裡和他聊了一陣下午和這幾家公司的老闆接觸的結果。

“昌華,某浪的意思是他們轉讓20%的股份,某狐是30%。”

“價格談了嗎?”

“沒有。”

胡大貴搖搖頭。

“跟他們約一下,明天上午來這詳談。”

胡大貴立即拿起電話,跟他們約了時間。

門外有人敲門。

胡大貴開啟房門,見是吳玥,問道:“訂好了?”

“嗯,已經訂好了,現在就去嗎?”

胡大貴兩口子在門口說話,盧昌華早看見了。

“吳玥,進來。”

“哎,董事長。”

胡大貴和吳玥走了過來。

“酒店和餐廳都定好了,咱們先去吃點飯,然後送你去酒店吧?”

胡大貴把行程安排說了下。

“行,就按你說的辦。”

“吳玥跟我們一起去吧,也能開開車啥的。”

三人就來到了餐廳。

雖然他們剛分開一個多月,可依然感覺好長時間沒見了。

胡大貴作為負責人,當然要招待好老闆。

他把酒倒滿,然後說道:“咱哥倆又見面了,希望明天能成功。”

“我可是一杯的量,喝多了可不行。”

“多了怕啥?吳玥在,她開車。”

盧昌華一想也對。

畢竟胡大貴在京城壓力也大,自己作為老闆也得給他多鼓勵。

“哈哈,既然大貴這麼說,我就破例多喝一杯。”

胡大貴也知道,盧昌華的酒量確實不行。

自己盡到地主之誼就行了。

兩人碰了杯,滋熘喝了一口。

“吃口菜,不算賴。”

胡大貴別看在外人面前人五人六的,可是在自己的哥們面前,依然是那德行。

“你呀!”

酒過三巡。

胡大貴還沒咋地,盧昌華就滿臉通紅了。

“不行了,今天破例了,都兩杯了。”

“不喝了就多吃點菜。”

“我還是吃碗飯吧。”

“對於明天的見面,你有什麼想法?”

盧昌華端著飯碗,看著喝酒的胡大貴。

“我嘛……”

他猶豫了一下,說道:“昌華,其實吧,我是不贊成接手他們的公司的。”

“哦?為啥?”

盧昌華把飯碗放下,看著胡大貴問。

“我這怎麼想的。”

他滋熘喝了一口,把酒杯放下。

看著盧昌華說道:“網際網路公司都是以內容取勝。”

“我們的搜信網使用者是一個群體,他們又是另一個群體。”

“使用者雖然有些差異,可是總體來說是有競爭關係的。”

“如果兩家合併成一家,那不是不意味著,我們公司將變成大而全的網際網路公司,從而失去了特色。讓原來的使用者不滿意,而新使用者有無法獲得滿足。我們可能兩頭不討好。”

“還有嗎?”盧昌華問。

“這就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不一定正確。”

現在胡大貴也學會了圓滑。

見丈夫這麼說,吳玥喊擔心老闆會怪罪,暗地裡拉了拉胡大貴的衣角。

意思你別瞎說,這不是得罪老闆嘛!

胡大貴也反應過來,趕緊閉嘴了。

“嗯,你說的有道理,我的想法你也聽聽。”

“我打算參股,各自經營,不合併。”

“啊?不合併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