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未戰先受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關羽聽了拖亞的請降,表示很無奈,大軍開拔,那消耗的糧草軍資可是很多的,這仗還沒打呢,沒有勝利的喜悅,因為人家投降就不好搶戰利品了。

站在政治的高度,闕機的投降,幷州勝利的戰略意義就大了去了。因為草原那麼大,沒可能派兵把守住全境的,也沒有太多的人口來填補。

五原、上郡、朔方、河套地區還人煙稀少呢,哪有許人遷往草原。幷州本就人口少,要不是劉琦接手了雁門,保了一郡平穩,再以雁門為點迅速穩定了太原,這幷州經受白波匈奴之亂,能剩多少人?歷史上高幹為幷州刺史的時候幷州只有60萬人,當然他實際控制的只有上黨而已。

平定白波和南匈奴叛亂後,幷州進入一個相對平穩的發展期,從討董起,中原各地戰火紛飛,陸續有人口遷移至幷州。但相對來說,幷州山高地遠,遷往荊州的人口更多,這也是劉表這幾年能夠迅速地成為一方霸主的原因。整個幷州連同新收復的代郡、上谷加起來也不過三四百萬人,這還得加上張燕帶下山的近百萬人口呢!還好河東、弘農、上洛人多,三郡加起來將近一百五萬人口。可那也少啊,三個郡不如人家穎川、南陽、汝南等大郡一個郡的人多。

所以收攏漢化北方遊牧民族可以說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按照劉琦和荀彧合計出來的辦法,闕機部落所有人加起來應該也有小十萬人口,正好可以遷往新建的破虜、涼川、黑沙、受降城一帶,與解救的漢人奴隸及一些願意北上的流民一起混居,接受漢式教育,胡漢通婚,引入農耕,將放牧與農耕相結合,形成一個全新民族。一個忠於大漢,服從幷州的新的北方民族。並且由漢人官員統管治理各城,以牽招為護北胡校尉,領兵五千鎮守於這一帶。

雖然仗沒打成,但這也是天大的好事啊,郭嘉的智慧當然不是武將們所能比擬的,他得借受降的機會壓榨到最多的利益和得到更多的資訊。

郭嘉讓拖亞連夜趕回闕機部落彙報,讓闕機集合好所有部落人口,明日大軍開到,接受投降。並讓其準備大量牛羊,以供軍資,還要收編五千鮮卑勇士入漢軍聽用,一同討伐素利、彌加等部。

大好的訊息來了,明天有事幹了,那就先不研究了,大家各自回營休息。

碎碎的野菊花灑滿了一望無際的秋色草原,幽幽的芳香瀰漫空曠的山野。秋風吹打著旌旗,寫著“漢”、“並”、“關”、“郭”、“徐”、“周”的各種旗幟迎風飛舞,五萬大軍整軍出發,騎兵威猛在前,步兵雄壯跟隨,後面是託運糧草的馬匹和車輛……長長的隊伍在草原上形成一道流動的鋼鐵長城。好壯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託亞留下的隨從的引領下,響午十分大軍便到達闕機的營地。

看到雄壯威猛的幷州大軍,闕機心中暗自慶幸,還好自己沒有選擇敵對,就自己手下這兩萬不到的控弦之士面對這嚴整雄壯的大軍,怎麼可能有一絲勝算?心裡也在鄙視那兩三家選擇投靠素利、彌加的小部落首領。怕是再見時,他們應該是幷州軍的戰利品了吧?

闕機親自將關羽、郭嘉迎入營中議事大帳。

闕機接受了郭嘉的要求,準備了大量的牛羊馬匹以供軍資,還親自挑選了五千將士由自己的侄兒柯尤烏率領加入幷州軍,聽候關羽調遣。

這一受降就是自己人了,也不好得了好處立馬走人啊,怎麼也得清理一下,安排一下吧?

關羽將大軍分成兩路,徐晃帶著柯尤烏領兵兩萬出營西,徐榮帶周倉領兵兩萬出營東,在鮮卑將士的帶領下攻入彌加部落的地盤。自己和郭嘉留下一萬人馬配合闕機部落往西遷涉。

等闕機的七八萬部落人口集結完畢,郭嘉指引他往彈汗山破虜城方向移動,去尋國淵和牽招安排。郭嘉還善意提醒闕機部落裡若有漢人奴隸,必須儘快釋放其歸漢,主公劉驃騎可是極為反感外族拿漢人做奴隸的。

大軍開進草原對鮮卑開戰,直接影響了袁紹和劉和對公孫瓚開戰。因為關羽大軍一動,東部鮮卑的彌加和素利為保自己的部落即帶兵北回草原,以防幷州軍去了。袁紹對劉琦那是恨得牙癢癢的,欲派人前往幷州說和劉琦暫緩對鮮卑用兵,可共同對進軍幽州,待公孫滅亡共分幽州。被謀士審配阻止。審配說劉琦仇視外族已不是秘密,冒然派人遊說,反而會落下勾結胡虜、荼毒中原的笑柄;且晉陽辛毗之事的暴露,已將劉袁雙方推向對立面。現在幷州軍馬強壯,但已分兵拒胡,無力南下與中原群雄為敵,正是自己開拓疆土,擴充實力的大好時機。許攸提議以劉琦對外族的仇視為機會,正好拉攏遼東遼西以北的烏桓為已用,與大軍夾擊公孫瓚,則幽州可定;同時可派人南下對青州劉備用兵。袁紹從之,派許攸親自喬裝北上聯合烏桓,並以漢帝名義表烏桓王丘力居為烏桓大單于,賜予蹋頓及難樓、蘇僕延、烏延等人單于稱號。

誰知等許攸穿過漁陽抵達烏桓山下烏桓王庭時,丘力居已逝。難樓、蘇僕延率其部眾欲奉立丘力居之子樓班為單于。丘力居從子蹋頓不從,他認為十一歲的樓班年紀實在太小,根本沒有能力領導烏桓走向強盛,應另立新主。烏延推舉蹋頓為王,難樓、蘇僕延不從。恰許攸持著袁紹的令節趕到,他召集幾方勢力一起商議。以袁紹及漢帝的名義分別賜於幾大首領單于稱號,蹋頓為大單于,樓班暫且為王,待其長大蹋頓再讓位於他。眾人聽從其令。蹋頓為感謝袁紹助其得大單于之位,遂結各部烏桓,起兵三萬餘南下,助袁紹攻打公孫瓚。

建安元年(196年)九月,袁紹再起兵十萬,命顏良為帥,審配為軍師,領高覽、呂威璜、趙睿、韓莒子、高翔、周昂等將兵圍易京。

劉和見劉琦不但不出兵相助,反而攻擊他的盟友,心生怨恨,率眾投向袁紹。仇恨讓人失去理智,閻柔勸諫無果,辭官歸隱。(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