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9章改制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九五的春節,就在大家相互請客當中渡過了。

韓穎這幾年,因為孩子小,就請了假,在家帶孩子了。

好在她們單位是趙家掌權,否則她的工作怕也是不保。

一過了初六,盧昌華就帶著媳婦兒和胡大貴兩口子返回了北寧。

他之所以要回公司,是因為公司的改制方案已經完成,需要先在公司高層中過一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挑挑毛病,看看有什麼漏洞。

一到集團,眯縫眼就送來了厚厚的幾大摞檔案草桉。

公司裡的高層都人手一份,回家仔細閱讀,有問題的,就用紅筆畫下來。

或者摘抄出來。

反正各顯神通。

盧昌華和王瑤就在家裡埋頭閱讀起檔案來。

有不明白的地方,兩人還相互探討一下。

檔案上被劃出了很多的條條槓槓。

盧昌華規定,所有高層在家閉門看檔案十日,時間不到繼續看,看透才行。

其實,改制的實質就是全員持股。

員工在公司工作滿三年後,就有全員持股的資格。

員工股份為分紅股,每年年終決算後計算出集團的利潤後,按持股比例分紅。

持股的比例是根據現在的崗位為標準。

根據昌和集團現在設定的崗位和職級,員工的薪酬原則是,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各種補貼組成。這是月薪。

再加上該崗位的持股份額,年終分紅。

所有員工股份只有分紅權,沒有所有權和投票權。

除了盧昌華本人外,所有人都是員工股,包括所有公司高層。

而盧昌華不管擁有股份的比例是多少,擁有一票否決權。

他對集團管理層的決策可以一票否決。

實際上,這就是彷照前世某為的制度來搞的。

十天之後,大家夥都信心滿滿的來到會議室,開始炮轟眯縫眼了。

眯縫眼這邊也有充足的準備,十幾個編寫組的專家嚴陣以待。

對大家提出的各種問題進行解答。

解釋不清的重新修改,表述不完整的補齊。

有邏輯矛盾的,理順。

經過一週的重新修改和審定,昌和集團的改制方案成型了。

三月一號,昌和集團正式釋出了集團改制方案。

所有方案張貼在各個工廠的廠區裡。

同時,廠區大喇叭播放改制方案的錄音。

這下,工人們都炸鍋了。

不是抗議的炸鍋,而是欣喜的炸鍋。

早前,工廠是國家的,我們工人是工廠的主人。

現在?

工廠是個人的,工人就是打工的。

工廠效益的好壞跟工人沒有太大關係。

大不了,這家工廠不好幹了,咱去另一家。

雖然北寧的很多工廠都是昌和集團的。

可只要自己有技術,可以去南方啊。現在南方的工廠太多了。

前段時間,就有職業中介跑來北寧挖牆腳,高薪挖人。

很多人都想著春節後看看情況,不行就拍屁股走人了。

誰知道,集團竟然給分紅!

這好事上哪找去?

重要的是,根據新方案,集團決定拿出九四年的一部分利潤進行分配。

這時候走就是傻子!

本來已經談好要去南方的技術骨幹,現在也打了退堂鼓。

都等著分紅呢,誰去南方打工啊?

在職工福利方面,昌和集團也是拼了。

拿出一部分利潤,建設職工住宅樓。

住宅樓的分配原則就是,只要你擁有了分紅資格,就有了分房資格。職工在單位工作滿十年,這套房子就轉給職工個人。

你瞧瞧這待遇!

誰走誰孫子!

不僅是昌和集團炸鍋了,整個北寧都炸鍋了。

昌和的改制方案驚動了媒體。

各大報紙廣播電視都紛紛報道。

要知道,現在正是很多人跟自己的婆婆鬧分家的時候。而昌和集團成了另一個典型。

他是把自己的東西分給大家,這事還真沒見過。

要說,盧昌華不分紅,誰能說出啥來?

廠子是人家的,掙的錢也是人家的,稅沒少交,工資沒少發,該給都給了。

現在還把自己掙的錢拿出來分給大夥兒。

很多人都說,昌和集團的老闆是不是瘋了?

你沒見別人為了爭奪遺產都打瘋了嗎?

你還往外送?

對這事,盧家人都挺理解。

“掙那麼多錢又花不完,給大夥分分,既能聚攏人氣,又能讓企業長青,有啥不好的?”

王家人對盧昌華直豎大拇指。

這就是古人說的,財散人聚。

你作為老大,死抓著錢不放,誰願意跟著你?

只有你把錢分給大夥,人家跟著你才有奔頭!

這麼簡單的道理,很多人不明白。

就是道理明白,也不一定做得到。

誰不知道錢是個好東西啊?

首先改制的就是昌和拖拉機集團。

它下面有十幾家工廠呢。

僅這些廠子就有十幾萬工人。

妥妥的一個大集團。

首先這些職工就按照標準分了股份,然後就是分紅。

那可是真給錢哪!

當工人們拿著一疊疊的鈔票回家報喜的時候,大家夥知道,集團是玩真的,老闆說話算話。

第二天,所有工廠的氣氛都變了。

平時需要靠管理人員督促幹活的現象沒了。

一個個的認真幹活。

有工人一走一過,把車間地面上的一根草都撿走了。

地面的鐵屑都被打掃的乾乾淨淨。

工人一見面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自己家的活,好好幹。”

平時廠裡來幹臨時工的職工家屬都是得過且過,幹活就是對付事。

如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誰都知道,這是自己家的廠子,還要靠著它分錢呢,可得愛護好。

以前,廠子裡的管理人員,只要手上有點小權利,都想法設法的吃拿卡要,撈點好處。

現在,先不說自己有沒有這個必要,就說周圍的人就盯死你。

只要你敢貪汙,被人發現就有人舉報。

這舉報的後果那就太嚴重了。

你貪汙能搞多少錢?

分紅能分多少錢?

這利益一衡量,貪汙受賄的人自然就少了很多。

就連昌和集團的小夥子大姑娘都成了香餑餑。

哪個姑娘不想嫁進來?

哪個小夥不想娶個昌和的姑娘?

可人就是怪了。

越是香餑餑,人家還就不外嫁。

誰不知道昌和小夥好啊,自己嫁個內部的小夥子,那不是一加一大於二麼!

誰都會算賬。

這個分錢的訊息,讓技工學校的學生們興奮得不得了。

只要自己一畢業就能進廠,三年之後就能分房分紅,房子十年後就是自己的。

上哪兒找這樣的單位?

黑省其他單位的人羨慕的不得了。

一想到自己單位領導摳摳索索的樣,他們就吃不下飯。

自己的命咋就這麼不好呢?

咋就沒碰上這樣的老闆呢?!

昌和集團改制,讓很多其他老闆嗤之以鼻。

“嗤,你看著吧,他們幹不長,早晚得黃了。”

“企業的利潤都分了,哪有擴大再生產的錢啊?”

反正就是不好。

只有把錢都揣進自己的腰包才是正確的。

盧昌華根本就沒時間去關心外面對自己的議論。

拖拉機集團已經改制了。

其他廠子也要跟進。

像罐頭廠,北絨廠,糧油加工廠,飲品廠都得改。

飲品廠建廠較晚,還沒有三年,所以,他們只能等到明年了。

不過,他們知道,集團是動真格的,不是說著玩的,也就耐心的等著。

只要時間一到,該分紅一分不會少。

昌和集團每年招工雖然說不上費勁,可也很難招滿。

今年,不用你出去招工了。

人家主動的跑來集團,打聽招工的事。

只要是昌和集團的企業,別管是啥廠子,就是一個進!

周圍縣市剛畢業的小姑娘小夥子排著隊的來報名。

這就是制度的魅力。

無論是哈市還是齊市,還是佳慕斯,牡丹江,黑省的中心城市大量的人員都往北寧跑。

為啥?

北寧有錢人多啊!

誰不知道昌和集團分紅了。

工人手裡最少都有萬八千的。

來北寧做生意還能虧?

從四月份開始,北寧的鋪面就變得緊俏了。

租金嗖嗖的往上漲。

人來得多,這房價也就不便宜。

很多二手房的價格比黑河的都貴了。

這就是一個企業帶動一方經濟的典型代表。

各地市邀請盧昌華去參觀考察的人絡繹不絕。

盧昌華忙完改制的事,就趕緊返回了農場,他可沒那個閒心去應酬這些事。

他撂挑子撂習慣了,王瑤就得頂著。

迎來送往的事,就她在忙活。

而盧昌華則回家陪孩子去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