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劉備向南,曹操往北,劉琦徵西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備見過丞相!”

“玄德不必多禮,你乃漢室宗親,奉詔討袁,實在忠心可嘉!”曹操引劉備入帳。

“丞相為國操勞,討四方不臣,才是忠心可表天下!備佩服!”劉備嘴上也在恭維曹操,畢竟東海還沒到手。他派人拿下濮陽也就是為了在這場談判之中取得主動權。

“哈哈……來來來!今日得勝,你我二人當痛飲數杯!”曹操道。

“好!好!臣相請!”劉備道。

兩大首腦的聚會,臣下武將統統留在了外面。

這兩人有要事要談。

酒宴一直持續到深夜……

兩人說了什麼沒有人知道,反正曹操送劉備出來的時候,二人卻醉薰薰的。手挽著手,談笑有風聲!

恰似一對好基友!

反正第二日劉備便帶著五萬大軍東進,返回平原。

官渡之戰,損失最大的是袁紹,獲利最多的卻成了劉備。從平原帶來四萬援軍,回去時卻變成了五萬。

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劉備接下來的舉動。

劉備並沒有乘勝追擊袁紹,也沒有全力攻打渤海。而是班師回了瑯玡莒縣,派張飛率軍兩萬接手了東海郡。

藏霸率重兵駐守平原,以防袁紹。

其實袁紹現在真沒能力對他用兵了,損失太大了,謀臣猛將死的死降的降。最主要兵士損失太多,糧草損失太多……

他已經失去了主動進攻的先機了。

當然,劉備也有可能是為了防備曹操。

沒有永遠的盟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接下來,劉備開始暗中調動人馬進入東海,準備進攻尚在袁術手中的廣陵。

而曹操,雖然戰損太大,但也不能這樣就收兵了。

濮陽本就是他崛起的大本營。

這也是他哪怕讓出南邊一郡之地也要將其從劉備手中換回來的原因。

曹操沒有急著收兵休養生息。

而是以濮陽為大本營,乘勝追擊,將勝果擴充套件到黃河以北。

最起碼,他得拿回本就屬於他的地盤。

這個時候的袁紹開始後悔自己對許攸的態度了。

許攸雖然有些貪功,但這些年為他的崛起還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

而這一仗,就算不採取他的建議,至少對他好點,也不至到這個地步吧?

雖然說劉備軍的西進成了這場勝負的關鍵。

但是許攸的投敵,曹操奔襲烏巢卻是這場戰爭的轉折點。

敗得很慘,前後投入近七十萬兵力,現在剩下的不到一半。他只能收縮兵力,防備冀州,再一次的發展內政和收集糧草。

曹操卻高興了,勝利的時機恰到好處!

秋耕已下,只待來年春暖花開,便可再戰。現在的情況是他也到了極限了!確實無力再攻打冀州了,兵多糧缺!

所以他在黃河以北的地盤上讓大軍施行軍屯,為來年再戰袁紹作好準備。

同時,他做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決定!

調大軍七萬,讓夏候惇為帥,劉曄為軍師,曹洪、于禁、史渙等人為先鋒和副將,攻打汝南袁術。

因為他見到了劉備的戰鬥力,他怕再不去拿下袁術,袁術的地盤將會被劉備吞噬。

他告訴劉曄,一定要讓劉備在廣陵與袁術交上手再行動。這一次打袁紹讓劉備佔了便宜,那打袁術他一定要找回這個場子!

要做黃雀,那人也只能是他曹操!

十月,是收穫的季節,也是播種的季節。

中原的戰爭落下帷幕,別的地方卻還在繼續……

荊南四郡的叛亂了接近了尾聲。

劉磐、郭浪在穩住了長沙、零陵二郡後。兩郡各集大軍五千由龍治和周泰率領攻入桂陽。

桂陽大軍北上,全郡空虛。趙範沒有別的選擇,只好投降。

劉表的意思是讓他繼續擔任桂陽郡守,這樣也好平衡荊襄各大士族的利益。就算要幫兒子,也不能做的太過明顯。一個懦弱的趙範,總要強過士族們從南郡選派過去的人。

郭嘉當然能接受,他並不想成為眾矢之地,就現在這樣以化名郭浪的形式在荊南立足已經很好了。有他和劉磐在,至少可以保證讓甘寧的雲夢水師可以順利發展壯大。

而另一邊,夷陵的戰爭最終因為張羨的死而打破了僵局。

張羨死了!

不是在戰場上戰死,而是遇刺身亡。

是誰殺了他?為何?

潘浚和廖立!

對,就是武陵的兩大主將。

當然這裡面還有個關鍵人物――王粲!

王粲因其才學很受劉表看重,可以說是劉表身邊的紅人。可王粲並不想自己被劉表看重是因為他的才學,而是因為他的個人能力。

於是,他便奏請劉表,隻身前往武陵尋求破敵良機。

最後他混入亂軍之中見到了潘浚。

潘浚師從大儒,文學素養之高,讓“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都驚嘆不已。

潘浚剛直不阿,其實他一直不願意接受陳和的安排出兵造反的。但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最後還是被陳和派來與廖立一起統兵。

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廖立也是一個大才,知書達理。他也不願意造反!

兩人在共同領兵的時候,反而成了無所不談的好友。

這下遇到王粲,王粲憑藉其及好的文采和口才說服了潘浚、廖立棄暗投明。

潘浚尋得機會設宴款待張羨,並同廖立於席間刺殺了張羨。

王粲則連夜出營通知文聘從夷陵出兵,突襲了荊南叛軍營寨。

因為沒有人統一指揮,荊南叛軍各自為戰,被文聘一一擊破。零陵上將刑道榮被俘,張羨的軍師桓階接管了三郡軍隊,撤回武陵投陳和而去。

反到是武陵出來的潘浚、廖立領著武陵郡兵降了劉表。

潘浚、廖立得王粲舉薦,被劉表分別派往江夏、長沙為長史,輔佐江夏黃祖、長沙劉磐兩個武人治理郡政。

文聘則在蔡瑁的水師的協助下橫渡長江,進入武陵,進逼叛軍。

……

孫策與劉繇的戰爭也進入了尾聲。

劉繇本就不是孫策的對手,一直邊打邊退。

這一回孫策用從劉琦那兒換回來的一千戰馬組建了一支突襲部隊。派呂蒙、賀齊率騎兵突襲了建安,掃滅宗賊,設立建安郡,賀齊為第一任建安太守。

劉繇見自己大勢已去,業已無路可退,書信於孫策請降。

……

而長安,經過三四個月的準備,劉琦集結了大軍五萬,將領有張繡、張燕、黃敘、胡車兒、劉闢、龔都,還有劉琦的貼身侍衛隊長典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琦授徐庶討逆將軍號,統領張繡、張燕、黃敘、龔都領大軍酷西伐韓遂。自己親率典韋及兩千神刀衛隨中軍前往,但不參與指揮,只作督軍。

胡車兒替老上司張繡駐守扶風,劉闢留在長安聽荀彧呼叫。

西征拉開帷幕。

劉琦的爭霸生涯正式開始……(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