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打造國際化製作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面對眾人的注視,林雨泉微微一笑,其後從容不迫的說道:“毫無疑問,《畫壁》如今的票房已經完全達到我們預期的目標,儘管放在北美市場上,《畫壁》預計破千萬美元的票房並不算多高,須知,北美市場上每年光票房破億的就有二三十部左右,票房過千萬的更是達到一百部之多,但是作為一部在北美市場上映的外語片,《畫壁》的票房卻已經非常出色,畢竟現實的情況是,所有的外語片在北美都弱勢,都屬於非主流。

那麼《畫壁》為什麼會在北美市場上取得還算不錯的票房成績呢?這一點,我相信大家都心中有數,回顧一下華語影片過去在北美方面創造的票房成績,最高的是我的《畫皮》,票房.08億美元,接著是《赤壁》1.81億美元、《臥虎藏龍》1.8億美元、《霍元甲》1.19億美元、《英雄》571萬美元、《紅番區》9萬美元、《功夫》1710萬美元、《超級警察》167萬美元、《簡單任務》151萬美元、《鐵馬騮》1469萬美元、《一個好人》171萬美元、《黑俠》150萬美元、《醉拳》1155萬美元、《十面埋伏》1105萬美元、《飛鷹計劃》1040萬美元,迄今為止總共有十五部北美票房破千萬的華語電影,而這十五電影的特點也是一目瞭然,古裝、功夫、武俠、動作,這就是華語電影在北美的獨特文化標籤。

毫無疑問,《畫壁》此番上映取得的成績自然和這樣的獨特文化標籤密不可分,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畫壁》取得了票房破千萬美元的好成績,近三年來,除我的《畫皮》外,《滿城盡帶黃金甲》、《無極》、《夜宴》、《投名狀》這四部華語古裝鉅製卻在北美上映後遭遇慘敗呢?”

說到這裡,林雨泉頓了頓:“顯而易見,影片本身的質量絕非決定性的因素,而在於我們不但下了功夫製作了北美特供版,還在發行、營銷、宣傳多個環節不遣餘力,這都是其它四部影片沒做的。而問題又來了,依靠這兩點,我們能實現製作的影片在國際市場的推行嗎?你們覺得呢?”

在說話的同時,林雨泉那明顯透著考量意圖的目光依次掃過在座眾人。

“不行,目前華語影片出口型別非常單一,主要就集中古裝、功夫、動作型別,而這類影片又長期處於吃老本狀態,並沒有很好的創新,很難滿足海外觀眾,尤其是北美觀眾越來越挑剔的胃口;其次我們在其它型別影片上,由於國內商業片起步較晚,香港電影又衰落了,好的商業型別電影少之又少,可在好萊塢,每年都有著大量型別商業片被生產製造出來,其中優秀的作品遠比我們的多得多,在型別相近、故事相似度也很高的情況下,我們的影片,比如《無人區》、《老男孩》,其實很難讓對電影要求頗高的北美觀眾產生興趣,即沒有海外賣相。”

葉澤濤緩緩說道,作為曙光電影發行業務的負責人,在座眾人中,自然屬他對海外推廣情況最瞭解,除古裝、功夫等特色型別外,商業電影要麼是拍的完全不商業,不娛樂,要麼是在太本土化,只能在華語地區流行,要麼則是可以被國際接受,但故事模型別人好萊塢多的是,無法競爭過別人。

“沒錯,這也正是我想說的,海外輸出,內容才是王道,目前的狀況是華語影片在內容質量上完全無法令人滿意,特效和資金還在其次,問題主要在於我們缺少能把故事講好的人,老葉,你負責公司影片的整體推廣,對海外各個市場的情況也比較理解,你認為怎樣的故事,怎樣的電影才能在海外市場受歡迎?”林雨泉充滿考量的目光看向葉澤濤。

“世界電影的主流是科技奇觀、動作、特效,老闆你的電影便是在動作和特效方面做到世界最頂級水準,所以在全世界流行,其實電影分為本土電影和全球電影,縱然是好萊塢,其每年生產的數百部影片絕大部分都是面對美國本土的,只有其中花費巨資打造的數十部電影才是全球電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認為的好萊塢大片。

除了主流外,還有一股潮流是追求人文奇觀、東方獵奇,在這方面我們華語影片可以說是當前獵奇最多的,因為我們中國的文化是最深厚的,也有自己獨特的武俠元素,而一部古裝武俠電影,完全可以做成人文奇觀、東方獵奇、動作、特效相互融合的電影,好比《赤壁》、《畫皮》那樣。

只可惜正如老闆所說,我們缺少能把故事講好的導演和編劇,我們的導演和編劇總是喜歡從人情角度去講故事,而不是人性角度,現實的情況是,人情並非普適的,立足本土的電影適合人情,但走向國際必須人性,如果價值觀無法被人認同,怎麼可能被人喜歡和接受。比如《無極》,張東健飾演的角色沒有絲毫對自身奴隸身份的反抗,這在外國人看來是無法理解的,類似忠君、謳歌戰爭、謳歌獨裁之類的價值觀同樣如此,所以《滿城盡帶黃金甲》、《投名狀》、《夜宴》無法在北美被認同。

其次,除非走小眾路線,要走國際市場,必然得把電影拍的簡單明瞭,永遠別高估觀眾的智商,且觀眾進入影院觀影更多是尋求精神上的愉悅放鬆,沒多少人會喜歡動腦,再以《無極》為例,看的出來陳愷歌導演意圖表達自己的文化內涵和人文關懷,影片的整體敘事與觀眾的接受層面出現了裂痕,電影主題顯得過於空泛,連我們中國人自己都雲裡霧裡,還能指望別人外國人明白嗎?此外,在動作和特效上也存在嚴重問題,動作方面是缺乏創新,總是在重複,且好萊塢早已在拍攝中引入了我們中國的動作指導,除非有重大創新,否則單純的功夫片已經不能引起外國觀眾的興趣。特效方面除來自技術和資金的原因外,導演們普遍缺乏場景、道具和畫面想象力,而這恰恰又是重中之重,也只有老闆您在想象力方面的水準讓全世界都驚歎折服。”葉澤濤最後小小的拍了個馬屁。

會議室內的眾人全都露出笑容,但不是覺得葉澤濤拍馬屁太露骨,而是極為贊同葉澤濤的這一說法,林雨泉在特效想象力方面的水準確實讓人拍案叫絕,無與倫比。

林雨泉臉上同樣露出笑容,非常滿意葉澤濤的回答,窺一斑知全豹,葉澤濤很好的展現了自身對於全球發行業務的敏銳認知,他的話語詳盡的點明了華語電影走向國際市場的方法,恰恰是他希望聽到的。

“很好,一針見血,我希望大家能明白兩點,第一點,華語電影的未來不在海外在中國,我們的電影市場正在迅速擴大,還有太多人沒養成進入電影院消費的習慣,可以說,國內的電影市場潛力無限,100億,00億,00億,這些都不是終點,龐大的人口優勢讓我們完全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票房市場,因此,我們未來的製作重心首先是立足國內,為國內的觀眾拍電影,拍出能讓國人喜歡的好電影;第二點,我們不能故步自封,滿足於在國內取得的成績,我們需要在立足國內市場的同時,讓我們製作的電影擁有在國際市場和好萊塢電影競爭的能力,這樣的電影不需要太多,初期每年集中力量打造一兩部就行。”

“那麼需要將《龍門飛甲》打造成這樣一部電影嗎?”裘青衣馬上道。

林雨泉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在腦海中快速思索,魯迅先生曾說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對此,他頗為認同,華語電影的國際化製作,並不是說要拋棄中國文化的特色,恰恰相反,在國際化製作中最應該做的就是保持東方神韻,沒有東方神韻的華語影片是很難在海外取得好成績的,所以影片首先要講好中國特有的獨有的故事,與此同時,影片的型別自然是重中之重,古裝、功夫、武俠、動作,儘管外國觀眾近年來對華語電影的興趣似乎越來越小,但這更多是因為華語電影在創新和自身品質方面做的還不夠,實則四大元素仍然是外國觀眾最感冒的,問題在於徐可是否能將《龍門飛甲》拍成一部具有國際水準的電影?

自從《臥虎藏龍》大獲成功以來,一部部古裝商業大片或在全球,或在國內取得了驚人的商業回報,這樣的熱潮使得儘管每年都有古裝商業大片遭遇票房失利,各大電影公司,各個投資人依然對古裝商業大片的模式熱情不減,然而一幹同型別影片在創意層面的不思進取和在故事層面的蒼白無力,正在嚴重透支觀眾對於古裝大片的熱情。

可以說在現階段拍攝一部超高投資的古裝大片是一件風險性極大的決定,如果有可能,林雨泉當然不希望將國際化的華語大片僅僅侷限在古裝大片,但現實就是如此無奈,在科幻題材方面,華語電影根本不具備足夠競爭力,意識、素養、技術全都匱乏,災難片、史詩片、戰爭片,立足國內的拍攝還可以,立足國際競爭,如果想和好萊塢抗衡,其投資將高的驚人,這樣的一部電影除他以外,交給誰才能放心呢?諜戰動作片、警匪片,好吧,這其實是很好的型別,程龍也因此取得了國際性的知名度,可這樣的型別,好萊塢、香港、韓國都能拍,唯獨在國內拍攝,由於審查制度的原因,會遇到極大阻礙,所以回過頭來一看,只有古裝大片才具有很好的操作性。

至於中小成本影片,不可否認能夠極大地豐富華語電影的創作型別、拓展觀眾外延,然而只依靠中低成本影片,中國是無法成為電影強國的。真正代表一個國家電影硬實力且具有最廣泛受眾基礎和海外傳播力的,永遠是高質量的商業大片。都說好萊塢攻陷全球電影市場,其實只是其中數量極少的好萊塢大片攻陷了全球電影市場而已,不可想象,沒有《星球大戰》、《侏羅紀公園》、《終結者》、《泰坦尼克號》、《哈利波特》、《蜘蛛俠》、《奪寶奇兵》、《指環王》這些影片,現在的好萊塢會是什麼樣子。

想到這裡,林雨泉迅速有了決定。

“拍,就從《龍門飛甲》開始打造我們的國際化製作,預算,你們先按照億的預算去考慮,如果需要追加預算,再把具體的策劃書交給我。”

而儘管拍攝古裝大片意味著必然面臨異常嚴峻的考驗,需要打破重複生產的惡習,需要銳意創新,但如果連徐可都辦不到,又該交給誰呢?他自己當然可以拍,然而他畢竟只是一個人,分身乏術,又能拍多少部電影,曙光電影的強大應當是集體力量的強大,需要有更多除他以外的國際化大製作才行,在一時之間沒有更好人選,也沒有更好作品的情況下,《龍門飛甲》顯然已經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好的,老闆。”裘青衣點點頭。

“好了,接著我剛才說的立足本土拍攝國內觀眾喜歡的電影,透過《無人區》和《老男孩》的票房情況和觀眾的口碑評價,不難得出一個結論,中小成本的現實題材類型化商業電影是觀眾們目前極為渴望看到的。而這類影片如果品質出眾,帶來的經濟回報甚至絲毫不遜色大片,且有一個商業大片無法比擬的優點,它的投資風險極小,透過一系列合理化的商業運作,不會出現一旦虧損便會傷筋動骨的狀況。因而在我的規劃中,中小成本的現實題材類型化商業電影會是公司製作的重心,喜劇片、青春片、愛情片,都可以拍。反而是大製作電影,在現階段,不宜過多,儘量控制在每年兩到三部,其中古裝型別不要超過兩部,最好是集中資源打造一部具有國際化競爭能力的,文藝片和小眾影片則根據劇本情況決定......”

“在電視劇方面,我們要繼續發揚精品劇集的原則,古裝和軍事型別不宜過多,儘量都控制在兩部以內,一如電影,我們的製作重心應該放在現實題材的都市劇上,在數量上,我希望至少保持每年六部劇集的製作產量,但不要超過十部,太過追求數量並非好事,我們要以質量取勝......”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綜藝節目方面,我們目前的重心當然是《中國好聲音》的籌備,但在籌備的同時,也要抓緊新節目的策劃.......我要說的就是這些。”在一番對來年曙光電影的工作規劃後,林雨泉微微一笑,目光看向裘青衣:“現在該你們說了,從青衣你開始吧,目前公司已經基本確定能夠在明年進行拍攝的影視劇都有哪些?”

“電影方面完全能確定,只待老闆你最終決策的有四個,一是《杜拉拉升職記》,一是《人在囧途》,一是《紳士大改造》,一是《鋼的琴》,這是劇本概要。”裘青衣起身將早已準備好的資料遞給林雨泉,接著道:“其中《杜拉拉升職記》是根據同名職場小說改編,這個不用我多說,老闆你已經知道了,《人在囧途》則是我們前不久收到的劇本......”

在裘青衣介紹的同時,林雨泉也一邊翻看著劇本概要。(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