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1章跨度大容易扯到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盧昌華對蘇俄的工廠有著很大的偏執。

前世他就曾想著在蘇俄解體前,如果自己有能力,就一定要劃拉點工廠過來。

你想想,要真是有這樣的機會,是不是能建設一大批工業製造企業,那樣,咱們的製造業是不是能提前進入世界先進水平?

這些也只是他前世的幻想。

結果,他這個幻想要變成現實了。

作為一個農場小職工,養魚起家的鄉鎮企業家,靠投機蘇俄暴富的暴發戶,他還是小看了現代工業的複雜性。

首先的問題就是工人。

雖然可以用蘇俄的部分工人,可是沒有本國的工人做支撐,是走不長遠的。

萬一他們一走了之,工廠不就黃攤子了嗎?!

再有就是技術。

如果技術始終都掌握在蘇俄人的手中,把工廠搬回來就失去了意義。

說來說去,還是人的問題。

派過去的部分中國工人,基本就是力工。

溝通有問題,人家為了自保還防著他們。

關鍵性的技術和操作都不告訴他們。

這種情況,盧昌華知道後也很苦惱。

按照他的想法,既然搬回來了,就要組織生產。

想辦法讓他們帶徒弟。

謝爾蓋的家人也隨著機器一起來到了北寧。

老毛子的發動機廠有非常齊全的配套車間。

發動機涉及的主要部件都能自行生產。

因此,車間和分廠就很多。

有翻砂鑄造車間,發動機的缸體缸蓋曲軸連桿都需要先鑄造出來。

當然,鑄造車間需要模具,還有模具車間。

鑄造出粗胚,需要機加車間進項精細的加工。

研磨車間對機加件進行精細的研磨。

總裝車間,就要把這些元件進行組裝了。

這時候的活塞環,缸蓋墊等密封件和連結件就需要進入車間了。

這些東西需要配套廠家生產。

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技術工人和先進的裝置。

其實,這些東西國內很多廠都有。

可是加工和裝配精度都有差距。

為了讓這些老毛子工人能安心工作,工廠跟工人簽訂了長期用工合同。

這樣,他們就有了保障。

至於住房問題,盧昌華只能自建。

在發動機廠附近,要建造住宅樓。

這些人來了得有住的地方吧?

現在天寒地凍,只搶建了五棟。

暫時安排技術骨幹入住,家屬要等到明年才能來了。

沒地方住。

一車車的裝置運了回來。

在老毛子的指揮下,中國工人為主力,進行了安裝。

鍋爐房只建了一半就停工了。

車間裡凍的跟冰窖似的。

沒辦法,只能在空鐵桶裡點燃篝火,在車間裡取暖。

機床是最精密的裝置,在蘇俄拆卸裝箱的時候,就很小心。兩個月的時間,基本都用在這上了。

運到北寧後,整箱用叉車運進車間,先緩兩天,然後才能拆箱移動,安裝除錯。

為啥?怕壞唄。

要知道,現在都是零下二十多度三十度。

金屬在這樣的低溫下都很脆弱。

稍不注意,磕著碰著,機器就有損壞的可能。

整個工廠車間裡,都燃著火盆,有專人守著。

盧昌華這段時間都撲在了工廠裡。

說起來,他對柴油發動機還是很熟悉的。

作為東方紅拖拉機的學員,一年拆一兩次發動機是很平常的事。

對這些發動機的構造也熟悉。

雖然他不太明白各個車間的製造工藝,可是大體上的流程還是知道的。

作為一個半吊子,他至少不算完全的外行。

可就是這樣,他也經常鬧出笑話來。

沒辦法,他只能去慶華廠求援。

發動機廠雖然沒有做什麼宣傳,可是作為在本地的軍工企業,他們早就知道了這件事。

還一直在琢磨,是哪個傻子幹這麼蠢的事。

結果,這個傻子就來了。

總工陳立國正在辦公室裡看檔案。

有人敲門。

“請進。”

房門被推開,是辦公室的小吳。

“小吳啊,有事?”

“陳工,有人來找你。”

“哦?誰呀?”

“是昌和發動機廠的,指名道姓的找你。”

“發動機廠?”

陳立國放下檔案,看著小吳問道:“就是在鐵南新建的那個廠子?”

“是。”

“他們找我有啥事啊?”

小吳搖搖頭。

“讓他們進來。”

陳立國皺著眉頭。

在北寧搞發動機廠?

一沒有鋼鐵資源,二沒有技術工人儲備,三沒有配套廠家。

這個老闆不是傻子就是瘋子。

盧昌華敲門走了進來。

“陳工,我是昌和發動機廠的盧昌華,你好!”

盧昌華主動跟陳立國握手。

老陳已經五十了,是個老軍工。

他很好奇這個傻子長啥樣?

誰知道進來的是個年輕人。

盧昌華?這個名字他聽說過。

據說是北寧的首富,還很年輕。

可他見到真人,發現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年輕。

兩人客氣了一陣,都坐下了。

盧昌華也不兜圈子,直說來意。

“陳工,我這次來,是求援來了。”

“哦?你找我求援?”

“事情是這樣的。”

盧昌華就把自己建廠的前因後果說了。

“我一是想為家鄉創辦一個工業製造企業,改變北寧農業縣的經濟格局。二是,蘇俄這家發動機工廠要破產了,我們不買,要是讓別人買走太可惜,我想著買回來,也能給國家培養一大批技術人才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就是我的初衷。”

“可我把這事想簡單了。”

聽了盧昌華的訴說,陳立國反而對他這個魯莽舉動有了不同的看法。

這是個愛國的傢伙。

雖然有錢燒得慌,可畢竟也是想乾點實事。

“說吧,讓我怎麼幫你。”

“我想請陳工為我們廠的技術顧問。還需要咱們這邊派些機加工的高手,幫我帶帶徒弟。”

“你也知道,我們廠都是老毛子,暫時還是可以的,以後也得我們自己人才行。”

“明白了。”

陳立國想了想,說道:

“我安排幾個老師傅去帶帶人,也跟老毛子學習學習,看看他們的技術到底怎麼樣。”

“好,太感謝陳工了。”

“謝啥,都是北寧的,相互幫助嘛。”

有了十幾個老軍工的加入,機床的安裝除錯進展較快了很多。

每位師傅都帶了四五個徒弟。

老毛子見狀,知道自己的做法讓老闆不滿了,謝爾蓋也下達了帶徒弟的命令。

帶徒弟這件事才算有了著落。

時間就在雙方鬥智鬥勇中,進入了十二月中旬。

馬上九一年的新年就要到了。

而老毛子們都嚷嚷著要回家過聖誕。

盧昌華跟陳立國商量,堵不如疏。

於是釋出了聖誕節休假的通知。

老毛子拿著剛發的工資,就大肆採購了一番,坐車往同江口岸去了。

他們要趕回哈巴羅夫斯克和家人團聚。

謝爾蓋面對這樣的事,也是毫無辦法。

過聖誕就像中國的春節,只是他們的傳統。

盧昌華對過聖誕沒有意見,可是,他害怕這些老毛子一去不回。

“沒辦法,他們就這樣。你還得招些大師傅來。”

“都是步子太大惹的禍啊!”

盧昌華知道自己扯到蛋了。

回到家,王瑤正在家裡烤火。

雖然有集中供熱,可暖氣的溫度始終上不來。

在家裡都凍手凍腳。

於是就把壁爐點上了。

丈母孃已經提前住進了盧昌華家,老太太不放心姑娘的飲食,她要親自做飯。

王瑤就讓大師傅給老媽打下手。

保姆每天來兩趟,上午來一趟打掃衛生,下午來洗洗涮涮。

今年,王瑤給汪雪和李梅早早的放假了,讓她倆回家看看家人,相相親,過了春節再回來。

兩姑娘帶著這幾年攢的工資,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一進門,盧昌華就擠出笑臉。

“媽,辛苦了,還讓你來給我們做飯。”

“你不是忙麼,瑤也有身孕,我做的飯她喜歡。”

王媽媽和大師傅一起,把飯菜擺上了桌子。

王瑤抱著肚子,看著丈夫一臉疲憊的回來,心疼的問道:“餓了吧,洗手吃飯。”

“嗯,有點。”

盧昌華不想把自己的煩惱帶回來。

在家他不提工作的事。

進衛生間洗了把手,用熱毛巾擦了把臉,讓自己的精神好點,這才走了出來。

“來,嚐嚐我做的紅燒肉,跟大師傅的不一樣。你不是最喜歡紅燒肉嘛。”

丈母孃樂呵呵的說道。

“媽,快坐下,一起吃,師傅也一起來。”

“不了,我還要趕回去。”

這也是規矩,師傅做完飯就走,不在主家吃飯。

“今天就在這兒吃,陪我喝一杯。”

“對對,他在外面也是累了,喝一杯解解乏。”

王瑤善解人意的說道。

“正好你也陪陪他。”

丈母孃也湊熱鬧。

“也給我倒一杯。”

“對,給媽一杯,她也累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