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暫緩兵戈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哪裡去一下子找那麼多同款同色的凱甲?

這個問題只能交給蒲元來解決吧?

留城太遠了,現在佔據的地盤大了,銅鐵礦也的發現開採也多了,蒲元帶出來的徒弟們也可以主導一方的事務了。看來是時候把蒲元調回長安了。

因為劉琦看了一下奇匠司的新發明中有許多零件是可以用金屬代替的。不僅僅是替代而已,而且可以提升新發明的堅韌性和耐磨性。

比如諸葛連弩。

想通了就比較好辦了,直接派人去留城調蒲元來長安便好。

馬均、黃月英、諸葛亮、蒲元加上劉琦,這科技團隊那也是全大漢最頂尖的存在了。

科技改變世界,劉琦決定大力支持奇匠司的科技研發。

雖然冀州的曹袁之爭沒有停下的驅勢,江東的劉孫之戰也還在繼續。

可劉琦麾下的各路大軍卻相對地消停了下來。

北路的關羽張遼太史慈大軍剛剛收復了大東北地區和三韓半島;

南邊的黃忠大軍打完江夏就進入了防禦狀態;

甘寧佔據了全部雲夢以後,開始了新一輪的練兵;

西邊的趙雲帶著馬岱、黃敘已經基本收復了涼州各郡,趙雲可不是馬超,他要的不是那個威震各羌的名,他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地盤;

徐庶大軍在漢中修整,重修通往關中的棧道,加緊製作攻關的利器,準備南下益州的各種物資;

文聘大軍西進,根本就沒有遇到什麼阻力就收復了漢中東部的上庸、房陵、長利、旬陽等城,大軍已達西城。距離趕往到南鄭與徐庶大軍匯合已經不遠了;

只有沙摩柯的那一支山地作戰部隊不知道幹嘛去了,連劉琦都只知道他們從武陵進入了大山就沒有回來過。

劉琦與荀彧、諸葛亮商議了一下各路大軍的下一步行動。

三人一致認為應該暫緩各路大軍的軍事行動,努力發展一下民生經濟。

戰爭,消耗的是金錢與糧草。

“主公,這幾年以來,我們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戰果,可各路大軍連年征戰,消耗實在太大了。彧以為應該適當的放緩一下軍事步伐,發展一下民生了。再如此消耗下去,怕民心不穩呀!”荀彧作為劉琦的首輔文臣,地位已經直逼元老田豐,他有義務在劉琦膨脹的時候提醒劉琦冷靜。

過去的這兩年,劉琦同時向涼州、荊州、東北及三韓用兵。看起來勝利來得並不是那麼困難,可實際上大軍一動便是錢財嘩嘩地外流和糧草的極大消耗。

“是啊,元皓也寫信來告訴我,蒙州和興州的設立從幷州抽調出了大量的人口,還資助了大量的錢糧,他也覺得應該適當地放緩一下各地的軍事行動了。”劉琦道。

“啟稟主公,關中的府庫錢糧存餘也不多了。亮以為老師與田先生所言甚是,民乃國之根本。我們的戰爭腳步實在太快了,以我們現在這廣袤的土地上的人口,實在養不起這麼多的軍隊同時向多處發動戰爭。以前打蒙州的遊牧胡人還好,還能以戰養戰,可以屠殺異族以減少糧草消耗。可現在不行了,不論是對荊襄、還是對涼州、漢中,我們不但要贏得戰爭,還要保證民眾歸順。戰時的軍需,戰後的重建與安置都需要大量的錢糧以為保障。僅以幷州和司隸的穩定是不足以支撐的。”小諸葛亮現在也成熟多了。

“是啊!涼州連年戰禍,人口損失巨大,土地也成片成片地荒蕪,雖然子尼到了涼州任刺史,但是沒有足夠的人口。縱使國淵有天大本事,也難為無人之事呀!子龍還在不斷地擴大涼州的地盤,沒有足夠的人口來填充是個大問題呀!

荊州新得,士族林立,若不能好好地經營,難免會再起宗賊之亂。武陵又遷出了大量的蠻人,那也是需要錢糧來幫助他們建設新家園的。仲靜來信說江夏被黃祖搜刮過後也是百廢待舉。反倒是荊南有奉孝坐鎮,來得更穩定一些。”荀彧把各地的政報都整理了出來,一邊說著一邊拿給劉琦。

“文若,你看我們哪些地方可以節省一些不必要的開資麼?”沒有錢的日子確實讓人頭痛,哪怕身位天下最大的諸侯的劉琦也一樣。

曹操攻打袁紹得了許多的馬匹後,也減少了許多與劉琦的牛羊馬匹的交易。倒不是他不想,是因為他也沒錢了。糧食?更不可能了,他那邊也是幾十萬大軍同時向袁家兄弟開戰的。他的損耗比劉琦還要大。曹大老闆都已經開始打地下的主意了。

地下有什麼?

古墓呀!

摸金校尉應運而生!它的出現其實也是為了戰爭服務罷了。

洛陽周邊的各大墓藏群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挖盜情況。

“稟主公,目前各地除了安置新得異族民眾而建造新城外,也沒有別的什麼大的開銷了。我們的錢糧主要就是消耗在了戰爭之中了。”荀彧道。

盡瞎說,你不是還在修繕皇宮嘛?劉琦心中腹誹。

但是這也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說是為了迎帝西歸,怕真的意義是在為劉琦登基早做打算吧?

不過那東西也省不下多少來,省下的那點錢糧恐怕不夠一場攻城戰的損耗來得更多一些。

所以劉琦也就不提了。

“唉,我很想儘快地拿下西川啊!高祖當以益州為根基,修心養性數載便可東出陳倉,席捲天下。可見巴蜀之地,確實富饒啊!”劉琦道。

“主公三思,元直領大軍打個漢中都如此之難。巴蜀之地地勢更加險要,易守難攻。雖然劉璋此人無甚才德,可益州名士良將亦不在少數。我軍若用兵,怕也不是一朝一夕可得。何況戰後一樣需要時間恢復。上次主公對劉璋勸降未果,現已增強了防備,我軍此時進攻實為不智。不如先涼他一些時日,等益州軍士緊繃的神經鬆懈下來再進攻也不遲。”荀彧雖然沒有親上前線指揮過戰鬥,但是在戰略上的把握能力那也是極強的。

“嗨……”劉琦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荀彧、諸葛亮師徒二人說的很有道理呀。這可是兩代臣相的最佳人選啊!他們的政治眼光可不是“王佐之才”、“治世能臣”可以概括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那就下令全軍,暫緩軍事行動,各軍原地駐紮,保境安民,輔助當地文官治理郡縣,儘快地恢復各地民生。順便寫信給子義,讓他可以執行我交給他的任務了!”劉琦還是下定決心先恢復一下治下各地的民治民生,好好發展一下經濟了。

“主公英明!”荀彧、諸葛亮齊聲道。(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