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學院和基礎教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袁熙聽到荀彧的話之後,搖了搖頭:“文若,我準備組建的學院恐怕和你想象中的學院不太一樣。”

荀彧聞言,愣了一下,開口道:“主公,敢問你準備組建一個什麼樣的學院?”

“我準備組建一個綜合性的學院,裡面不僅教授儒家經典,還會教授一些墨家機關術、醫家的醫學術、兵家的兵法之術等等。”

袁熙也沒有瞞著荀彧,將他對學院的規劃說了出來。

他赫然準備建造的是一座綜合性的學院,偏向於後世的大學。

這個時代的學院比如潁川學院、鹿門學院等,雖然培養出來了很多頂尖的人才,但都是偏向於內政的,在醫學、軍事、技術方面根本沒有什麼有名的頂級人才。

而這些方面的人才才是一個社會進步的根本。

所以,不建議學院還好,一旦建立學院,袁熙準備建立的就是一個綜合性的頂級學院。

荀彧聽到袁熙的話之後,臉色就是一變。

“主公,你莫非想要重新開啟百家爭鳴的時代?”

荀彧下意識的就開口問道。

在春秋戰國時代,也存在著這麼一座頂級的綜合性學院,那就是齊國的稷下學宮。

因此,荀彧聽到袁熙對學院的規劃之後,第一反應就是袁熙想要重新開啟百家爭鳴的時代。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已經成為了天下的統治思想,荀彧也是儒家學者,更是荀子的後代,自然不希望重新開啟百家爭鳴,臉色才會迅速變幻不定。

袁熙聽到荀彧的話之後,也明白了荀彧的顧忌,不由笑著搖了搖頭,開口道:“我沒有重啟百家爭鳴的意思,學院裡雖然也會設定工科、醫科、軍事科,但它們主要傳授的是技藝。”

袁熙雖然知道任由儒家統治思想的壞處,但現在這個環境,冒然提出改革儒家思想的話,只會引來鋪天蓋地的反對浪潮。

思想、學術之間的爭鬥遠比軍事之間的爭鬥更加的血腥。

在沒有形成新思想浪潮之後,袁熙是不會對儒家思想動刀的。

他在建立的學院裡加入工科、醫科和軍事科的目的除了培養這三科的人才之後,也存了以防萬一的心思。

穿越之後,袁熙雖然對工科、醫科的人才培養不遺餘力,甚至創辦了工匠營和醫匠營,但在培養人才方面,肯定不如學院。

荀彧聽到袁熙的話之後,心裡松了一口氣。

而後,他考慮了一下,開口道:“主公,在學院裡面開辦工科、醫科、軍事科沒問題,但三科不得傳授思想,特別是工科不得傳授墨子思想,否則必然會引起大亂。”

荀彧答應了在學院加入三科,但也提了一個條件,那就是嚴禁在三科學子內傳授非儒家的其他諸子百家思想,特別是墨家思想。

墨家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死對頭,荀彧才會如此的嚴防死守。

袁熙聽到荀彧的話之後,點了點頭,算是答應荀彧的條件。

學院的事情商議完之後,袁熙再次看了一眼荀彧,開口道:“文若,我準備專門設立一個教育部,用來管轄學院等教育方面的問題。”

荀彧聞言,眉頭皺了一下,開口道:“主公,這個就沒有必要了,學院有蔡公管轄就足夠了,專門設定一個機構,難免有些小題大做了。”

袁熙卻搖了搖頭,開口道:“非也,教育部管理的不止是學院,還有揚州的教育問題,我準備在揚州實行基礎義務教育的政策,六到十二歲的適齡孩童必須進入學堂接受六年的免費基礎教育。”

荀彧聽完袁熙的話之後,苦笑了一聲,開口道:“主公,您這個政策是好的,有助於提升揚州的教育,但其中的花費恐怕是一筆天大的數字。”

荀彧也知道推行基礎教育的好處,但花費確實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自古以來,讀書的成本其實都非常的高,不說別的,單是筆墨紙硯等基礎消耗,就不是普通人家所能承擔得起的,更何況一個人一旦脫產讀書,就需要其他人來養活。

古代的生產力本來就比較低下,想要養活一個讀書人,往往需要全家省吃儉用。

這也是後世為什麼科學普及了,但真正寒門出身的士子依然沒有幾個的主要原因。

袁熙當然也知道這其中的耗費非常巨大,但他更知道,教育才是百年根本。

於是,袁熙咬了咬牙,開口道:“不管花費多少,學堂制度也必須推行打去,學堂的前期由袁家商行一力承擔。”

袁熙經營的袁家商行可以說是日進斗金,這麼金銀放在商行裡面存著根本就是浪費,袁熙這才準備拿出一部分來籌建學堂,推行基礎教育。

荀彧聽到袁熙都這麼說了,自然沒有繼續勸阻袁熙。

作為荀子的後人,荀彧其實也不反對對普通百姓實行教化,只不過全民教育的成本太高了,這才一直沒有提及。

現在,袁熙既然願意主動拿出一大筆的資金來推動教化,荀彧高興還來不及呢。

高興之餘,荀彧和袁熙商議起了教育部的負責人。

蔡邕要負責主持學院,自然不太適合當教育部的負責人。

兩人商議了良久,最終決定由袁英當這個教育部的負責人。

袁英是袁家本家的一名人才。

袁熙拿到袁家的家主令之後,就徵召了袁英在內的十幾名本家人才。

這些人才已經被安插在揚州的各個地方了,袁英是這十幾名人才中最為出色的一名。

袁英雖然比不上荀彧這樣的頂級人才,但卻是一個實幹型的人才,只要袁熙交代的任務,都能很好的完成。

這樣的人才拿到當教育部的負責人正好合適。

畢竟,教育想要落實到地面,就必須要一個執行力很強的人去實施才行。

定下教育部的負責人之後,袁熙就將袁英叫了過來,囑咐了他幾局。

袁英聽完袁熙的任命和囑咐之後,也沒有遲疑,直接接下了袁熙給他的任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袁熙等到袁英離開之後,又去見了蔡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