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4章錦鯉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鯉子甩籽之後,就可以對外銷售了。

水產公司的張胖子親自來了一趟,希望盧昌華把魚賣給他。

當初,盧昌華控制大鯉子的銷售,是因為種魚不多,需要繁殖,還得供應魚莊,魚就不夠了。

經過兩年的發展,大鯉子的數量翻了好幾番,自己也用不完。

不賣也不現實。

“好,張科長,你就來車拉吧。”

盧家大鯉子出名之後,市場需求就很旺盛。

可對外銷售的不多,有些奸商就用普通鯉魚來冒充。

時間一長,有人去工商和有關部門告狀。

市長辦公會上,水產公司的老大被好頓批!

“你們是幹什麼吃的?必須儘快解決貨源問題。”

這個事最終就落到了張胖子腦袋上,誰讓他是業務科長呢。

他不得不親自跑來找盧昌華求援。

見盧昌華這麼大方的答應,他樂得嘴都合不攏了。

“好,好,兄弟,好哥們!”

為了平息市場上的亂像,張胖子一個電話,搖來四五十人,帶來了二十多輛汽車。

先在一百畝水面拉了幾網。

裝走了十車。

而後,就把重點放在三千畝的水面上了。

那個鐵皮船終於安裝了柴油發動機,船尾自制了一個螺旋槳。

這次下網,它可立了大功。

一連捕撈了一個禮拜,拉走了百十車,四百噸大鯉子,用來暫緩市場的緊張。

就在張胖子在水庫忙乎的時候,盧昌華的錦鯉小魚苗也可以上市了。

由於錦鯉是人工飼養,所以密度可以高些。

一百平方的水面,養個幾十條不成問題。

更何況,這些是幾釐米長的小魚苗?

一條二十塊的價格,讓人咋舌。

可一想到明年就能賣出大價錢,這些人依然爭先恐後。

很多人都是借錢買的魚苗。

盧昌華在水庫值班室前立一塊大牌子,白底紅字寫著,“養殖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並且預測明年的價格可能沒有現在高,讓他們量力而行。

可這些人都沒鈔票蒙了眼,誰還管明年怎麼樣啊?先把魚苗搶到手再說!

你說這不好那不好的,你咋還養呢?!

人們的瘋狂遠遠超出了他的預計。

也超出了韓建華和李振國的預想。

買魚苗的不僅有農場的人,還有許多外地人也聞風而動。

就連那些倒騰錦鯉的魚販子都跑來買魚苗。

一時之間,錦鯉魚苗被炒到八十元的價格。

那些登記了買魚苗的人最先買到了魚苗,他們的價格最便宜,二十元一條。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剛買到家沒幾天,這魚苗的價格就一路飆升。

像韓建華、李振國這樣的人,是堅定養魚之心的人,見到現在的價格,也心裡發毛,更何況那些跟風養魚的人呢?

很多人見魚苗嚴重不足,而且價格越來越高。

他們就把主意打到了這些養魚戶身上。

有些人堅持不住魚販子的忽悠,直接加價把魚苗賣了,又跑來買魚苗。

五十萬尾錦鯉魚苗根本不夠賣的。

盧昌華強行留下了五萬尾,其他的被一搶而空。

農行的人帶著保衛收現金,直接駐紮在盧家。

先交錢,然後去水庫提魚苗。

半個月時間,盧昌華進賬九百萬。

成年錦鯉也僅剩一萬尾了。

那些搶到了錦鯉魚苗的一個個喜笑顏開,就坐等明年發大財了。

沒有搶到的,暗自直拍大腿。

後悔自己手慢了,或者錢不湊手。

也把那些不借自己錢的親戚恨上了。

你憑啥不借錢給我?耽誤我掙錢?!

錦鯉太熱,也不是啥好事。

盧昌華去找大哥,要他在新聞裡講一下,投資謹慎,量力而行之類的話。

盧昌中很為難。

他們在電視新聞裡好不容易鼓動起來養錦鯉的熱潮,現在潑涼水合適嗎?!

“大哥,你們雖然初衷是好的,為了農場的經濟發展,可是盲目的經濟熱更可怕啊!我想這個你比我清楚。”

“既然你知道我們的初衷,現在不是挺好嗎?!你的錦鯉魚苗都賣了,農場也有更多的人參與養殖,也給農場增加了稅收,這不是兩全其美的事嗎?”

“我不是說發展錦鯉養殖不好,而是要有序發展,不能盲目,這需要農場的引導。”

見大哥不以為然,盧昌華只能作罷,在這方面,大哥也不會聽自己的。

他又找了趙懷安,跟他說了一通。

趙場長雖然明白盧昌華說的有一定的道理。

可他更相信農場總局的決策。

總局都出錢搞錦鯉研究和繁育了,這未來市場能差得了嗎?!

“小盧啊,我知道你擔心過熱,市場太亂,放心,你的那點魚苗,分散到全國各地,也就沒多少了。”

其實,盧昌華也想過控制魚苗,不賣那麼多的。

可是在那種群情激奮之下,他哪敢不賣?!

他要是說出不賣魚苗的話,恐怕當天晚上就有上百隻農藥瓶扔進魚池裡。

既然你擋著大家發財,那就誰都別想好!

這股熱潮起來就別想下去。

在家屬區的北側,又一支工程隊進場了。

也熱火朝天的開工建設起來。

盧昌華一打聽,這是農場自己引進的一家公司。

是北寧農管局的單位。

看到了盧昌華錦鯉經濟效益太大,也來養錦鯉了。

見這種境況,盧昌華找了十個棒小夥,組成了巡邏隊,專門巡視水庫,重點是南邊四十畝的水面和值班室這邊的兩個池子。

他陸陸續續存進農行三千三百多萬。

這下,長水農場農行主任樂得嘴都合不攏。

趙懷安也安下心來。

農場的貸款有了著落。

總局送來了存摺。

這裡也有一千五百六十萬。

八八年就有半個小目標了,絕對是個人物!

在家屬區的西邊,建起了一片小樓。

總局也派來了專家,和東瀛專家一起,研究錦鯉的繁育技術。

盧昌華賣了幾百尾錦鯉魚苗給他們,算是他們的研究標本。

至於他們心心念念的金銀鯉,盧昌華根本就不鳥他們。

北寧的錦鯉熱,猶如一股熱風,吹遍了東北大地。

這可比當年的君子蘭熱更熱乎。

在一個月內,先後在十幾個大城市都成立了錦鯉的研究機構。

這些研究機構有的是當地政府參與的,有的是企業行為,還有些是個人搞的。

各地的新聞媒體上,經常可見到錦鯉的訊息。

這也讓錦鯉這個產品讓更多的人知道。

很多企業都開始重視錦鯉了。

市面上的成年錦鯉越少,價格就越高。

原本八九百的錦鯉,被炒到了一千以上。

社會上的錦鯉熱,讓有關部門重視起來。

沉洋的電話也打了過來。

“小盧啊,你現在風光了。”

“領導,這是什麼話啊,我就是個養魚的,風光啥?”

“你不是說要來哈市看看嗎?啥時候有空啊?市裡的同志想跟你聊聊呢。”

“領導啊,我現在真走不開,要不就年底吧。”

“行啊,我知道你是個大忙人,就年底吧,來的時候給我電話。”

這天,王瑤又來看他。

兩人一起去了韓建華家。

這是原本就約好的事。

韓建華的池子裡有一百條魚苗。

經過一個多月的生長,已經有手指大小了。

韓媽媽正在餵魚,見盧昌華領著個姑娘進來,就是一愣。

“韓姨,這是我物件,跟我來看看魚。”

“哦,好好,哎呀,真是個好姑娘。”

韓媽媽樂呵呵看著王瑤。

“這是韓穎的媽媽,你叫姨。”

“姨好。我叫王瑤,韓穎我也認識。”

“哦,你們認識啊。”

王瑤走過去幫著韓媽媽餵魚,倆人聊起了家常。

韓建華拿著鐵鍬,正在池子背後一鍬一鍬的培著土。

“小盧來了。”

“主任,我來看看魚苗,咋樣,沒啥事吧?”

“沒事,長得挺好。”

“這兩天還有人來這參觀嗎?”

“有,每天都能來幾個。”

“主任啊,投資需謹慎,養殖有風險啊,我就是擔心他們太盲目。”

“是啊,我也有這個擔心,凡是來我這參觀的,我都會說的。”

韓建華看看他說道:“我這輩子見過很多人,像你這樣讓別人不要買自己東西的還是少見的。”

韓建華笑呵呵的接過盧昌華遞給他的香菸。

“我只是想做事不虧心就行。大家夥想跟著我發財,我願意,可要是賠了本,都跑來罵我就犯不上了。”

“也是,你也不缺錢。”

“我那點錢算個啥啊,比我有錢的多了。再說了,咱再有錢,在別人眼裡就是個暴發戶,土包子一個。”

“呵呵,你有這認識就好,沒被衝昏了頭!”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