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竹中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周瑜聽到袁熙的話之後,並沒有著急解釋原因,而是看了一眼袁熙,突然開口問道:“敢問主公,你和袁冀州是否定下了你在南,而袁冀州在北的策略。”

袁熙點了點頭。

討董之戰結束後,袁熙和袁紹就定好了策略,袁熙求的揚州牧,以揚州為基礎,向南拿下交州,向西拿下荊州和益州,向北拿下揚州和豫州。

而袁紹在北方,以冀州為基礎,拿下幽州、青州、幷州、兗州、關中之地和涼州,最終由袁家一統天下。

周瑜看到袁熙點頭之後,笑了起來。

“公子,你和袁冀州的策略雖然好,但將來恐怕會和袁冀州有一戰,自古權利動人心,你雖然是袁冀州之子,但畢竟不是嫡子,也不是長子,你的另外兩位兄弟恐怕會教唆袁冀州謀奪你的地盤和兵權。”

“而以主公的志向和性子,恐怕不會輕易交出這些東西,到時候難免會有一場打亂。”

周瑜幽幽開口說道。

袁熙聽到周瑜的話之後,頓時就沉默了起來。

袁紹一共有三個兒子,長子袁譚、三子袁尚,他是第二個兒子。

袁熙只是袁紹的一個庶子,如果不是穿越三年以來證明了自己的能力,恐怕不會得到了袁紹的重視和信任。

歷史上,袁紹最希望的就是袁尚,對袁熙一點兒也不重視。

這一世,袁紹雖然對袁熙重視了很多,但袁譚和袁尚卻對袁熙一直心生怨恨。

按照這樣發展下去,周瑜說的情況非常有可能出現。

因此,袁熙才會沉默不已。

周瑜看到袁熙的沉默之後,就沒有繼續說話了,他相信袁熙是個聰明人,能明白他的言下之意。

......

良久之後,袁熙嘆了一口氣,苦笑了一聲,開口道:“我也不瞞你們,我的那兩位大哥和三弟不是省油的燈,有他們在吹耳旁風,公瑾說的那種情況很有可能會出現。”

袁熙說完之後,就話鋒一轉,看了一眼周瑜、郭嘉等人,開口道:“不過,即使有他們的阻攔,也擋不住我的雄心!”

周瑜和郭嘉聽到袁熙的話之後,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而孫策和典韋則被袁熙的雄心壯志所打動,激動不已。

“主公有此決心就好,當務之急,對主公而言,最為重要的是統一揚州。”

片刻之後,周瑜朝袁熙拱了拱手,將袁熙目前最為重要的事情說了出來。

袁熙雖然名義上是揚州牧,但他實際上只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半個揚州,長江以南的豫章郡、會稽郡和吳郡三郡之地只是名義上尊袁熙為揚州之主,事實上卻是割據一方。

攘外必先安內,袁熙想要爭霸天下,最為重要的事情自然就是徹底將這三郡收回來。

事實上,袁熙也知道要先將長江以南的三郡收回來。

他之所以沒有出兵三郡,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玄武水軍還沒有訓練成功,貿然渡江的話,恐怕會出現問題。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袁熙在壽春城外收攏百萬流民,糧食吃緊,暫時沒有出兵的能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所以,袁熙聽到周瑜的話之後,再次苦笑了一聲,開口道:“我也知道統一揚州的重要性,但壽春城外有百萬流民,糧食吃緊,現在恐怕不是出兵的良機。”

周瑜聞言,開口道:“主公在壽春城外的仁義之舉我也有所耳聞,極為佩服,現在確實不適宜出兵,不過秋收之後,就是一個好時機。”

袁熙聽到周瑜的話之後,點了點頭,開口道:“英雄所見略同,不瞞公瑾,我確實也是準備秋收之後出兵。”

他確實也是準備秋收之後,再出兵征伐三郡的。

周瑜聞言,笑了笑,突然起身,朝袁熙拱了拱手,開口道:“在下願為主公取江南三郡之地。”

周瑜主動請命,想要秋收之後,為袁熙攻取三郡之地。

袁熙沉吟了一下,開口問道:“公瑾,你需要多少兵力,才能取下三郡之地。”

周瑜伸出了三根手指,笑了笑,開口道:“三千,主公只需給我三千人馬,我定然為主公取下大江以南的三郡之地。”

袁熙聽到周瑜的話之後,眉頭皺了起來。

不是三千人馬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三郡之地的範圍並不比袁熙現在所佔領的地盤小,三千兵馬確實有點兒少。

袁熙想到這裡,看了一眼周瑜,非常認真的開口問道:“公瑾,你可是認真的?”

周瑜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自信的神色,開口道:“我願意立下軍令狀,只需主公給我三千兵馬,必然為主公拿下三郡之地。”

“好,既然如此,那秋收之後,我就將伯符和他的手下交給你,另外再調給你兩千精銳,希望你能憑藉這些人馬,拿下三郡之地!”

袁熙聽到周瑜確認的話之後,也猛然拍了拍桌子,決定讓孫策和周瑜配合,一起拿下長江以南的三個郡。

歷史上,孫策就是在周瑜的幫助下,拿下了江東之地,袁熙相信這一世有了自己的幫助之後,他們肯定能更加順利的拿下江東之地。

“主公放心,末將一定和公瑾配合,幫主公拿下江南三郡。”孫策聽到袁熙的話之後,連忙開口說道。

周瑜眼中卻露出了一絲詫異之色。

他沒想到袁熙竟然會讓孫策和他配合。

要知道,他和孫策的關係心照不宣,袁熙竟然絲毫不擔心他和孫策配合之後會自立。

單憑這一點,就足以證明袁熙的心胸之寬廣了。

而袁熙之所以明知道孫策和周瑜的關係之後,依然讓孫策和周瑜配合,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個是袁熙非常的有自信,自信周瑜和孫策不會背叛他,拿下江東之地選擇自立。

他可不是袁術,歷史上的孫策拿下江東之地後,之所以會和袁術反目,自立為王,主要原因還是他沒有真心歸順袁術,就連他奪取江東之地的兵馬也是用傳國玉璽從袁術手中交換而來的,孫策並不欠袁術什麼。

而袁熙在孫策來投的時候,就表現出了對孫策的信任,而孫策對袁熙的這種信任也非常的感激,自然不會像歷史上那樣背叛袁熙。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