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短歌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曹操沒有讓袁譚失望,袁熙、袁尚很快就敗了。

沒有了袁譚的後援,沒有糧草供給,袁軍土氣低落。

袁熙耍了個心眼,說要親自出城去找袁譚搬救兵、要糧草。其實他是想脫離這個戰場。

不是他聰明,是他怕死!

袁尚畢竟還小,沒有補給是事實;戰將不足也是事實;派出去的催糧官一個也沒回來,也是事實。

不知道大哥那邊出了什麼情況。是需要一個人去催催的了!最合適的除了袁熙就是他自己了。這時候袁熙主動提出來去幹這苦差事,明面上看來確實是在維護他的。

至少,袁熙也是這樣表現的。

他們並不知袁譚已經落敗而逃,這一去的風險算不比在范陽守城小。

事實證明袁熙的小心思並未讓他活得更久。

他本想催了糧草,裝個病找個藉口留在袁譚身邊的。

可事情的發展完全偏離了他的設想。

順利拿下了薊縣曹洪,並沒有在薊縣等著。而是分兵兩路,曹真、曹休各帶兵五千。曹休收取燕國諸縣,曹真進攻涿縣,往範陽方向合圍而來。

悲催的袁熙還在幻想著薊縣的錦衣玉食呢,沒想到一頭扎到了曹真面前。

狹路相逢慫者敗!

袁熙兵沒人家多、馬沒人家壯,他不慫誰慫?

沒名其妙地就被人割破了喉嚨!

出了范陽連一頓飽飯都還沒吃上呢!

不過,還是有人跑了。

跑回範陽向三公子袁尚報信,有大量曹軍出現在范陽身後。二公子戰死,大公子怕是也已凶多吉少了。

袁尚徹底動搖了!

戰場供給不足,軍心不穩。

自己再堅持,有什麼意義呢?

父親已卒,二哥已死,大哥生死未卜……

難道要天滅袁家嗎?

堅持?

前有兇猛的曹操,後有強大的劉琦,就算他們兄弟能在這個夾縫中生存下來又如何?

能逃得過滅亡的命運嗎?

答案是否定的!

想要爭霸當然得做好會敗亡的心裡準備。

那……

投降吧?

打不過就降,還有幾萬大軍,加兩員猛將,這資本換一生安樂應該沒問題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然沒問題!

兩號猛將加差不多四萬大軍,給個閒職,供一世安樂有什麼問題?曹操當然樂於接受。

武人的思維沒那麼複雜,主公都降了,還有什麼可堅持的?就算顏良、韓猛忠心袁紹,但是袁紹不是死了嘛?袁紹所託就是要照顧兩個兒子,現在老二死了,小的降了。他倆不降,去哪兒照顧?

曹操進入範陽城後,最高興的不是得到了袁尚的歸降,而是因為袁尚的投降而得到了兩員虎將。特別是顏良!憑著五萬大軍硬是擋住他十來萬大軍兩個多月的進攻呢!誰說人家只是“插標賣首之徒”?

只是,顏良表現得不是那麼情願為曹操效力,隨時都緊隨在袁尚左右,一副袁家家臣的模樣。

不行,如此良將怎能為一喪家之犬用耳?

戰場才是將軍的最佳歸宿!

不論如何也得想辦法把他爭取過來為自己所用。

當夜,曹操大宴眾將。

袁尚豁然在列。

當然,袁尚在,顏良、韓猛自然也在。

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良將也!

拿下范陽,得兵四萬;曹洪等將又已拿下燕國。也就是袁氏集團的有生力量和主要地盤都成了曹操的囊中之物了,區區一個如喪家之犬般的庸才袁譚和三兩個北地偏郡,何足慮哉?長劍所指,唾手可得!

酒過三巡,曹操興起,不由得詩性大發: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概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咽,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千古名詩《短歌行》應時應勢而出。

說實話,曹操有些飄了!

可作為凡人的他取得如此成就,能不飄嗎?強如四世三公的袁家,最後還不是敗在他手中了嗎?

想當年刺殺董卓不成,愴惶逃出洛陽城時,誰會想到他曹操會有今日?

吞併了袁紹袁術兄弟,得到了大漢天下最繁華人口最多的中原地區,說是當今天下第一諸侯也不為過了吧?

至少曹操的手下都會這樣認為。

劉琦?

呵呵!有那麼大的地盤又如何?

有那麼多人嗎?有那麼多兵嗎?你有皇帝在手嗎?

兗州、豫州、冀州、一半徐州、一半司州、一小半幽州……大漢十三州獨得三分之一!還是最富饒的那三分之一。

“丞相志比天高,才情萬丈,功高於世,定成王侯大業!”程昱能得曹操喜歡,可不光是能力出眾,最主要還能在合適的時候配合曹操的情緒。也就是說,事實能幹,馬屁也會拍!

“嗯,好詩!好詩!”

“丞相好詩……”

……

讚歎聲不絕於耳!

一群粗人,有沒有聽懂還不一定呢,還好詩?酒灑到衣服上,好溼吧?

“丞相果然高志,非家父所能比也,尚敬佩!”袁尚也趕緊端起酒樽向曹操敬酒。生長在曾經的天下第一諸侯家裡,從小便見證了各式各樣的人物。袁尚別的東西沒學得咋樣,但這溜鬚拍馬、藉機上位的工夫倒是學得不錯

不然你以為光是憑跟袁紹長的象,就能得到袁紹的無比寵愛嗎?

不過,這話曹操還是很受用的。

袁紹一輩子都覺得自己比曹操強,從小到在都把曹操當作小弟跟班看待。這回連他的親兒子都說曹操比他強了,曹操聽來當然受用了:“哦,顯甫倒是說說,我比汝父如何強了?”

“丞相心存天下,先父一心為家族謀利;丞相用兵如神,家父惜才而不懂用才;丞相當機立斷、果敢無雙,家父疑慮重重……是以,尚以為,丞相有氣吞山河之氣勢,而家父僅能一世為臣!”呃……這馬屁拍的……

縱然他說的都是真的,可這麼評價自己的父親,聽起來總覺得怪怪的。

“哈哈……沒想到顯甫還是很瞭解我與袁公的嘛!”這種馬屁聽起來似乎沒有那麼假,曹操自己心裡也這麼覺得,當然他覺得自己比袁紹強的地方還多著呢!

“自官渡之敗起,尚便一直在研究先父與丞相的差距。事實如此,先父之敗,亦在情理之中。”袁尚看似在吹捧曹操,卻又面露憂傷。再差那也是他父親!

“顯甫不必憂傷,我與汝父自幼相交,情同手足。故人之後,吾定當照拂!等我回朝,定稟明陛下,為顯甫加官進爵!”看到袁尚的表情,曹操突然有種莫名的憂傷。

詩人都是多情的!也是容易受到情緒感染的!

這只能說明,袁尚保命求富貴的策略是成功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