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暗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蔡琰想到緣來酒家的那個少東家。在晉陽地界,還有她想查而查不出來的事嗎?

早就經過多方打探知道了甄宓的身份了。

雖然當時士族謀反,劉琦傷好後也去登門拜謝過。但那時候自己也只是懷疑,而未求證。

那要不要給劉琦張羅呢?看那女子對劉琦的態度,再加上高順、太史慈的關係,遲早劉琦會知道的。以劉琦對情感的態度,他若知道了這一切,估計收甄宓也不過是遲早的事罷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想通這些事後,蔡琰決定親自去張羅這件事。反正是會成的事情,為何不藉機給自己的大度和識大體添點分呢?

回到晉陽的劉琦其實比出征還要忙。這是劉琦勢力的權力中心,每天從各地發來的書信、報折多不勝數。荀彧去長安後,所有的重擔都壓在了田豐一個人身上。看著田豐漸漸發白的雙鬢,劉琦只是感嘆時間過得太快。一轉眼就十餘年過去了。、

很多事劉琦不再當甩手掌櫃,天天到府衙與田豐一同處理。

北邊的事劉琦一路返回心中早有定論。

劉琦重點關注了三輔之地和南陽的情況。

三輔之地都還好說,有荀彧坐鎮,又有張既、王安等人輔之,又有趙雲大軍和徐庶大軍協助。整個三輔之地直接跳進幷州的商業化模式。以商業帶來活力,增強和荊州、漢中等地的商業往來,並把三輔的現狀傳遞到從前從三輔遷移出去的人們耳中。

人類是一種戀舊的動物,尤其是中國人。

不然也不會有“落葉歸根”的說法流傳古今。

就象現代人努力往大城市奮鬥,可無論混的有多好,卻始終忘不了那淡淡的鄉愁。

何況三輔歸驃騎將軍劉琦後的情況在一天天變好。許多流離的人們開始逐漸回遷。

南陽,可沒那麼好理順的一個郡。

三國時期大中華人口第一大郡呢,雖然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家族在這裡生根。但是那些不大不小的士族可是多如牛毛,你想讓士族都放棄土地學幷州的大家族一樣去經商?談何容易。

何況還有荊州豪族蔡氏在背後撐腰呢!

你說曹操沒有安排人到南陽來暗中搗亂?反正我是不信!

曹操要是那麼老實,他就不會被世人罵了。當然他也沒有資格來與劉琦並稱英雄了!

還好有賈詡留在南陽,可即便如此,各種暗中的勢力還是讓人防不勝防。

襄陽離南陽太近,許多荊襄名門望族在南陽都有大量的產業,比如蔡家在蔡陽就有大量的土地和產業。

說是南陽沒有巨戶,可是身為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帝鄉,又怎麼沒有豪門呢?

新野陰氏,光烈皇后陰麗華的家族。幾經波折雖然也曾沒落過,可最後還是保全下來,只是沒有一門雙後時的風光罷了,但你說它不強?估計整個南陽人都不會信。

宛縣的何家,大將軍何進的本家。就算何進、何苗、何太後都已經死了,但是,他們在位時為其家族贏得的好處有多少?整個家族會因為他們幾個人的死而消亡嗎?答案是否定的。

宛縣文家,文聘所在的家族。

南陽許家,許攸出自於此。

湖陽樊氏。

新野鄧氏。

新野來氏。

宛縣李氏。

安眾宗氏。

……

別忘了,這裡還有許多逃難避禍而來的外地士族呢。

比如鄧縣的諸葛家,這個不用說吧?就是出了“智絕”諸葛孔明那個家族。別說什麼“躬耕於南陽”的話,你以為他會去租田地來耕種嗎?他叔叔諸葛玄帶著整個家族來荊州,那可是置了許多產業的。不然他們拿什麼來躬耕?

還有為避戰亂而遷徙到南陽的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等人可都是隨家族而來的。不然你以為孔明同學會無緣無故地去交一些寒門好友?

所以,南陽難治!

沒有頂級豪族,卻有不少有底蘊的家族。

劉琦在幷州的那一套,在這兒根本行不通。

所以,劉琦在把大才鍾繇留在南陽的同時,還把毒士賈詡放在了這兒。還把南陽當地出來的大將黃忠給調了回來。

明面上平靜如水,鍾繇也沒有太過激進地推行劉琦在幷州的政策。只是在潛移默化地提升南陽商業世家的地位,拉攏一些以商業為主的家族。比如新野來氏、宛縣李氏等。

可是襄陽蔡氏也在行動,他們在暗中拉攏一些擁有大量土地的家族,比如南陽許家、宛縣何家、宛縣文家、新野陰家等。

曹操的人也在暗地聯絡,有一個長期身著黑衣頭戴斗笠、身材修長的男子常常出入各大世家的府第,並不時地與蔡家聯絡。

南陽全郡實際暗流湧動。

賈詡常常與史阿聯絡,密切關注著南陽各縣士家豪族的動向。

可一點賈詡對史阿不太滿意。

史阿武人出身,他訓練出來的人都不夠陰險,很多核心的機密都是打探不來的。

他發覺影衛需要一個更有心計的人來領導。這個人要反倒不需要武藝有多麼高強,需要的是心思縝密、陰險毒辣,為達目的而誓不罷休的性格。這些條件放眼劉琦勢力上下,本來他自己是最合適的人選。

可有一個必要的條件他確已經不再具備。那就是名聲不顯!

至從宛城敗曹,又張繡投劉後。他的名號已經被其他諸侯熟知了……更聰明一些的如曹操都已經猜到了他是劉琦故意布在張繡身邊的棋子了。

那誰能勝任這個職位呢?

劉琦那兒也沒個合適的人給他呀!幷州的將領謀士,貌似除了他還真沒這種人。劉琦的性格決定了他更喜歡光明正大的忠義之士,當然這並不代表劉琦不知道陰毒的重要性。不然也不會那麼看重於他,很多需要鬥心機的時候,劉琦總會將他派到戰場的中心。

可目前這情況他一人確實有些應付不來。

這時的他想到了一個人,一個無論心機還是毒辣都不在他之下的人。就算那人曾經名滿天下,此時也不過是個消失在滾滾歷史洪流中的一個影子。

他!現在在哪兒呢?

他!還活著嗎?

當賈詡離開郡衙,回到宛城的府中時,在他的書房中,他看到了一個影子。

一襲黑衣,頭戴斗笠,身材修長……

好熟悉的身材、好熟悉的感覺……(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