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影視佈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我要做事,你們是陪我一起看資料,還是自己安排?”忙完一天的剪輯工作,回家陪二女吃過晚餐後,林雨泉笑著問道。

“什麼資料?”劉施施馬上問道。

聞聲,劉一菲也目露好奇的看向林雨泉。

“之前華宜兄弟不是準備挖角皓哥嗎?我準備在其上市前,先行收購幾家公司,在完成自身產業鏈佈局的同時,讓其上市不那麼容易。”林雨泉嘴角上翹。

劉一菲眼前一亮,笑的眼睛像月牙一般:“沒錯,讓華宜兄弟隨便挖人,就應該給他們教訓。”

“這樣啊,好啊,正應該這麼做,那我自己安排吧,免得打擾你工作,到時你告訴我收購什麼公司就好。”劉施施微微一笑。

“呃,那我也自己安排,雨泉哥你忙你的吧!”劉一菲笑容燦爛道。

“好的,時間太晚的話,別等我,早點休息,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結束。”林雨泉笑了笑,交待好後,回到自己房間,開啟電腦郵箱。

身為導演,且以電影公司正式開始自己的事業,林雨泉自然對影視公司的收購最感興趣,首先點開的便是影視行業的收購名單。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其中在影視方面,截止去年,國內全年故事片產量已經達到411部,國產電視劇產量自從0年破萬集開始,到去年已然創紀錄增長到15000多集,不但逐漸步入了世界電影生產大國行列,更是電視劇產量連續多年位列全球第一,在全球四大電視劇生產國中,美、韓、日三國產量之和都無法超越中國。

而在如此龐大產能的背後,根據官方統計,狹義來看,國內現在從事影視行業的公司大概有七八千家,如果再算上各類文化公司、文化機構和文化資本,則國內從事影視文化產業的公司是數以萬計,即便相比美國,在數量上也毫不遜色。

可惜數量不等於質量,在這數量眾多的電影電視劇中,粗製濫造比比皆是,質量達到合格水準的都少之又少,何況製作精良,內容出色的作品,而在數量眾多的影視公司中,達到一定人員和產能規模,運營情況良好的公司同樣少之又少,絕大部分的影視公司都屬於一年製作一部影視劇,還是粗製濫造的爛片那種。

作為產業鏈佈局,林雨泉要收購的當然不可能是那種類似掛名,本身幾無製作實力的影視公司,他的要求極為簡單,有規模,有經驗,有出色製作能力,有入股或收購的可能,顯而易見,在國內數以萬計的影視公司中,符合他要求的公司可謂屈指可數,在丁值篩選列出的名單中總共有1家,並附帶各家公司過往製作業務的成績以及現階段的動態。

華宜兄弟,沒錯,就是華宜兄弟,這是丁值所列收購投資首選,雖然華宜兄弟上市在即,收購幾無可能,但只要代價足夠,入股卻毫無問題,華宜兄弟自1994年成立至今的成績自不必細說,在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唱片、娛樂營銷等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縱觀國內所有民營影視公司,除曙光電影,確切的說曙光集團外,再沒有任何一家影視公司當前階段的發展潛力超過對方,如果能大規模入股,勢必能帶來不俗經濟回報。

其二則是京都鑫寶源影視公司和滬城寶宏有限公司,鑫寶源在國內的影視圈子自然是大名鼎鼎,寶宏知道的人不多,但知道的人都知道其和鑫寶源的關係,兩家公司主要經營影視拍攝、製作和發行業務,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兩家公司的主要股東和管理人都是丁芯和導演趙寶鋼,其中前者正是趙寶鋼妻子,自公司建立以來,他們率領了一個經驗豐富的專業團隊製作了一系列精品電視劇作品,諸如《奮鬥》、《永不瞑目》、《像霧像雨又像風》、《別了溫哥華》、《落地請開手機》、《馬文的戰爭》等。

作為國內青春言情類題材最好的電視劇導演,趙寶鋼的作品向來品質有保證,也是兩家公司最具核心競爭力的點,如果能收購或者控股兩家公司,對於曙光電影的電視劇業務和雨泉family、超新星的藝人經紀都有著不俗幫助。

其三則是光線傳媒,作為一家以電視節目製作為核心業務的傳媒娛樂機構,光線傳媒目前目前坐擁國內最大的娛樂節目製作隊伍,最大的娛樂電視節目群,最大的電視節目發行網,最大的地面電視節目播出網,同時也是國內最大的活動公司和主持人經濟公司,收購或者控股對方,將對曙光電影的電視節目帶來巨大增益,光線如今正在謀求上市,一旦上市成功,也能帶來可觀回報。

林雨泉面帶微笑,丁值列出的前三收購選擇,無疑非常有針對性,如果真的全部實現收購,曙光電影將實現全方位的提升,不過他並沒有立刻決定,而是繼續看下去。

其四,保利博納,作為國內首家獲頒電影發行許可證的民營影視公司,保利博納是國內目前最大規模的以電影發行為核心競爭力的專業化電影公司,相比中影和曙光電影,如果單論發行專業化能力,保利博納甚至要更上一層樓,在海外有著中國的米拉麥克斯的美譽。

且其影視制作和影院運營方面同樣取得不俗成績,和收購華宜兄弟以及光線傳媒一樣,一旦收購保利博納成功,不但能在業務上幫助曙光電影,也能在上市後得到豐厚回報。

其五,慈文傳媒,作為國內第一批被授予電視劇(甲種)製作許可證的民營公司,慈文傳媒是國內最具實力和影響力的大型影視制作機構之一,相比其它排名前列的影視制作公司,慈文傳媒屬於典型的名聲不顯,然而當你翻看它的履歷,才知道這家公司是怎樣的臥虎藏龍,悶聲發財,電視劇方面,諸如0年張紀中版《射鵰英雄傳》、《小魚兒和花無缺》、《雙響炮》、06年張紀中版《神鵰俠侶》、《五號特工組》、《雪山飛狐》等知名電視劇都是出自慈文傳媒手筆,而從0年開始,慈文傳媒發力電影和動畫領域,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諸如《七劍》、《硬漢》、《鐵三角》,口碑票房俱是不俗。

其六,唐人電影製作公司,名為電影製作,實際上唐人的重心在於電視劇業務,涉及影視投資、影視制作、影視發行、文化出版、三維動畫、演員經紀等領域,唐人的產能並不高,不過創始人兼導演李國立和總裁蔡藝儂的組合卻使得唐人製作的影視劇一貫出色和穩定,《仙劍奇俠傳》、《天下無雙》、《天外飛仙》便其中的代表作。

總體而言,談不上具有多大的潛力,但收購這樣一家運營狀況良好的影視制作公司卻能確實帶給曙光電影和雨泉family、超新星幫助。

其七,海閏影視公司,單論電視劇產能和公司整體規模,在電視劇領域,海閏影視絕對是國內最大的電視劇製作公司,年平均產量電視劇高達600集,而之所以將其放在產量不高唐人影視之後,完全是因為海閏影視儘管之前推出包括《亮劍》、《永不瞑目》、《玉觀音》、《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血色浪漫》、《重案六組》、《長恨歌》等一系列出色作品但近兩年空有數量,質量卻不如人意,也只有前年的《狼毒花》能過的去。

而在海巖如今少有作品,都梁作品潛力耗盡的情況下,海閏影視目前缺乏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嚴格說來,收購海閏影視並不能帶給曙光電影太大幫助,最大的好處在於能擴充雨泉family和超新星的明星經紀實力。

再其後則是張國力的國力常升影視文化公司、華策影視、榮信達影視、橙天影視四家公司。

在看過所有名單和公司情況後,林雨泉也開始考慮自己要收購的目標,在這其中,華宜兄弟、光線傳媒、保利博納都在籌備上市,想完全收購顯然不大可能,華宜兄弟是一個不錯的投資物件,然則華宜兄弟上市前的融資已經基本完成,他要獲得較高比例的股份可能性不大,也只適合投資。

光線傳媒之前借殼華友世紀上市失敗後,轉戰A股上市,在去年8月宣佈進行IPO之前的首次私募股權融資,募資規模計劃在1億元左右,不過由於資本市場對其估值總體水平較低,又適逢金融危機,投資者比較謹慎,考慮到當時很難賣出好價錢,光線傳媒選擇等待估值春天,暫緩融資。

保利博納和光線傳媒的情況類似,早在幾年前,保利博納就籌備上市,並在07年完成上市第一輪融資,融資1000萬美元,其後同樣在去年8月宣佈完成公司重組,啟動第二輪融資計劃,投資方仍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和SIG海納亞洲創投基金,規模將不少於000萬美元,可惜金融危機改變了一切,紅杉資本和SIG都遭遇沉重打擊,原本答應的其它投資者也不做了,畢竟資本市場是現金為王,在前途未卜的時候,投資人們更傾向於抱著現金過寒冬。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對林雨泉來說,這顯然是一個不錯的機會,相對華宜兄弟,他可以從保利博納和光線傳媒那兒拿到更多股份,和資本市場的投資人不同,上市後的直接投資回報前景固然需要考慮,但他更看重的是完成產業布局。

而要完成產業布局,只是入股肯定是不行的,還必須有收購,一方面只有透過收購才能快速擴充實力和規模,另一方面也只有收購才能完全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去發展。

可惜沒有好的電影公司收購選擇,不得不說非常遺憾,稍一考慮後,林雨泉把鑫寶源、寶宏、唐人列為首要收購目標,前兩者有趙寶鋼這位品質有保證的都市青春題材大導演,後者有李國立這位或許算不得頂尖但絕對水準一流的古裝題材出色導演以及蔡藝儂這位優秀的管理者和經紀人,相信只要不完全收購或者透過別的利益捆綁方式,便可以將三人留住。

至於其它幾家公司,林雨泉選擇將國力常升、華策影視、慈文傳媒列為次選,國力常升有張國力這一品質保證和演員大腕,按理說無論如何都不應該次於趙寶鋼和李國立,問題在於張國力除是導演、製片人、投資人外,他的演員身份佔了很大比重,並不排斥對外接戲,這也使得國力常升的產能不高也並不穩定。

華策影視儘管規模不大,名聲也不顯,但夫妻檔的傅梅城、趙依方無論是經驗還是人脈資源都非常豐富,所缺的或許只有資金,不過對方沒有核心競爭力也是不容忽視的事實。

慈文傳媒的製作實力毋庸置疑,收購對方能迅速增強曙光電影的製作能力,問題在於對方貌似並非太缺錢,這顯然不利於收購。

而海閏影視、橙天影視、榮信達影視,林雨泉毫不猶豫的把對方在自己的收購名單中劃掉,海閏影視空有產能,製作實力日趨平庸,這並不符合他一貫主張的精品原則,橙天影視也只有旗下的橙天嘉禾院線具備收購價值,其本身是沒有製作實力的,在明星經紀方面也缺乏有票房號召力的導演和演員,且不說很難從橙天影視背後控股的日資公司手中收購,單為只具備一定收購價值的影院資源高價進行收購顯然不怎麼划算。榮信達影視儘管擁有李少紅和李小婉這對金牌搭檔,不過李少紅的商業價值並不高,榮信達的明星經紀業務也沒有讓他心動的演員。

心中有所決定後,林雨泉沒有停歇,繼而點開了院線方面的收購名單。(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