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謀襲漢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劉琦兵進武陵的時候,徐庶軍團也已經行動了起來。

大軍開動,翻山越嶺,向漢中靠攏。

漢中,是一個天然的小盆地。漢中境北部秦嶺勢如屏障,南部米倉山(又稱巴山)高峻雄峙,漢江(又名沔水)橫穿盆地中部形成沖積平原,漢中盆地東西長116公里,南北寬約5~0公里。

漢中屬於北亞熱帶氣候區,北有秦嶺、南有大巴山脈兩大屏障,寒流不易侵入,潮溼氣流不易北上,氣候溫和溼潤、乾溼有度。漢中氣侯溫潤,物產肥美,是一個天然的大糧倉。

也是兩漢三國文化的主要發祥地,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的美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漢末,沛國張陵學道於蜀鶴鳴山,造作道書,自稱“太清玄元”,以惑百姓。

張陵死後,其子張衡傳承其業。

衡死,其子張魯傳其業。

張魯字公祺,以鬼道之說取信於益州牧劉焉。

張魯的老孃駐顏有術,四十多歲還韻味十足,常常往來於劉焉家中。去幹什麼你們自己猜,反正名義上是傳道。

初平中,劉焉以張魯為督義司馬,領兵駐紮漢中,斷谷道。

張魯到漢中後,廣行其道義,對百姓行寬惠之策,以鬼道教之思廣收門徒。

以鬼道教建立義房,放置義米義肉在裡面,路過的人可以拿來填飽肚子,但是不能拿太多,說這樣會有鬼使貪心者生病。

他的市場買賣也很平價。犯法者三次原諒再實施刑罰。學道未信者謂之鬼卒,後乃為祭酒。

巴、漢、蠻夷的人大多為他行方便。他供應的開口僅能出五斗米,所以世人稱為米道。

當時,扶風蘇固為漢中太守。

張魯遣其黨羽張修攻擊蘇固。

成固人陳調素遊俠,學斃蕤,蘇固以為門下掾屬。

陳調教蘇固守捍禦寇之術,可蘇固一文官,哪裡懂得統兵防禦之術?張修率軍攻來,蘇固逾牆而走,投南鄭趙嵩。

張魯大軍轉攻南鄭。趙嵩手下將領紛紛畏戰而逃。趙嵩也隨手下隱藏起來。

張魯手下眾賊日漸興盛。

蘇固遣使到趙嵩隱避之處求援。趙嵩遲遲未還。

蘇固又令鈴下出城偵察米賊軍情。

結果米賊反得鈐下,反而探清了城內軍情,遂攻得南鄭,斬殺蘇固。

趙嵩痛憤不已,仗劍直入。調亦聚其賓客百餘人攻張修,結果卻戰死。

張魯遂佔有了漢中。

張魯數次殺害漢使,劉焉拒不朝貢,並上書言“米賊斷道”。其實跟劉焉想自立也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漢中斷道,他便可在益州自成一國。

等到劉焉的兒子劉璋為益州牧時,張魯日益驕恣,佔據南北要道關隘,既不從漢室,也不從州府。張魯在漢中得勢後,殺死別部司馬張修,截斷交通,佔據了漢中割據。自成一路諸侯。

劉璋心中惱悶,很想滅了張魯,卻又實在打不進去。

別看張魯僅有漢中小小一郡之地,手下卻有張衛、楊任、楊昂、楊柏等將,還有謀士閻圃、楊松為之所用。

漢中自古乃肥美之地,因地勢原因又遠離戰火。人口本身就比較多,再加上從董卓霍亂關中開始,逃難而來的關中民眾,讓漢中更加繁華。

人口眾多,物產豐富,讓張魯的尾巴翹上了天。

通往關中的棧道被他給毀了,又徵集了六萬大軍嚴守南北的各個關隘。

關起門來在漢中推行鬼道之教。

六萬大軍什麼概念?

當初劉琦到雁門時,雁門太守郭縕手中只有郡兵四千。劉琦任雁門太守,奉旨平幷州叛時,舉全郡之力也不過募得三萬人馬。那時候可是有許多從冀州逃難到幷州的冀州難民的。

有個大問題在困擾著徐庶。

他手上能調動參戰的部隊,除去分佈到涼州各郡縣的守軍只有不到四萬。

可張魯在箕谷、東狼谷一帶就放置了三萬守軍。

而褒谷、斜谷、駱谷、子午道的棧道全被張魯給毀了。

茫茫大山,萬丈深淵,真是插翅難入。

全是山,而且是險山,根本進不去。

騎兵廢了!

大軍屯於沮縣,徐庶天天派兵徵查地形。

各方打探,也只有陽平關一條大道。

古陽平關,又名白馬城、盡口城,始建於西漢,位於今陝西省勉縣武侯鎮蓮水村。

陽平關北依秦嶺,南臨漢江和巴山,西隔鹹河與走馬嶺上的張魯城遙遙相對,雄踞於西通巴蜀的金牛道口和北抵秦隴的陳倉道口。與漢江南北的定軍山、天蕩山互為犄角之勢,是漢中盆地的西門戶,同時也是巴蜀通往關中的北端前沿,地理位置十分險要。進利於攻,退可以守。

陽平關守軍兩萬。

這仗怎麼打?自己不信誓旦旦地向劉琦保證過一定會拿下漢中,以謀益州呢?

這幾天,徐庶都抱著地圖和各方的探報在研究地型。

有個想法一直在他腦子裡盤旋。

再玩一把暗渡陳倉?

可是不知道漢中的兵力部署啊!

大軍在沮縣都呆了兩三個月了,攻城設施已經造了一大堆了。卻沒有兵臨陽平關,為的就是不讓張魯有太大的警覺。

沒有絕對的兵力優勢,想要攻破雄關是非常困難的!更何況劉琦一向主張官兵平等,打仗要靠腦子,要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果。

困難是實際存在的,這大山之中最不缺的就是石頭。只要守將不朧包,你以四萬大軍攻兩萬大軍守的雄關。人家都不用廢一槍一箭,光用石頭就把你給砸光了。

沒到過大山之前的徐庶是非常自信的,這自信不僅僅是對自己統兵用兵之才能有信心,他對主公手下的兵士的戰鬥力也是非常有信心的。

還好當時武都郡實人少,不然要想那麼順利拿下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現在要攻漢中,就更難了。

幸虧手上有張燕帶領的一萬黑山營將士。若不然,光是這徵察地型一事就會搞得他頭大。

張燕親自帶領黑山營精英天天穿梭於崇山峻嶺之中,就是為了找到一條可供大軍進入漢中的路。

可現實總是一次又一次讓他失望。

到處都是懸崖峭壁、萬丈深淵!

最後倒是給他找一條險道。

可那別說大軍,除了他和胡車兒這種身手敏捷之人,一般人都下不去。

本來他想自己摸下去刺探一下軍情的,可又怕一個人萬一遇險就沒人回來報信了。

所以他決定回去稟報徐庶,派胡車兒與他同去。

徐庶正愁無計可施呢,當場應允。(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