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會盟酸棗,討伐董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189年11月,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不願與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師洛陽,曹操到陳留後,又散盡家財,先發矯詔,馳報各道,提意聚眾諸侯出兵討董。然後散盡家財,又得弘農人衛茲相助,招集義兵。陽平衛國人,姓樂進,字文謙,身材短小,膽量過人前來相投,曹操留為帳前吏。是日有兄弟二人,各引壯士三千餘人,來投曹操。一人複姓夏侯,名惇,字元讓,沛國譙人也,乃夏侯嬰之後。自小習槍棒,十四歲從師學槍法。夏侯惇年少殺人,逃命於外方,聽到曹操起兵,與同族弟夏侯淵來協助,淵字妙才,此二人都是曹操的族弟。因為曹操的父親曹嵩本是夏侯氏之子,過房與曹家,因此是親。過了幾天,曹操曹家的族兄弟曹仁並曹洪,引千餘兵,來助曹操。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此二人弓馬熟閒,武藝精通,曹操大喜,於村中調練人馬。衛弘盡出家財,置辦衣甲旗旛,四方送糧食者,不計其數。曹兵壯士五千,屯於陳留。隨後曹操又說服名士荀攸荀公達相投,又得遊歷中的戲忠戲志才相佐,一時間兵精將廣,糧草充足。

1月,袁紹得到曹操矯詔後,聚麾下將士,商議起兵。許攸、審配、郭圖、顏良、文丑,文臣武將,整整齊齊,各懷報國之心,盡有匡君之志,引兵三萬,離渤海來與曹操會盟。

曹操作檄文送達諸郡。檄文曰:

操等謹以大義佈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狠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兇。望興仁義之師,來赴忠烈之會,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速可奉行。

曹操發檄文去後,各鎮諸侯皆起兵。

關東諸侯起兵討伐董卓,孫堅在長沙起兵會盟。荊州刺史王睿與武陵太守曹寅不和,要孫堅殺死曹寅才出兵。曹寅怕被殺,偽造王睿的罪狀檄文,讓孫堅有殺王睿的證據。孫堅中了曹寅的圈套,打算擒拿王睿。欲殺睿時,王睿問:“我有何罪?”孫堅答道:“你的罪過就是什麼都不知道。”王睿便吞金自殺。經過南陽時又因南陽太守張諮不提供糧草,斬殺了張諮。而後孫堅率軍前到魯陽,會盟於袁術。袁術立即上表,行孫堅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

王睿死後,董卓上書派劉表繼任荊州刺史。由於當時江南宗賊甚盛,袁術屯於魯陽,手下擁有所有南陽之眾。吳人蘇代為長沙太守,貝羽為華容縣長,各據民兵而於當地稱霸,導致劉表無法直接上任。他於是匿名獨身赴荊州,方才得以上任。劉表至荊州後,單馬入宜城,與延中廬縣人蒯良、蒯越及襄陽人蔡瑁等共謀大略。

洛陽傳來訊息說劉表已付赴荊州,劉琦長長的舒了一口氣,老爹走了,終於可以放心大膽地參與到諸侯會盟中去了。之前一直在糾結,若是去了老爹劉表性命堪憂;若是不去,定會被天下英雄恥笑,以後想再提高自己的名聲就不容易了。劉琦即刻招來荀彧、郭嘉、關羽、趙雲、高順、典韋、李典等人商議。

“主公意欲何為?”荀彧問劉琦,要別人發表意見,你得先把你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吧。

“這兵是一定要出的,不然我幷州將士將被天下英雄恥笑。可這幷州大亂,肯定又不能帶走太多人馬,若幷州有失,我等將無立足之地。”劉琦先表達了自己意見。

“既如此,主公可引大將兩員,精騎五千南下與天下英雄會盟。彧以為眾諸侯各懷心思,這會盟最後恐怕會不了了之,我們應當出兵以得名聲,又應適當保存實力。何況我們本來就還有叛亂需要平定,再少的人諸侯都能接受。”果然不愧是王佐之才,這大局觀、這分析……簡直太到位了。

於是,劉琦採荀彧建議,荀彧居晉陽排程,統領全州事務;周倉領兵保護晉陽;高順、典韋、李典繼續平定周邊叛亂,條件允許可向西河郡進兵;史阿率人潛返洛陽,保護洛陽與自己有瓜葛的大儒,比如恩師荀爽、岳父蔡邕、義兄鍾繇等,並防董卓狗急跳牆焚燒皇宮,讓史阿組織人手儘量搶救一些史書典籍;自己親率關羽、趙雲、郭嘉三人領騎兵五千南下酸棗會盟關東諸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討董的旗號,會盟於酸棗。

第一鎮,交遊豪俊,結納英雄,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第二鎮,貫通諸子,博覽九經,冀州刺史韓馥。

第三鎮,闊論高談,知今博古,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鎮,孝悌仁慈,屈己待士,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鎮,仗義疏財,揮金似土,河內郡太守王匡。

第六鎮,賑窮救急,志大心高,陳留太守張邈。

第七鎮,恩惠及人,聰敏有學,東郡太守喬瑁。

第八鎮,忠直元亮,秀氣文華,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鎮,有謀多智,善武能文,濟北相鮑信。

第十鎮,聖人宗派,好客禮賢,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鎮,武藝超群,威儀出眾,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二鎮,仁人君子,德厚溫良,徐州刺史陶謙。

第十三鎮,各鎮羌、胡,聲聞夷夏,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四鎮,聲如巨鍾,丰姿雄偉,北平太守公孫瓚。

第十五鎮,隨機應變,臨事勇為,上黨太守張楊。

第十六鎮,英雄冠世,剛勇絕倫,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七鎮,少年英雄,天縱奇才,幷州刺史劉琦。

第十八鎮,四世三公,門多故吏,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加上會盟發起人曹操本部兵馬共計十九鎮十餘萬兵馬齊聚酸棗。

諸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也有數千,各領文官武將,投洛陽而來。當然,也有人沒到的,比如西涼太守馬騰,中間隔著司隸地區呢,大軍怎麼來?飛過來呀?所以只是派了代表過來豎了一面旗而已。又比如韓馥為聯軍提供糧草,所以也只是向徵性地帶了些人罷了。

各群雄都推舉袁紹為盟主,也有人推舉曹操,劉琦不參與,反正是來打醬油的,哥就看看,不說話。袁紹自號車騎將軍,其他人都有被假授官號,如曹操就被授奮武將軍、劉琦被授奮威將軍等,劉琦笑領。(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