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1章你們研究研究這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二天,盧昌華從西京賓館回來。

搜信網召開了一個秘密會議。

在會上,盧昌華宣佈了一項很熱門的專案。

把技術部的人都驚呆了。

啥呀?

電子商務。

說人話就是把樓下市場裡的生意搬到網上去。

這些大家夥都不澹定了。

去年的時候,中國化工信息網正式在網際網路上提供服務,開拓了網路化工的先河,十二月,中國化工網(英文版)上線,成為國內第一家垂直B2B電子商務商業網站。

今年二月,由焦點科技運營的中國製造網(英文版)在南京上線。

這些是中國電子商務的先驅。

可這是面對國外市場的。

國內的網際網路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

此時,盧昌華提出,在國內搞電子商務,這些第一代網際網路碼農們當然很驚奇了。

現在他們連什麼是電子商務都沒有感念。

現在最火的亞馬遜是九五年成立的,最初也只是透過網路銷售圖書。

在九七年就上市了。

一下子讓世界的目光都關注到了它身上。

由於業績非常好,在今年又宣佈要進軍圖書之外的行業,擴大了自己經營的範圍。

而中國電子商務第一人,是還在福建搞連邦軟體銷售店的王俊濤。

九七年的夏天,他用了四個月的時間,寫出了國內第一個電子商務網頁,用來銷售連邦軟體。

誰知道,竟然一炮而紅。

每個月都能銷售出幾萬元的軟體,這讓他對電子商務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這就是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的雛形。

就在盧昌華在會議室裡大講電子商務的時候,王俊濤正在去海南的飛機上。

正是這次連幫的海南會議,讓他把電子商務的事彙報給了連幫高層,引起了重視,才有了後來的電子商務網站,8848。

當然,這是後話。

如今,盧昌華反而是第一個提出了電子商務的想法。

他讓辦公室拿來了白板,自己站在白板前,詳細的解說了電子商務的邏輯關系和流程。

參與會議的人都像在聽天書一般。

“電子商務分為B to B,B toC,G to B。”

“啥意思呢?”

“B to B,就是企業對企業進行交易。”

“B toC,就是企業對消費者進行交易。”

“G to B,就是政府跟企業之間進行的交易。”

“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交易,基本就是原材料和裝置的採購。它的市場雖然不小,可是多年來,各家企業之間都有相對成熟的配套供應商,他們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採購模式,很難讓他們透過網路來採購。”

“主要原因是,企業採購不僅是價格問題,還有一個質量標準問題。這個透過網路很難進行比較。很多廠家是相信眼見為實的。”

“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交易,就是我們說的B to C模式。也是亞馬遜現在的發展模式。”

“這個模式是經過檢驗的,是成功的。”

“只要我們模彷它的這個模式,也能獲得成功。”

“這個亞馬遜是外國的東西,在中國能行嗎?”

有人提出了質疑。

盧昌華微微一笑。

“其實,國內也有成功的例子了。大家看。”

他現場上網,開啟了一個電子商務網頁,正是福建連幫軟體的銷售網頁。

盧昌華當眾操作起來。

很快就下了單,進入了付款的頁面。

“怎麼樣?現在付款,就會進入軟體的下載頁面,這樣就銷售出去了。”

“哦!”

技術部的人都恍然大悟。

胡大貴也張著大嘴,一臉的吃驚。

“電子商務網站的模式很簡單。”

“無論是商家還是使用者都需要註冊,這裡要強調商家必須要實名制。”

“啥是實名制?”

“就是用身份證和營業執照來登記注冊的,才能在網站上開店。”

“我買東西也要實名嗎?”

“買東西不需要,只要有詳細的地址和電話就行。”

“這裡有個難題啊。”

胡大貴想到了問題的關鍵。

“使用者也付錢買了,可是商家的東西怎麼能到使用者的手裡呢?”

“初期先透過郵局郵寄。”

“那費用可就太高了。”

“這些不急,我們可以先固定一些大型的商家,由他們和我們共同想辦法把商品送到使用者手裡。這裡有了利潤,就會有人專門幹這個業務了。”

“付款怎麼辦?”

有人提出了不信任的說法。

“要是我付錢了,他沒給我發貨,或者質量有問題,咋辦?”

“這個好辦,我們建立一個第三方的監管平臺。”

“使用者先把錢打進這個第三方平臺裡,等到他收到了貨,驗收合格了,通知我們一聲,第三方平臺再把錢支付給商家,這樣,雙方都放心,都滿意。”

“哦!”

這樣一說,技術部的人都開始點頭了。

“那就是說,我們要搞兩個網站了。”

“對,一個是電子商務網站,一個是電子支付網站。這兩個網站要相互獨立。”

“不過,現在我們最重要的是開發。”

“技術部的擔子不輕啊!”

“我建議,技術部翻出兩個獨立的部門,分別開發,然後再對接。具體的由胡總牽頭。我希望能用一年的時間,初步開發出這兩個平臺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胡大貴見盧昌華說完了,就帶頭鼓掌。

別看他文化不高,可有一樣是別人比不了的。

那就是對盧昌華的忠心。

只要是盧昌華安排的事,他頭拱地都要完成。

正是有了胡大貴的鼎力支持,盧昌華在北寧的事業才會這麼順利的成功了。

如今,一個人嶄新的藍圖畫了出來。

對胡大貴來說,這可能就是一個大餅,看得見摸不著。

可他還是支援。

在他的心裡,總有一個信念。

那就是,人活著總得有目標,哪怕是個大餅,他也要想辦法吃到嘴裡。

這個會議開到很晚。

他們把老闆的思路都記錄了下來,會後還要仔細研究。

第二天,盧昌華又找來了幾個樓下開店的老闆,和他們探討了開店他們需要的流程和專案。

技術部的人也跟著旁聽,並記錄了下來。

對於消費者的需求,嗯,他們就是消費者,仔細一想,也就知道了。

首先你的能看見商品的樣子,價格,質量標準。

由於是郵寄的,需要瞭解運費情況。

關於銀行卡繫結這事,也是個難題。

雖然現在銀行卡可以在全國各地取現存錢了,可是還不能網路支付啊。

這得找銀行人詳細聊聊。

盧昌華建議胡大貴,先成立一個電子商務部,與商家和銀行,郵局的聯絡合作就由他們來操作。

技術部根據他們的要求來開發網站。

其實,對搜信網的技術部來說,開發網頁不難,難的是在支付頁面和郵寄頁面,這些是需要跟銀行和郵局合作的。

由於有了第三方支付平臺,跟銀行打交道的就是這個平臺了。

電子商務對接的是第三方平臺。

有了盧昌華的詳細指導,技術部很快就拿出了開發結構。

底層邏輯確定之後,他們就開始動工了。

搜信網再一次掀起了大規模招聘的浪潮。

技術部的薪酬開的很高。

很快就吸引了大批開發專家。

尤其是科學院計算所的人,還有其他科研院所的計算機方面的專家。

他們被搜信網以技術顧問的身份,分配了開發任務。

這些人都利用業餘時間,碼齊了程式碼。

而搜信網技術部只負責框架結構。

僅此一招,就讓開發進度快上了幾倍不止。

國慶節剛過。

盧昌華就打聽到了柳編發達的地方。

像山東,河南都有發達地區。

為此,他準備去這些地方看看。

如果有合適的人,就請來做技術指導。

8848的創始人在海南開會,可能明年才能來京城搞電子商務網站。

因為他去年就開始搞了,他到京城來搞也只是小打小鬧。

王俊濤畢竟開發的是小網站,只是有了銷售功能而已。

經過盧昌華和電子商務部的人研究,他實現付款的方式很傳統,就是郵局或者銀行匯款,還有就是依託連幫軟體全國連鎖店的貨到付款方式。

他們並沒有電子支付的概念和能力。

如此,所有人都對老闆的想法產生了懷疑。

網路支付能實現嗎?

“不急,支付的事,明年就能實現,大家相信我。”

“昌華啊,是不是咱們也為這個電子商務造造勢啊?”

胡大貴一本正經的說道。

“行啊,你都知道要造勢了?!”

“那當然,你看我跟著誰呢?!開眼了!”

“行。我看明年在京城搞一個網際網路大會吧,你說呢?”

“誰出錢?”

“我們出。這點錢花的值。”

“行,那我讓公司謀劃一下。”

“馬上要千禧年了,在跨進千禧年的最後一年,搞個網際網路大會,既是對前面的總結,也是對未來的展望,具有指導意義。”

“最好跟國家的部委聯絡一下,是不是應該有個網際網路的組織,這個問問他們的意思。”

“好,我明白了。”

胡大貴咧嘴一笑,說道:“確實啊,咱們搜信網都成立兩年了,全國大大小小網際網路相關的企業也不少了,還真沒有一個組織呢。”

“不怕,由胡總牽頭,總會有組織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