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陳愷歌的決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嗯,《梅蘭芳》,很驚訝嗎?這是我和《天浴》作者嚴歌苓根據梅蘭芳的生平事跡創作的,可以看做是一部人物傳記電影,只不過因為電影需要,其中有新增一些虛構角色,整部影片分為三段,其中第一段為少年梅蘭芳,在這裡我給梅蘭芳設計了一個對手,原型是顧鑫培的十三燕,十三燕是和梅家有 三代情義的老藝人,梅蘭芳的出現,動搖了十三燕的地位........”

林雨泉聚精會神的聽著陳愷歌的講述,眉頭漸漸緊皺,其實梅蘭芳應該是一個不錯的拍攝題材,藉助於梅蘭芳在國人心中的強大影響力,影片拍攝後勢必會受到大眾的關注,而只需影片不是什麼爛片,便會獲得不錯的票房成績,但導演不應該是陳愷歌,因為陳愷歌身上已經有《霸王別姬》這一鮮明符號,再拍《梅蘭芳》難免會讓二者不自覺的形成比較,這當然有有利的一面,但更多的卻是不利的影響,實在是《霸王別姬》在太多人心中都佔據著高高在上的位置。

對於陳愷歌來說,他拍《梅蘭芳》除非可以比擬《霸王別姬》的經典,否則難免遭到影評人、大眾的攻伐。

可經典哪裡是那麼容易造就的,反正在他看來,如果真按照陳愷歌現在的劇本拍,影片肯定成不了經典,因為其中有太多可挑剔的地方。

當然,這不是說陳愷歌構思的《梅蘭芳》註定是爛片,實事求是的講,如果由一般的導演拍出來,說不定會受到所有人的稱讚,但陳愷歌卻不行,誰讓他是陳愷歌呢?人們對他寄予了太高的期待。

“雨泉,你覺得怎麼樣?”在講完對影片的構思後,陳愷歌惴惴不安的等待著林雨泉的回答,由不得他不這樣,因為新片對他的意義委實太重要。

“學長,你拍攝《梅蘭芳》的真正目的是什麼,是誠心誠意的拍攝一部好作品,還是只是想憑藉這部電影一掃《無極》帶來的信譽危機,讓大眾和影評人從拾對你的信心?”林雨泉沒有直接說自己的意見,而是反問道。

“兼而有之吧!”陳愷歌遲疑了兩秒輕聲嘆息道,站在一個導演的角度,他的動機確實不那麼純粹。

“好的,如果只是想在觀眾面前證明自己,那麼這部《梅蘭芳》綽綽有餘了,因為只要拍好,這會是一部不錯,甚至勉強算得上優秀的電影。但如果是誠心誠意的製作一部好作品,那麼這部作品還差的遠,也不是那麼好拍,我的意見是讓別人拍它。”林雨泉緩緩的說道。

陳愷歌臉上頓時流露出失落的神色,他不懷疑林雨泉的看法是否正確,在這方面,國內如今還有誰比他更權威,想了想,他艱難說道:“如果我堅持自己拍,曙光電影會投資嗎?”

“當然,為什麼不呢?只要用心拍,這會是一部不錯的作品,而憑藉學長你和梅蘭芳的雙重影響力,影片想必上映後會獲得不錯的票房成績,這種幾乎肯定有錢賺的電影,曙光電影沒理由不投資。不過站在學弟和朋友的立場,我希望學長你能把它交給別的導演拍,因為學長你的《霸王別姬》給人們留下了太深印象,這對你拍攝《梅蘭芳》會產生極大的阻礙。”

林雨泉感觸的說道,這就是頂級導演的悲哀之處,《霸王別姬》帶給陳愷歌的光環太過耀眼,由於觀眾對他的期待值太高,哪怕平庸也是罪過,所以陳愷歌一旦拍攝《梅蘭芳》,除非比肩經典,否則就會被絕大部分的人認為是失敗,是江郎才盡。

何況正值《無極》後的新電影,此時太多人因為《無極》對陳凱歌滿懷挑剔,而恰恰《梅蘭芳》中存在不少可被挑剔的地方。

或許陳愷歌可以憑藉《梅蘭芳》改變人們因為《無極》對他產生的糟糕印象,但與此同時,同為京劇電影,同是陳愷歌拍攝,人們或許會把《梅蘭芳》當成《霸王別姬》的失敗複製。

陳愷歌苦笑,他怎麼不知道《霸王別姬》的可能給《梅蘭芳》造成的影響,但他現在確實需要一部可以證明自己的電影。

“雨泉,你能具體說說我劇本的問題嗎?”

林雨泉暗自在心底嘆口氣,他知道陳愷歌這是沒有放棄執導《梅蘭芳》的想法,還在想著怎樣改進劇本。

“問題有不少,比如影片分成三部分,但按照你的講述,影片後兩部分幾乎沒有梅蘭芳的唱段,過分的糾葛梅蘭芳的三角戀,使得影片顯得頭重腳輕;比如影片似乎過於美化梅蘭芳,如果是商業片倒的確應該這麼做,可放在文藝片中卻顯得對梅蘭芳的立體形象挖掘的不充分;再比如作為講述京劇藝術大師的電影,影片中對京劇的藝術性挖掘的不夠;最最重要的是學長你有把握找到飾演梅蘭芳的演員人選嗎?如果你沒有一個像張國榮在《霸王別姬》中飾演的程蝶衣一樣的人物,你就無法塑造一個經典的青衣,經典的梅蘭芳了。”

林雨泉搖頭說道,前面幾點或許可以改,但想找到能完全演繹梅蘭芳的演員實在太難,何況,《霸王別姬》幾乎已經達到了驚世絕唱的地步,他不認為《梅蘭芳》有任何超越的可能性,而如果不能超越,那就是重複。站在朋友的角度,他實在不希望陳愷歌拍《梅蘭芳》,這會顯得陳愷歌已經江郎才盡了。

而且他不希望陳愷歌拍《梅蘭芳》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他根本找不到拍攝《梅蘭芳》的現實意義,弘揚傳統文化,帶給觀眾娛樂性,緬懷梅蘭芳的藝術成就,這些都純屬扯淡,唯一值得拍攝的理由或許就在於可以借用梅蘭芳的影響力斂財,這倒是名正言順,可他不希望由陳愷歌來做這樣的事情。

他希望陳愷歌能帶來更新鮮的東西,其實不在乎是否經典,只要影片精彩就夠了,觀眾想看的不就是一部精彩的能引人入勝的電影嗎?

陳愷歌沉默不語,林雨泉幾乎一針見血的指出了他劇本存在的問題,尤其是最後一點關於梅蘭芳的演員人選更是從有拍《梅蘭芳》想法便一直困擾他的煩惱,他也明白林雨泉的建議是為他好,也是最正確的選擇,可不拍《梅蘭芳》,他又該拍什麼呢?

“雨泉,你認為我應該拍什麼電影呢?”

思來想去沒有結果,陳愷歌不禁問道。

“學長,你自己想拍怎樣的電影呢?”林雨泉反問道。

“我不知道。”陳愷歌搖了搖頭,現在的他心中煩亂,毫無頭緒。

林雨泉搖搖頭,心中瞭然陳愷歌這是迷失了自己,確切的說是從《霸王別姬》後便開始了迷失,一方面,《霸王別姬》的巨大成功,使得他對藝術性有著強烈的追求,另一方面,日益火爆的內地影市又讓他對票房充滿了渴望,而既想灌輸藝術性又想滿足娛樂性的後果就是他的電影變得不倫不類,反而兩頭不討好,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在這方面,陳愷歌遠不如張藝某、馮嘵剛看的明白。

“學長,如果在電影藝術性和娛樂性之間必須做一個選擇,你現在更想實現哪方面的成功?”

陳愷歌撥出一口氣,艱難卻又肯定的說道:“娛樂性,我希望我的電影能被更多觀眾接受。”

聽到陳愷歌的回答,林雨泉並未驚訝,整個人開始陷入沉思,娛樂性,娛樂性,陳愷歌適合拍攝怎樣的娛樂性電影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雖然不能一概而論,可其實導演們普遍都有各自的導演風格,像張藝某,近幾年的他以古裝武俠商業片為主,但他最擅長的是農村題材的藝術片,著眼現實主義的風格,影片質樸,感人,早期的《紅高粱》、《我的父親母親》、《一個都不能少》都屬於此類。

馮嘵剛則擅長把握大眾的娛樂心理,其作品不僅能獲得商業上的成功,而且能引起觀眾的共鳴,諸如他以前拍攝的《天下無賊》、《大腕》、《手機》等片。

而作為林雨泉崛起前的內地三大導演之一,陳愷歌的影片則突破了傳統敘事的規範,強烈地表現了自我意識和審美理想,充滿了思辨色彩,在傳統的故事層面上加了象徵或隱喻,以詩化的電影語言創作了獨特的視覺風格,早中期的《黃土地》、《大閱兵》、《霸王別姬》等片都屬於此類,而後期的《荊軻刺秦王》、《無極》則融入了更多的商業元素。

說到娛樂性,自然還得看《荊軻刺秦王》、《無極》,這兩部影片雖然都歸屬於失敗一類的影片,不過陳愷歌在其中表現出來的畫面美感、佈景、服裝、攝影等方方面面卻絕對是國內導演中的頂級水準,其失敗更多是因為陳愷歌刻意追求象徵性和寓意性導致的拙劣劇情,如果摒棄其中摻雜的那些象徵性和寓意性的話。

林雨泉嘴角微微上翹,那麼陳愷歌完全可以拍出精彩的歷史古裝電影來,或許這麼做會讓影片一如張藝某的《英雄》、《十面埋伏》一樣失去一些自我鮮明的特色,但這就要看陳愷歌的選擇了,魚和熊掌終歸不能兼得。

“學長,如果你能不參與劇本創作,交由我來操作的話,我想我能幫到你。”

林雨泉說完後,靜靜的等待著陳愷歌的回答,如果陳愷歌願意接受,他自然會全力以赴,如果無法接受,那麼他可能無能為力,因為透過陳愷歌最近的幾部影片,明顯可以看出,陳愷歌太想融入他的想法,以至於劇情一塌糊塗,沒有好的劇本,任憑誰來拍,怎麼拍,也不會拍出一部好電影。

“這。”陳愷歌有些遲疑,他不是沒拍過別人創作的劇本,只是他更習慣也更喜歡親自參與,不過想到自己的處境以及林雨泉完全值得信任的能力,於是咬牙道:“好,我答應你雨泉。”

“OK,劇本方面我來操作,具體的,等我回京都後再商談,喔,對了,你把《梅蘭芳》的劇本發我一下。”林雨泉臉上露出笑容。

“《梅蘭芳》的劇本,你不是建議我不拍嗎?”陳愷歌有些疑惑林雨泉的舉動。

“可我也說了可以把它交給別人拍啊,我想我們需要給它找個適合接手的物件。”林雨泉笑了笑。

“哦,好的。”

“劇本,劇本,噢,我這不是自作自受嗎?”一放下電話,林雨泉立刻苦笑,他本來就夠忙的,再加上替陳愷歌操作劇本,好吧,他已經可以預想自己接下來一段時間的悲催忙碌生活。(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