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8章盧昌華的新念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就在農場電視新聞中,劉莉站在乳品廠大門前侃侃而談,以記者的身份採訪趙懷安,詳說農場奶牛養殖政策的時候,盧昌華和胡大貴正坐在值班室裡看著新聞。

“我擦,這奶牛!”

盧昌華也會心一笑。

“你小子不學好!”

“嘿嘿,她說奶牛有點意思,正合適。”

有這感覺的,不僅是胡大貴,還有老程。

他在家裡眯著眼,盯著電視裡的劉莉,咽了口唾沫。

真是奶牛啊!

盧家的大鵝該殺的都殺了,鵝絨也拔了。

裝了四十七袋,每袋一斤。

就堆在值班室的地上。

“昌華,這鵝絨你要幹啥啊?”

“我想做個棉衣棉褲。”

“這玩意能行?”

胡大貴看看自己身上的厚棉襖,再看看堆在地上的鵝絨袋子。

“這玩意不冷嗎?”

“不冷。”

今天漫天大雪,盧昌華決定明天一早再去送魚,省得晚上視線不好。

他這才有機會跟胡大貴一起看看電視。

新聞一結束,盧昌華就起身去了暖池。

胡大貴也跟著。

熊寶、墨寶和踏雪都披著濃密的毛髮,警惕的注視著四周。

現在的墨寶和踏雪已經身高體壯了,熊寶反而成了體型最小的一個。

可它們還是遵循著以前排定的座次,有序的跟在盧昌華的身邊。

暖池的塑料大棚外面已經披上了厚厚的棉被。

室外已經零下二十幾度了,二人三狗都吐著白氣,走進了暖池的值班室。

一進入走廊,一股熱氣撲面而來。

盧昌華跺了跺腳面上的積雪,熊寶哥仨也在走廊裡抖著覆雪的狗毛。

聽見推門聲,大洪媳婦從地下室走了上來。

“喲,老闆來了?”

“嗯,來看看。”

盧昌華也走下了地下室。

裡面一個磚砌的大爐子,正轟轟轟的燃燒著,爐膛裡的木頭被火焰舔舐著。

“情況怎麼樣?”

“挺好的,抽力挺大,就是費柴火。”

“柴火不夠了吧?”

“可不,就這樣燒,四個大爐子,至少得十幾車木頭才夠。”

“這幾天就去拉柴火吧。”

走出這個地下室,他們又一一檢視了其他爐子的情況。

“現在溫度怎麼樣?”

“暖池的室內溫度有點高,有二十八九度,水溫才二十度。”

“魚怎麼樣?”

“還行,挺活躍的。”

“餵食也正常?”

“正常。”

“走,咱們去看看。”

幾人又進入了暖池,沿著厚厚的牆垛,在暖池裡走了一圈。

微弱的燈光,僅能看清路,水面泛著波光。

偶爾能看見錦鯉在水中遊動,可是水中的動靜很小,應該是休息了。

盧昌華拉起水中的溫度計看了看,二十度左右。

晚上抽水機也停了,偶爾才能聽到水中錦鯉翻身遊動壓出水花的聲音。

檢視了一圈,他們這才走了。

回到值班室,盧昌華交代胡大貴,明天找幾輛車一起去林場拉燒柴,要多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防止還沒開春,就沒柴火了。

“行,明天我就去安排。”

胡大貴現在已經能獨當一面了。

“你辦事我放心。

這些木頭就近碼放,方便暖池燒爐子。”

“哎。”

交代了這些。

收拾一下就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盧昌華拎著冰穿去了冰面。

這會兒的冰層凍得還不厚實。

他在岸邊不遠處,打了一個冰窟窿。

功夫不大,一條條大鯉子就往外蹦了。

由於他的捕撈技能一週能使用一次,只要時間到了,他就使用。

目的是增加熟練度,儘快升級。

要是沒有也沒關係,鑿開冰窟窿,大鯉子也能自己往外蹦,只是多少的問題。

這會兒蹦出來三十多條,胡大貴趕緊把大鯉子扔進水桶裡,它們剛剛凍硬的身體就又緩了過來。

盧昌華一般鑿兩個冰窟窿就基本滿足了送貨的需求。

他把這些大鯉子放進了水箱裡。

大鯉子又在裡面活蹦亂跳了。

在水箱上面隔了塊木板,把十幾袋鵝絨綁在上面。

盧昌華就晃晃悠悠的進城了。

進了大院,先把鵝絨卸下來,這才開始卸魚。

“這是啥?棉花?”

老媽看著這些軟乎乎輕飄飄的東西,用手捏了捏。

“呵呵,媽,這可是好東西,鵝絨。”

“這玩意能幹啥?”

“做棉襖棉褲,被子褥子啥的,都行,可暖和了。”

“看把你能的,你咋知道的?”

老媽對這個說法嗤之以鼻,還是棉花實在。啥鵝絨不鵝絨的,湖弄誰呢?!

盧昌華也不多說,把這些鵝絨又重新綁好,開車要走。

“吃了飯再走唄?”

“不吃了,還有事。”

盧媽媽知道兒子一天忙忙乎乎的,沒一刻閒著,也就隨他了。

盧昌華開車來到了七道街,這裡有一家小服裝廠。

這是街道辦的,主要是為了解決待業青年的就業。

他們平時就生產軍綠色和天藍色的四兜彷軍服和彷警服。

盧昌華前幾天就和他們取得了聯絡。

他要做棉服。

只是這個棉服有點特殊。

用的不是棉花,而是鵝絨。

今天他就把部分鵝絨帶來了,讓他們做做實驗,看能不能做出來。

吉普車停進了紅星服裝廠的大院裡。

門衛一見是前幾天就來過的老闆,看了看就縮排了值班室。

盧昌華走進了辦公室。

這是一趟平房。

他一進廠長室,那個乾瘦老廠長就披著軍大衣站了起來。

“小盧同志,你還真來了!”

“孫廠長,咱們不是說好了嘛。”

“你的那個什麼鵝絨帶來了?”

“帶來了,在車上。”

孫廠長跟著盧昌華出來,招呼幾個工人過來,把鵝絨卸了。

這才說道:“走,咱們先去總工室,讓柳工看看。”

工人把這些鵝絨都搬到了總工辦。

“柳工,你看看這鵝絨。”

孫廠長指著這些袋子。

“我看看。”

柳工開啟了袋子,從裡面飄出一朵朵的小絨毛。

他拿出一小撮,放在手心裡看了看。

輕輕一吹,就飄了起來。

“哎呀,好東西呀!”

柳工看著飄在空中的鵝絨說道。

“柳工,我建議做鵝絨服和鵝絨褲。這樣你看行不行?”

“你說。”

“鵝絨的尾部很尖,用的布料如果不密實就會扎出來,出現飛絨的現象。所以我覺得做成帶襯的,把鵝絨服當成內膽,外面再罩一個外套。褲子做成雙層布料,你看呢?”

“嗯,可以試試。”

“他和一般的棉服不同。用棉花做,可以鋪好棉花再上機器走線,可是這鵝絨太輕,稍微吹動就會跑,所以,我建議先縫紉出橫條的格子,再往裡灌絨毛,然後封死,再縫紉豎線。”

“嗯,這是個方法。”

“我們先在車間裡實驗一下吧。”

這事就這樣定了。

盧昌華先放下了一百塊定金。

讓他們測量了自己的尺寸,按照這個尺寸做實驗。

其實,柳工是見過羽絨服的。

在江西和江蘇就是羽絨服的加工基地。

只是現在的羽絨服還專供出口,國內的商場也很少見。

一個禮拜之後,盧昌華給店裡送魚的時候,老媽說服裝廠的人今天來了電話,說是樣品出來了,讓他去看看。

待他來帶紅星服裝廠,在總工辦公室裡,掛著一套羽絨服。

為了保暖,羽絨衣褲的袖口都是松緊扣。

內膽都用縫紉機紮成了橫豎的針腳。

每一塊都鼓鼓囊囊。

“小盧啊,你這套衣服可費老勁兒了,我們十幾個人用了一個禮拜才做出來,你看看行不行?”

“太行了。柳工,這是什麼面料啊?”

“這是尼龍布,我們從哈市調了一些。”

盧昌華看著這些還顯得有些粗糙的羽絨服,心裡很滿意。

他知道,紅星服裝廠做羽絨服肯定不專業,既沒有圖紙和專業的人員,也沒有專業的裝置。

可在這麼艱苦的條件下,能做出來,還做的有模有樣,這就很了不起了。

“要是這外套的布料有防水塗層就更好了。”

這也就是盧昌華的非分之想。

現在就是有這樣的面料,估計也是價格昂貴的。

能不能進口還兩說呢。

“呵呵,你說的這種材料還真有,叫塗層尼防絨布,就是價格很貴。”

“那還是算了,就這麼做幾套吧。”

盧昌華又帶著老媽和老爸來了一趟,給他們也量了尺寸,也做幾套出來。

按照柳工現在的用量,一套衣褲的鵝絨量加起來有800克。

盧昌華回家的時候,已經換上了定製的鵝絨服。

這套鵝絨服穿上,相當的臃腫。

因為鵝絨的蓬松度非常好,一點點就會膨脹很大的面積。

雖然他脫下了厚重的棉襖棉褲,可是依然感覺手腳不太靈便。嗯,以後要少放點鵝絨,放多了也不是啥好事啊。

他一邊開車,一邊琢磨著,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心裡滋生。

要是自己也能做鵝絨服,再出口到更北邊的蘇俄,那不是要發大財嗎?

這也就是他心裡的幻想。

現在他要啥沒啥,想要做鵝絨服出口,無異於白日做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