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周瑜回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要知道,天下沒有崩壞之前,大漢朝廷一年的全部收益也不過如此!

換句話說,他們只不過出海一趟,就獲得了大漢朝廷一年的全部收入。

周瑜想到這裡,心裡震驚不已。

他雖然早就從袁熙的口中知道了海外的財富富可敵國,但真正出海一趟之後,周瑜才真正明白了袁熙這句話的意思。

“難怪主公一直強調海外才是真正的財富之地,原來如此。”

周瑜嘆了一口氣,忍不住呢喃了一句。

而後,他看向了袁江,繼續開口問道:“我們這次帶的貨物成本是多少?”

他們這次出海一共帶了一船的貨物,周瑜想要知道具體的成本。

袁江聞言,滿臉笑容的開口道:“這次所帶的貨物都是我袁家商會的貨物,都是成本價,一船的貨物只需要十萬兩白銀!”

他們這次出海所帶的貨物是袁熙麾下的工廠生產的,成本價自然非常低廉。

“十萬的貨物獲得了四百萬的收益,海外果然才是最賺錢的地方。”

周瑜盤算了一下之後,再次呢喃了一句。

“周總督,這還是沒有將稻種算進去的原因,下次如果不換稻種的話,獲得的黃金和白銀會更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袁江忍不住開口說道。

在這次和佔城國的交換中,因為要換稻種的原因,貨物價格降低了很多,要是不換稻種的話,價格至少還能翻個兩三倍。

周瑜聽到袁江的話之後,瞥了袁江一眼,開口道:“錢財都是身外之物,稻種這種可以讓天下百姓吃飽的東西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

在佔城國,周瑜透過瞭解,已經知道了佔城稻的產量。

佔城稻的產量和大漢的水稻比起來,要高出了一倍,加上佔城稻早熟、耐旱的特點,一旦在揚州境內全面推廣,揚州的糧食產量至少能翻個兩三倍。

也正是因為如此,周瑜才知道自作主張的換了足足半船的稻種。

要不是佔城國目前只能拿出這麼多的稻種,周瑜會換的更多。

作為漢末三國時期的頂級智謀之士,周瑜比袁江更清楚佔城稻稻種對袁熙的重要性。

有了佔城稻稻種,只要全面推開,用不了幾年,袁熙就不會為糧食而發愁。

解決糧食問題之後,憑藉袁熙富可敵國的財力,完全可以大規模的擴充軍隊,然後平推天下!

袁江聽到周瑜的教訓之後,臉上露出了一絲尷尬之色,連忙開口道:“周總督說的是。”

就這樣,周瑜帶著袁江一行人開始了返程。

返航的路程倒是比之前快了很多。

一方面是因為他們來時不熟悉海路,而返航時已經知道了海路,另外一方面則是返航時不需要過多的停留,交換物資。

因此,返航的路程他們只花費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進入了揚州的海域。

而在壽春的袁熙也接到了玄衣衛的訊息,知道周瑜他們馬上要返回泰州了。

於是,袁熙將一眾文臣武將召集了過來。

“諸位,公瑾他們即將返回,不如你們和我一起去泰州看一看,親眼見識一下公瑾等人的收益如何?”

此時,距離周瑜他們出海已經有三個月的時間了。

眾人聽到袁熙的話之後,這才想起了他們和袁熙的賭約。

於是,他們開口道:“當然沒問題。”

他們也想知道周瑜這次出海到底有多少收益。

於是,袁熙帶著眾人來到了泰州,等著周瑜他們的返航。

袁熙等人來到泰州兩天之後,周瑜一行的船隊這才從大海中緩緩開了過來。

“嘶~,這海船好大!”

眾人看著大海中的巨獸,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泰州造船廠的海船是在袁熙的指點下,經過無數工匠一年打磨之後,才製造出來的。

製造的工藝非常復雜,半年多的時間才製造出了四艘,內陸的船和它們比起來,簡直如同螻蟻一般。

所以,眾人看到海船之後,才會如此的震驚。

就連荀彧、郭嘉等人眼中也露出了驚訝之色。

顯然,海船的龐大也超出了他們的預料。

他們雖然是袁熙最為重視的心腹,但也沒有親眼見過海船,自然不知道海船有如此龐大。

“這海船這麼大,收益應該不會太差吧?”

眾人驚歎海船龐大的同時,也對他們和袁熙的賭約充滿了忐忑。

他們之前雖然篤定了海外是蠻夷之地,根本賺不到多少錢,但看到如此巨大的海船之後,心中還是有些忐忑不安。

“海船就算再大,也改變不了海外乃蠻夷之地的事實,我不信周瑜一次出海就能賺到百萬兩白銀。”

“是啊,百萬兩白銀可是二十億錢,是朝廷全年收入的四分之一了,海外如果真的這麼賺,朝廷早就出海了。”

“就是,虛張聲勢而已,沒有白銀,海船就算再大也沒有用。”

一些世家出身的頑固分子卻紛紛開口說道。

他們一方面不相信海外真的能賺到那麼多錢,另外一方面又擔心海外真的能賺到了那麼多錢。

海外如果真的能賺到那麼多錢的話之後,就代表他們輸掉了和袁熙的賭注,代表他們需要將土地交給袁熙。

他們自然不希望將自家土地交給袁熙,才會如此嘴硬。

袁熙聽到眾人的話之後,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看著一旁的黃承彥,開口道:“黃先生,你覺得公瑾他們這次能賺到一百萬兩白銀嗎?”

黃承彥雖然是江夏太守,但袁熙沒有忘記他和黃家的約定,所以在接到周瑜即將返回的訊息之後,通知了黃承彥,讓黃承彥親自來看一看海外的收益。

黃承彥聽到袁熙的話之後,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開口道:“主公,您既然造出了這麼大的海船,讓周總督親自出海,收益肯定不會差。”

黃承彥是個聰明人,看到周瑜等人的海船之後,就推斷出了收益不會太差。

畢竟,造一艘海船的代價非常巨大,要是沒有足夠的收益,以袁熙無利不起早的性子,怎麼可能會一造就是四艘海船,還讓周瑜這個海軍總督親自出海!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